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248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兵环发24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防和预警工作机制、应急响应程序、应急保障措施和应急培训及演练等内容。

重点岗位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制定的具体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岗位事件情景假设和特征、应急处置程序、每一步的应急措施、责任人员以及注意事项等,应急措施应明确,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主要从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分别制定应对方案。

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现场处置预案的编制要点详见附件1。

企业所属行业已有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结合编制指南的要求进行编制。

(三)编制的时限要求

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已经建成投产或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在6个月内完成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评估和备案;

未建成投产和今后新、扩(改)建项目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在项目建成试投产前完成环境应急预案修订、评估和备案。

三、环境应急预案的评估

(一)环保部门应急预案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在环境应急预案草案编制完成后,组织评估小组对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草案进行评估。

评估小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相关行业协会和重点风险源单位代表以及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

(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小组对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草案进行评估,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会议评估或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审查。

评估小组人员应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急管理人员、相关行业协会代表、相邻重点风险源单位代表,以及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等。

四、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

(一)申请备案时限及应提交的材料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编制和修订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于实施之日起30日内报本级应急管理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报送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环境应急预案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

(2)预案评估会议签到单;

(3)环境应急预案评估意见;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属于兵团级备案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30日内报所兵团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审核,经审核符合备案要求的,予以备案;

属于各师备案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30日内报各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事业单位报送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环境应急预案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封面及相关要求和说明见附件3);

(2)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文件;

(3)环境应急预案评估意见(附件2);

(4)修订说明及专家确认意见;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见附件3);

3.工程建设、影视拍摄和文化体育等群体性活动的临时环境应急预案

主办单位应当在活动开始7个工作日前报所在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二)备案要求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工作制度,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档案,督促有关单位做好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工作。

受理备案登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

对申报材料齐全,符合《办法》第六条、第十条规定并通过评估小组评估的,应于受理之日起30日内予以备案并出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附件4)。

对报送材料不齐全的,应于7个工作日内出具补正告知书(附件5),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不符合《办法》第六条、第十条规定或未通过评估小组评估的不予备案,并于7个工作日内出具退件通知书(附件6)说明理由,由申请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修订完善后重新报送备案。

全兵团各地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编号实行统一编制(附件7)。

五、环境应急预案的实施及监督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演练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并积极配合和参与有关部门开展的应急演练。

演练要贴近工作实际,按照实战要求进行练兵,通过演练分析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全面提高预案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要落实各项应急保障措施,应急通讯要畅通,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调度人员、专家和方案及时到位。

应当编制或者修订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事业单位不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不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或者不按规定进行应急预案评估和备案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不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或者不执行环境应急预案,导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联 

系 

人:

兵团环保局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陈 

联系电话:

(0991)8730780

电子邮箱:

bthbck@

附件:

1.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意见

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补正告知书

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退件通知书

7.兵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编号 

兵团建设局(环保局)

2014年7月15日

附件1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综合环境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事件分级

结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规定的事件分级、本单位实际、预警分级和响应分级,确定本单位事件分级,并明确分级指标。

1.4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

1.5 

工作原则

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原则。

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简要介绍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应急预案体系,可辅以关系图表示。

企业内部应急预案是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应急预案。

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之间(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以及与其他类型应急预案(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等)之间的关系。

企业外部应急预案是与企业内部应急预案相关,但不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应急预案。

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工业园区、集团公司等的环境应急预案之间的关系。

企业应急预案应统筹考虑与内部、外部各应急预案的衔接性,并通过演练巩固、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可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处置等进行统一指挥协调。

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应职责。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可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兼任,也可由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其现场指挥部的组成。

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应急组织机构设置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组,并明确各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对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工段或部门,需明确该工段或部门的负责人为现场应急负责人,负责事发时的先期处置。

各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在启动应急预案时,随时待命。

企业具有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时,明确其在应急组织机构中的职能。

企业具有相应环境监测能力时,应建立应急监测组;

