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485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docx

桥梁钢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详解

新建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HQTJ-5标

 

模板作业指导书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杜尔伯特龙桥制梁场

编制时间:

2010年3月

目录

第一章模板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一、箱梁模板的制作要求-1-

二、箱梁钢模安装前的施工检查准备工作-3-

第二章模板施工工艺流程5

一、模板安装流程5

1、底模安装5

2、外模安装5

3、内模安装6

4、端模安装6

5、模型安装验收标准7

二、模板拆除7

第三章模板安装、拆除作业注意事项8

一、安装箱梁钢模注意事项:

8

二、模板拆除时的注意事项:

9

三、钢底模使用规定11

第四章质量检验工具及方法12

第五章编定作业指导书支持性文件13

第一章模板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箱梁模板的制作要求

132m箱梁模板由底模、侧模、内模和端模组成。

模板均采用整体钢模板。

面板材料采用冷轧钢板。

2模板在设计制造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梁体各部位结构尺寸正确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能够多次反复使用而不会影响梁体外形。

3为便于运输,底模分12块制造,到工地后在制梁台位条形基础上拼装成一个整体。

4底模加工制造要求: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于2mm;底模平整度不大于2mm/m;底模四个支座相对高差不大于2mm,同一支座四角高差不大于2mm,底模错台不大于1mm。

5为保证梁体的平顺底模设矢高为30mm的反拱。

反拱的设置在底模的拼装的过程进行,并将底模与台座焊接牢固。

侧模、内模的反拱度均以此为基准。

6侧模采用分段制造,制造要求如下: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焊缝采用熔透焊,焊缝打磨平整,预留工地组拼的接缝须采用刨边对接,板面不平整度小于2mm/m,侧模错台不大于1mm。

7侧模在工地拼装成整体,。

侧模与底模采用螺栓连接,以保证侧模与底模密贴。

侧模每个骨架底部内外侧各安装两台20t千斤顶,作为调整侧模高低及作为承重的支点。

8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的面板焊缝应打磨平整,不应有错台、焊疤、凹坑、烧伤等现象。

9内模直线段内模错台不大于2mm,变截面段错台不大于4mm。

内模不平整度不大于3mm/m。

10内模分3截制造及安装为液压式内模。

每节内模设有一个主梁,全部内模面板及液压收缩装置均以主梁作为承重支撑装置。

内模与内模之间的连接除了面板连接外主要靠主梁与主梁之间的连接形成整体。

每节内模设有两个承重及移模台车,每个台车下部设有两个φ50带螺纹支承柱及两个走行轮,主梁及台车共同构成内模车。

当内模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内模、钢筋、混凝土及施工荷载通过四个φ50支承杆传给底模,其走行轮处于悬空状态。

当内模处于拆卸或退出状态时,其走行轮落至走行钢轨上,支承杆提升到底板混凝土面以上。

四个支承杆落脚点的底模需要特别加强。

11内模示意图见图1,外模断面图见图1。

图1 内模断面示意图

 

图2 外模断面示意图

图5 外模断面示意图

二、箱梁钢模安装前的施工检查准备工作

1.空机运转卷扬机、液压千斤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卷扬机钢丝绳是否完好,与运模小车连接件是否牢固,有无损坏。

2.检查钢模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连接处的橡皮条是否完好无损,连接处的混凝土残碴是否清除干净。

模板所有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均匀涂刷隔离剂。

3.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缺陷或变形,振动器支架及模板焊逢处是否有开裂现象,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合格。

4.固定泄水管、通风孔,并涂刷隔离剂安装到位。

5.固定桥牌预埋件安装到位。

桥牌应标明跨度、活载等级、设计图号、梁号、梁体质量、制造工厂及制造时间、生产许可证号。

6.钢模移模小车在作业前均应认真检查各部构件,确保移模小车在施工中的安全。

移运时严禁移模小车前站人。

7.安装钢模前必须检查桥梁支座板位置是否正确,支承模板的垫件、扣件是否完好、齐全,并处于待用状态。

8.通风孔应垂直侧模,端模锚下支承垫板穿橡胶管的孔眼周边如有毛刺则应打锉光滑,螺旋弹簧筋应安放在设计位置。

9.上道工序完成(钢筋绑扎安装)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准许安装时方可安装模板。

第二章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一、模板安装流程

模板安装流程见图2-1

1、底模安装

底模采用固定钢底模。

底模预设反拱30mm,按抛物线布置,预设梁体压缩量20mm。

先将底模吊到条形台座上进行调平,采取分段拼装,底模拼接时需要注意保证各段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预制首批箱梁时,每生产完一孔梁,都必须需对底模标高进行测量监控并及时调整,等沉降稳定后可以减少检查的频次。

