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4660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3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样本Word文件下载.docx

(2)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3)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和评定并分析改进。

这些活动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

(4)企业标准化是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领导和组织下,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标准化职责和权限,为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源,规定标准化活动过程和程序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系统活动。

企业标准化活动示意图

企业标准化基本任务

 

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

1.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

中国制定、颁布的与标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必须遵守的法律依据。

如《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了对标准的制定、实施及其监督和对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产品质量法》以及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工业技术等方面亦对有关标准问题做出了规定。

2.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标准化法》明确规定: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企业是组织生产产品的基本单位,因此全面、认真、正确地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占领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手段。

3.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可见,企业标准是企业内必须执行的规定。

在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或不宜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时,应该制定企业标准;

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应在企业内部组织实施,在法律、法规有要求时,在企业之外亦起作用。

订货合同采用企业标准供货时,按《经济合同法》规定,该企业标准对供需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双方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4.标准实施的检查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对于推动标准的正确、持久的实施,企业建立内部监督、自我约束的机制,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企业可经过标准化审查、产品检验、质量体系审核等手段实现标准实施的检查。

有关主管部门可依法进行检查,有关标准化机构、组织可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做好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检查工作。

企业标准化工作内容

1.技术业务工作

(1)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和复审。

积极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任务;

有能力的企业应力争参与、承担国际标准的制修订

(2)组织实施标准及其监督检查。

(3)采用国际标准。

(4)参与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工作,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标准化技术服务等。

(5)积极推动产品的三化(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组合化、模块化和成组技术。

(6)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7)参与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工作。

2.管理工作

(1)机构和人员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

这要求企业应设立标准化专职机构或专职、兼职人员。

一般来说,大中型以上企业应设立标准化专职机构,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设立相应的专、兼职人员;

小型企业及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应设立专、兼职人员。

(2)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标准

1)

修订和复审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应明确规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原则、管理机构、工作机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权限、工作方法和要求,以及与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业务关系、标准化奖惩制度等;

2)企业标准制定、修订管理细则。

此项细则应规定企业标准制定、

的原则、工作程序和要求;

3)企业实施标准与监督标准实施管理细则。

此项细则应规定实施标准及对实施标

准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分工和责任;

4)企业标准资料管理办法。

此项办法应规定标准和有关资料的收集、管理使用

等方面的要求;

5)企业标准信息管理办法。

此办法规定标准化信息搜集、传递程序方法和要求,

规定执行标准中信息反馈及处理程序方法和要求;

6)企业标准化计划管理办法。

此办法规定企业标准化计划编制原则、项目、方

法、程序和要求以及考核、奖罚等细则。

(3)编制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

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方法、目标、发展规划、计划,上级部门提出的标准化工

作任务,企业标准体系表中待制定、修订的企业标准项目,生产技术、经营管理

中需要补充和修正的标准化事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4)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与服务

标准化信息是指标准化活动中所产生的一切有关资料和数据,是企业开展标准化

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基础。

要经过正规的渠道收集与本企业标准体系有关的法律、

法规文件,各种现行有效的标准文本、目录、图书资料、杂志,并对所有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地管理(参见”企业专用标准化全文信息系统”),保证标准的时效性,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高效的服务。

(5)企业标准化宣传与培训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广泛宣贯标准,研讨实施标准的措施、派员参加国内外各标准化活动,以各种方式宣传标准政策和知识,增强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标准化意识,提高企业标准化人员技术业务素质,保证企业标准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企业标准制定

制定企业标准,就是企业对需要制定的标准,编制计划,组织起草、审查、编号和发布的活动。

1.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标准制定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需要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其包括的对象范围很广,可参见企业标准体系表。

(2)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按《标准化法》的规定这种标准都是作为交货验收的依据,即贸易型标准。

作为交货验收依据的企业产品标准,按规定要向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企业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

此类标准是”生产型”标准,标准的技术参数、经济指标要高于交货验收的规定,是企业内部生产、检验产品的依据。

(4)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选择或补充而制定的标准。

一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品种规格较多,企业能够根据生产需要从中选用一部分进行生产或外购,并制定为企业标准;

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不全面,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时,企业可作出补充规定,并将补充规定制定为企业标准。

(5)从技术引进的有关标准转化的企业标准。

企业在技术引进时必须重视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引进,要及时抓紧引进技术标准的转化工作或是代替原有的相应标准,或是作为有关标准的补充,或是另列标准。

(6)合同中重复较多的技术要求应纳入企业标准。

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应以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