涉及化学品危害较大、处置复杂、专业性强的,可建立专家组。

说明各级应急指挥之间的关系,明确协调机制、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等响应程序。

应急组织机构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应作为预案附件,如有变动及时更新。

2.2 

外部指挥与协调

企业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统筹配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和物资,共享区域应急资源,提高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参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规定,企业设置专人负责联络汇报,配合兵团各级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预防与预警

企业应加强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目标监控,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 

预防

简要列出企业采取的预防措施及落实情况,如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点岗位巡检制度、重要设施(包括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报警、监控等)检测维护制度、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日常监测制度、应急培训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供给制度和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应急演练制度等。

相关文件可作为预案附件。

3.2 

预警

3.2.1 

预警条件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发布预警的条件。

有条件的企业可在关键岗位、重点工段或环境风险目标处设置监控和预警装置,设置预警阈值,与企业的中控室或应急平台联网,构建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网络,实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报送,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和辅助手段。

(1)气象部门等通知有极端天气发生或其他地质灾害预警时;

(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或污染处理设施异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

(3)通过对主要工段和生产系统各环节监控,发现生产指标、参数及状态等偏离正常值时;

(4)被监控物质的浓度等指标超过预警系统设置阈值时;

(5)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3.2.2 

预警措施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发布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企业必须组织相关部门对可能造成事故的源头进行排查,封闭可能受到危害的场所,准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应急响应中心进入备战状态。

3.2.3 

预警解除

当3.2.1中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解除预警。

应急处置

4.1 

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先期措施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如明确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明确污水排放口和雨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开合等。

4.2 

响应分级

企业根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企业对事件的可控能力,结合事件分级,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响应分级。

4.3 

应急响应程序

4.3.1 

内部接警与上报

明确企业内部突发事件信息接警与上报责任人、报告程序、时间和内容要求。

企业现场当班人员发现异常或事故,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当班组长、部门领导,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4.3.2 

外部信息报告与通报

明确企业外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责任人、报告程序、时间和内容要求,掌握最坏情况下可能影响范围内环境状况和单位、人群分布及其通讯方式等。

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向事发地环保部门报告,向可能受污染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通报。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列为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应在1小时内向各师和环保部门报告。

4.3.3 

启动应急响应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后,及时调度指挥,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通知应急响应中心各成员进行应急处置。

4.3.4 

应急监测

企业应根据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可能产生污染物种类和性质以及自身监测能力,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配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器材和环境监测人员。

(1)明确应急监测方案;

(2)明确污染物现场、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

(3)明确现场监测与实验室监测所采用的仪器、药剂等;

(4)明确环境风险受体的监测项目、布点和频次;

(5)明确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6)明确内部、外部应急监测分工;

(7)明确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耗材、试剂等日常管理要求。

4.4 

企业事业单位应针对本单位环境风险源种类、性质,结合具体设备/装置、生产工段、储运系统等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可以调动的应急资源,进行情景模拟与假设,分别制定总体应急处置方案(可通过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或专项环境应急预案来规定)和重点岗位现场处置方案(通过重点岗位现场处置预案来规定),对所涉及应急的各相关人员预先做出具体安排。

应急处置方案需明确应急响应程序,落实执行人员、具体措施、所需应急物资、注意事项及时间要求,即要求做到“谁负责,做什么,怎么做”。

4.4.1 

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及时切断污染源的程序与措施;

(2)分析污染物可能造成对外环境的污染途径,明确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程序、措施及相关设施使用方法,特别是为防止消防水和泄漏物通过清净下水系统或雨水系统进入外环境及公共排水设施等关键环节的程序与措施;

① 

通过源头控制,启动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减少污染物外排数量和速度;

② 

启动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雨水系统防控措施及时切断、分流无污染的水流,减少事故产生的污水量;

③ 

启动应急排污泵、生产废水系统防控措施等及时转移、处理事故排水;

④ 

关闭总排口,并采取围堵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外环境,减少污染事件影响区域和范围。

(3)如事故污水不能控制在厂区内,需及时报告所在地环保部门,请求支援。

4.4.2 

大气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迅速切断污染源的程序与措施;

(2)明确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程序与措施;

