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2549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纸文化与纸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文档格式.docx

按纸面的洇墨程度分为:

生宣,半熟宣,熟宣。

生宣要久藏为好,久藏的色泽柔和,保持更好的耐久性,用墨用色更有韵味。

熟宣是用矾水与碱水化合物加工制过的。

缺点:

不宜久藏,易出现光滑板滞的毛病。

半熟宣加有少许明矾,有墨韵变化。

生宣特点:

1柔韧性,轻似蝉翼薄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拓片制作,携带方便。

2湿染性,滴水扩散的是生宣3吸墨性,水走墨留,用淡墨水书写的湿染现象比较明显4艰涩性生宣纸面上如同涂防滑剂,书写摩擦力大55轻灵性66变色性77持久性(10105050年)8胶着性9增值性。

二、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用剪子或刻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过去常用于宗教仪式,现在常出现在装饰上,山水花鸟人物故事节庆等。

民间剪纸:

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

剪纸的形式:

以岁时节令为例,正月初一挂春幡,正月十五闹花灯,三月清明祭祀,五月端午,七月七日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十月一日寒农节。

用途:

张贴用,摆衬用,刺绣底样,印染用。

山东民间剪纸造型风格:

渤海湾区域:

粗犷豪放,与黄河流域相似,山东胶东:

剪纸精巧,天津杨柳青剪纸。

剪纸剪影和撕纸

11967967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发现2张团花剪纸,用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

唐代以剪纸招魂的风俗流传民间。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多,剪纸普及。

明清时代,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达到鼎盛时期,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

家居环境。

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

女红:

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之一。

20200606年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20088年梨乡风情剪纸坊正式成立,创新实践人物肖像剪纸。

20201010年朱维桢创造的单体虎世界之最。

现代化剪纸:

激光剪纸是现代科技的新生产物,利用激光切割机对纸进行镂空切割。

剪纸意义:

理想中的美好结果,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采用谐音和象征寓意的手法,将所剪制的图案与意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春联

春节最广的习俗:

贴春联和贴门神,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写在纸上、布上,或刻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春联门神年画都与桃符有关。

王安石元日中屠苏是酒(华佗造)。

神瑹郁垒22个门神,桃符长66寸宽33寸,桃木有驱鬼的作用。

五代末宋蜀主孟昶桃板题字,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宋代桃符的迎春纳福性质。

明代春联一词出现,桃木板所制的春牌到了明代一般成为纸制,且名春帖。

春联又称春对、门联,朱元璋称帝后采用行政命令,使春联得以推广。

满清横批:

缺一少十,上:

二三四五,下:

六七八九。

四、年画

年画——南方:

苏州桃花坞,广东佛山。

北方:

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河南开封诛仙镇,四川绵竹。

最早的木板年画,四美图(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

福,现在幸福,过去福气,福运。

春联种类,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正方菱形),春联是彰显个性的方式,春联是亲近传统的桥梁,春联是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追求的体现,是亘古不朽的烙印。

纽约把春节定为法定节日,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五、扇子

扇子的由来:

黄帝做五明扇,西周羽扇,汉代竹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并传到日本和欧洲。

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

折扇,日本制,商周时翟扇和雉扇,此时成为帝王威仪的象征。

纸扇分类:

1白纸扇,一面作画一面写字,檀香木折扇,象牙折扇2黑纸扇,扇面用桑皮纸。

中国三大名扇:

杭州苏州岳州。

纸扇用法:

文人扇胸武人扇肚,僧侣道人扇衣领,媒婆扇肩膀。

六、灯笼

纸灯笼的种类:

宫灯,纱灯,吊灯。

功能:

装饰,娱乐,照明。

孔明灯(自造)。

七、纸织画

纸织画内容:

山水人物花鸟及书法,设法淡雅,风格清新大方,悬挂在厅堂。

用特制的裁刀将宣纸上绘好的图画裁成2毫米宽的细纸条,头尾不断,作为经纸条。

艺术价值:

朦胧艺术品。

永春纸织画曾一度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中国四大家织。

过去是贡品,现在是室内装饰品和馈赠礼品。

作品有《双面双猫》《泉州十八景》《陕北儿女心向毛主席》。

永春纸织画悠久的传统工艺,朦胧的绘画效果,迷人的艺术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题材广泛,规范的装裱,独特的室内装饰,时尚的馈赠礼物。

永春纸织画走出国门。

八、纸雕

纸雕是一种以特殊纸质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手工艺品,可追溯到中国汉朝纸的发明及16世纪德国对纸的改良。

随着纸材来源的普及和纸雕技术的演进,发展成一种赚钱的插图媒体。

由于生宣具有独特的湿染性,使得书写变得难上加难,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

对于湿染性现象,其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造纸方法,宣纸,皮纸,剪纸,年画,风筝,皮影,春联,灯笼,扇子、纸织画,纸雕如同攀登高峰,虽然艰辛万苦,但是具有挑战性的追求一直是人类勇往直前的精神所在,在书画创作领域,生宣的使用正因为其具有的书写难度才使得书法艺术的魅力大放异彩。