反映在双方合同中就是”按标准”或”按标准加补充技术要求”或”按协议技术要求”作为交货质量条件。

这些补充技术要求、协议技术要求如果重复较多,则应纳入标准。

2.企业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

制定、修订企业标准,应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在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指导下,遵循如下原则,提高制、修订标准的质量,确保标准的适宜性、有效性。

(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中国制定的大量强制性标准,对保障人类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产品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重要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等有关的强制性标准,这些都是指导企业制定、修订标准的重要依据,企业必须贯彻执行。

(2)充分考虑顾客和市场的需求,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顾客对产品的(服务)的满意程度,任何企业均应始终关注顾客,将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作为首要目标来考虑。

经过制定标准将顾客和市场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企业标准。

(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中国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

在制定、修

订企业标准时,要着重做好采标项目的选择和对有关标准本身的消化理解工作,并

处理好与相关标准的协调配套问题。

(4)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

除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外,企业还应加强引进技术和设备进口的标准化研究,组织力量对出口产品的技术标准进行攻关,建立标准化快速反应机制。

开展这些工作将有利于提高企业制定标准的能力和标准水平,为企业参与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创造条件。

(5)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在制定企业标准时,对标准中规定的指标、特性和要求,应充分考虑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力求应用最新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使制定出来的企业标准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使产品(服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6)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在企业标准体系内,存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个子体系,子体系与子体系之间,子体系与标准之间,标准与标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互相衔接、互

才能

行业

相补充、互相制约的关系。

只有当各个子体系、各个标准彼此协调一致时发挥出标准体系的最佳功能。

同时,企业标准之间,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标准和地方标准之间也应协调一致。

3.企业标准制定、修订程序

硏充收集资料

1・收集相关的国际曲傩贺料釉詩删:

的国內外现状和垸展方向;

3有芫翩稲姒果;

4厨礙望」生产t服务)过磁市场逾绥厳十瓒举扌舞闕;

》.了解也现有生产.检训W建等^

2进行心要騎试验Mt.脸证或论证;

3•明确标准药便用范羁使用要求:

4備制'

标准車粟"

及标世“僦號明"

5毎歩到有关部门租人员征雄风

电查标准

-扌比隹发桁

1・将标唯“送审稿“及附件应业标畦化归口部门:

2.醐会审施审>

对有重犬影:

向的企业标惟,提请粗职会观审査」#编制审查会配要,按車查会纪要』明确修改內客:

3.1**4+直0^\点曲容建苦达到预朗目的与要求;

与法屋法规和强制性标唯是吉一欽;

与相关的国甌国外标椎是書协调;

标淮编辑是否符合G0TTl.kGBJTL21见

,标准错模板专的规定;

扌盍术內客是否荷含国貳政策与发展方向;

技术指标和性能是舌先进、安全.可行・各项规定是否合莲,完顫0协调

1用标准减馳厅会鉴标斟E」并由法人代表或耳授权的習理着益比;

2产歸融有关规定报当地政府碗化行政主管制门和有关行政主普部门备秦;

3由企业植雀化机嘶号、公布

4.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补充规定:

”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

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备案要求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5.企业标准的复审

企业标准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的技术进步,定期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不超过3年。

标准的复审,主要是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进行重新审核,主要目的是确认标准的有效性。

复审后经确认或修改、修订的产品标准应重新备案。

标准复审的结果一般有确认、修改、修订、废止四种。

(1)确认:

即该标准不作任何改动仍能继续使用。

在此种标准的文本上应做出确认标记,标明确认日期。

(2)修改:

即该标准的内容大部分适用,仅个别条文或图表需做少量修改,标准编号不改动即可继续使用。

对此种标准的修改,按企业有关规定进行,如发修改通知等。

(3)修订:

指适用范围基本不变,内容上需做较大改动的标准。

对此种标准应及时修订。

标准修订后,不改变原标准编号的顺序号,但要改变年代号并标明所代替的标准编号。

(4)废止:

指标准内容已不适用者。

如标准的内容已落后应予停止实施,或者标准内容需要与其它标准合并,或应分解为多个标准,或标准主要内容不切合实际等,应按企业有关规定废止,并发废止通知。

6.采用快速程序制定采标标准

为了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缩短采用国际标准的制定周期,适应企业对市场经济快速反应的需要,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制定了《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

企业可参照本规定加快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制定速度以适应企业对国内外市场快速反应的需要。

所谓快速程序,是在正常制定标准程序的基础上省略起草阶段或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可采用快速程序:

(1)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的项目;

(2)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的项目;

