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401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docx

北京重点中学一览表小升初

重点中学一览表(2009小升初)

第一集团:

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师大实验、师大二附中(三帆)

第二集团:

101中学、北京八中、十一学校、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五中、北京二中、十三中、首师大附中、161中学、八十中

第三集团:

西城外国语学校、陈经纶中学、汇文中学、师达、北达资源、人大附中分校、陈经纶中学分校、171中学、八一中学、理工附中、朝阳外国语学校、中关村中学、交大附中、北师大附中、教师进修学校、科迪实验中学。

 

附重点小学:

第一集团:

府学小学、八中少儿班、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三小、北京小学、师大实验小学

第二集团:

史家胡同小学、花家地实验、中关村二小、人大附小、实验二小

第三集团:

黄城根小学、育民小学、景山、七一小学、黑芝麻小学、奋斗小学、育才学校、石油附小、中关村四小、中古友谊小学、二里沟小学、光明小学、丁香小学、芳草地。

 目录

宣武区:

2楼

崇文区:

3楼

海淀区:

4楼

朝阳区:

5楼

石景山:

6楼

西城区:

7楼

东城区:

8楼

北京小升初资料:

宣武小升初择校分析

  

先来说说宣武区小升初的形式

 

从大体趋势来看,宣武区小升初可谓北京市跨区择校的热点区,跨区择校的比例每年都不小。

其实宣武区的教育虽然说不上有多优秀,但是总算也不差。

论实力,宣武的一类初中校和海淀某些市重点不相上下。

这些学校的中高考成绩都不错,尤其北师大附中是在整个北京市也能排得上名次。

但是,为什么每年依然有大批小升初学生跨区到海淀、西城等区?

纠其原因,与宣武区***的作为有一定关系。

从几年的小升初过程来看,宣武区的入学政策基本没变,小升初择校以双向选择为主。

而整个北京市小升初的政策出台,也是以宣武区最迟,这多多少少给择校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直接导致生源的外流。

另外,宣武区的多数市重点硬件设施不如海淀,而二类学校和海淀西城的差距比较明显,所以成绩中上的学生家长普遍有择校的想法。

但是在这里我想说一点,就是能留本区则尽量避免跨区!

不是说现在跨区越来越难,也不是说海淀西城的条件不好,而是盲目跨过来很可能得不偿失。

上面说过宣武的市重点与海淀差距不大,而身在宣武的孩子有一些英语和奥数的2、3等奖,就基本确保进重点中学了。

而海淀这边的竞争异常激烈,08年一些奥数1、2等奖却没能去上市重点的大有人在。

从这个角度考虑,如果您孩子不是非常优秀,建议跨区择校要慎重考虑。

再来说说宣武区的小升初政策

  从招生人数来看,08年宣武区小学毕业生3136人。

北师大附中、十五中分校、十四中分校、六十六中、回民学校、育才学校计划各招生8个班,计48个班1760人;四十三中计划招生6个班180人;十四中、六十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华夏女中、徐悲鸿中学初中部计划各招收4个班,计20个班660人;六十三中、北纬路中学、140中、广安中学、分院附中计划各招收2—4个班,计10—20个班330—660人;全区总计招收84—94个教学班2930—3260人。

从08年小升初来看,宣武区小升初流程如下:

 

4月28日,区***向学校布置小升初工作

5月1日前,学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政策

5月5日前,回户籍升学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5月9、10日,办理回户籍或实际居住地登记手续

5月10、11、17、18日,办理特长生报名及专业测试

5月15、16日前,学校上报区中招办《双选意向表》和相关材料

5月中旬-6月27日,各校完成除对口分配以外的其它七种入学方式的初录

6月2日,公示初录特长生名单

6月17-18日,小学进行毕业考试

6月底-7月初,进行对口分配的相关工作

7月6日,通过小学公布《录取结果》

7月11日前,下发《初中入学通知书》

排除子弟、直升、共建等因素影响,正常择校部分基本上就是双向选择入学。

宣武区小升初的双向选择入学,就是采用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自主初录的双选办法。

