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34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docx

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

八年级下册物理易错题一

1、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及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答:

B.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简单概括为:

异物、等值、反向、共线。

一对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平衡力: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一物、等值、反向、共线),叫二力平衡。

2.下图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解答:

D

2、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8所示。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

B

3、大小分别为5牛和10牛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它们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是:

()

A、只能是5牛;B、只能是15牛C、大于5牛,小于15牛;D、可能是5牛,也可能是15牛。

解答:

D.作用在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可能是方向相同或相反的。

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物体所受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物体所受和大小等于二力之差。

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是5牛,也可能是15牛。

所以应选D。

4、如图3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4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解答:

3.6N;3.6N。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而作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摩擦力及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3.6N.

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是:

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拉力大小无关.当拉力增大时,而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故摩擦力不变,仍为3.6N.

5、木块及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填“左”或“右”),大小是N.

 

解答:

惯性;左;左;2.6。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总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方向总是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和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说明:

“相对运动方向”不是“运动方向”。

我们以人走路时地面及鞋底间的摩擦力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人走路时,脚用力向后蹬地,脚相对地向后运动,摩擦力阻碍了脚向后运动,但有利于脚向前运动,因此地面给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及人的运动方向相同的。

由此说明,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利于运动,但无论哪种情况,必及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6、图5-2所示,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及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若要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施加的拉力F的方向为______,F的大小是______N,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

 

解答:

2;减速;3;水平向左;6;水平向右。

解释:

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状态,A物体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f=F=GB=2N;

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向右的拉力F撤销,物体A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但是此时物体A还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个摩擦力改变物体A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A做变速运动;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是3N;

若要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会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拉力(物体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拉力的合力是平衡力,滑动摩擦力保持3N不变,物体B给物体A施加的拉力的3N,所以水平向左的拉力为F=GB+f'=3N+3N=6N;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物体水平向左运动,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故答案为:

2;变速;3;水平向左;6;水平向右.

7.如图,用手压课本并抽出直尺。

当手压课本的力大小不同时,抽出直尺需要的力也不同,其原因是:

解答: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8、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解答:

B.

9、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

   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解答:

D

10.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B.将足球射入球门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D.跳远时快速助跑

解答:

C.速度越快,停车所需要的时间越久(初速度大)。

11.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有关物理知识后,设计的一个免费周游世界的方案图。

(1)请你仔细观察此方案图,判断小明的方案能否实现?

答: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答:

解答:

不能;由于惯性,气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气球升空前及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升空后由于惯性保持及地面运动方向和速度相同向前运动,即及地面仍保持相对静止。

12、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水的质量是0.13kg,玻璃杯重0.5N,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2cm2,则水对杯底部的压强是___P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___Pa.(取g=10N/kg)

 

12题图

解答:

1000;1.5×103.

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00kg/m3×10N/kg×0.1m=1000Pa;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F=mg+G杯=0.13kg×10N/kg+0.5N=1.8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1=F/S=1.8N/0.0012m2=1.5×103Pa.

13、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

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外部底面积为60cm2;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0.6kg。

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Pa。

(g取10N/kg)

14题图

13题图

解答:

4,1000.

由P=ρgh得:

水对底部的压强为:

P=1.0×103kg/m3×10N/kg×8×10-2m2=8×102Pa.

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F=PS1=8×102Pa×50×10-4m2=4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P=F/S2=

0.6kg×10N/kg

60×10?

4m2

=1000Pa

14、如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图像,设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

则ρ甲_______ρ乙(填“>”、“=”或“<”).

解答:

>.由图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为h0)时,甲中的压强大于乙中的压强,由p=ρgh可得:

ρ甲>ρ乙

15、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

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A.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pA<pBFA>FB

解答:

D。

试题分析:

压强判断,水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强是液体压强,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进行判断;

水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来入手(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压强的判断:

不论正放还是倒放,瓶子中装的都是水,可以不考虑液体密度对压强大小的影响,只从深度方面分析即可,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B>PA;

压力的判断:

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A>FB;

故选D.

点评:

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分析得出;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以根据F=PS分析,也可以根据承装液体容器的形状进行分析得出

 

16、图10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

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的密度p甲p乙,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p乙.

