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64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docx

广州中考历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汇编含答案

2020广州中考历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专题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情景发生在(  )

A.八国联军侵华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

2.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

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

材料强调了(  )

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C.废除了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

我们在研究“平津战役”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参加平津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

C.历史论著中对平津战役的描述

D.电影作品《平津战役》

4.据资料统计: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

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5.以下战役反映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如下图),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日本投降

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7.《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

“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这个“辉煌战果”是(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8.“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材料评述的是(  )

A.台儿庄战役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9.“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这是中国共产党哪次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10.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有24个师团,其中21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

1939年,日本陆军共有4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

1941年,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团、混成旅团用于侵华。

由此可见(  )

A.中国战场上只有中国人民在积极抗日

B.日本不断地减少侵华战争的兵力总数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力严重不足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领导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④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2.“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8年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材料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3.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主战场,中国军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消灭并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以伤亡3500万人的代价,最终获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  )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②中国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14.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

“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

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

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

”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西安B.重庆

C.上海D.北平

15.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人民解放战争爆发之初

B.刘邓大军展开战略进攻时

C.国共战略决战之际

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后

16.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

“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

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

17.“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下列事件是通过“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18.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以下表格材料是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据此判断此宣言是在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爆发后发表的(  )

  “全国同胞们!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

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

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1937年7月17日,

蒋介石在庐山

发表谈话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0.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

这说明(  )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英雄榜

(一)

  不止夺取山东的是我们的仇敌,这强盗世界中的一切强盗团体,秘密外交这一类的一切强盗行为,都是我们的仇敌啊!

我们若是没人,开几个公民大会,也还是没有效果。

我们的三大信誓是:

  改造强盗世界,

  不认秘密外交,

  实行民族自决。

——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

1919年5月18日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

不是!

为泄愤吗?

也不是!

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

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

1936年12月16日

(1)据英雄榜

(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主张分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发生后提出的。

并概括这两个重大事件发生时各自的国际背景及其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

 

(2)据英雄榜

(一)和问题

(1),归纳以上人物的主张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年—1945年)的战场。

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

现代历史专题30讲》

材料三 1937年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分别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B 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日本”“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他记载的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2.C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故选C。

3.B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故选B。

4.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抗日通电,呼吁全民族抗战;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故两党的宣言(谈话)是与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有关,C项符合题意。

5.A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

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体现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A项符合题意。

6.D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30万。

为了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我国把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故选D。

7.D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自抗战开始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

故选D。

8.D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驻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后,美国对日本宣战,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据此排除A、B;而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

1941年12月,日军集结重兵约10余万人,第三次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

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9.C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10.D 由题干内容可知,日本投入侵华战争的军队数量占其陆军总数的绝大部分,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胜利。

11.B 七七事变发生后,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被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

所以能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有③④。

12.C 材料中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即全民族抗战。

故选C。

13.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故选D。

14.B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

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8-10月,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进行了谈判,故选B。

15.A1946年8月,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此时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爆发之初。

16.C 依据题干关键词“1946年7月5日”并结合所学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全面爆发,人民解放战争开始,故1946年7月5日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故选C。

17.D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D项符合题意。

18.A “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是第一手史料,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平津战役的一些相关情况。

故A项正确。

B项肯定带有主观性,排除。

C项也带有作者的个人倾向,排除。

D项是文艺作品,经过艺术加工,在客观、真实上肯定有所欠缺,排除。

19.A 分析材料可知,这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战略决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表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A项符合题意。

20.D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4月,渡江战役爆发,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解放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故选D。

21.

(1)五四运动和西安事变。

国际背景:

①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②西安事变:

日本制造华北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作用:

①五四运动:

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②西安事变: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22.

(1)图一: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图二: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团结御侮;全国军民的英勇奋战;国际力量的支持。

(答出两点即可)

(4)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其他回答如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