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4225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ocx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江苏农村改革三十年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王永作

内容提要:

本文从江苏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发生的转折进行了分析。

文中从三个不同发展时期对农村改革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探讨。

根据30年的历史分析研究认为,在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政策时,都必须以技术本身的两面性的影响作为基础。

以精准农业为基础,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提高农业生产物质装备水平,协调区域平衡发展,苏北要加强乡镇企业的发展,发挥农村工业和城镇化对农业的反哺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改革成绩;现代农业发展 

   

   一、三十年总论

   过去的30年,江苏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仅2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30元,按当年1美元兑换人民币1.577元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合273美元。

农村人口5033.6万人,占86.3%。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使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由工业欠发达的农业省份转变成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大省。

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255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3689元,折算4430美元,是1978年的16倍。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农村工农业总产值的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4.6亿元,增加到2006年39916.7亿元。

农村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9%上升到2006年的79.3%,农业总产值由57.5%下降到6.8%。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55元(不到100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6480元(合861美元)。

2007年全省常住人口7624.5万人,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14%上升到53.2%,乡村人口由1978年5033.6万人,下降到3568.3万人,农村人口同比减少了1465.3万人。

城市化的发展,不但解决了城乡新增人口的就业,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转移,2007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2万人。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发展,从不同层次,以不同的力度冲击着传统的“拐杖”农业。

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不同倾向性的农村经济结构。

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民的工资收入成了主要收入来源,使大部分农民成为一兼农户、多兼农户、非农农户与极少的种养大户等就业结构。

   总之,江苏30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难点,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分化现象。

一方面农村改革巨大成功;另一方面农村改革的艰巨性与农村减负增收,困难不少。

一方面农村出现了新兴创业富裕户;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与贫困户返贫的现象。

一方面,苏南地区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苏北一些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不见动静。

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耕地大幅度减少,种植业发展滞后。

一方面中央方针政策高瞻远瞩,很得民心,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不够,不得民心。

凡此种种现象,使人们即看到了光明的一面,又看到了多重复杂矛盾的一面。

   农业还不能抵御自然风险,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还没有进入拐点,农民进城务工还没有形成农民工身份的变动,他们外出打工只是一种独立的谋生就业形式,是一种补充性的劳动。

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还有一个要素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共减少1110万亩左右,平均每年减少37万亩耕地。

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造成了农村家庭无法通过单一的农业生产,来维持家庭成员的生存。

因此,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关键在于,农民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来源的一种拐杖型的补充劳动收入,还是一种劳动方式替代型的就业选择。

从长远的视野来考虑,耕地非农化如不能得到有效制止,以及务农人员的低报酬造成的把农业作为副业来耕种,整个江苏种植业中将会隐伏更大的危机。

   二、三十年评述

   

(一)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峰期,是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期,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时期,是人均占有粮食最多的年代。

   第一,中共中央在1982—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五个一号文件”。

其精神是肯定农村联产承包,土地承包15年不变,放活农村经济,提出了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的战略方针。

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增,江苏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率先推广应用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由于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农药、电气化等的广泛运用,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和土地的趋势。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开始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开始有所提高,粗放型的增长满足了农产品数量型的需求,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从1978年到1984年,农业生产出现了开门红,粮食总量由240亿公斤增加到335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创造出历史上的至高点544公斤。

农村社会总产值从1978年的117亿美元,上升到1988年的458亿美元,短短10年,农工业总产值翻了3.9倍。

城乡收入差别从1978年的1:

1.9,缩小到1985年的1:

1.6,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点,这是农村发展的可观成绩。

   第二,江苏是农村工业化的发源地。

蓬勃发展的农村工业化,再一次带来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报酬提高的机会。

可以说,农村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土地的无偿使用。

10年来,江苏共约160万亩耕地,大部分都是无偿的用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上。

这个机会使江苏农业大体上已经摆脱了传统农业以劳动密集型投入的形式,即增加总产量时,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率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内卷化”趋势,在粮食亩产逐步提高的前提下,单位投入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二)1988—1998年引发了“三农”问题。

