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91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阅读下面的文字填空。

(1)“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几句俗谚口碑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简要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2)“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________之手。

【答案】

(1)出自《红楼梦》。

这四句谚语概括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豪富与权势,揭示了第四回中人命案的全部秘密和贾雨村徇私枉法的背景,它是全书的总纲。

《红楼梦》就是顺着这个纲,写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罪恶史和衰亡史,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命运。

(2)林黛玉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名医名词匠考查。

名著名篇是文学的精华,也是思想的精华。

故而要精选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吸收精神财富,提高文学素养。

本题是对《红梅梦》的考查。

有名句理解,也有人物形象的归纳与概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著的把握,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2.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阳光中学开展了“爱护鸟类,呵护自然”的专题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有同学查阅了《说文解字》,知道了“鸟”的意思是长尾飞禽的总称;还有同学找到了关于汉字“鸟”的字体演变过程的一张图片。

①甲骨文 ②金文 ⑥行书 ⑦草书

(1)根据有关“鸟”的解释和古文字的写法来推测,这个字的造字方法是(   )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2)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选出③④⑤横线上对应的字体(   )

A. 隶书 篆书 楷书            B. 篆书 隶书 楷书            C. 楷书 篆书 隶书            D. 楷书 隶书 篆书。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第一小题考查造字方法。

第二小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1)本题考查造字方法。

常用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假借。

根据甲骨文的鸟字可知,这种文体是模拟了鸟的形状,所以造字方法是象形。

故选A。

(2)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根据图中各个字体的形状和特点可知,第三种写法为小篆,第四种写法为隶书,第五种写法为楷书,故选B。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B.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C. 古人常言“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五十不惑、六十耳顺”。

D.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

苏轼、陆游、范仲俺。

【答案】B

【解析】【分析】A错误,典故不是出自于“伯乐相马”,而是出自于《塞翁失马》。

C错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D错误,稼轩是辛弃疾。

故答案为:

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4.《傅雷家书》是多篇家书汇编,《海底两万里》是外国长篇小说。

请分别为两部名著推荐一种适合的阅读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跳读法)。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比如,书中一些用专业术语来谈论音乐的内容,可以略而不读。

再有,书中少数内容雷同,也可以跳过。

而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对我们有启发的可以分门别类,以梳理的形式阅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方法:

①《海底两万里》是长篇小说,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对小说有个概括性的了解;②《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阅读时要注意小说中作者的创意性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作品想象的魅力。

【解析】【分析】①《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法,从你所读的文章中找到只是你所需要信息的那部分内容,学会从阅读中去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应当学习用选择的方式去阅读。

选择性阅读会提供只是你所需要的信息。

②《海底两万里》是“海洋三部曲”之一,可以拓展阅读其他两部作品。

《海底两万里》是外国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译文版本,可以与多种译本进行比较阅读。

故答案为:

《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跳读法)。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比如,书中一些用专业术语来谈论音乐的内容,可以略而不读。

再有,书中少数内容雷同,也可以跳过。

而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对我们有启发的可以分门别类,以梳理的形式阅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方法:

①《海底两万里》是长篇小说,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对小说有个概括性的了解;②《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阅读时要注意小说中作者的创意性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作品想象的魅力。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方法。

名著的阅读方法有①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②略读与精读相结合;③做点读书笔记;④借助工具书及相关参考资料扩展视野等。

当然,要结合阅读内容及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5.在“说水浒故事”活动中,小明出示了以下思维导图。

请你根据这份思维导图,分析吴用“智取生辰纲”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①善用天时。

酷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吴用等人却早知底细,埋伏在黄泥岗以逸待劳。

②借用矛盾。

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常变行程,还用藤条鞭打军汉们,兄弟怨怅,给了吴用等人可乘之机。

③巧用计谋。

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解析】【分析】思维导图显示的“智取生辰纲”的取得成功的原因。

作答时,要分析“吴用”和“杨志”两个人的目的,一个是要“护”,一个要“取”,由此可知,“黄泥岗”这一地点的偏僻和酷热对两人的影响,从天时地利的角度来分析两人的做法;再从“吴用”和“杨志”两个人与兄弟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可知吴用与众兄弟齐心,而杨志与众兄弟不合,给了吴用等人可乘之机;还可以从两人所采取的具体做法的角度来分析。

结合名著的具体的内容分析吴用能“智取”的原因即可。

故答案为:

①善用天时。

酷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吴用等人却早知底细,埋伏在黄泥岗以逸待劳。

②借用矛盾。

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常变行程,还用藤条鞭打军汉们,兄弟怨怅,给了吴用等人可乘之机。

③巧用计谋。

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语言表达。

考生要注意平时对名著的阅读,掌握名著常考考点,对名著的内容、人物、重要情节、精彩片段、作家、体裁等都应有所了解。

做此题时要对思维图的内容进行分析,抓住要点,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综合性的归纳。

6.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

A. 水调歌头                               

B. 如梦令                               

C. 西江月                               

D. 沁园春

(2)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词者是(   )

A. 晁盖                                     B. 宋江                                     C. 林冲                                     D. 吴用

(3)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   )

A. 小令                                    B. 中调                                    C. 长调                                    D. 古体词

【答案】

(1)C

(2)B

(3)A

【解析】【分析】

(1)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B.如梦令,词牌名。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C.西江月,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D.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

根据字数和韵脚可以分析,这是“西江月”。

(2)《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是宋朝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的一首诗词。

词的上片自述身世抱负、语句通俗直言不讳。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二句显示出宋江对自己文才武略的自信心。

下片写遭受迫害的词人,记述词人受到官府的酷刑后,又变成了流放犯,被发配到江州,郁积在心中的愤懑因酒醉喷发而出,豪情纵横地抒发了他深藏于心中的不凡怀抱。

(3)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

小令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

故答案为:

(1)C

(2)B

(3)A

【点评】调是一种词调体式。

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中以59字至90字为中调,实无根据,但因以同行,所以一般都沿用这种说法。

如“临江仙”、“一剪梅”、“蝶恋花”、“钗头凤”、“渔家傲”、“青玉案”、“江城子”、“破阵子”、“苏幕遮”等,后多为沿用。

长调是蒙古民族声乐,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

7.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

(1)【我来对一对】(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

“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3回)

《水浒传》的“回目”有形式整齐的特点,请根据(甲)段内容,补全“回目”。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__。

(2)【我来辨一辨】(乙)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

八戒道:

“罢了!

来到尽头路了!

”沙僧道:

“是一段水挡住也。

”唐僧道:

“却怎生得渡?

”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

”三藏道:

“悟能,你休乱谈。

水之浅深,如何试得?

”八戒道:

“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

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节选自《西游记》)

有人说(乙)段中的“一股水”是“流沙河”。

你认为正确吗?

请结合(乙)段内容及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3)【我来品一品】依据(甲)(乙)两段文字,简要分析“洒家”与“八戒”的形象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不正确。

流沙河是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河流,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其长万里、宽八百里,河主人是沙僧。

而【乙】段中的沙僧已成为三藏的徒弟。

(3)除了身材都胖外,性格都直爽。

如“洒家”“—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八戒”“罢了!

来到尽头路了!

”都有智慧,如:

“洒家”明知郑屠已死,为显得自己不是怕事而逃离,便假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八戒”“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

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名著的经典情节。

补全“回目”。

首先要理解好情节,然后还要注意所给出的“回目”上句“史大郎夜走华阴县”的句式结构。

“史大郎”是人名,“夜走华阴县”整体上是个动宾结构。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具体是考查对《西游记》有关要点内容的辨析。

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

(3)本题考查人物性格分析。

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如此题从“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等语言描写中可概括出鲁提辖粗中有细很有头脑的性格特征。

从“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

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的语言描写中,可分析出猪八戒也是一个很有智慧之人。

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故答案为: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不正确。

流沙河是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河流,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其长万里、宽八百里,河主人是沙僧。

而【乙】段中的沙僧已成为三藏的徒弟。

(3)除了身材都胖外,性格都直爽。

如“洒家”“—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八戒”“罢了!

来到尽头路了!

”都有智慧,如:

“洒家”明知郑屠已死,为显得自己不是怕事而逃离,便假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八戒”“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

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点评】

(1)这道题考查名著情节,要在熟悉原著的的基础上,综合判断,根据“回目”特点补全情节。

甲段选自《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见打死了镇关西,设法脱身的片段。

回目呈现对偶的形式,正好是: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综合理解,仍然要对原著有全面精准的把握,对细节有充分的了解,否则很容易出错。

乙文中,八戒道:

“罢了!

来到尽头路了!

