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053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试题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运用(30分,1-8题每题2分,第9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nì)   禁锢(kù)  镌刻(juān)  杳无消息(yǎo)

B.炽热(zhì)胆怯(qiè)翘首(qiáo)颔首低眉(hàn)

C.颁发(bān)粗糙(zào)解剖(pōu)深恶痛疾(wù)

D.诘责(jié)滞留(zhì)佃农(diàn)屏息敛声(li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潇洒 凌空 躁热 眼花缭乱为富不仁

B.绯红操纵桅杆震耳欲聋诚皇诚恐

C.溃退轩昂紧绷惮精竭虑油光可鉴

D.浩瀚遗嘱畸形和颜悦色粗制烂造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我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速度与规模。

B.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马三立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蕴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  恪守  规则   B.传承  保守  规则

C.传承  恪守  准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

6、下边语句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文转载,电台反复播送,引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

B.《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

C.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D.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的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7、选出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B.再继续写那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D.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D.白居易是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钱塘湖春行》是写早春的作品。

9、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连天蔽日的杉木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A.④②①⑤③B.①②③④⑤C.④②①③⑤D.④③①②⑤

10、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左右,3分)

本报香港5月3日电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今天下午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

财委会以37票赞成、23票反对及1票弃权,通过决议。

有议员提出,特区政府拨款给当地,要有机制监管善款用途。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有责任监管捐款的用途,会向立法会提交评估报告

11、综合性学习(6分)《走上辩论台》

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

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正方主辩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为论点展开论述。

①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

_________(1分)。

②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条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

(2分)

2、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

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

臭名远扬,香飘千里。

③请解释“臭名远扬”中“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④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名著阅读。

(4分)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在这部作品中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是作者笔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二、古诗文阅读(26分)

13、按课文原文填空:

(8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柴门何萧条,     。

(曹植《梁甫行》)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4)馨香盈怀袖,        。

(《古诗十九首》)

(5)曹操的《龟虽寿》中用比喻写出老当益壮的句子是:

, 

(6)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14、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一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三峡》《与朱无思书》,完成后边作业。

(16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1)略无阙处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16、找出乙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一个,并写出其意思。

(2分)

     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译文:

                                                           

18、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C.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D.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19、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20、两段文字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感情不一,说说具体有什么不同。

(3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藤野先生(节选)/鲁迅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

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全而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

想去学生物学,先生交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

”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竞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

他所改正

的讲义,我曾经定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籍,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晚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1、简要概括导致“我”的“意见”变化的两件事。

(4分)

2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句中特意提到‘我”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分)

“在那时那地“是指_“我的意见变化”是指____

24、短文最后段,作者从哪儿个方面来纪念藤野先生的?

(3分)

25、作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各指什么人?

(2分)

26、作者“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干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如果你是作者想给老师写信,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请写出你最想说的话。

(要求:

语言、内容感情需符合人物身份,不少于50字)。

(3分)

(二)(18分)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质量。

娘气得不行,只有哭。

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

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

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

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

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

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

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

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

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

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铛响。

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

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

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

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

那时,我在校寄宿。

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

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

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

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

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

五角钱!

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拿着钱,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

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

“儿,总算借到了。

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

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的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选自1999年5月6日《中国教育报》,作者平江人,有改动

27、本文采用的主要记述顺序是什么?

(2分)

28、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

(2分)

29、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两问,分开答,4分)

30、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

请有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同:

(3分)

第一次流出的是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的泪。

31、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

32、下面两题任选做一题:

(3分)

①倒数第3段“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联系上文,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②倒数第2段“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

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联系全文,试揣摩母亲灯下看照片时的心理活动

33、你读了本文,想想在外辛苦务工的父母,对照自己在校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感想?

(4分)

四、作文(60分)

1、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

这些事或人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

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再次激动,再次兴奋,再次受到鼓舞,获得力量。

现在,拿起笔来把你珍藏的记忆写出来。

请以《珍藏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600字左右。

2、生活中,我们有大多的不期而遇。

人群里,我们有与亲人朋友的偶然相遇;书店里,我们有与渴慕已久的书籍相遇;影视作品中,我们有与伟人英雄的相遇;旅游中,我们有与美丽风景的相遇……请以“最美丽的相遇”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3、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着、生长着——这是人生的主要快乐。

请以“发生在爸爸妈妈之间的一件小事”为题,写一篇600字文章。

 

2017年秋八年级中期考试语文试题答题卡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0、_____

11①你的观点是:

_________(1分)。

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分)

③“臭”指的是___________(1分)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作者对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情况。

代表人物是:

(4分)

13、

(1)        。

     。

(曹植《梁甫行》)

(3),     (4)   。

(《古诗十九首》)

(5), 

(6)    ,      

14、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15、

(1)略无阙处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3分)

16、乙文中的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2分)

1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

                                                            

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译文:

                                                           (4分)

18、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

19、水的     、      等共同特征。

《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

(3分)

20、,

(3分)

21、、。

(4分)

22、(2分)

23、“在那时那地“是指_“我的意见变化”是指____(2分)

24、(3分)

25、“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各指:

、(2分)

26、,

(3分)

27、本文采用的主要记述顺序是(2分)

28、“那个誓言”指(2分)

29、“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品质。

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4分)

30、三次流出的分别是的泪,的泪。

的泪。

(3分)

31、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材料来歌颂母亲。

32、我选()的心理活动是:

(3分)

33、(4分)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B

A

B

C

A

D

B

A

10、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赈灾的决议

11、①无“文(语文历史等文科)寸步难行”。

(意思对且简洁即可)

②第一、语文是工具,学好语文,才能增强理解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学好文史,通晓古今,有助于理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意思相近突出语文重要性即可)

③“臭”指“臭豆腐”。

④通过双关和对比,突出“臭豆腐”的名声大,气味香,此外还利用矛盾法吸引人的注意力。

(意思相近即可)

12、斯诺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国、中国工农红军毛泽东、周恩来

13、浅草才能没马蹄狐兔翔我宇芳草凄凄鹦鹉洲路远莫致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4、D

15、

(1)“阙”通“”缺,空缺;

(2)凭借或依靠;(3)平息或停止

16、“反”通“返”或“转”通“啭”

17、

(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评分:

“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评分:

“经纶”“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18、18、B

19、

(1)湍急、清澈;

(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

20、《与朱元思书》中反映出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同时也含有避世归隐的想法。

(3分)

《三峡》一文中通过描写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分)

21、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22.(4分)强调我也是中国人;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当做局外人,旁观者。

23.(4分)教霉菌学时,在讲堂里看电影时;决定弃医从文。

24.(3分)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照片;多写文章。

25(2分)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闲看枪

毙犯人的中国人。

26.(3分)示例:

先生,您是我最感激的老师!

您的伟大人格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不懈地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而奋斗。

遗憾的是效果甚微,愧对恩师当初对我寄予的厚望,望先生见谅。

(语言、内容、感情要符合人物身份,语言流畅,50字以上。

27、插叙

28、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29、有骨气,坚强节衣缩食送儿子读书,力图摆脱压迫和剥削,摆脱贫困。

30、惜别的泪,感激的泪,思念的泪。

31、第一件是孩子考上大学后送儿子上大学,第二件是克服很大困难,借钱供孩子读书的艰辛。

32、从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恩”或发誓报答母亲深恩上组织即可。

②写出表现娘的喜悦和以儿子为骄傲的内容即可

3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