在这第二个10年中,江苏城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处于缓慢发展期,农村发展缺乏协调性,导致了无序的、低效益的发展滞后效应,引发了“三农”问题。

   第一、1988年《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修改,确立了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土地的有偿使用对促进城市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住房制度改革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这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江苏大片的良田被侵蚀,1988-1998年的第二个10年间,江苏耕田面积共减少了192.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9万亩左右。

如果土地出让金以每亩10万元计算,则全省由农村流入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就有1900多亿元。

   第二、1994年全国实行“分税制”以后,县乡两级财政出现了尴尬境地。

“分税制”后,苏北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农村工业发展不到位,乡镇财政没有力量供养行政管理人员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支付,全省有近1/3的乡镇处于“有政无财”的局面,一些乡镇竟成了负债的基层政府。

同时,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比例逐年减少,1988-1998年的10年,地方财政支出中的财政支农资金比例由1978-1988年9.8%,下降到8.1%左右。

其中,10年共向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资金累计为16亿元左右,仅占同期整个基本建设支出145亿元总金额的11%左右。

因此,从1988年到1998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

1.5上升到1:

1.8,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开始凸现出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第三、农村工业发展孤军深入。

这10年农村发展由于缺乏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城乡上下连动性,二元经济结构非常明显,这就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的产生。

农村乡镇企业由于单项推进,孤军深入,自1990年乡村集体企业个数创历史新高,达到11.3万多个,到了1998年就跌落到7.7万多个,减少了3.56万个,下降了31%。

全省1989年村乡办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532万人,1998年减少到215万人;进入城市从事建筑业的人数由196万人增至246万人,进入城镇的外出农民工由82万人增加到120万人。

江苏粮食产量1997年创历史新高,达到3564万吨,1998年是江苏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达到3415万吨。

江苏的粮食问题成了农民“卖不掉,存不下,吃不下”的烫手山芋。

从此,粮食生产在以后的年代里开始步入由盛到衰的境地,一路下滑到2003年,由此造成了粮食生产持续低迷的年代。

可以概括的认为,1989-1998年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开始转向城市,已不是向改革初期那样留在农村使用。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大规模占用农村耕地的土地出让金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企业雇佣廉价劳动力,农民工几乎什么社保医保都没有。

每年各个银行还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农村生产要素流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这样就开始出现了“三农”问题。

   (三)1998-2008年转入黄金发展期

   1999年以后,江苏粮食生产连续4年大滑坡,由第三个高峰3559万吨下滑到2003年的2472万吨,人均占有粮食仅有334公斤。

江苏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势连续4年处于一种走下坡路的被动局面。

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举措,把一直处于棘手的“三农”问题提升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平台来解决,这标志着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大历史转变时期。

紧接着中央又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国和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在这第三个十年中的2004年,江苏农村发展开始步入黄金发展期。

主要政策措施有如下三点:

   第一、中央一号文件回归农业。

时隔18年,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

成为中央改革开放的第6个一号文件。

至2008年中央第10个“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至此,中央在改革开放的第三个10年又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江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局面,给农民增收,农业健康发展和城乡长期和谐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

   第二、减免农业税、多予少取放活。

首先,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部署的“多予少取放活”六字方针,在全省各地推广几千年中国历史上从未有的减免农业税的改革工作,并加大力度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科学论断。

其次,2006年江苏省财政支持“三农”资金181亿元,2007年财政惠农资金达到了230亿,2008年增加到290亿元。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粮食自2004年开始连续4年增产,农民收入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农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现在农民一个月的收入可买3辆自行车,1978年农民一年的收入只能买一辆自行车。

2007年农村人口人均住房面积42.7平方米,超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第三、加快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30年来,前20年农村从事非农经济活动仅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一种补充。

其原因是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在前20年里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加0.8%,不到一个百分点。

在后10年内城镇化发展加速,城市化速度年均超过两个百分点,发展速度达到2.2%。

今天,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民工所从事的非农就业劳动,一部分已抛掉了从事农业生产这个收入拐杖,完全依靠城镇务工经商的非农就业劳动收入来替代农业劳动收入。