而学校自主初录的依据主要是学校推荐和自主招生考试。

学校推荐参考三好等荣誉和奖励,自主招生考试则看重简历(孩子的学习、获奖情况)和各个中学的培训班了。

宣武区08年小升初有自主招生权的学校有北师大附、15分、14分、回民学校、66中、育才学校、14中、宣外、华夏女中、徐悲鸿中学等。

学生的意向表填报学校分三档,每档限填一个学校。

其中:

 

第一档为北师大附、15分、14分、14中;

第二档为回民学校、66中、育才学校;

第三档为宣外、华夏女中、徐悲鸿中学。

如果三档都没有录取,则要进行对口分配入学。

接收对口分配入学的学校有:

43中、62中、63中、140中、北纬路中、14中、66中等七所学校。

对于分配入学的学生,要注意填报名卡的时候要把孩子的优点、获奖、考级证书等写全面,绝对有好处!

填表之后就是面试,从前两年的情况来看,面试都不是很难。

涉及到奥数的内容,但是一般比较简单,有些奥数基础的孩子就能回答。

而且很多就要求孩子有个大致的思路就好;英语主要是口语考察,也是简单的聊天形式,涉及到的也是孩子熟悉的内容;语文主要以课外知识为主,这可能要求孩子有一定的阅读量。

不过面试目的是为了了解,而不是难为孩子,所以保持平常心就好。

北京小升初资料:

崇文小升初择校分析

  

先来说说崇文区的教育情况。

 

  从近几年的中、高考情况来看,崇文区的教育应该属于北京市中等偏上的。

可能不如海淀、西城,但是和东城、朝阳应该是相差无几。

崇文区唯一的一所示范高中就是汇文中学,前些年也出了不少高考状元。

可以说崇文的教育情况这么乐观,和这所学校的成绩也是分不开的。

除了一所市重点之外,崇文区的区重点校文汇、前外外语、广渠门、109、50等实力也不弱,和西城海淀等大区的区重点基本持平。

另外,由于小升初人数相对少,崇文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从08年来看,崇文小升初人数共计2658人,初中计划招生却是3160人。

而且崇文的的很多初中校原则上并不对外区招生,本区学生只要成绩不错或有些特长,小升初会比其他区的学生轻松得多。

再来说说崇文区的小升初政策。

 

  之前说崇文区小升初轻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崇文小升初非常理性。

相对于其他区规则繁多、毫无头绪的小升初,崇文区小升初主要采取小学推荐,而推荐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崇文区的两次全区统考成绩。

从08年政策来看,被推荐校有这么八所:

汇文中学、11中学、50中学、109中学、广渠门中学、文汇中学、前门外国语学校、11中学分校。

通过08年考入汇文中学的巨人学员我们了解到,崇文区的两次统考大概是在五年级毕业和六年级期中两个时间考试。

排名的权重是取第一次考试成绩的30%,第二次考试成绩的70%综合考虑。

成绩最好的学生基本上流向汇文、文汇、广渠门、前门外国语等校。

在这种政策下,小升初相对公平,自然留得住成绩好的本区学生,而外区学生想依靠成绩进好学校也并不容易。

可以说崇文区***对小升初的政策制订非常明智。

附:

崇文区08年初中招生计划

 

  初中招生学校13所(含11中分校、前门外国语学校、文汇中学三所转为公办的学校),计划招生80个教学班3160人。

其中:

11中、50中、109中、广渠门中学各招8个班,计32个教学班1280人;文汇中学、11中分校、前门外国语学校、50中分校、96中、114中各招6个班,计36个教学班1440人;汇文中学、龙潭中学、崇文门中学各招4个班,计12个教学班440人。

  

 

  汇文中学是汇文高中05年开办的初中部,其高中校汇文中学是崇文区唯一的一所市重点。

在崇文区的认可度无人能及。

其初中部借用高中师资和教学,实力上也可以说是崇文老大。

 

  08年汇文中学招四个班,其中一个实验班,每班大约30多人。

特长生方面有体育和音乐特长大约收20人左右。

汇文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中考能和本校高中部签约,缺点就是招收人数不多。

 

