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5299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熟料二科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1.1确认冷却水及外供压缩空气正常。

5.1.2确认仪表指示灯信号铃无误。

5.1.3确认检查润滑油量和润滑系统正常。

5.1.4确认整个磨机系统的附属设备是否已具备开机条件。

5.1.5清除磨机周围阻碍运转的杂物,安全设施是否完善。

5.1.6新安装或大修后的磨机应进行空车试验。

5.2正常作业

5.2.1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5.2.2提前15分钟到岗,做好交接班记录。

5.2.3磨机正常运转中一般一小时巡回检查一次,每小时记录一次设备主要参数。

5.2.4加强岗位联系,杜绝“空、饱磨”运转,“饱磨”时及时通知中控,防止堵料、漏料、冒料现象。

5.2.5压缩空气贮罐每班放水二次。

5.2.6检查各部位的灵活性,运转是否平稳,各润滑点情况,及时加油。

5.2.7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严重时须报告班长停机处理。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处理结果等都应做详细记录。

5.2.8处理本岗位一般性设备故障,协助维修人员,做好大、中修工作。

5.3润滑

5.3.1每小时检查一次润滑点的情况,油位不得低于规定高度。

5.3.2按《润滑油表》对设备的润滑点进行加油(脂)。

润滑工作表

设备名称

润滑部位

润滑类

油量

备注

煤磨

主减速机

632美孚齿轮油

按油标

1.稀油按油箱式油标尺刻度检查,不够时补加(油标刻度2/3)。

2.油脂按周期加注。

中空轴

N320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大小齿轮

3#开式齿轮油

适量

小齿轮

罗茨风机

风机轴承

N220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煤磨排风机

高温引风机

5.4设备运行参数

项目

参数控制范围

煤磨主电机

电流

25A~32A

磨机主轴承

油温

<65℃

5.5异常情况处理

操作规程

5.5.1机传动的大小齿轮啮合不正常,特别是发生较大震动或减速机发生异常声响及温度突然升高时;

5.5.2衬板与隔仓板等固定螺栓松动或折断脱落时;

5.5.3润滑系统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油时;

5.5.4主轴承、传动轴承、减速机和电机温升或电机电流超限时;

5.5.5主轴承、传动轴承、减速机和电机地脚螺栓松动时;

5.5.6输送设备发生故障并失去输送能力时。

6.安全作业

6.1当班期间不准饮酒,严禁酒后上岗。

严禁离岗、串岗、睡觉。

6.2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安全第一的宗旨。

6.3做好交接班记录,详尽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6.4严格执行设备故障的报修制度。

凡停磨定检或修理时,应先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检修后,谁挂牌最后谁摘牌。

6.5查或维修用的照明电压,必须采用36V的照明电压。

6.6要进入磨内工作时,应加强通风,保证磨内空气畅通,并须在磨门外设监护人,注意磨内人员情况。

6.7凡倒钢球、钢锻时,应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人,以免球、锻伤人。

6.8试机或重新开机前要作全面检查,确信无人工作及无杂物影响的情况下,才可按操作规程操作。

6.9拆除及上紧磨门、磨身螺栓时,使用大锤、大板手等较重工具时,要注意抓紧,人要站稳,以免用力过猛伤及旁人。

6.10使用卷扬机时要注意安全,吊物底下严禁站人,现场要有人守护,禁止行人通过。

6.11所有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得拆除、挪作他用,检修时需拆除的防护设施,检修后需恢复原位安装。

磨机的栏杆应须排放好,严禁在磨机运转时,在磨底穿过。

6.12清扫环境时,应在转动的机械防护设施外。

7.环境卫生

7.1负责辖区内的安全卫生,搞好文明生产。

7.2更换后的废油及生产中的废油应集中回废油桶,待厂部统一处理。

7.3清理油污用的棉纱等杂物集中放置,统一处理。

8.岗位人员要求

初中以上水平,经考核合格(部份有磨机上岗证),能按操作规程正常生产,能做好一般的维护保养工作。

9.岗位记录

《煤磨及煤粉输送岗位巡检记录表》

 