我们这里围绕书写书写存在的艰涩性现象,阐述其意义,对喜好书画艺术的人可以起到鞭策的作用。

没有宣纸这种轻灵性,太极书道的实践就没有办法开展悬空书写表现,关于悬空书写,后文中将重点给予解析,通过悬空书写的实践,能够让我们对人的精神活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我们探求提高书写层次和境界提供了一种前途无量的途径。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

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

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

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

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

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宣纸的特色

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

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

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

产生出特殊丰满的艺术效果。

用宣纸制成的册页、信纸、印谱、对联等工艺文化用品,是企业、团体、个人的上等书写佳品,可以久不变色、不虫蛀。

具有很高的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

收藏宣纸最好能综合宣纸产品的质量特色、书画界的认可程度,同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收藏的宣纸要正宗;

二是收藏宣纸要注意品种,选择品种最好以书画界人士的使用喜好为标准;

三是收藏宣纸要注重特色,尽量收藏生产批量小、有主题的特种纸。

二、试论宣纸的文化意义与精神价值。

(2255分)

国画大师张大千曾经赞曰:

“宣夹二纸,堪称二宝。

”把夹江纸与安徽宣纸相提并论,足见大师对夹江纸的喜爱。

这中间有大师与夹江纸的一段不解之缘。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

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

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三、何谓纸文化?

中国有哪些传统纸文化?

试列举三种说明其文化内涵,并谈谈你对纸文化的认识及感想。

(3300分)

纸文化,就是建立在纸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文化创作,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凸显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昭示了中华人民的非凡才智。

中国传统的纸文化包括宣纸,剪纸,年画,灯笼,纸雕,风筝,门神,对联,折扇等等

中国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

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

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的玩具。

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

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

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风筝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

“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

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对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介绍和评定文字如下:

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

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

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习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春联习俗:

春联古称春帖,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

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

在湖南,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

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婚联习俗:

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

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寿联习俗:

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挽联习俗:

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

往往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一般用白纸配黑字,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

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贴春联:

春联亦名"

门对"

、"

春帖"

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门神

门神分为武门神及文门神,武门神一般贴在大门上,东边为上,贴秦琼像,西边为下,贴尉迟恭的像。

文门神是贴在正堂屋及厢房门上的,一般是招财进宝、五子登科之类的彩画。

贴门神时,谁在左谁在右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动,如贴错了,叫“反贴门神”,泗水有句俗话说:

“反贴门神左右难。

”按民间的说法,若把门神左右的位置贴错了,一年中诸事不顺,总感左右为难。

一、捉鬼门神门神多为神荼和郁垒,金鸡和老虎。

传说桃郁都山有大桃树,盘屈3000里。

上有金鸡,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伺不祥之鬼,禽奇之属。

乃将旦,日照金鸡,鸡则大鸣。

于是天下众鸡悉从而鸣,金鸡飞下,食诸恶鬼,鬼畏惧金鸡,皆走之,天下遂安。

更有说者,郁垒二神捉到鬼后,缚以苇索,执以饴虎。

北京人旧时在腊月二十三日后,便贴门神、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上,门左

右置二灯,象征虎眼,以祛不祥、镇邪驱鬼。

二、祈福门神这种门神并非门户的保护者,专为祈福而用,中心人物为赐福天官。

也有刘海戏金蟾,招财童子小财神。

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其各、以迎祥祉。

三、道界门神北京民宅多不张贴,但在京道观中有之,山门两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

四、武将门神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

如: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爪、铛棍槊棒、拐子、门神等。

北京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

四、试列举几种纸艺术类型,并谈谈你学习纸艺术后的感想。

(2020分)

通过对纸艺术的学习,我从这件小事上再次认识到了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

传先哲精蕴,启后学困蒙。

纸张的发明与衍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犹如阳光初升荡涤着黑暗,将文明与智慧洒向世界,燃亮并温暖着我们心灵的精神之火。

中国乃纸张的发明地,在华夏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纸张是中国文化中最独具特色的。

千百年间历代文人雅士能工巧匠赋予了纸张更广泛的应用,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从功用性到艺术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

纸张以其独特的表现传播能力,被视为艺术表达的最佳媒介物。

艺术表达能力是与其每个制作环节有着紧密而又特殊的联系。

今人制造运用艺术纸张或纸张的艺术运用,都是从古人实践成就中沿用汲取而来。

五、学习《纸文化与纸艺术》课程后的建议。

(1010分)

我觉得,《纸文化与纸艺术》这门选修课可以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对于我们认识纸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给老师提的建议就是要严格起来,加强点名力度,督促同学们按时上课,这样才能达到开这门课程的作用和目的。

至于讲课形式,我认为老师说的以看视频为主,讲解为辅还是很行的通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感觉老师讲的不错,度过了愉快的一个学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