  文汇中学原本是由汇文中学承办民办公助类学校,在崇文区口碑比较好,是一所区重点的初中校,最近几年的中考成绩在崇文都名列前茅。

 

  据了解,文汇08年招8个班(含实验班2个),每班40人,共320人左右。

其中实验班很有实力,全外教英语应该是该校实验班一大特色。

虽然文汇目前改为公办,汇文高中又另外承办了自己的初中部,但是依然不能抹杀文汇中学在崇文的实力和地位。

另外,据说汇文高中依然会在中考签约一部分优秀的文汇学生。

 

  广渠门中学硬件设施不错,据说连学校教室里都有储物柜。

教学质量也非常不错,成绩上和50中学等校不相上下。

和汇文文汇宽松风格不同的是,广渠门中学在管理上相当严格,对于思想太活跃的孩子可能不适应。

 

  08年广渠门中学招八个班,每班40人。

其中两个实验班。

科技、体育、文艺特长生都有,大约50人左右。

 

  其他学校由于所知有限,没有办法一一列举出来。

不过不论从政策还是学校的角度来看,崇文区都是北京小升初最轻松和明了的。

巨人奥数网在此希望有择校愿望的家长能够深思熟虑,在09小升初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最合适的学校。

小升初指导手册:

海淀区择校建议

  海淀小升初一直以来就是最激烈的,虽然好学校众多,但是考虑到海淀区每年近1万五千名毕业生,进入好学校的竞争可以说达到了白热化。

08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推优的加入,尽管比例只有11%,但是对于比较靠前学生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09年应该政策会继续延续。

一、2008年海淀小升初工作日程表:

 

12月-3月:

主要以各种形式(笔试、面试)的中学活动为主,如各中学的培训班活动和巨人等机构组织的活动。

2月-6月初:

活动成绩优异者陆续被约谈,学校方面确定录取。

5月中旬:

推优政策出台小学讨论并确定推优名单

5月中旬:

文艺、科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招生;

时间:

5月10、11日受理学生报名;5月17日进行特长专业测试(全市统一);5月22日前中学将录取名册书面通知到相关小学。

5月下旬:

小学推优名单公示,并于5月底推优派位结果确定。

6月3/4日:

择校学生交学籍卡,各区县小升初择校学生全部确定(晚于推优确定。

6月:

企、事业办学校子弟班、“共建”单位职工子弟入学和军队“双拥”。

时间:

6月14、15日中学确定名单;6月17日中学到区“小升初”办公室报录取名册。

6月底:

计算机电脑大派位。

 

二、海淀区中学大致分类:

 

第一层次:

人大附中的7个实验班(包括2个竞赛)、北大附中的2个实验班、清华附中的3个龙班、101的4个实验班、首师大附中的1个实验班、人大附中分校的4个实验班、十一6个实验班、北达的4个实验班、清华初级中学2个虎班

第二层次:

理工附中、北航附中2个人大附班、上地101的4个实验班、交大附(不分班,初二有整合班)、教师进修学校南北校区的实验班、八一的4个实验班、中关村中学4个实验班、建华24实验班、师达的4个实验班、二十中的实验班、第一梯队里的部分普通班(除十一普通班和特长班)、育英2个实验班

第三层次:

部分第二层次学校的普通班、海淀实验中学实验班、57的1个英语实验班、十一普通班、理工附分、建华普通班

 

三、部分学校介绍:

 

人大附中、人大附中分校

  人大附中本部今年16个班,分校6个班(其中4个实验班),北航人大附中班两个。

  除了推优,共建等其他途径,进入人大附中以及人大附中分校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仁华。