煤磨电收尘及煤输送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1.1负责原煤输送及煤磨系统的废气净化与排回工作,对此段所包含的机电设备、环境卫生及建筑物的管理;

所属设备的开停机、运行状况、润滑情况等进行监控。

1.2管辖设备

1.2.1CDWM12-600-2/Ⅰ电收尘器一台及其附属设施;

1.2.2LS315×

14.5×

50-C1螺旋输送机1台;

1.2.3LS400×

45-C1螺旋输送机1台;

1.2.4LS400×

1.2.5φ2000旋风收尘器1台;

1.2.6CO2灭火装置CDWM-4401套;

1.2.7M9-26NO11.2右90℃煤粉通风机1台;

1.2.8电动蝶阀2个;

1.2.9φ2000mm粗粉分离器1台;

1.2.10WG-28NO9D高温引风机1台;

1.2.11TH315sh-Y7Z160或20.515斗式提升机1台;

1.2.12TD75型B500×

18400皮带机1台;

1.2.13颚式破碎机1台。

4.1煤磨电收尘开停顺序

4.1.1开机顺序:

开机加热出口蝶阀→加热器风机→加热器→CO测定仪→CO灭火装置→4#绞刀→3#绞刀→1#、2#、3#、4#绞刀分格轮→排灰振打→电晕极振打→硅整流器送电→打开电收尘出口阀门。

4.1.2停机顺序:

硅整流器断电→电晕极振打→沉淀极振打→排灰振打→4#、3#、2#、1#绞刀分格轮→3#绞刀→4#绞刀。

4.2原煤输送开停机顺序

4.2.1开机顺序:

原煤仓胶带机→提升机→破碎机→原煤库胶带机。

4.2.2停机顺序:

原煤库胶带机→破碎机→提升机→原煤仓胶带机。

5.1开机前检查:

5.1.1确认仪表显示灯信号铃无误,照明设施良好。

5.1.2确认检查润滑油量和润滑系统正常,各安全设施灵活、可靠。

5.1.3确认检查胶带机的的张紧情况、皮带接口、提升机链子松紧程度、斗钩螺丝牢固情况。

5.1.4检查地脚螺丝是否牢固,绞刀和回转下料器是否正常。

振打机构是否稳固。

5.2.3加强岗位联系,开机运转中一般一小时巡回检查一次,每小时记录一次各项参数。

5.2.4检查设备各部位的灵活性,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及时加油。

5.2.5检查胶带机运行时是否跑偏、滚筒粘料情况,停机时物料是否已走净,严禁带料强行启动。

5.2.6严密注意电场和出口气体温度及灰斗温度,防止超温及极板集灰;

及时清除集灰,防止自燃。

5.2.7每班检查一次CO测定仪干燥硅胶是否变色;

每周用压缩空气吹气清洗一次检测探头;

每班放水一次。

5.2.8经常检查保温箱、干燥器的状况,防止漏电;

防止送灰绞刀漏料、堵料、冒灰现象;

停机时须将绞刀中的物料走净,不允许带料启动,同时不允许出现煤粉堆积现象。

5.2.9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严重时须上报停机处理。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处理结果都应做详细记录。

5.2.10处理本岗位一般性设备故障,协助维修人员做好大、中修工作。

轴承

220#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油标

1.稀油按油箱式油标尺刻度检查,不够时补加。

高温风机

原煤提升机

减速箱

2#锂基脂

原煤破碎机

电收尘灰斗

温度

<60℃

5.5异常情况处理

5.5.1电收尘电场和进出口气体温度及灰斗超温。

5.5.2电极、灰斗、绞刀集灰,灰斗温度<60℃,电收尘出口气温<80℃,CO<3800(ppm)需使用CO2灭火器。

5.5.3CO测定仪干燥硅胶变色时需换硅胶。

5.5.4电场电流、电压出现异常。

6.1电收尘器运行时,应确保所有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好,并不得靠近高压电器设备。

