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07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1)歌曲是几拍子?

说出该拍号的含义?

(复习6/8拍号)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

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

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

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

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

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

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

演唱形式;

编配打击乐;

伴舞;

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后小结: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

  1、我国是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进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饿欢乐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

 2、学习切分音的音乐知识。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同学们给你们猜个谜语,听听下面一段音乐,考考你们的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

演奏的饿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

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揭示并解释课题。

  2、设问:

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

“边寨”是什么地方?

  3、聆听、熟悉各主题音调,要求学生在播放某一主题时就在课本的谱例上指出是第几主题,并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提取,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主题的序号。

  5、师生讨论:

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

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示各主题的舞蹈场面吗?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

  

(2)聆听全曲,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面。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以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拔几千米,世界屋瘠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

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

每当一地公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二、学习歌曲。

  

(1)听范唱,初步感受音乐风格。

  

(2)复习6/8拍的指挥图式,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注意唱好连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三、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我国的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较熟悉的饿有彝族、傣族等。

在云南的西盟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二、欣赏乐曲

  1、初步欣赏,感受乐曲风格。

  2、学唱前6小节,思考:

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

  3、再次复听乐曲,在结束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罗。

  4、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

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以欢乐的情绪表现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

             第四课时

一、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升起篝火围在火烫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

这是侗族人民的风俗。

你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二、欣赏《迷人的火塘》

  1、听范唱,初步感受旋律。

  2、老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都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切分节奏。

  4、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三、课后分析:

第三课《幻想》

教材分析:

1.歌曲《天地在我心》

《天地在我心》是我国动画片《宝莲灯》中的插曲。

影片取材于我国民间神话——《劈山救母》。

它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天宫中的三圣母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她爱上了人间的一位名叫刘彦昌的书生,因而触犯天规,被其兄二郎神压锁在华山底层。

三圣母的儿子沉香长大成人后,从土地爷口中得悉自己的身世及其生母被陷囹圄的悲惨遭遇,立即带着母亲的宝莲灯逃离天宫,来到人间,决心救出自己的母亲。

在孙悟空的指点和帮助下,沉香以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勇气,历经磨难和考验,终于战败了阴险残暴的二郎神,救出母亲,母子得以团聚。

《天地在我心》由男高音独唱,旋律优美、抒情,抒发了思念和深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歌曲为三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包含两个乐句。

前句(“天上的星星……一切都没生气”)低迷绯徊,后句(“每一个孤独的……默默地思念你?

”)旋律上扬,委婉动荡。

这一段表现了魂牵梦萦、思念母亲的痛苦心情。

第二乐段以前一乐段的音乐为基础,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情绪变得亢奋、强烈,宣泄出对母亲炽热的感情,并表达了“相信我会创造奇迹”战胜邪恶、劈山救母的坚定决心。

最后,“天地已融化在我心里”的音乐是省略的再现,气氛宁静,情绪由激动转为平和,蕴含着对自己拥有的力量的自信和对光明的未来的向往。

2.歌声与乐队《望月节》

《望月节》是我国动画片《宝莲灯》中的配乐。

由女声主唱,辅以乐队和人声的衬托。

在影片中,这段音乐是神话中的部落民众因二郎神“一手遮月”而恐惧,在举行祈拜仪式以免灾祸的场景的配乐。

在击鼓声中女声唱出颇有神奇色彩的音调:

整段音乐都是以这一音调为基础,多次变化出现,同时在伴奏中还运用了电子合成器,营造了神话传奇的神秘氛围。

3.管弦乐《水星——飞行使者》

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1874-1934)于1914-1916年间,以太阳系的行星为题,写了一部管弦乐组曲。

整个作品分为七个乐章,每个乐章分别以七颗行星的名称作标题,依次为:

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除了地球和当时尚未发现的冥王星外,太阳系的行星都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但作者的表现意图与天文学无涉,也不与古代神话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联系。

作者在每首乐曲中加上个副标题,如《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等等,为音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联想天地。

《水星——飞行使者》是组曲中的第三乐章。

据说,水星是带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征,因而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诙谐曲,音乐轻巧、幽默。

乐曲先由带弱音器的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节奏鲜明并略带舞曲风格的段落,快速、机敏,仿佛可爱的飞行信使在空中翱翔飞舞。

接着,双簧管、英国管在钢片琴的伴随下,奏出用休止符和顿音构成的轻捷而俏皮的旋律,好似信使正敲开一扇扇门户,传播着幸福和欢乐的信息。

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轻快的、带有民歌风格的第二主题,温柔而亲切,仿佛飘然而至的信息使人感到无限的宽慰。