基本上人大附中的几个好班,以及人大附中分校6个班中的四个实验班80%-90%都是来自仁华的学生。

  仁华从三年级开始招生,每年暑假每个年级会重新选拔招生,原仁华学生自动获得考试名额,但是成绩不好同样会被淘汰。

其他学生的考试名额会通过各小学推荐获得(新三年级因没有原仁华学生所以全部为小学推荐)。

巨人每年也会推荐很多优秀的学生参加。

  三到五年级成绩有所波动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六年级的成绩。

如果六年级没有考入仁华,那么进入人大附中和人大附中分校的大门就算是基本关闭了。

每年六年级的学生会有4-6次“综合素质展示活动”。

08年的情况是秋季有四次,同时2月16,17日又与巨人有过两次活动。

应该说学生水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这里要解答家长常见的两个疑问:

  1.对于进入人大附中,各类竞赛考证不太重要。

仁华内部六年级的几次成绩才是根本。

  2.进入1班,2班不是进入了保险箱,后面班次同样有机会:

现在仁华六年级有1-12班,还有新1-10班,具体的班次也就并不太重要了。

还是第一点所说几次成绩是根本。

所以一次成绩的不太理想并不要有太多包袱(包括六年级的分班考试)。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少仁华1班2班的学生最后分到了人分,甚至没有被录取。

所以在仁华,实力是绝对的头等重要。

进入人大附中的学生大概有一百多人,分出好班要到7月份的分班考试才能确定,但是基本上从仁华进入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好班。

  借读生不要太过担心,仁华成绩优异的学生人大附中是相当相当照顾的。

  人大附中分校与人大附中绝对是关系紧密,从教育资源等各方面来看应该说支持力度都很大。

人分的特点是:

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齐。

同时这两年公办校政策偏紧,人分又可以依托仁华接触生源,生源质量很容易保证,应该是很值得期待。

从近两届的成绩来看,人分的几个实验班都在整体的中等或者中上的水平,实验一班在人大附中所有班级中是3-5名的位置,应该说是很不错的成绩。

  人分的实验班都是公办校模式收费,仁华学生进入人分的基本都是实验班,但是班次要根据分班考试确定。

北航人大附中班

  北航人大附中班08年2个班。

今年新初一的期中考试第一名就是来自北航人大附中班,虽然这个不能足以说明问题,但是整体来说在人大附中里应该是中等或偏上水平。

从成绩、家长意见等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北航人大附中班不见得是优秀学生的首选,但原来以石油附中、钢院附中、北航附中等几个不错学校构成的海淀东部地区,应该说好生源并不发愁,现在也需要有优秀学校作为领军,北航人大附中班应该还是可以有所期待的。

 

  在三四月份的时候东部的家长可以适当留意一下,如果一些还不错的孩子能够留住,或者人大附中的政策上扶持力度比较大,今后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08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初中从4个班变成了6个班。

扩招说明附中确实希望做好初中部。

虽然新初一北大附中有所谓两个比较突出的班级,但是从各方面来看,北大附中有意让优秀生适当平均化,从现在推优的政策来说,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因为进入北大附中的就算不是特别好,应该也都还是综合素质不错的学生。

  北大附中一直被认为是比较宽松,甚至有些松散。

这样的观点肯定有所偏误,至少这届初一抓的还是挺紧的。

其实关于一个学校的评价往往通过家长间互相传播容易极端化,比如北大附中非常松,人大附中异常严。

其实北大附中既没有那么松,人大附中也没有天天留作业留到做不完。

初中实验班中大约一半多的学生会直升高中,大部分进入实验班。

也许整体上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与人大附中高考相比有所差距,但是如果说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其实两校应该都有“尖兵”。

与清华附中一样,依托于北大、清华,两校在今后高中进入大学的自主招生中还是相当有优势的,这点也是不少优秀的学生相当看中的一点。

 

  08年北大附中的两次重要活动(2月和5月),巨人均组织了巨人杯成绩优异者和巨人优秀学员参加,家长可以适当关注。

 

 

