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79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docx

完整word版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草稿

数控折弯机基础教程

拟制

日期:

Preparedby

Date

审核

日期:

Checkby

Date

签发

日期:

Grantedby

Date

东莞鸿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XX

Allrightsreserved

文档历史HistoryofDocument:

版本号

Version

拟制/修改责任人

Develop/ChangeOwener

拟制/修改日期

Develop/ChangeDate

修改内容及理由

ChangeandReason

00

新建

1、目的3..

2、数控折弯机种类及数量4.

2.1、RG-100DC9114.

2.2、RG-35S4.

2.3、HFE-1254.

2.4、HFE170-34.

2.5、RG-1005.

2.6、HDS8025NT5.

2.7、FBD-10255.

2.8、FBD川-1253N5.

2.9、HFE-17035.

3、折床的结构6.

3.1、折床各部分名称6.

3.2、折床由4部分组成6.

3.3折床的特点6.

3.4折床的各控制轴7.

4、折床模具7..

4.1折床上模7.

4.1.1、直刀的类型和加工特点8

4.1.2、弯刀的类型和加工特点9

4.1.3、圆弧刀的类型和加工特点10

4.1.4、特殊刀具的类型和加工特点10

4.2、折弯下模.1.1

4.2.1、折弯下模1.1

4.2.3、压平下模12

5、折床的成型方法12

5.1、L折加工12

5.1.1、L折加工的靠位原则12

5.1.2、L内部折弯加工注意事项12

5.1.3、L外形折弯的加工注意事项12

5.1.4、L折加工的特殊折弯方法1.3

5.2、Z折加工1.4

521、Z力卩工Z步骤15

522、Z加工Z折的靠位原则1.5

523、Z加工注意事项15

5.2.4、Z一般加工方式15

5.2.5、Z折的特殊加工方法:

16

5.2.6、Z折其它加工方法:

16

5.3、N折的加工1.6

5.3.1、N折的一般加工注意事项:

16

5.3.2、N折的特殊加工方法:

1.6

5.4、圆弧加工1.7

5.4.1加工注意事项:

17

6、折弯工艺编排1.7

6.1、折弯工艺编排的基本原则1.7

6.2、工艺编排示例18

7、定位基准的选择1.8

8、现场作业机台选用的原则18

9、折弯尺寸的控制方法19

1、目的

了解益新数控折弯机设备种类,加工能力和成型作业方法

2、数控折弯机种类及数量

益新折弯机为清一色的Amada品牌,共有9台,分别为:

RG-100DC9U—台,RG-100DC9川二台,RG-35S四台,HFB-125、HFE-1703、RG-100各一台,HDS8025NT二台,FBD-1025—台,HFE-1703—台,FBD川-1253N一台。

2.1、RG-100DC911

特点:

自动后定规系统,备有输入资料(DATA),内部参数及后定规动作等异常警告通知功能。

主要参数:

压力:

100吨

折弯长度:

3100mm

后定位长度:

500mm

可搭载AUTOB/G或NC9EVHI控制系统

2.2、RG-35S

上动式折弯机

主要参数:

压力:

35吨

折弯长度:

1250mm

后定位长度:

500mm

可搭载AUTOB/G或NC9EVHI控制系统

2.3、HFE-125

主要参数:

压力:

125吨

折弯长度:

3170mm

后定位长度:

500mm

2.4、HFE170-3

上动式数控大吨位折弯机

特点:

网络界面,高精度,高产量型折弯机

主要参数:

压力:

170吨

折弯长度:

3170mm

后定位长度:

700mm

2.5、RG-100

下动式折弯机

特点:

标准式折弯机,大功率。

可选择25-100吨主要参数:

压力:

100tonf

折弯长度:

3100mm

2.6、HDS8025NT

主要参数

压力:

80吨

后定位长度:

500mm

折弯长度:

2600mm

2.7、FBD-1025

压力:

100吨

后定位长度:

500mm

折弯长度:

2500mm

2.8、FBD皿-1253N

压力:

125吨

后定位长度:

500mm

折弯长度:

3000mm

压力:

220吨

后定位长度:

500mm

折弯长度:

4000mm

3、折床的结构

3.1、折床各部分名称

上模r

紧急停止按

后定规

NC面板

IT

脚踏板

脚踏杆

下模座

 

3.2、折床由4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NC电气控制部分,电器部分,液压部分.

