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4857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docx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伤仲永》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译:

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整个乡的秀才观赏。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以欣赏的地方。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

同县的人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题诗。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5、泯然众人矣。

  译:

完全变成了普通人了。

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

  译:

他的聪明是从先天得到的,远远超过有才能的人。

但最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没达到要求。

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平常的人就为止了吗?

《孙权劝学》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

吕蒙用军中多事务来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历史罢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怎么了解事情这么晚啊?

《口技》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中抚尺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

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只手指,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

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狼》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

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

正想要上路,转身看到柴草堆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意图要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译: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是增添笑谈而已。

  《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

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

(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

(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

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

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有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可以弹奏无装饰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受扰乱,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

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神态。

  译:

无不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译: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

他们的两膝相互靠着,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5、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译:

佛印很像弥勒佛,袒露胸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6、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

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

应当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大道之行也》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

所以人们不单把自己的父母当父母来赡养,不单把自己的子女当子女抚养。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

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

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

(人们)憎恶货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憎恶那种在公共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

所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

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

常常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答谢中书书》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猴、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3、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月光照在院子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交错的藻、荇,其实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湖心亭看雪》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

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

湖上的影子,只有隐隐露出一道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片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与朱元思书》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使人看了产生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

那些像鸢一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筹划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五柳先生传》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之后就回家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译:

简陋的房屋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的样子。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马说》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

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下,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因为能跑千里而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译:

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送东阳马生序》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向他求教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

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可以享用。

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他们的意思。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小石潭记》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

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

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

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岳阳楼记》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各种景象的变化多端,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4、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译:

唉!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的,为什么呢?

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7、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

啊!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醉翁亭记》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游玩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上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译: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形成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满井游记》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

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译:

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得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

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译:

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

4、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译:

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

  《陈涉世家》

1、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

  译:

曾经跟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他停止耕地走到田边的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对同伴说:

"如果以后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穷哥儿们。

"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

燕子麻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译:

正碰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斩头。

4、天下苦秦久矣。

  译:

全国人民苦于秦王朝的统治已经很久。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

现在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6、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译:

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

"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用网捕来的一条鱼肚子里。

7、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

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9、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译:

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

10、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译:

将军您亲自披上坚硬的铠甲,手拿尖锐的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政权,论功应当称王。

11、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译:

在这个时候,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涉的号召。

《唐雎不辱使命》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

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

而安陵君却凭借着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的原因,是轻视我吗?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6、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7、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译:

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了。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

秦王脸色变得屈服,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隆中对》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译:

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没有人同意这种看法。

2、将军岂愿见之乎?

  译:

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呢?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

这个人只可以去接近拜访,不可以委屈召他上门,将军您应该降低身份去拜访他。

4、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译:

如果能在占据荆、益二州,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内部革新政治。

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

将军您亲自统领益州的大军向秦川进军,百姓谁敢不用箪装着食物用壶盛着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

  《出师表》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

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啊。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3、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

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4、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之间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6、先帝不以臣卑鄙,枉自猥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译:

希望陛下托付给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大任,如果没有达成,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译: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深深追念先帝遗诏的旨意。

  《公输》

1、夫子何命焉为?

  译: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吾义固不杀人。

  译:

我坚持道义,本来就不杀人。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译:

楚国有的是土地,却缺少民众,如今损失自己缺少的民众而去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

4、胡不见我于王?

  译:

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译:

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了攻城的巧妙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抵挡了他。

6、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译:

我知道用来抵抗你的方法了,我不说。

7、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孟子》两章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

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所以上天要降临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们的体肤饥饿,使他们贫困,使他们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忍,增加他们所不具备的才能。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译: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鱼我所欲也》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够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

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

万钟的优厚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

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5、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

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译:

假使人们所喜欢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情不做呢?

  《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