6.2一切电器故障,必须报请电工维修,不得擅自处理。

6.3对收尘器内部部件进行检查、清理或维修更换时,必须打开检查门,启动通风机,开机时间不少于三十分钟,以降低电场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

并须有2人以上的配合,检修门外设有监护人,才可进行。

6.4必须保持收尘器的环境整洁,不许有杂物堆放,确保各通道畅通。

6.5每班检查一氧化碳测定仪一次并记录,检查干燥用硅胶是否变色,变色时应及时更换;

检查气水分离器,如存水过多应及时放掉。

6.6两台真空泵24小时轮流使用,并记录。

6.7每星期用压缩空气吹洗取气管道以防堵塞。

并记录。

6.8定期校对读数零点、终点,并记录。

6.9定期检测报警点及跳闸点是否准确,如有误差应及时调整,并记录。

6.10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跳闸值(3800ppm)时应打开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向电场内喷二氧化碳气体。

6.11定期检查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保证管路畅通,不漏气,无空瓶。

6.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当班期间不得饮酒。

严禁睡觉、串岗和酒后上岗。

6.13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6.14上班时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6.15严禁在破碎机运转时作捅料清理作业。

6.16应保证在设备运转时,所有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好,不得任意拆除。

6.17严禁在未设安全通道的设备上踩蹬或跨越。

6.18如遇机械或电器故障,应及时报修,不得擅自处理。

检修时所需照明灯,应用36V的安全照明电源。

6.19检修时,应配合维修人员做好安全防范的预防工作,维修前应停机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检修完成后由挂牌人摘除警示牌后方能开机。

6.20要重新开机或试机时,应检查设备及其周围环境,并确认无人在工作及无影响设备运转的障碍物后,才可按规程操作。

7.2更换后的废油及生产中的废油应集中装回废油桶,待厂部统一处理。

初中以上水平,经考核合格,能按操作规程正常生产,能做好一般的维护保养工作。

《煤磨电收尘岗位巡检记录》、《原煤输送岗位巡检记录》

增湿塔及窑尾电收尘岗位工作业指导书

1.1负责窑尾及生料磨废气的预处理、净化及排放:

对窑尾排风机、窑尾电收尘器平台上的电收尘器及两条拉链机、增湿塔及喷水、汇风箱,对此段所包含的机电设备、环境卫生及建筑物的管理;

1.2.1CZSφ6.5×

26m增湿塔1座;

1.2.2φ4400mm汇风箱1个;

1.2.3φ1410mm旋风收尘器1台;

1.2.4水泵房及配套设施;

1.2.5鲁齐型24/10/3×

7/0.4电收尘器及附属设备1台;

1.2.6Y4-73-11NO20D引风机1台。

2.工艺要求

2.1注意进出口气体温度变化,确保电收尘器气体温度符合要求。

2.2增湿塔喷水量要适量,严防过量与不足,提高收尘效率。

3.开停机顺序

3.1增湿塔开停机顺序:

3.1.1开机顺序:

可逆绞刀反方向侧翻板阀→绞刀反转→水泵→通烟气→打开三通阀→喷嘴少量喷水→加大喷水→无异常后绞刀正转则翻板阀→绞刀正转→汇风箱叶轮机。

3.1.2停机顺序:

烟气量减少→三通阀关闭→二通阀打开→绞刀反方向侧翻板阀打开→绞刀反转→换电动操作→水泵→停绞刀→停翻板阀→取下喷嘴联接转管将水份排出→关闭汇风箱叶轮机。

3.2窑尾电收尘器开停机顺序:

3.2.1开机顺序:

回转下料器(1#、2#)→拉链机(1#、2#)→双闸板阀→气体分布板→放电极振打→沉淀极振打→CO分析仪→2#排风机→整流机供电。

3.2.2停机顺序:

2#排风机→高压电流→沉淀极振打→放电极振打→CO分析仪→拉链机(1#、2#)→回转下料器(1#、2#)。

4.作业要求

4.1开机前检查:

4.1.1检查各检查门是否灵活开启、关闭,电动翻板阀螺栓有无松动,可逆绞刀有无弯曲,机内有无异物。

4.1.2检查喷头是否完好、循环水位控制阀是否灵活可靠;

各部位的供油情况,保证喷水系统正常,并检查汇风箱叶轮机状况。

4.1.3检查支座绝缘套管、穿墙穿管及提升部份的绝缘杆是否灵活、有无损坏、接地装置及其它安全设施是否安全可靠。

4.1.4两极振打机是否稳固,各转动点、电机、减速机是否缺油。

4.1.5拉链机和回转下料器及风机转动是否灵活、机旁有无人员。

4.1.6照明是否齐备,关闭和上锁所有的人孔门,并清除影响开机的异物。

4.2正常作业

4.2.1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4.2.2提前15分钟到岗,做好交接班记录。

4.2.3设备正常运转中一般一小时巡回检查一次,每小时记录一次各主要参数。

4.2.4检查设备各部位的灵活性,运转是否平稳,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及时加油。

4.2.5检查喷水情况和回灰湿度有无异常,每周检查喷嘴和滤网有无粉尘堵塞,并每月对全部喷嘴清理一次。

4.2.6加强岗位联系,与前后岗位密切配合,提高收尘效率。

4.2.7每班检查一次CO测定仪,干燥硅胶是否变色;

4.2.8每月将绝缘套管内外表面清扫一次;

每两个月检查一次,且每动作10000次后检验调整一次,顶梁内的恒温控制器。

4.2.9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严重时须上报停机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处理结果等都应须知详细记录。

4.2.10处理本岗位一般性设备故障,协助维修人员做好大、中修工作。

4.3润滑

4.3.1每小时检查一次润滑点的情况,油位不得低于规定高度。

4.3.2按《润滑油表》对设备的润滑点进行加油(脂)。

窑尾排风机(2#)

1.稀油按油箱式油标尺刻度2/3,不足时补加。

增湿塔绞刀

拉链机

4.4设备运行参数

水泵

压力

4~5(Mpa)

60~80(A)

4.5异常情况处理

4.5.1密切注意排灰湿度,当排灰水份<4%以下时,可逆绞刀正转,回灰至生料磨系统,水份≥4%以上时,可逆绞刀反转,将回灰排出。

4.5.2停机后要检查塔内有无粉尘异常堆积情况,绞刀有无粘料和损坏,翻板阀和叶轮机有无异常,并进行处理。

4.5.3长时间停机要给喷嘴通入压缩空气,并每月启动一次水泵运转一小时。

4.5.4电场电压、电流出现异常。

5.安全作业

5.1当班期间不得饮酒,严禁酒后上岗。

5.2上班时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5.3电收尘器运行时,应确保所有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好,并不得靠近高压电器设备。

5.4一切电器故障,必须报请电工维修,不得擅自处理。

5.5检查及维修时,必须严格执行切断电源,挂警示牌,并强调最后由挂牌人摘牌的制度。

5.6对收尘器内部部件进行检查、清理或维修更换时,必须打开检查门,启动通风机,开机时间不少于三十分钟,以降低电场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

5.7电场内的照明电压,必须用36V的照明电压。

5.8检查或维修完毕,必须检查电场内,确无其他人或物体后,才可关上检查门。

5.9必须保持收尘器的环境整洁,不许有杂物堆放,确保各通道畅通。

5.10在增湿塔顶部平台及上落应集中精神,以防滑倒,在顶部平台上清理杂物,应取到预热塔架楼层利用电梯送下地面;