3.3折床的特点

日本AMADA公司生产,机台操作简单,采用踏板及踏杆控制,运动方式有下动式和上动式,适合手动作业,采用液压马达,油温影响精度,其中RG系列后定规左右方向和高度方向需要手动调节,加工精度相对较底,适合样品作业和加工相对较简单的产品,HFE125,170系列后定规左右和高度方向可通过设定程序自动调节加工精度高,人性化的触摸屏,不需要踏杆操作,是目前较先进的折弯机类型•

3.4折床的各控制轴

控制轴

功能

D1,D2

控制折弯角度

L1轴

控制折弯尺寸

L2轴

用于斜边的折弯(L轴不正时,调整用)

YL轴

控制左边后定规的位置<左右方向>

YR轴

控制右边后疋规的位置<左右方向>

Z轴

控制后定规的位置<咼度方向>

移动速度

L轴

1000?

30000mm/min(使用参数以1M/MIN设定)

D轴

1?

1000mm/min(使用参数以1M/MIN设定)

移动范围

L轴

0?

500mm

D轴

0?

99.99mm

疋位精度

L轴

±0.1mm

D轴

±0.1mm

控制轴数

同时二轴

设疋单位

L轴

0.01mm

D轴

0.01mm

最大指令值

L轴

499.99mm

D轴

99.99mm

显示器

9英吋,CRT画面显示

记忆容量

最大100工程

驱动方式

L轴

DC马达250W

D轴

DC马达94W

警示机能

对操作错误设定错误,NC异常等有警示信息显示

4、折床模具

4.1折床上模

上模又称折刀,分整体式和分割式两种,整体式上模长度:

415mm和835mm两种

分割式长度:

10,15,20,40,50,100左耳),100(右耳),200,300(mm)用分割模可以组

合成不同长度的折弯长度

刀具折弯模拟图

折弯示意图

JC

Z

19页

上模按类型分为:

直刀,弯刀,圆弧刀,特殊刀四种•

4.1.1、直刀的类型和加工特点

刀具分析:

从刀具折弯模拟图中可以看到,刀具的前后均可以避位,但Z,W的长

6mm,

度要小于X,Y的长度,这种刀具的刀尖角度为88度,刀尖R角为0.2,另外刀尖角

度为30度和45度的刀具使用教为普遍

折弯示意图

折弯模拟图示

折弯示意图

折弯模拟图示

刀具分析:

刀尖角度30度,刀尖R角为0.67,故可以折弯角度30度到180度,利用刀具尖端的小角度可以闪躲抽芽孔或螺母等,另外也可以作为插深模具使用,刀具前后都可以避位.

刀具分析:

刀具在折弯过程中主要是利用W方向上的避位,当X>15MM,其避位

效果越来越差,当丫>30才满足折弯条件,否则将撞刀背,此种刀具俗称小弯刀.

折弯模拟图示

刀具分析:

刀具在折弯过程中主要是利用W方向上的避位,当X>25MM,其避位

效果越来越差,当丫>75才满足折弯条件,否则将撞刀背,此种刀具俗称大弯刀•

4.1.3、圆弧刀的类型和加工特点

固定式活动式

刀具分析:

圆弧刀具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圆弧刀具是通过更换圆棒来满足不同圆弧折弯的加工条件,固定式圆弧刀具当X尺寸>10MM时,其避位效果与小弯刀相同,下模V槽通俗的选择标准为圆弧的直径加两个板厚.

4.1.4、特殊刀具的类型和加工特点

折床的特殊刀具包括段差模具,压平模具和一些特殊形状的折弯上模,

A:

现有断差模具整支的分为415mm和835mm两种,分割形状的尺寸规格与刀

具分割的规格一致,成型图示规格的折弯形状,但当板材厚度较厚时,如T=2.0,考虑

到压痕较严重和模具本身的限制,将很难成型.

