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299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5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单元综合测评

(一) 第一单元

(时间:

100分钟,分值:

12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C.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

D.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E.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解析】 A项,冰山一角:

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

不合语境。

B项,惨淡经营:

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也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C项,踌躇满志:

对自己的现状或者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不能形容精神,使用对象错误,根据语意应用“志在必得”。

D项,尘埃落定:

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

运用正确。

E项,崇论宏议:

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运用正确。

【答案】 A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劳动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九成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隐藏其后的事实就是众多劳动者休息权利无情剥夺。

B.截至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7万公里,动车组列车运营数量达1800组,每年发送旅客9.1亿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C.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D.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中科技迷越来越多,这说明中国的创新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中国能否快速发展。

【解析】 A项,句式杂糅,“据”和“显示”,去掉其中一个;另外,应在“无情”前加上“被”等一类的词。

C项,语序不当,“不但”放在“这种精神”后。

D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答案】 B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威廉·琼斯认为,从一开始,整个仲裁就是为了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法。

临时仲裁庭的组成,①打一个比喻,②好比竞争球队之一在幕后与裁判串通以确定结果。

美国及其盟友会不断要求中国“遵守国际法”,向中国施压,同时③会千方百计让菲律宾维持立场。

④,菲律宾政府可能采取不同策略,⑤新总统已表示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不像他的前任阿基诺三世。

美国恃强凌弱的行为,其实质在于争夺规则制定权。

美国人强调必须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⑥不是一起努力来重塑规则,来适应多极世界。

A

如果

不过

因为

B

即使

但是

而且

/

C

/

而且

不过

因为

可是

D

如果

/

然而

并且

【解析】 第①②空所在的句子构成了假设关系,应用这类关联词;③处语意上与上面的句子构成了并列关系,用“也”或者不填;④处单独隔断,语意上有轻微转折,用“不过”即可;⑤处于前句存在着因果关系,应为前果后因;⑥处明显语意上发生转折,根据语体色彩,可用“而”。

【答案】 A

4.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

________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

①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矛头指向文人墨客,

②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

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

④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

⑤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

A.④①③⑤②B.⑤②①③④

C.④⑤②①③D.⑤②③①④

【解析】 在所给的语段中,第④句话是总说,应放在句首,以便使“这种姿态”承接前文的“非常有操守”;①③为一组,谈鲁迅对“文人墨客”“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的态度;⑤与①③构成并列关系;②与后文衔接。

【答案】 A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8分)

迟到的荣誉

王老北

老刘失踪了。

那次爆炸共响了两声,第一声和第二声之间隔了一段时间。

老刘是厂里的工程师,平时铁青着脸,倒竖着眉,在安全与技术问题上寸步不让,厂领导和工人没有望见他而不发怵的。

这天晚上,老刘带领徒弟抢修完三号压缩机组时,天已快亮了,本来老刘是想睡上半天的,但是想到设备老化,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家匆匆吃了早饭,骑上自行车就向工厂奔去。

老刘快到工厂时,就听到压缩机房方向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由于路上人多,他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扔,撒开双腿就玩命地往厂区跑去。

没跑多远,迎面碰见了满身鲜血仓皇而逃的操作工。

操作工拼命地摆手,大声喊着:

“爆炸啦!

爆炸啦!

“在哪儿?

”老刘大声喊,“赶快处理啊!

老刘拼命往厂房跑,操作工转身跑在老刘后面。

老刘火速冲进压缩机房切断电源关闭阀门。

当关掉最后一个阀门时,见操作工在身后,回身把操作工猛力一推的刹那间,身边的氢气压缩机“轰”的一声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把老刘切割得七零八落。

这次爆炸有许多人遇难。

至于准确数字,好像谁也说不清楚。

事后,县里的相关领导前往安抚,所有遇难者的遗体都摆放在县医院的太平间内外,由家属和车间的人前去确认,所有遇难者一律定为因公殉职。

老刘的爱人也去了,焦急地在遇难者遗体中寻找老刘。

工友们说:

“刘工今天休息,不可能在遇难者行列。

”他爱人说:

“老刘在家里停了没有三个小时,就又回厂了。

他平时除了在厂里,是不到别的地方去的!

”科长说:

“老刘昨晚加班了,今天真的没来上班!

爆炸的当天,工厂就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严密排查,分析爆炸的原因。

但是,厂房被炸得面目全非,很难找出原因。

再说,各有关方面都不想把事情闹大,以免影响县里的形象,最后就把疑点落到老刘身上。

有人说,事故发生的前两天,老刘与安全科长拍了桌子;有人说,事故发生的当天,老刘不但把厂长骂了,而且把省里的一份红头文件摔到了厂长的脸上;还有人说,事故发生前的那天晚上,老刘和三名工人在现场检修至凌晨五点,事故发生后,老刘下落不明,是不是在检修过程中留下了隐患,造成了这次事故?