①启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紧急处置装置,如吸附、水解、喷淋等;

②划定可能受影响区域和最短响应时间;

(3)人员防护、隔离、疏散措施:

①明确不同情况下的现场处置人员须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

②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危险区、安全区、现场隔离区;

③设置人员撤离、疏散路线;

④及时向当地及环保部门报告,并通报下风向可能受影响居民和企业。

4.4.3 

其他类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针对不同污染物(包括伴生/次生污染),制定减轻与消除污染物的技术方案;

(2)明确应急防护措施、所需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

(3)明确应急使用的药剂及工具(可获得性说明)。

4.4.4 

明确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供应程序

(1)明确应急救援的调集方式与负责人员;

(2)应急物资数量、位置,以及可获得的方式。

4.4.5 

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

4.5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依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

4.6 

配合有关部门应急响应

明确当各师及有关部门介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时,企业的配合措施,包括配合人员、技术支持、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使用等。

应急终止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程序。

应急行动结束后,落实现场保护、清洁净化等工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妥善安排。

应急终止后,通知企业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危险已解除,完成应急处理情况的上报与发布,并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

应急终止后对现场污染物进行后续处理,对应急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恢复企业设备(施)的正常运转,进行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逐步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提出应急终止后进行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及损失赔偿等善后工作内容。

6.2 

评估与总结

应急终止后企业应组织内部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做出评估,编制应急总结报告,提出修订应急预案建议。

应急保障

7.1 

人力资源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7.2 

资金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7.3 

物资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7.4 

医疗卫生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医疗急救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7.5 

交通运输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的管理制度、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7.6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本单位应急指挥人员、应急小组,以及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7.7 

科学技术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及时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7.8 

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

责任与奖惩

明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与应急行动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奖励、处罚和责任追究的条件和内容。

预案管理

9.1 

宣教培训

依据对企业员工能力的评估结果和周边工厂企业、社区和村落人员素质分析结果,制定宣教培训计划,明确应急救援人员、企业普通员工、应急指挥人员、运输司机、监测人员、以及外部公众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并对应急培训进行考核。

9.2 

应急预案演练

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演习和训练的内容、范围、频次等,并进行演练过程的记录和演习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9.3 

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9.4 

预案备案

说明应急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10 

附则

10.1 

名词术语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10.2 

预案解释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10.3 

修订情况

说明本预案修订的时间、过程和内容,明确预案的报备部门,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10.4 

实施日期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11 

附件

11.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本单位实际,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和其他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明确本单位环境危险源、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敏感点的情况,编制本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分析、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差距分析,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确定以及制定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实施计划等。

环评中已有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可在专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应明确以下内容:

(1)突发环境事件危险源辨识结果,明确本单位环境危险源的种类、性质、特点,以及本单位存放数量和分布,分析预测其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概率及事件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

(2)正常工况下与非正常工况下,如爆炸、井喷、火灾、泄漏等状态下产生、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与浓度,及其对人、动植物等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和严重程度。

(3)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与浓度,及其对人、动植物等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和严重程度。

(4)暴雨初期,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下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说明,包括可能产生、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与浓度,及其对人、动植物等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和严重程度。

(5)测算需要建设的车间事故废水收集池和厂区事故应急池的最小容积。

(6)运输或输送过程中可能泄漏危险物质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

(7)根据污染物可能波及范围和环境敏感点的距离,预测不同环境敏感点可能出现污染物的浓度值、变化趋势及污染程度,确定保护级别。

重点预测对水源地和居民集中区的影响情况。

(8)突发环境事件产生污染物造成跨界(省、市、县等)环境影响的说明。

(9)尾矿库、贮灰库、渣场等如发生垮坝、溢坝、坝体缺口、渗漏时,对下游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以及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或海洋及饮用水源地取水口的环境安全分析。

(10)突发环境事件可能产生污染物的相关环境安全标准、限值和最高允许浓度。

11.2 

企业内部应急人员的职责、姓名、电话清单和外部联系单位、人员及电话;

11.3 

信息接收、处理、上报等标准化格式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