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504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解析

教材简介: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总课时:

61课时左右

  适应年级:

三年级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课程简介: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背景分析:

  本册的部分知识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如万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与二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同,因此对于这样的内容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他们的迁移类推能力。

对于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等,对于这些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他们的好奇心会非常强,求知欲望很浓厚,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目标:

  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

  2、在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会进行相应的验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秒,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综合与实践:

  1、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到呢个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有效性评价: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多样化

  

(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

(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

  学习态度评定等等级为:

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

(1)是否上交

(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为:

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在班级评比栏内加分;

  

(二)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

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

a、b、c、d

  具体评价措施: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及时记录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充分发挥表扬栏的激励作用。

  

(2)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及家长对孩子作业的关注度,给予适当的定量评价;

  (3)注重学生错题成因的分析;

  (4)引导学生以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巩固知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坚持课前五分钟口算练习,课后五分钟小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把好单元测试关。

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平均错误率4%以内,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8道题;动手操作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关注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间月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单元序号

  单元专题

  主要内容

  单元训练重点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时、分、秒

  1、秒的认识;

  2、时间的计算:

  

(1)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认识秒、感知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丰富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3~5课时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1、加法

  2、减法

  3、加减法的验算

  4、整理和复习

  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生能自主探索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学会合作学习;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9~12课时

  第三单元

  四边形

  1、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2、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估计

  认识图形,体会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空间观念;理解周长的含义并会计算;培养估计意识和能力。

  6~8课时

  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2、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

  3、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4、解决问题。

  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8课时

  第五单元

  测量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

  认识、感知新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空间观念;培养估测能力。

  7~9课时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1、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书乘一位数、估算;

  2、笔算乘法:

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每位成绩不满十);会正确笔算乘法;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3~17课时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1)几分之一;

  

(2)几分之几。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

  

(2)1减去几分之几。

  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5~8课时

  第八单元

  可能性

  1、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2、可能性的大小

  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6课时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1、服装搭配;

  2、简单的排列;

  3、简单的组合。

  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感受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

  3~4课时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EducationalInstitu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