”沙僧道:

“是一段水挡住也。

”从沙僧的话语中可知,他也不知道河流的名字,不会是他熟悉的流沙河,因为这是在取经的路上。

(3)这是对名著人物形象分析和对比阅读,分析“洒家”鲁达与“八戒”的形象有何区别,学生比较容易判断,二人的共同点就不太容易归纳。

比如饭量大、身材胖、性格直爽、有时鲁莽、粗中有细有智慧等,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

8.汤姆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

①古稀;②垂髫;③不惑;④花甲;⑤弱冠;⑥而立

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

座位排序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古诗领报酬】汤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7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

汤姆在写领条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

已领金额:

________元。

(3)【读美文理语序】正确顺序是(   )

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汤姆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通过文字的传承,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女郎中、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一览众山小的志向、石壕村中的夜啼,因为你而谱写成振聋发聩的诗史

④西湖饮酒的通判、承天夜游的闲人,因为你而塑造出洒脱豪迈的形象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4)【开班会拟标语】九年级(6)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邀请汤姆参加,汤姆想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副宣传对联,请你帮帮他。

【答案】

(1)①;④;③;⑥;⑤;②

(2)壹佰玖拾陆

(3)C

(4)共搭汉语桥,同筑中国梦。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示年龄的词语的掌握。

古稀是七十岁,花甲是六十岁,不惑是四十岁,而立是三十岁,弱冠是二十岁,垂髫是七八岁。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数字大写的掌握。

七言绝句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共有28个字。

数字的大写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

⑶本题考查学生排列顺序的能力。

认真观察这四个句子可知,这四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第一句是晋朝。

第二句是清朝。

第三句是唐朝。

第四句是春秋。

据此可作答。

⑷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时,上下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词性相同。

围绕“走进传统文化”主题,可拟写为共搭汉语桥,同筑中国梦。

 故答案为:

⑴①;④;③;⑥;⑤;②;

⑵壹佰玖拾陆;

⑶C;

⑷共搭汉语桥,同筑中国梦。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示年龄的词语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平时就要注意辨析掌握。

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弱冠之年:

男子20岁;而立之年:

男子30岁;不惑之年:

男子40岁;知命之年:

男子50岁;花甲之年:

男子60岁;古稀之年:

男子70岁。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数字大写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贰、伍、陆、拾、佰”易混淆,“壹、贰、叁、肆、柒、玖”易写错,平时要注意辨析掌握。

⑶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

①句,东晋陶渊明《饮酒》;③句,唐朝杜甫《望岳》、《石壕吏》;④句,宋朝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记承天寺夜游》;②句,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⑷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汤姆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份,紧扣“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比如“学习汉语,传承文化”等。

9.希望中学正在开展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请从下列课本推荐的名著阅读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

《红岩》《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根据下联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

________

下联:

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3)【活动·筑梦】学校决定于11月25日上午8点,在学校操场举行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好新校园”为主题的品德教育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师生参加。

请你拟写一则通知。

【答案】

(1)人物:

保尔·柯察金

主要事迹:

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品格:

意志坚强,无私奉献。

(2)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3)通知

学校决定11月25日上午8点,在学校操场举行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好新校园”为主题的品德教育动员大会。

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不要迟到或缺席。

希望中学

2018年11月20日

【解析】【分析】

(1)此题要根据平时积累答题,考生要注意识记课内推荐的名著的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

(2)下联共十个字,由“劳动”“创造财富”和“实现梦想”三部分组成,“劳动”是动作名词,“创造财富”和“实现梦想”是动宾短语,因此拟写下联时也要注意这个特点。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写通知时①要注意格式正确;②要注意内容符合要求。

本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所拟写的通知在格式上和内容上符合要求即可。

通知

学校决定11月25日上午8点,在学校操场举行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好新校园”为主题的品德教育动员大会。

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不要迟到或缺席。

希望中学

2018年11月20日

【点评】

(1)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

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

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

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2)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

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3)本题考查拟写应用文的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练习应用文,掌握其格式,拟写时内容和语言方面也要注意。

10.(2017·绍兴)名著阅读

(1)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

A. 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 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 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 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2)《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圣地亚哥,但小说称呼他为“圣地亚哥“仅四处,以“老人”称呼他却有214处,结合人物形象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案】

(1)D

(2)《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作者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寓意融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同深刻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仍有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

【解析】【分析】

(1)解答本题,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2)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综合,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内容。

11.古诗词默写填空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2)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3)千嶂里,________。

(4)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5)斜晖脉脉水悠悠。

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