(3)现行企业标准的修订项目;

(4)现行其它标准转化为企业标准的项目。

采用快速程序的项目,按《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GB/T16733的要

求进行管理。

企业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标准实施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的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是将标准贯彻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工作中去的过程。

1.实施标准的基本原则

(1)实施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条款,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3)推荐性标准,企业一经采用,应严格执行。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推荐性标准,主要规定的是大量技术要求、产品质量和重要的管理要求,对全国的科研、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具有指导、规范作用。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采用的国际标准,标准的水平是比较高的。

大量推荐性标准可供企业实施,采用推荐性标准是加快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有效途径。

推荐性标准,企业是自愿采用。

可是,企业一经采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就应严格执行。

(4)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都应严格执行。

凡列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都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所需要的,是不可少的标准,均应

严格执行

(5)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进口国(地区)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合同约定执行。

出口产品技术要求可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合同要求能够采用什么标准(能够是中国标准、进口国标准、国际标准或其它标准),企业应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

2.实施标准的程序

实腸堆

■>

1

举办标推

1.书®

®

有关部

1•随时了解标唯

培训班,让实

门,说明标谁的实施

实56中的问题,必

施标唯人员

范围、起HntIMHKS

要时提出纠正措施

理解和学握

求;

做逐;

标准的内容

2■企It各部门严

2•企业标直施

与要求,北标

一定阶舷进行总

准的顺利实

企业标准的解释

结>

对标准的水平

施奠定基Bi

籾1于标惟化部门;

和实施标准的誠果

4•雜酚标阻

轴网;

ij业标堆-地方标准

3•必要时,列入

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标准批准发布部r减

i珈修订原标堆

3.标准实施的方法

(1)直接采用即对标准的内容不加任何修改地直接、全面实施。

一般对企业适用的强制性标准或一些基础标准,都应该直接采用。

(2)部分选用对有些标准,企业实施时应该选择适用于企业的部分内容/条文实施。

即使是强制性的国家/行业标准,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部分选用的方法实施。

(3)补充细化

企业在实施国家/行业标准时,经常发现由于它们的适用范围大,标准中的很多内容规定往往比较原则和抽象,为此企业在实施时,必须采取补充细化的方法。

(4)配套实施

实施某项标准,要同时实施相关的配套标准。

如实施产品标准时,需配套实施产品

的原料标准、半成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包装标准等。

(5)提高实施

企业为了提高其产品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应制定和实施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参数中部分指标,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4.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是指对标准实施情况与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活动。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可促进标准的有效执行,发现标准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推动标准正确、持久实施和建立内部监督、自我约束的机制。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包括政府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自我监督。

(1)监督检查的范围和对象。

凡是企业已通知实施的标准均属于监督检查范围。

凡是企业要实施和废止的标准,都要以书面通知形式,按一定的程序通知到有关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监督检查,其范围包括在企业实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也包括国家、行业和地方法规、以及企业标准化管理规章或标准。

(2)监督检查的内容

1)已实施标准的执行情况;

2)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执行情况;

3)新产品设计开发、老产品改进、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4)产品质量、标识、包装以及产品说明书等随机文件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5)生产过程中各种质量要素的控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6)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如物资采购、售后服务、回收品的处理等)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监督检查的管理体制企业标准实施监督检验采用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统一领导,就是由企业经理(或厂长)直接领导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工作,由标准化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和考核;

分工负责,就是各有关部门按专业分工,对与本部门有关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监督检查的方式

1)对有关项目进行标准化审查。

企业新产品设计开发、老产品改进、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以及工艺、工装、设备设计等项目,应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标准化审查,履行审查手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2)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由质检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

企业应对产品出厂质量和生产过程中关键、重点环节的技术质量按有关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检验方法、试验检验规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抽查;

3)配合产品评审,认证进行监督检查。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可配合企业产品设计评审、质量体系评审、产品质量认证等任务进行,并可与相关工作相结合进行

4)常规监督检查。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日常检查由有关部门按专业管理分工和标准化管理规定进行,并依据企业经济责任制的规定进行考核。

(5)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

负责监督检查的部门和人员,应确保监督检查的客观和公正,检查结果形成文件以作为考核、改进的依据。

企业标准体系

1.”企业标准体系”概念

(1)定义:

国家标准GB/T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中的定义是: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这一定义,包含了如下函义

1)企业标准体系内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是企业内用的标准,可包括企业直接采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以及在必要时有限制地直接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例如技术引进项目所用的标准,中外合作生产所用的标准,含国外公司标准)。

2)企业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