解答:

>;>.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在液体压强公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

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如图所示,甲图中A点的深度为30cm,乙图中B点的深度为40cm.丙图中C点的深度为50cm。

运用公式时应统一单位:

ρ的单位用kg/m3,h的单位用m,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

两公式的区别及联系:

是压强的定义式,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都是普遍适用的;而

是结合液体的具体情况通过推导出来的,所以适用于液体。

用公式求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

17、如图所示的试管中装有水,在试管从图示位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

解答:

A

18.如右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放在同—水平面上,分别盛有盐水、水和酒精.它们

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其中烧杯底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A.盛盐水的烧杯B.盛水的烧杯C.盛酒精的烧杯D.三者—样大

解答:

A

19.如右图所示,一个上下封闭的圆台形容器中盛有部分液体,现将它正放(图A)和倒放(图B),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A和pB的关系是()

A.pA>pBB.pA

解答:

A.

20.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直圆筒下端放—个轻质塑料薄片,

把薄片压入水下20cm处.若从筒口缓慢地往筒中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

当塑料片恰好掉下时,酒精深度为_____________;

解答:

25cm.

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塑料片受到的水及酒精的压强相等.

21、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装置中属于连通器的是()

 

解答:

B.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22.一体积为50cm3的鸡蛋沉没于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

解答:

鸡蛋沉没于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V排=V=50cm3=50×10-6m3,鸡蛋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9.8N/kg×50×10-6m3=0.49N.

故答案为:

0.49N.

23.在盛着水的缸中放一质量是500g的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该木块所受的浮力为,合力为。

若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2/5,则它的密度为kg/m3。

解答:

5N;0;600.因为漂浮,所以物块的重力=物快的浮力,因为F浮=G重,所以水的密度*g*V排=物体的密度*g*V物。

24、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___N。

解答:

20N;上浮;10N.

25、己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用铝制成的某空心球的质量是594g,体积为300cm3,它空心部分的体积

是cm3;若把铝球放入水中,铝球将会(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解答:

80;下沉.V实心=m/ρ铝=220cm3;V空心=V实际-V实心=300cm3-220cm3=80cm3.空心部分的体积为80cm3.

把该铝球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9.8N/kg×300×10-6m3=2.94N.

G铝=mg=0.594kg×9.8N/kg=5.8212N,F浮<G铝,把该铝球放入水中,铝球将会下沉.

26.如图3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解答:

小于;乙.

∵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实心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球<G,-----------------------①

∵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碗状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碗=G,------------------------②

由①②可得:

F球<F碗;

∵F浮=ρ水v排g,∴排开水的体积:

v球<v碗,即:

实心橡皮泥排开的水的体积小于碗状橡皮泥排开的水的体积,

∴乙杯中水面升高得多.故答案为:

小于,乙.

26.一艘浮在河面上的轮船,不装货物时,排开水的体积为200m3,当它装上1800t货物后,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

(ρ水=1.0×103kg/m3)

解答:

2000m3.货物的重力:

G=mg=1800t×10N/kg=1.8×107N,货物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故增加的排开的水的体积:

V=F/(ρg)=(1.8×107N)/(1.0×103kg/m3×10N/kg)=1.8×103m3,所以排开的水的体积200m3+1.8×103m3=2000m3。

27、如图15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Kg,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m3。

 

解答:

0.2;220;11.由图可知,金属块的重力:

G=2.2N,金属块的质量:

m=G/g=2.2N/(10N/kg)=0.22kg=220g.金属块浸没在水有时测力计的示数:

F=2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2.2N-2N=0.2N.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得,金属块的体积:

V=V排=F浮/(ρ液g)=0.2N/(1×103kg/m3×10N/kg)=2×10-5m3=20cm3;金属块的密度ρ=m/V=220g/20cm3=11g/cm3.

28、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F乙;若两液体深度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选填“<”、“=”或“>”)。

 

解答:

F甲=F乙;<.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因为两支密度计都漂浮在液面上,所以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及重力相等)F甲=F乙.由图可知甲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大,由浮力公式G=F浮=ρ液gV排可知ρ甲<ρ乙,因为它们的液面相平,由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

29.取一只小塑料袋(重力忽略不计),袋内装满水,用细线把袋口扎紧(要求袋内不留空气),用弹簧测力测量水的重力如图所示,水的重力为N.将这袋水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逐渐变小,表明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零,这时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

为m3.(g=10N/kg)

 

解答:

2.8;增大;2.8×10-4.