北达资源

  很多家长认为北达资源中学仅仅是私立学校(14000元/3年),其实不然。

北达资源中学的前身是北大二附中。

10年前有资源集团出资成立了北达资源,校址就是原来北大二附中的地方。

北大附中招收4-6个班级。

后来北大附中一度决定取消初中部,近几年北大附中只招收两个课改实验班(80人),以及两个艺术体育特长生班(08年已改为6个班)。

所以一些北大附中的老师调到了资源,而且资源中学的校长就是附中的副校长。

  北大的多数子弟在资源读书,只有其中优秀的可能进入北大附中。

资源每年初一的学生都会在附中读书,后两年回资源中学。

北达资源这两年成绩稳定在海淀区4-7名,应该说成绩相当不错。

  07年一共440多人,有180人左右进市重点,区重点近300人(包含市重点),这个比例一点也不低。

4个实验班成绩更好,180人的4个实验班,市重点140人左右,几乎没有人不达到区重点标准。

08年北达一共360余人,所有比例与07年类似。

  北达资源只有初中部,07年进入北大附中高中部的人有120人左右(共440人),08年进入北大附中高中部的人有100人左右(共360人)。

可以说进入北达是高中进入北大附中的一个跳板,在所有民办公助类学校中应该在前三的位置。

清华附中和清华初级中学

  清华附中包括清华初级中学一共12个班,其中3个龙班(包括推优生混编),2个虎班。

龙班属于清华附中,虎班属于清华初级中学(15000元/1年)。

清华初级中学属于民办公助类学校,与清华附中学生在一起。

  龙班从原来的两个变为三个,但是刨去推优生来看,并没有太多名额上的变化。

  清华附中已经走出了02年时的低谷,这几年中高考成绩稳中有升,不管是课内学习还是竞赛,再加上紧邻清华,应该说做的比较扎实,初中每年大概有一半的学生都会直升入高中。

08年小升初与巨人的两次活动(2月和3月),吸引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清华附中的地理位置注定他有天然的优势也有天然的劣势。

海淀北部的学生(比如海淀上地实验的学生)对清华附中非常看重。

而也只因为此,跨过拥堵的四环,一些南部的学生会对去清华附中的路途有所顾忌。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考虑金钱的因素,清华初级中学的虎班应该说很有上的价值,成绩和龙班相当,是民办公助中很好的选择。

 

 

101中学

  101今年共12个班,其中4个实验班。

  101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校园太漂亮了,去年有的学生“痴迷”于101,就是因为在101上培训班,特别喜欢校园。

  101这两年的中高考成绩稳定在海淀区前五位,而且高考成绩这两年相当不错。

  101中学主要看重的是培训部的成绩,培训部六年级每年都会在12月进行扩招考试,扩招进来的学生和原培训部学生经过3月-4月的几次考试,综合排名靠前(不到100人)的学生选入101的实验班。

培训班考试只考数学。

 

 

上地实验中学(上地101)

  上地101是民办公助类学校(10000元/1年),今年招收18个班,开学前分班考试,4个实验班。

4个实验班中其中两个班以三好生为主。

  上地101这两年稳步提高,各方面都比较受重视。

比如上地中学虽然是公办校但是却有上地101统一管理,可见对上地101的认可。

同时上地101校风、管理都不错,初三的前80名可以直升101,中考成绩自然也比较理想。

  可以说上地101在北部来说应该是学校中等或者中上等学生相当不错的选择,在北部民办公助类学校中,除了北达资源和清华虎班,上地101应该作为非常重要的选择。

 

首师大附

  首师大附中今年初中4个班,还要有2个推优班,1个特长班,再加上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整体说来,不少培训部的优秀生源是有所流失的。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其他四个市级示范校都在北部,南部的一些优秀生源应该是首师大附中享有优先权,再加上初中升高中的一些政策,首师大招到好学生做出成绩应该是有基础的。

08年附中高考成绩不错,通过08年小升初,09年的招生也许能有所期待。

师达中学

  既然培训班首师大附中招收的少,师达自然会“沾光”不少。

  师达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每天安排晚自习,时间是18点40到21点15。

每周上下学时间为周五15点05到周日19点半。

要求学生住宿。

  07年中考师达学校419名考生,95人考入市重点中学,270余人达到海淀区示范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约占毕业生总数的65%。

其中每年约40-50人直升首师大附中。

考虑到师达要求全部住宿,学费较贵(3年近10万),导致生源一般,有这样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只不过这种半军事化管理和比较高额的学费会让不少家长有所犹豫。