这表明,在城镇从事非农劳动收入已具有了替代农业劳动为收入的拐杖。

他们长期居住、生活、工作在城镇,已成为独立于农业的就业形式。

   这10年要看到的问题是,江苏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发展加快,农村进入城市的常住人口逐年增加的同时,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每年平均减少48万亩,10年共减少480多万亩,这是历史上耕地减少幅度最大的10年。

如果土地出让金以每亩15-20万元计算,则全省由农村流入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就有7200-9600亿元。

其中,2005年农村流入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就超1000亿元。

         

   江苏农村劳动力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农业收入也因此提高缓慢,城乡收入继续扩大,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2007年江苏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65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78元,城乡收入比为1:

2.5。

10年中城镇居民增长2.7倍,农村居民增长1.9倍。

今天江苏的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是以城市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占75%以上,家庭种植业收入为辅,仅占25%以下,也就是农业的收入仅占农户家庭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

   实际上,江苏这10年由于耕地大幅度非农化及农村精壮劳动力外出打工,几乎大部分农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已经连续好几年呈现停滞或下降的状态。

主要农产品粮食、棉花生产量处于下降状态,油料类生产处于停滞状况,仅有水果与水产品产量处于上升状况。

这是由于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这样就或多或少地破坏了务农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当外出打工者已寻找到稳定的职业和较高的报酬时,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就可能严重退化。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农业劳动者大都是老人与妇女及留守儿童,而外出进入城镇长期从事非农的劳动力及人口,他们由于消费内容及收入的货币化、社会化,这就形成了一种进入城市居民化趋势。

   三、现代农业发展契机与出路

  

    江苏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非农产业占GDP的构成已达到93%以下,农业从业人员自2003年以来,五年转移392万人,每年平均转移70多万,农村劳动力正呈现稳定递减的局面,现在已出现了企业招收农民工困难的局面。

农业从业人员已   进一步进入了实质性的减少阶段,一个现代农业发展契机与出路将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对此,江苏省根据中央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要求,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机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解决农业生产的污染控制技术。

政府在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政策时,都必须以技术本身的两面性的影响作为基础。

   

(一)以精准农业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精准农业可以极大地节约各种要素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的收益率和利用率,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生态系统达到平衡。

精准农业可有效地解决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污染,水资源富营养化等问题。

精准农业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面,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精准农业“Precisionagriculture”一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93-1994年并首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两个农场进行试验并取得成功。

随后,我国在精准农业的研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测土配方施肥、喷灌、滴灌、温室栽培等方面。

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精确农业技术体系。

现在化肥、农药的超量不合理施用,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困难,灌溉水的漫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开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五节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转变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很有必要。

从江苏2005年实施测土配方精准农业以来,根据统计2007年全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332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5%。

涉及488万农户,占总农户数的33%。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后,稻麦两熟作物生产亩均用肥由原来的44.5公斤(折纯)下降到39.5公斤,稻麦两熟共减少了5公斤,平均每亩节本13元,亩均增产35公斤,亩总增收73.6元。

全省736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如果都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节约化肥2.6亿公斤,增产粮食25亿公斤。

理论测算,全省736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如果都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节约化肥3.6亿公斤,增产粮食25亿公斤。

精准农业在测土配方施肥上的运用,给农业带来的节本增效很明显,如果进一步推广到用药、用种、灌溉等措施上,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成效大增。

   

(二)改善农田排灌技术,确保旱涝时还能高产稳产

    江苏省现有耕地7114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727万亩,旱涝保收农田450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3000万亩,分别占81%、63%、42%。

显然,这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有一定距离。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关联度,我们要把它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根据省气象局提供的1951-2006年的气象测定表明,近55年中降水量的年度差别明显,呈旱涝相间的变化特点,洪涝年呈增多趋势,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作者多年的观察发现,江苏的年平均降雨量为800—1200毫米。

其中,最适合农业生产的降雨量(幅度为年850—1050毫米)有25年,年平均降水量低于850毫米的有14年,高于1050毫米的有16年。

从1980—2006年间粮食单产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在单产提高的年份中除了政策好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天帮忙。