2、外模安装

外模由外模板、骨架、可调试撑杆、外模高度调节装置、底部连接螺栓、元宝铁等组成。

单侧外模按照整体移动、整体安装、整体脱模的方式设计和制作。

外模由可调试撑杆实现精确定位,具有整体性好,横竖向刚度大,结构耐久性好,工艺简单,工序少,制造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

采用“T型”拉杆与底模连接,通过元宝铁固定标高。

通过侧模支撑及千斤顶调整外模高度。

拆模时,松开螺栓,松动侧模支撑丝杠及千斤顶,打开元宝铁,外模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同底模分离,然后进行箱梁吊移工序。

3、内模安装

底腹板钢筋绑扎好吊装就位后,开始安装内模。

A、内模采用分段拼装,整体吊装的方案,拼装后的内模用宽胶带粘贴各个接缝处或刮灰防止漏浆。

将内模液压小车按顺序摆放在内模预拼台位上,

B、内模板装在液压小车上,由设在车体上的液压泵站通过胶管提供液压源,操纵手动换向阀,控制模板油缸伸缩,驱动五块内模板按照下侧模、上侧模、顶模的动作顺序依次撑开到达工作位置,用门吊将内模整体吊装到制梁台座的钢筋笼内。

拆模时按其反顺序依次缩回到运送状态,便与通过箱梁的端隔墙。

C、为保证腹板厚度,防止灌注混凝土时内模左右移动,将内模与外模(在通风孔处)及端模用螺栓联结,内模拼装完毕后检查腹板的厚度,不可因模板偏向一侧而使腹板的厚度改变。

内模安装及拆卸顺序详见图2-3。

4、端模安装

端模为整体制作。

端模板进场后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其预留孔偏离设计位置不大于3mm。

端模安装前,先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端模管道孔眼是否清除干净。

用门吊使端模板就位,依次将橡胶抽拔管穿过相对的端模孔慢慢就位,因管道较多,安装模型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将橡胶抽拔管挤弯,否则会造成端部有死弯。

使端模中线与底模中线重合,以端模上两根竖向槽钢为基准吊线检查,上好撑杆,调节撑杆螺栓,调整端模到垂直位置,上紧所有紧固件。

端模安装完成后,再次逐根检查橡胶管是否处于设计位置。

另一方面要注意锚垫板在对位时避免顶撞钢筋骨架,以免引起支座板移位。

当外内模、端模安装并绑扎完顶板钢筋后,严格检查各部连接构件,复核各部截面尺寸。

5、模型安装验收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侧、底模全长

±10

尺量检查各不少于3处

2

底模板宽

+5,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3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2

拉线量测

4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10

5

腹板中心线位置偏差

≤10

尺量检查

6

模板垂直度

每米高度3

吊线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7

侧、底模板平整度

每米长度2

1m靠尺和塞尺检查各不少于5处

8

桥面板宽度

±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9

腹板厚度

+10,0

10

底板厚度

+10,0

11

顶板厚度

+10,0

12

端模板预留预应力孔道偏离设计位置

3

尺量检查

二、模板拆除

3、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外,还应考虑到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

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4、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5、模板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拆除时严禁抛丢模板。

6、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7、内模拆除

1)、拆除前先检查卷扬机等设备的性能,并清理好拟进入的台座。

2)、液压式内模拆除前内模上的顶压丝杆及支承内模主梁的保护衬套应先行松开,再按照操作顺序分别将各顶升油缸回油收缩,然后检查内模是否准确的落在滑移轨道上,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3)、拆除时应缓慢匀速进行,并有专人指挥,拉出后应及时拆卸内模导向架并清点各种配件。

8、侧模及端模拆除

侧模松模时通过顶压机构使侧模脱离梁体。

拆模时,严禁重击或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坏混凝土棱角。

模板拆下后,应及时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隔离剂,与此同时还应清点和维修、保养、保管好模板零配件,如有缺损及时补齐,以备下次使用。

并根据消耗情况酌情配备足够的储存量。

三、钢底模使用规定

钢底模在正常使用时,应随时用水平仪检查底板的反拱及下沉量,不符合规定处均应及时整修。

及时清除底板表面与橡胶密封处的残余灰浆,均匀涂刷隔离剂。

第四章质量检验工具及方法

检验工具:

50m标准钢尺、5m检定钢尺、1m靠尺、塞尺、铅垂、吊线、角尺、水准仪。

检验方法:

另见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方法及使用器具表

第五章编定作业指导书支持性文件

一、《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二、《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四、《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