B:

压平模具上模为一个平模,下模可用普通折弯下模代替,但要避开V槽.主要用于死边压平,压铆螺母等加工方法.

4.2、折弯下模

折床的下模有折弯下模,插深下模,压平下模等

4.2.1、折弯下模

折床的折弯下模的选取主要是考虑加工产品的板厚,目前益新公司的下模选折

标准是6T,非特殊情况下现场作业时以此为标准,当由于加工限制需要选折大V

或小V槽加工时,折弯系数需做相应调整

 

模具分析:

图示为下模种类中的一种

V槽的种类主要有4V,6V,7V,8V,10V,12,16V,25V和部分特殊大V槽折弯刀具,此种折弯下模按高度区分主要有46高和26高

两种.腐蚀湿润霉变

4.2.2插深下模

模具分析:

图示插深下模中的一种,V槽的种类主要有4V,6V,,8V,12和部分特殊插深下模,适合折弯30-18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折弯和插深•

423、压平下模

目前公司无专用的压平下模,一般情况下是以折弯模具代替使用

5、折床的成型方法

5.1、L折加工

折弯的基本形状,折曲角度在30度到180度之间.

折弯锐角时需选择插深下模和锐角上模,折弯90度或钝角可选折任意模具加工.

5.1.1、L折加工的靠位原则

A:

以两个后定规靠位为原则(两点),并以工件外形定位。

B:

一个后定规靠位时,注意偏斜,要求与工件折弯尺寸在同一中心线上。

C:

在小折折弯时,反靠位加工为最佳。

D:

以靠后定规中间偏下为佳(靠位时后定规不易翘起)。

E:

靠位边以离后定规近者为佳。

F:

以长边靠位为佳。

G:

以治具做辅助靠位(斜边与不规则边靠位折弯)。

5.1.2、L内部折弯加工注意事项

A:

在模具正装时折弯,后定规需要后拉,以防止工件在折弯过程中变形;

B:

大工件内部折弯时,因工件外形较大,而折弯区较小,使刀具和折弯区难以重合,造成折弯工件定位难或折弯工件损坏等。

5.1.3、L外形折弯的加工注意事项

A:

当折弯小尺寸时,上模与后定规是否干涉.

B:

当孔位距折弯线较近或折弯边尺寸小于半个V槽时,注意折弯拉料产生

5.1.4、L折加工的特殊折弯方法

A偏心折弯法

工艺分析:

偏心折弯有下模正反装的区别,加工时视拉料处在折弯线内侧或外侧而做区别

另外偏心折弯属于特殊的加工方法,有一定的危险性,非特殊情况下不与采用

B压线后折弯法

壓線後折彎

由于偏心折弯有剪切的作用,对一些表面要求高的产品不以采用,压线折弯的采用时机与偏心折弯相同,在折弯前可用88度刀具或专用的压线模在折弯线处压线然后用正常模具折弯.

C小V折大角度大V加压

工艺分析:

先用小V槽折弯成大角度,再用正常模具折弯,这种加工方法可避免因小V槽直接折弯产生的展开尺寸偏小•

D加垫片带料折弯

工艺分析:

此加工方法多适用于工件的外形要求较严格的产品,另依成本考虑多数情况下只限于样品加工•

上述四种加工方法也可结合使用,成型效果将更理想.

5.2、Z折加工

定义:

凡成型为一反一正的折弯为Z型折弯.

标准折弯的加工范围:

Z折的高度>V槽的边心距加T.

£折加工方弍

14项H共/槽邊心距+T

加工最小尺寸是加工使用模具限制的,加工最大尺寸是加工机台的外形决定

521、Z加工Z步骤

A:

先按L折加工方法加工L折;

B:

以L折靠位加工Z折;

(或以L折之另一边加工Z折.)