不能往下抛扔任何物件,以免伤人。

5.11水泵及螺旋机等设备转动部位的防护罩不得随意拆除,检修需拆除的,待检修后按规定装回。

6.环境卫生

6.1负责辖区内的安全卫生,搞好文明生产。

6.2更换后的废油及生产中的废油应集中装回废油桶,待厂部统一处理。

6.3清理油污用的棉纱等杂物集中放置,统一处理。

7.岗位人员要求

8.岗位记录

《窑尾电收尘及增湿塔岗位巡检记录表》

托轮及窑头电收尘工岗位责任制

负责回转窑及附属设备、窑头电收尘及附属设备的环境卫生、建筑物的管理,对所属设备的开、停机、运行电压、电流、润滑油温度等控制参数进行监控。

2.1保证入口含尘浓度<20g/m3,电收尘收尘效果完好,。

2.2保证电收尘器拉链机运转正常,收尘均匀掺入链斗机熟料中。

3.1回转窑开机顺序:

离心通风机→稀油站→主传动控制电源→主传动电源。

主传动电源→主传动控制电源→稀油站→离心通风机。

3.2窑头电收尘开停机顺序:

3.2.1开机顺序:

回转下料器(1#、2#)→拉链机(1#、2#)→双闸板阀→气体分布板→放电极振打→沉淀极振打→3#排风机→整流机供电。

3#排风机→高压电源→沉淀极振打→放电极振打→拉链机(1#、2#)→回转下料器(1#、2#)。

4.1.1接到中控开机指令前,检查润滑是否缺油,循环冷却水是否流通,各部份连接螺栓是否松动,设备周围有无人员及障碍。

4.1.2当需辅助传动转窑时,检查主传动是否断开。

4.1.3检查电收尘支座绝缘套管、穿墙管及拉升部分的绝缘杆是否灵活,有无损坏。

4.1.4检查接地装置及其它设施是否安全可靠,两极振打是否稳固。

4.1.5检查各传动点、电机、减速机是否缺油,拉链机和回转下料器及风机转动是否灵活。

4.1.6检查机旁有无人员、照明是否齐备,关闭所有的人孔门及清理影响开机的异物。

4.2.1回转窑起动后,随时注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在运转过程中,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4.2.2窑运转中,发生胴体窜动,要及时进行正确调整。

4.2.3检查轮带与轮间的接触和磨损是否均匀,有无受力过大和出现刻面、麻面等情况。

4.2.4窑运转过程中,要观察止推衬瓦之间的间隙是否在正确位置上。

4.2.5检查窑头、窑尾的密封装置是否良好,石墨块磨损是否严重,冷却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4.2.6电收尘送电每小时检查一次设备运行情况,并作记录。

4.2.7每个月将绝缘套管内外表清扫一次,每两个月检查一次。

4.2.8振打设备每动作10000次,应检查调整一次顶梁内的恒温控制器。

4.2.9交班时,应做好交接班手续。

4.2.10托轮废油池每天清理一次。

托轮润滑油温≤45℃。

回转窑

按需

减速箱油站

300升

托轮轴承

65#汽缸油

电收尘

振打传动轴承

3#锂基脂

拉链机首尾轴承

回转下料器轴承

4.4异常情况处理

4.4.1当窑上窜时,扭转托轮顶丝,使托轮靠窑尾边向轮带旋转方向倾斜。

4.4.2当窑下窜时,调整托轮靠窑头边向轮带旋转方向倾斜。

4.4.3当托轮轴承油温升高过快,应及时换油或通知中控停窑处理。

4.4.4遇临时停电或因故跳闸,应及时与电工联络开启发电机辅助传动转窑,防止回转窑弯曲。

4.4.5逢大雨天气停窑时,应坚守岗位。

4.5设备运行参数

4.5.1烧成带筒体表面温度<350℃。

4.5.2间隔转窑:

停窑后第1小时内,每5~10分钟转窑1/4转;

停窑后第2小时内,每10~20分钟转窑1/4转;

停窑后第3小时内,每30分钟转窑1/4转;

停窑后第3~24小时,每1小时转窑1/4转;

停窑后第24~48小时,每2小时转窑1/4转。

4.5.3入电收尘烟气温度<200℃。

4.5.4入电收尘烟废气浓度<100mg/m3。

4.5.5电收尘硅整流器电压>66KV。

5.安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