这一主题用民间歌舞中常见的变化重复的手法多次反复。

然后乐曲开始时飞行信使在空中飞舞的音乐再现,经过展开,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也都简短再现。

最后,以第一主题的变奏为尾声,结束全曲。

4.歌曲《小白船》

《小白船》是一首朝鲜童谣。

歌曲优美而抒情,描述了传说中的神话故事;

在天空银河里的月亮上有小白船,桂花树,小白兔……表现了小朋友在仰望宁静的夜空时所产生的美好想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采用三拍子节奏,生动地表现了“船儿”在河中摇曳的形象。

全曲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前后两个乐段均为16小节构成的规整乐段。

第一乐段的后两句是前两句稍有变化的重复乐段。

整个曲调流畅、优美,节奏平稳、舒展,给人以轻舟荡漾、恬静舒适的感觉。

第二乐段采用了二部合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和谐悦耳,充满想像,进一步地抒发了人们在这美好的意境中所激起的内在情感。

5.合唱《让幻想展翅飞翔》

科学发明往往是以幻想为诱导而产生的。

从小培养孩子“让幻想展翅飞翔”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歌曲正是从这一基点出发,以“小朋友”为第一人称展开。

把“彩虹”幻想成“果园的大门”、把“雷声”想像“是天上的乐队把鼓敲响了”、把“闪电”想像“是云彩姐姐划火柴”……这是多么有创意的幻想。

曲调为带再现的单三段体曲式即ABA1。

快速而紧张的引子,把人们带入风雨交加、雷鸣闪电的情景之中。

A段的曲调,是以一个下行的八度分解大***音程组成的乐节为动机发展而成,带有附点的节奏及4/4、2/4变换的节拍,使音乐更富有动感,突出了“天上的果园”热烈欢迎小朋友去旅行的情意。

B段以四个短促的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以及八个短促的八分音符同音反复的过门,绘声绘色的描述了“雷声”、“闪电”的情景,接着节奏拉宽,形象表现小朋友们整装出发去天上果园。

C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歌曲的尾声,点明歌曲的主题“让幻想展翅飞出心灵”。

歌曲以多变的节奏、富有个性的过门、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加上丰满的二声部合唱,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小朋友们的奇妙幻想。

1.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通过《天地在我心》、《小白船》、《水星》、《让幻想展翅飞翔》等作品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

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3.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并对两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4.以《水星》、《宝莲灯》及两首歌曲为范例,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

教学内容:

1、聆听《天地在我心》

  2、聆听《望月节》

  3、聆听《水星——飞行使者》

  4、表演《小白船》

  5、听辨练习

  6、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

  7、音响小品创作活动

课时安排:

本课内容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

第二课时:

表演《小白船》,聆听《水星》

第三课时:

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音响小品创作

        第一课时:

  1、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

  2、音乐小知识——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

教学过程

  一、聆听《天地在我心》

1.由电影故事导入。

设问:

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

教师归纳(故事概况见本教材分析)。

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

讨论:

(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归属哪个声部?

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

(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

3.聆听《天地在我心》。

(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说说听后感。

(2)熟悉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唱(但不能妨碍别人的聆听),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自己聆听的感受。

二、音乐小知识——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

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

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

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三、聆听《望月节》

1.以对比导入。

播放录音《望月节》。

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

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

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在讨论中还可播放部分片段。

答案见“教材分析”)

2.聆听《望月节》。

在聆听前,教师先提示:

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

聆听后师生讨论:

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

(首先是女声演唱的音调,其次是伴奏配器的手法及电子合成器的效果。

3.教师简单介绍电子合成器。

         第二课时:

  1、表演《小白船》

  2、聆听《水星》

一、学唱《小白船》

1.以天文知识导入。

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2.揭题:

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

3.歌曲范唱。

这是几拍子的歌曲?

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4.板书节奏谱先徒手操作拍手、拍腿,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

5.学唱第一乐段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

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

(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

6.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高声部与低声部曲调。

(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

(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教师重唱(教师唱低声部)。

(5)在教师指导下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谐和)。

可以先练一下平行三度的音阶:

(6)配上打击乐伴奏。

7.完整地、优美地、流畅地唱好全曲。

8.练习吹奏曲调(可以是竖笛,也可以口风琴、口琴。

这取决于班级的实际情况)。

9.朗诵歌词并讨论歌词的意境,以激发学生的想像。

10.学唱歌词。

(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

(第一个声部在练习时,另一声部默唱或轻唱自己的声部与之配合。

(2)二声部合成,并配上打击乐。

(3)有感情地富有想像地唱好歌曲。

11.表演《小白船》:

唱唱、奏奏、跳跳,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

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

例如:

全体歌唱→吹奏与打击乐→二重唱与伴舞→舞蹈→表演唱……

二、聆听《水星——飞行使者》

1.以天文知识导入:

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

太阳系有几颗行星?