 

 

十一学校

  十一尽管不是公办校,但是从近年的高考成绩来看成绩喜人。

虽然高考统计没有统一的算法,但是十一学校08年高考成绩在前3-5名是毫无疑问的。

而且十一学校的化学、物理、生物竞赛成绩也相当不错。

如果从他的地理位置包括这几年的变化来看,十一的成长是非常惊人的,这点跟十一校长的领导密不可分。

  十一属体制改革(民办公助类)学校,08年初一16个班,其中6个实验班,单双免学生基本平均分入实验班。

实验班学制主体为2+4,即初中2年,高中四年,不参加中考。

少部分实验班学生在两年后根据成绩会变回3+3。

与几个最好的民办公助类学校学校一样,十一学校的生源也许不是最好,但是“造人”能力很强,是西南部学生的很好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十一学校将从民办公助改回公办校,尽管今年招生不一定会受到影响,但是对于这点改变,现在只能说可能有利有弊,长期的走向还需再观察。

倒是今后一旦改回公办,也许西南部的择校招生大户减少招生会让后面几年小升初的家长有所担心。

 

  08年十一学校的选拔主要以三次考试成绩为主,今年家长同样可以注意关注。

有趣的是十一学校三次考试的第一名都来自巨人学校的学

 

 

八一中学

  老牌海淀区名校,成绩一直比较稳定。

08年初一一共14个班,4个实验班(3个推优,1个特长)。

不要小瞧八一的特长班,08年八一中学动作不大,但是作为特长生的大校(尤其是科技特长),所以通过特长生测试,还是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被选入了八一中学。

 

 

理工附中

  理工附中的选拔主要参考培训班的几次成绩,尤其是越到后面的考试越重要。

08年培训班已经考了1次,关注的家长应该留意后面的测试。

  08年的理工附中初一一共10个班,其中4个实验班。

我们根据培训机构的08年培训班成绩情况大致把08年培训班的成绩分四种情况:

  1、每次考试都很稳定,并且平均分在200分以上,就基本没问题了。

  2、前三次平均分在200分以下的就要注意了,这时候最关键的就是第四次考试了。

如果第四次考试发挥的非常好,那么希望还是很大。

  3、平均分在180分左右的,可能性就相对小了点,但是不是没有可能。

  4、假如每次考试都在180以下,那基本上来说希望就不大了。

 

  顺便说个趣事:

理工附的校长是前十一的副校长,治学上或多或少还挺有相似的地方。

 

 

交大附中

  交大附中新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都已搬入新校区,校园环境相当不错。

08年初一14个班,平行分班,一年半以后分出“整合班”和“平行班”。

整合班目标主要是直升入交大附中高中。

  交大附中的中考成绩应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08年初中毕业生227人,150人左右考入示范校,其中30-35人考入市级示范校,进入交大附中高中部的为100人左右。

  交大附中家长普遍反映抓的比较严,像这届初一学生不少孩子回家做作业时常做到十点多,管理严格应该说也是交大附中能够成长的重要原因吧。

 

 

中关村中学

  中关村中学今年18个班,通过摸底考试分出4个实验班。

中关村中学是海淀中关村这块的招生大户(但是主要以推优、电脑派位为主)。

这里提到主要是因为这两年中关村的中高考做的非常扎实,成绩比较稳定,应该是中关村这边中等学生可以考虑的学校。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分为南北两个校区。

北校区在世纪城,为公立校,有英语实验班,并接受推优,派位学生;南校区(方致实验)在八里庄,为私立校(类似民办公助)。

首师大附中招生受限,教师进修学校(尤其是南校区)应该还是有所受益的。

教师进修校风比较严,北校区的英语实验班,以及南校区都有不错的生源。

在海淀区民办公助类学校中,应该在前五的位置,可以成为今后中等或偏上学生关注的对象。

海淀实验中学

  14个班,大派位的有4个班。

2个实验班。

这几年中考有还算不错的表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中考时大概前60-70名能够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