522、Z加工Z折的靠位原则

A:

靠位前提,靠位方便,稳定性好;

B:

—般靠位与L折相同;

C:

二次靠位加工时要求工件与下模贴平•

523、Z加工注意事项

A:

L折的加工角度一定要到位,一般要求89.5度到90度左右;

B:

后定规要设置后拉,以防止工件变形•

524、Z一般加工方式

A下图中应考虑加工顺序,先折弯1再折弯2.

B另一类先折L折再加工Z折,并确认Z折加工是否干涉机台a:

如果干涉,先折弯1为大角度,再折2,后加压1;

b:

如果没有干涉,按一般Z折加工方式,先折1再折2.

先折大角度,

折彎折後,

1折加壓到度

\C?

/靠位邊

C:

两个锐角Z折,先折弯成90度,再插深2,插深1.

525、Z折的特殊加工方法

A:

下模偏心加工;

B:

用小V槽加工;

C:

先折弯大角度再加压

D:

选用修磨下模•

526、Z折其它加工方法:

A:

用断差模具加工;

B:

用易模加工成型.

5.3、N折的加工

 

531、N折的一般加工注意事项:

A:

第一折加工角度应小于或等于90度;

B:

加工第二折时后定规应以加工面为基准面

532、N折的特殊加工方法

A.当N折之丫尺寸干涉上模轻微时==>折曲N折后用压平模整形

B.当N折之丫尺寸干涉上模甚巨时

==>A折压线后折曲至干涉处,以C靠位折曲B折后用(压平模+垫料)整形

 

C:

用修模刀具加工.

5.4、圆弧加工

圆弧加工分为用折弯模具砍圆加工和用圆弧刀加工两种,圆弧刀又分固定式和

5.4.1加工注意事项:

A:

当用90度下模加工时会有加工不到位的情况,因此需要用手推或如果条件允许选择88度下模;

B:

多采用检测治具检测,保证工件外观尺寸;

C:

加工90度圆弧,下模选择2(R+T).

6、折弯工艺编排

6.1、折弯工艺编排的基本原则

A、内到外进行折弯

B、小到大进行折弯

C、先折弯一般形状,再折弯复杂形状

D、前工序折弯不影响后工序为原则

6.2、工艺编排示例

不管多复杂的工件,分开来讲都是由那几种加工方式构成•因此必须掌握每种折弯方式的操作方法,并学会融合运用,才能够在作业中针对不同的工件形状合理编排折弯工艺

7、定位基准的选择

序号

加工工艺内容

选用刀模

备注

1

以A靠位折弯C

直刀

保证角度

2

以A靠位折弯B

直刀

保证角度

3

以F靠位折弯E

直刀

4

以E靠位折弯D

直刀

后疋规后拉

A、以最近边定位;

B、以宽边定位;

C、尽量以未折边或少折弯边靠位,以减少累积误差;

D、数冲加工工件,以无毛刺和接点边定位;

E、以工件变形量小的边定位;

F、尽量选择两个后定规定位;

G、可在模具两端增加辅助定位,如磁铁等;

H、对于不规则工件,用LASER割定位治具定位;

I、大角度或U形折弯不选择定位.

&现场作业机台选用的原则

A、根据折弯宽度选择机台

B、根据折弯长度选择机台;

C、根据折弯所需压力选择机台;

D、根据加工工位的多少选择机台;

E、根据现场机台种类的不同,数量的多少选择机台;

F、根据模具的特殊要求选择机台;

G、根据避位要求选择机台;

H、根据后定规的移动范围选择机台;

I、根据后定规的形状选择机台•

9、折弯尺寸的控制方法

A、避免累积误差产生,每加工一折要量测展开尺寸;

B、避免以已折弯边靠位,避免以大角度靠位;

C、必须以已折弯边靠位的产品,前一折角度应略小于90度;

D、加工前确定量具的准确度;

E、正式加工前做好首检,加工过程中做好巡检;

F、根据所加工产品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台;

G、避免选择不同心的刀具,加工前确认上模刀尖在同一直线上

H、选择好的加工方式和好的工艺编排方法,简化加工难度;

I、靠位准确,有靠位异常需即时检测.

10、折弯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