(太阳系是太阳和以太阳为中心,受它的引力支配而环绕它运动的天体所构成的系统。

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以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9颗大行星、2000多颗轨道已确定的小行星、34颗卫星以及许多慧星和流星体。

2.欣赏《水星——飞行使者》第一主题(片段)。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到的情景?

3.揭题:

这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以太阳系行星为题写的一部管弦乐组曲之三:

《水星——飞行使者》。

现在请你按作曲家的标题展示你的想像。

4.再次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自由议论:

按乐曲的标题,请大家自由议论,说说你的想像。

(对学生丰富的想像,教师要给予鼓励。

不要把乐曲的分析强加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自由想像。

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二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开始)。

按乐曲的标题从第一部分的发展到第二部分听后,说说你想到的故事?

要放开你的想像。

6.跟琴看着教材上的谱例,哼唱乐曲的第一、第二主题,以加深对这二主题的印象。

7.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

问题:

(1)乐曲分几个部分?

(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

8.小组讨论:

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

9.每小组推选一位故事大王,讲“水星”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时,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讨论。

如果有的小组能伴舞表演更佳。

10.教师学生共同点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11.再次完整地欣赏。

由班级“故事大王”演讲并请班级“舞蹈家”伴舞,表演乐曲。

12.教师小结:

表扬学生们丰富的想像,发展形象思维,开发右脑,希望大家多听音乐多想像。

       第三课时:

  1、学唱《让幻想展翅飞翔》 2、音响小品创作3、听辨练习

一、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教学基本要求

1.谈话导入:

什么是幻想?

幻想是人们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想像。

大家来听《让幻想展翅飞翔》在唱什么,你就明白了。

2.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演唱形式。

3.音程基本训练:

在训练时宜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操作,教师随时调整学生的音高,使之谐和后再换手势进入下一个音程。

在万不已时才用钢琴校音。

在人声二部训练前,先可听钢琴弹一下,或让学生用口风琴等乐器吹奏一下,先有一次听觉体验,然后再唱。

4.学唱歌曲。

(1)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部分曲调。

(到第一个反复记号为止,教师巡视指)  

(3)二声部合成,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成果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后,再次合成。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美的享受。

(4)填入歌词,加入幻想进一步唱好第一部分歌曲并获得美感。

(5)学习第二部分歌曲并合成。

5.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好歌曲。

(2)分组讨论:

怎样表演歌曲?

希望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地无限制地设计。

(教师深入到学生小组中进行指导、点拨,要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创造。

(3)分组展示,如有的组力量不足,可以提出要求,请其他组同学乃至教师参与、协助表演。

(4)评价、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

6.小结:

发展想像,活跃思维。

二、音响小品创作活动

1.布置任务,提出要求:

任务:

表演一段音响小品,反映“幻想”的主题。

要求:

(1)设计命题及设计表现的过程与内容。

(2)运用各种现有的乐器(打击乐及各种自备的乐器)及自制非正规的乐器,同时包括人声及身体各部位能发出声音的部分。

(3)允许自由结合形成小组集体创作。

2.教师提供各种器材,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当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可提示学生寻找代用品,也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从家中带一部分器材来。

3.教师引导:

以本课教材中的五首作品作为例子,让学生发挥想像,设计小品。

同时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

语文、自然、手工劳动、美术等课程中的内容设计创作。

4.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进行指导、引导、点拔。

5.各组展示。

6.评价:

表扬、鼓励学生们的小品创作。

7.小结:

幻想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能发展我们思维能力三、听辨练习:

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

1.目的是巩固前两课的切分音知识,加强切分节奏的练习。

2.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

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3.跟琴学唱曲调→离琴视唱曲调。

  4、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并能流畅地唱好。

5、分声部演唱。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7、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2、作情景表演。

四、小结。

第四课四季

教材分析:

1.管弦乐《四季歌》

《四季歌》原是我国青海民歌,是一首传统的情歌。

以春、夏、秋、冬四季盛开什么花为起句,表达了少女的情意。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包含三个乐句。

第一、第二乐句是一对上下句,上句结尾上扬,以羽调式的主音为落音;

下句句末下行,落在下方的主音上,互相呼应。

第三乐句取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