凡是年平均降雨量适中的年份,单产均较高。

如单产最低的1991年亩产量仅为326公斤,原因是当年江苏出现了百年未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省总降雨量高达1447毫米,其中仅在5月2日—7月15日期间,降雨量多的地区就达1000毫米,兴化县高达1291毫米。

2003年全省降雨量超过1200毫米,粮食单产降至每亩357公斤。

1988年与1995年为干旱年,年平均降雨量不足800毫米。

粮食单产也分别有所降低,1988年亩产338公斤。

但是,由于江苏河湖众多,干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要低于洪涝自然灾害。

   可见,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是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地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加强农田水利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排灌系统,改善农田排灌技术,在干旱易发的丘陵地区推行畦灌、喷灌、管道及滴灌等配套措施,实现精准科学灌溉,加强改造中低产农田,发展现代效益农业。

同时大力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系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应救能力。

   (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现代农业特征是效益最大化、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营销连锁超市化,分工专业化。

因此现代农业需要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打破体力型的劳作方式,要用农业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武装农业。

江苏省农机总动力要尽快达到4000万千瓦,使每亩农机总动力提升到570千瓦。

特别是施肥灌溉的机械要配套,农药使用电动喷雾,以便于节肥、节水、节药。

农业信息化应以县(市)为主体,着力培育、电视、电台、电话、电脑和农村信息服务站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使农业信息化服务载体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形成“四电合一”的信息化传播和应用新格局。

各级政府部门要重点支持信息收集、加工、发布,电脑网络技术应用开发,网络设备要逐年完善延伸。

在实施多元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需切实加强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真正让信息为现代农业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四)发挥农村工业和城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苏南的现代农业发展为什么较快,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农村工业反哺了农业。

苏南农村工业的发展为乡镇财政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农民富裕,而且乡镇财政收入增多。

现在苏南乡镇财政收入多的高达10多亿元,一般的也有6—7亿元。

乡镇财政收入增多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过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2006年,如果地方政府仅仅依靠省财政支持“三支”的181亿元资金,那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平均分解到每个农村人口身上也仅有361元。

因此,在农村工业不够发达的苏北和苏中的乡镇,要积极和苏南乡镇联手,引进苏南的农村工业来发展农村经济。

同时苏南由于工业用地受到了严厉的控制和挑战,去苏北开发农村工业的机遇和条件已经成熟。

因此,苏北的现代农业还需要发展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发展才能为现代农业提供现代物质装备。

对于苏北要着眼于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民营经济为支撑的县域经济。

着力加快县域特色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农村工业、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向工业功能区和中心镇集聚力度,推动农村产业集群化发展。

加大创业培训的力度,鼓励农民自主创新。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五)确实有效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江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土地经营规模小而分散。

绝大多数农民的兼业化存在的因素是,农民收入太低不足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生活需求。

而农民承包地土地不愿意放弃,主要是因为外出打工的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政府的社会保障又不健全,不足以满足他们的经济生活需求。

政府只有打破这种表面的均衡,为外出打工者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的流转才有可能实现。

为此我们的政府应积极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解决制约现代农业的问题。

   四、结论

   总而言之,要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绩。

还需要分析的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难点,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分化现象。

我们应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将发展现代农业贯穿到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中。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加大强化“五大支撑”:

一是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支撑。

二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支撑。

三是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设完备产业体系,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支撑。

四是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支撑。

五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可以说,今天江苏经济在30年改革发展所激发的基础上,已为发展现代农业创建了必要条件。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充分就业后,经济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现在,江苏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已出现了充分就业,一些企业已找不到农民工。

这表明,江苏的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新的挑战。

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的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需要依靠更多的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

因此,我们应积极培训农民使用新技术,改变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剩余”的状况,发展人力资本,进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春生 中国农户的演化逻辑与分类,农业经济问题,2007(11)第79-84页

4、罗志军省长 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日报 2008年2月13日

2、黄宗智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前程 

3、黄宗智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农业,

5、1988年、1998年、2006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6、1978年-1998江苏改革开放二十年,江苏省统计局编

7、江苏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日报2008年2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