(1)水袋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指针在2N下4格处,示数为2.8N;

(2)这袋水浸入水中就会受到水的浮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这袋水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即F浮=G-F示,重力是不变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也就说明了浮力变大;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也就说明了这袋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浮=G=2.8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V排=F浮/(ρ水g)=2.8N/(1.0×103kg/m3×10N/kg)==2.8×10-4m3.

30、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铁块先后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及杯底均未接触),观察到在乙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则该铁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比较是:

,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相比较是:

(以上两空选填“甲大”、“乙大”或“一样大”)。

 

解答:

(1)由图知,铁块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F浮,∵铁块在乙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铁块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2)铁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F乙,∵F浮=ρ液v排g,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两种液体的密度:

ρ甲>ρ乙.

故答案为:

甲大,甲大.

31、图5所示,体积相等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是()

A.FA>FB>FcB.FAFB=FcD、FA

解答:

D

32、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把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位置如图4所示。

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两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解答:

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甲图小球漂在表面上,说明甲的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

而乙图的小球在水中悬浮,所以乙的密度等于小球的密度,故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深度相同时,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即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盛满了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了100g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

()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B.小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1N

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D.小球的质量一定等于100g

解答:

B

34、如图所示,容器C中装有水,先按图甲的方式把铁块A放入烧杯B中,后按图乙的方式用一根细线把铁块A及烧杯B底面相连,两种方式烧杯B都漂浮在水面上。

设甲、乙两图中铁块A和烧杯B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

F乙,水对烧杯B底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

 

解答:

把A和容器B看作一个整体,即A和容器B的总重力不变,由图可知,甲、乙中物体都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B共同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A和B的总重力,

故F甲=F乙;

因为两种情况下浮力相等,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又可得,F浮=ρ水gV排;

∵F甲=F乙,

∴V排甲=V排乙;

∴烧杯底所处的深度:

h甲=h乙,

∵p=ρgh,

水对烧杯B底面的压强:

p甲=p乙.

故选C.

35.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及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

求:

(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__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3)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5)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

物体浸没液体

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6)分析图像CD段,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1)12

(2)8(3)8×10-4(4)1.5×103(5)大(6)结论:

浮力大小跟物体的浸没深度无关

分析:

由题知,物体缓慢下落,整个过程中物体受力平衡,图象反映的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

(1)分析图象AB段,物体还没浸入水中,由二力平衡知物重;

(2)分析图象CD段,物体全部浸没水中,对物体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求其受到的浮力;

(3)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V排,V物=V排;

(4)由公式G=mg求出质量,再由ρ =

求出物体的密度;

(5)设想情景,分析BC段,为物体慢慢浸入液体,至到浸没的过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变小,由图知浮力的变化;

(6)CD段表明物体全部浸没液体中,测力计的读数不变,说明了浮力不再变化.

解:

(1)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F拉=12N.

(2)从h=7cm开始,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已经浸没在水中,对圆柱体受力分析,

根据平衡关系可知,F浮=G-F拉=12N-4N=8N

(3)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

V排===8×10-4m3

V物=V排=8×10-4m3

(4)物体的质量m==1.2kg,ρ物==1.5× 103kg/m3=1.5×103g/dm3

(5)分析图象BC段,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逐渐增加,测力计读数在减小,说明物体在慢慢浸入水中,V排在逐渐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在逐渐增大.

(6)分析图象CD段,深度在增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变,说明物体全部浸没水中,V排不变,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

(1)12N;

(2)8N;(3)8×10-4m3;(4)1.5×103g/dm3;(5)大;

(6)物体浸没到液体中后,浮力大小不变或者说物体浸没到液体中后,物体所受的浮力及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

36.在下列各种情况中,所做的功各是多少?

(1)手用向前的力F推质量为m的小车,没有推动,手做功为.

(2)手托一个重为25N的铅球,平移3m,手对铅球做的功为.

(3)一只质量为m的苹果,从高为h的树上落下,重力做功为.

37、如图10所示,甲、乙两人将一木箱从一楼抬上三楼,甲对木箱做的功________乙对木箱做的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