但无论哪种说法,有关部门都没有明确表态,媒体一致的说法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但是,老刘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有一天,清理现场的工人发现了一块老式上海牌手表。

大家问:

“这是谁的?

”老刘的徒弟眼尖,说:

“是我师傅的。

”调查组立刻找来老刘的爱人辨认。

当老刘的爱人捧着手表放声大哭的时候,全厂的人都迷惑了。

老刘不是在家休息吗?

手表怎么会在这里?

调查组的人立刻赶到医院,向幸存的人了解当时的情况。

庆幸的是,唯一知情的那个操作工还侥幸地活着,只是人被震傻了。

调查组的人连比带划喊着问,操作工只是毫无表情地瞪着眼睛,嘴里流着哈喇子,什么反应也没有。

难道老刘是肇事者?

由于老刘已经失踪,现场别无对证,相关人员认为,还是把责任推到老刘身上最合适,最后匆匆发了一份内部文件,把事故调查结果含糊其辞地向上级做了汇报。

老刘的爱人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反复到厂里哭诉,无果,只好带上孩子和亲属去政府上访。

每次上访,都是在武警们的“看护”下坐等好多天,才把诉求信递上,得到的回复都是“回家等候调查结果”。

三年过去了,老刘的妻子除了得了厂里送来的两万元安抚金外,别无所获,于是心灰意冷,带上孩子远走他乡。

又过了三年,原来的厂领导还是厂领导,只是情况发生了逆转。

经过几年医治,忽然有一天,操作工恢复了记忆。

守护他的家人见他呜呜直哭,嘴里不停地呼喊着“刘……刘……”。

操作工的家属急忙把事情报告给厂领导,领导们立即坐着轿车来到了医院。

操作工断断续续地讲述了爆炸的经过,说出了老刘关键时刻推开自己、保护大家的经过,并再三说:

“要不是老刘,我们的厂区就没了,小半个市区也没了!

”在场领导的脸色一时严肃了起来。

厂领导立刻派人寻找老刘的妻子和儿子,后来在外省的一个偏远山村找到了老刘的儿子。

一问,他妈妈因为积郁成疾,含愤去世。

厂领导积极发掘老刘的材料,树老刘为先进典型,并报请上级批准追认他为烈士。

(有删改)

5.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记叙了老刘在某厂爆炸事故中的遭遇,塑造了老刘的艺术形象,旨在表明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的道理。

B.小说中的操作工是一个单纯正直、缺乏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人,他遇到爆炸险情之后,不是在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而是仓皇喊逃。

C.小说在塑造正面形象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老刘已经失踪,现场别无对证,相关人员认为把责任推到老刘身上最合适等。

D.操作工清醒之后讲述了爆炸的经过,是洗清老刘不白之冤、恢复其名誉的关键;如果没有操作工的清醒,老刘的“罪责”将永久背下去。

E.“要不是老刘,我们的厂区就没了,小半个市区也没了”不但表达了操作工对老刘的感激之情,而且表达了对自己冒失的愧疚之意。

【解析】 A项,“旨在表明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的道理”这一说法有误,根据文意可知此处曲解了小说的主题。

D项,“如果没有操作工的清醒,老刘的‘罪责’将永久背下去”这一说法有误,根据文意可知此处说法太绝对。

E项,“而且表达了对自己冒失的愧疚之意”这一说法有误,根据文意可知此处属于于文无据。

故本题应选BC。

【答案】 BC

6.小说是怎样记述老刘的故事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解析】 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题干要求分析“怎样记述老刘的故事的”,意即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记叙老刘的故事的。

通过分析全文可知,对老刘的故事的记述,有正面记述,更多的是侧面记述,在情节设置上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另外,还有第三人称的使用,使老刘故事真实可信。

【答案】 ①采用倒叙手法记叙老刘的故事。

小说起笔写老刘失踪了,再写事故发生的过程,营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通过侧面描写叙述老刘的故事。

如通过老刘爱人和操作工的叙述以及人们的议论来叙述老刘的故事。

这样写,使故事更加曲折有致,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用第三人称叙述老刘的故事。

这样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把错综复杂的故事叙述得有条有理。

④以找到爆炸事故的原因为线索叙述老刘的故事。

这样写可以使故事情节紧凑,主线分明。

7.小说在刻画老刘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

请简要分析。

(4分)

                                   

                                   

                                   

                                   

【解析】 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离不开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文中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以及其他人物的衬托作用。

分析老刘这个形象,可结合文中的外貌描写,如“铁青着脸,倒竖着眉”,以及一些具体事例,如担心厂里安全隐患,顶撞上司等细节描写。

【答案】 ①工作严肃认真,尽职尽责。

他平时铁青着脸,倒竖着眉,在安全与技术问题上寸步不让;下班后,他想到厂里还存在安全隐患,匆匆吃了早饭,就往工厂奔去。

②关键时刻勇于献身。

在千钧一发之际,火速冲进压缩机房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回身把操作工猛力一推,自己被巨大的冲击波切割得七零八落。

