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217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原文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反抗,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

他知道姑父绝对不肯让他这样过年,可他又怕再去理发店受折磨,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

我一连在他肩上拍了三下,表示:

有你的,老弟。

小沙坐在凳子上,看我找出剪刀,才有些慌,说:

“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嗬!

”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

”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

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猜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句子。

2、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先学习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胆小鬼”,指导书写,提示:

“胆”字左边的“月”要瘦长;“鬼”字的长撇贯穿上部,竖弯钩舒展。

2、读题。

师:

一个人被称作“剃头大师”,说明什么?

(指名说)——剃头的技艺十分高超。

师:

作为一名“剃头大师”,应当“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也一定能剪出“最时髦的法式”。

理解“锃亮”“时髦”,提示“猜一猜”的方法。

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胆小鬼”一词包含了本课要求会写的两个生字,听写是对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的及时复习,指导书写则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每天指导学生写字的要求。

扣题导入,巧妙地链接文中词句,通过“锃亮”“时髦”两个词语的理解,引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法”。

标签:

三年级教案

(二)初读

师:

谁给谁剃头?

“剃头大师”在文中指谁?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猜一猜,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交流。

师:

“剃头大师”是谁?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指名交流)

出示句子: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师:

同样是给小沙剃头,文中的剃头老师傅却有着另外一种称呼——“害人精”。

出示句子: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理解“耿耿于怀”,提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出示句子: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夺门而逃”。

师:

只要肯用心,你会发现,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

初读重在整体感知,通过“剃头大师在文中指谁”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体情节,同时,相机引导理解词语的方法,落实单元目标,始终遵循语文的实践之道。

(三)精读

师:

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勾画。

2、交流和朗读。

师:

乍一看,“害人精”还真是挺“害人”的,而“剃头大师”还真有点“大师”的样子。

但效果究竟如何呢?

(朗读,交流)

师:

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指名交流)

师:

我们发现,“剃头大师”其实名不符实,原来,“我”才是“害人精”,而看似“害人精”的老师傅却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剃头大师”。

课文的结尾也证明了“我”为小沙剃头的不成功。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精读要真正走进文本,通过充分的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交流,落实课后练习的同时,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与童趣,既得文旨,又得文趣。

(四)感悟

1、这篇课文有意思吗?

(指名交流)

师:

童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虽然做错了事,甚至闯了祸,但纯粹是出于天真和调皮,过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十分有意思,这就是童真与童趣!

2、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指名交流)

师:

“剃头大师”虽然是一种自嘲,却包含着一段有趣的童年记忆,让人十分怀念那天真的岁月。

此外,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让人感到特别有意思,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深化文章主题。

【设计意图:

扣题导入,结题而出,“剃头大师”是文旨与文趣所在,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不能不探究一下。

通过学生的交流,检验读书是否“识趣”和“解味”,进一步升华文章主旨和单元主题。

(五)延伸

1、这么有趣的故事,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

2、推荐秦文君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所以,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由此及彼,由一篇带多篇,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把学生真正引导到读书的“快车道”上。

四、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剃头大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知道“剃头大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有怎样的后果。

标签:

三年级教案

3、能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丰富有趣,产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作者秦文君的相关课件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导入:

对待不同的事物,小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他们的喜怒哀乐非常鲜明。

不喜欢的东西会由厌烦变仇视,喜欢的东西就视若珍宝,不论这种喜欢的东西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课文中的表弟就是这样一个小男孩,在“剃头大师”我的手下,表弟遇到了哪些可笑的事情呢?

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2、质疑:

读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1)先在小组内交流读题后的疑问,再在课堂上交流。

(2)在本环节中,老师只做引导。

(3)可以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梳理。

①“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

②围绕着“剃头大师”,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③文中的人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二、检查预习,明确内容。

1、学生汇报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相机指导。

2、学生读新词。

课件出示。

大师表弟胆小中药姑父理发欢迎害人精

仇人摆布痛苦双倍过年央求虽然天分睡衣镜子清除

(1)学生汇报所学词语。

(2)齐读词语。

(“理发”中的“发”是多音字,在这儿读fà;“天分”中的“分”是多音字,在这儿读fèn)

(3)先让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明白的老师通过查字典解释其意思。

摆布:

在本文中指的是操纵;支配别人的行动。

央求:

恳求。

天分:

天资。

清除:

扫除净尽;全部去掉。

三、理清顺序,概括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围绕着“剃头大师”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开始先讲了什么,然后讲了什么,最后有怎样的结果?

2、根据上面的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后,先在小组交流,最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3、老师相机指导。

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结合课件出示课文的内容。

课文通过描写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我给他围上姑父的睡衣,结果剃得一团糟,最后小沙被迫剃了个光头,姑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的事情,说明了小孩子的天真、直率,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四、学习首段,认识小沙。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说一说表弟小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小组讨论、课堂共同讨论。

3、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对该问题进行梳理。

小沙是一个天生胆小的孩子,他怕很多东西,包括理发。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

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在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了小沙,他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就是这样一个小孩子,在必须剃头的情况下他是怎样做的呢?

还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学文,先认识“害人精”。

1、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小沙理发时的表现和老师傅是怎样给小沙理发的句子。

并在边上做出相应的批注,

2、结合课件,师生共同交流。

(1)小沙理发时有怎样的表现?

①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标签:

三年级教案

“押进”说明小沙极不情愿地理发,“准会夺门而逃”进一步说明了小沙不愿意待在理发店里,他对这儿的厌恶程度极深。

②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店里的剃头师傅不喜欢小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被他骂作“害人精”,二是会被小沙当作仇人看待。

(2)“害人精”是怎样给小沙理发的?

①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反抗,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头摆布。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老剃头师傅能成为小沙的冤家,一是他听不清小沙的反抗,不知道小沙反感自己给他理发,一是小沙害怕他那把锃亮的剃刀。

②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味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把老师傅给小沙剃头和受刑做比较,感受到小沙在老师傅剃头的过程受到的痛苦极深。

三、突出重点,认识“剃头大师”。

1、默读课文7-18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我”答应了小沙怎样的要求?

(2)“我”是怎样给小沙理发的?

最后结果怎样?

(3)“剃头大师”的美名合适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

2、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3、针对以上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①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我”理发的速度极快,从睡衣像“一张熊皮”可以看出来。

②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随意”和上文中的“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相对应。

说明了“我”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

③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把理发后的头像梯田,表明了头发的参差不齐,这样的发式很难看,“剃头大师”徒有虚名。

④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因为“我”的所作所为,给三个人都带来了霉运。

而这正是儿童时代趣味的体现,这样的经历必将永远记在心中,有滋有味的童年回忆时刻出现在心田。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剃头大师”,因为“我”的顽皮,给小沙父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一些趣事,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2、想一想:

你在童年时代做过哪些类似的事情?

想一想,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