③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上司。

事故发生前,他与安全科长拍了桌子,把厂长骂了,还把一份红头文件摔到了厂长的脸上。

④业务技能高,操作熟练。

他带领三名工人奋斗到凌晨五点把三号压缩机组抢修完毕;到厂里处理紧急情况时,他火速切断电源、关闭阀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爆炸损失。

8.厂领导积极发掘材料,树老刘为先进典型,并报请上级批准追认其为烈士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6分)

                                   

                                   

                                   

                                   

                                   

【解析】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究题,对于老刘被追认为烈士的原因,可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关键要抓住老刘先被冤枉后又被洗刷清白的过程。

也可从老刘事迹的典型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着手分析。

学生概括原因时,要点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答案】 ①老刘事迹感人,确实具备先进典型和烈士的条件,理应及时将事迹上报,恢复他的荣誉。

②让失踪的老刘承担了事故的“罪责”,觉得愧对老刘,应该及时恢复其荣誉,还他以清白。

③社会需要老刘这样坚持原则的典型人物。

④厂里出现了英雄。

树立老刘为先进典型,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14分)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

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

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

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

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

田野里的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地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

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

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

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

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

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

我该怎么办呢?

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

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

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

他突发奇想:

“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

”此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

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

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

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

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

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

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

突然,他们瞧见了敌人!

老天爷啊!

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

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

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

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

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

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

五十支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了个结结实实。

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

“你被俘虏了!

投降吧!

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

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

B.作者从普通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了一个贪恋安逸、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念亲人的厌战者形象。

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人看出。

【解析】 B项,“贪恋安逸”不十分确切。

C项,“表现了他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述错误,小说表现的是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人爱好和平,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

D项,“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人看出”表述错误,他内心是坦然快乐的,他觉得自己终于安全了。

【答案】 A

10.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

(4分)

                                   

                                   

                                   

                                   

【解析】 对小说具体情节的概括,要注意从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方面来加以梳理。

【答案】 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伏击。

(1分)求生的欲望使他成了一名逃兵,成为俘虏的念头盘踞在他心中。

(1分)饥寒交迫的施那夫斯潜入一个城堡,村民误以为是大规模入侵,当即一哄而散。

(1分)他饱餐一顿之后昏然睡去,醒来时已被捕,但主人公为自己做俘虏的梦想终于实现万分欣喜。

(1分)

11.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那你的观点呢?

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

(6分)

                                   

                                   

                                   

                                   

【解析】 先梳理出有关人物的相关情节,再指出其性格特点,然后归纳出人物形象的“可悲”或“可爱”。

分析要具体,言之成理。

【答案】 (示例一)认为可悲。

(1分)①施那夫斯参加作战却畏惧战争,离开战友,临阵脱离;②逃跑后还一直想做俘虏;③醒来时被捕,还为自己做了俘虏而满足;④他是一名侵略者。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答出四点给6分)

(示例二)认为可爱。

(1分)①施那夫斯热爱生活,珍爱生命;②他思念家乡和亲人,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③他饥寒难耐,潜入法国人的城堡,只是饱吃一顿,并没有伤害当地的一个百姓;④他不喜欢侵略,厌恶战争。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答出四点给6分)

三、语言运用(16分)

12.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6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1)以《红楼梦》为主语,改写成一句话。

                                   

                                   

                                   

(2)以曹雪芹为主语,改写成一句话。

                                   

                                   

                                   

【解析】 解答此类题,关键是确定一个主干句,然后将其他信息转换成修饰语,纳入整个主干句中。

【答案】 

(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长篇小说。

(2)曹雪芹创作了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13.根据下列情景,以“雪花”为重点,扩展成一段不少于70字的文字。

(5分)

情景:

旧历新年  雪花  祥林嫂

                                   

                                   

                                   

【答案】 旧历新年,鲁镇的人们在毕毕剥剥的鞭炮声中忙着“祝福”。

祥林嫂却在呼啸的寒风里蹒跚而行,梅花大的雪花洒落在她佝偻孤单的身上,褴褛单薄的衣衫,凝成了岁月苍白的碎片。

14.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

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5分)

示例:

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

本题例句以“人生的扣子”为中心,写了一个比喻句,先是作比,后是总结说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重要性。

另选话题时,也是照此顺序,用此形式。

【答案】 (示例)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 如果第一处地基打不好 后面的地基就不稳固 人生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

四、写作(6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

”作家不解地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

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

”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新藤也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

”作家问。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

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

”园主慢慢地说。

作家陷入沉思……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根据命题人所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的含意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含意,这则材料可以抓住老藤“扎根”的行为,立意为:

想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需要沉潜下去,在“钻、精、深”上下功夫;从新藤角度,可以抓住“修剪”一词,谈成长需要去除缺点;也可以抓住“放任它生长的怕”谈必要的约束对人成才的重要性;当然,也可以抓住“藤蔓攀得愈远,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