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7609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图形学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

所以计算机图形学与另一门学科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图形学也把可以表示几何场景的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和实体造型技术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

同时,真实感图形计算的结果是以数字图像的方式提供的,计算机图形学也就和图像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形与图像两个概念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但还是有区别的:

图像纯指计算机内以位图形式存在的灰度信息,而图形含有几何属性,或者说更强调场景的几何表示,是由场景的几何模型和景物的物理属性共同组成的。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图形硬件、图形标准、图形交互技术、光栅图形生成算法、曲线曲面造型、实体造型、真实感图形计算与显示算法、非真实感绘制,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自然景物仿真、虚拟现实等

二发展简史

1963年,伊凡•苏泽兰(IvanSutherland)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它标志着计算机图形学的正式诞生。

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此前的计算机主要是符号处理系统,自从有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可以部分地表现人的右脑功能了,所以计算机图形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1950年,第一台图形显示器作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旋风1号(WhirlwindI)计算机的附件诞生了。

该显示器用一个类似于示波器的阴极射线管(CRT)来显示一些简单的图形。

1958年美国Calcomp公司由联机的数字记录仪发展成滚筒式绘图仪,GerBer公司把数控机床发展成为平板式绘图仪。

在整个50年代,只有电子管计算机,用机器语言编程,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为这些计算机配置的图形设备仅具有输出功能。

计算机图形学处于准备和酝酿时期,并称之为:

“被动式”图形学。

到50年代末期,MIT的林肯实验室在“旋风”计算机上开发SAGE空中防御体系,第一次使用了具有指挥和控制功能的CRT显示器,操作者可以用笔在屏幕上指出被确定的目标。

与此同时,类似的技术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也陆续得到了应用,它预示着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的诞生。

1962年,MIT林肯实验室的IvanE.Sutherland发表了一篇题为“Sketchpad:

一个人机交互通信的图形系统”的博士论文,他在论文中首次使用了计算机图形学'

'

ComputerGraphics"

这个术语,证明了交互计算机图形学是一个可行的、有用的研究领域,从而确定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学分支的独立地位。

他在论文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术,如交互技术、分层存储符号的数据结构等至今还在广为应用。

1964年MIT的教授StevenA.Coons提出了被后人称为超限插值的新思想,通过插值四条任意的边界曲线来构造曲面。

同在60年代早期,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工程师PierreBezier发展了一套被后人称Bezier曲线、曲面的理论,成功地用于几何外形设计,并开发了用于汽车外形设计的UNISURF系统。

Coons方法和Bezier方法是GAGD最早的开创性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图形学的最高奖是以Coons的名字命名的,而获得第一届(1983)和第二届(1985)StevenA.Coons奖的,恰好是IvanE.Sutherland和PierreBezier,这也算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段佳话。

70年代是计算机图形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由于光栅显示器的产生,在60年代就已萌芽的光栅图形学算法,迅速发展起来,区域填充、裁剪、消隐等基本图形概念、及其相应算法纷纷诞生,图形学进入了第一个兴盛的时期,并开始出现实用的CAD图形系统。

又因为通用、与设备无关的图形软件的发展,图形软件功能的标准化问题被提了出来。

1974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局(ANSI)在ACMSIGGRAPH的一个与“与机器无关的图形技术”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制定有关标准的基本规则。

此后ACM专门成立了一个图形标准化委员会,开始制定有关标准。

该委员会于1977、1979年先后制定和修改了“核心图形系统”(CoreGraphicsSystem)。

IS。

随后又发布了计算机图形接口CGI(ComputerGraphicsInterface)>

计算机图形元文件标准CGM(ComputerGraphicsMetafile)、计算机图形核心系统GKS(GraphicsKernelsystem),面向程序员的层次交互图形标准PHIGS(Programmer'

sHierarchicalInteractiveGraphicsStandard)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为计算机图形学的推广、应用、资源信息共享,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0年Whitted提出了一个光透视模型-Whitted模型,并第一次给出光线跟踪算法的范例,实现Whitted模型;

1984年,美国Cornell大学和日本广岛大学的学者分别将热辐射工程中的辐射度方法引入到计算机图形学中,用辐射度方法成功地模拟了理想漫反射表面间的多重漫反射效果;

光线跟踪算法和辐射度算法的提出,标志着真实感图形的显示算法已逐渐成熟。

从80年代中期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图形学的飞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的提高,图形处理速度的加快,使得图形学的各个研究方向得到充分发展,图形学已广泛应用于动画、科学计算可视化、CAD/CAM,影视娱乐等各个领域。

三发展及应用

1963年,伊凡•苏泽兰(IvanSutherland)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它标志着计算机图形学的正式诞生。

此前的计算机主要是符号处理系统,自从有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可以部分地表现人的右脑功能了,所以计算机图形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计算机图形学在如下几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

1.1智能CAD

CAD的发展也显现出智能化的趋势,就目前流行的大多数CAD软件来看,主要功能是支持产品的后续阶段一一工程图的绘制和输出,产品设计功能相对薄弱,利用AutoCAD最常用的功能还是交互式绘图,如果要想进行产品设计,最基本的是要其中的AutoLisp语言编写程序,有时还要用其他高级语言协助编写,很不方便。

而新一代的智能CAD系统可以实现从概念设计到结构设计的全过程。

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SigraphDesign软件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智能CAD的另一个领域是工程图纸的自动输入与智能识别,随着CAD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各个工厂、设计院都需将成千上万张长期积累下来的设计图纸快速而准确输入计算机,作为新产品开发的技术资料。

多年来,CAD中普遍采用的图形输入方法是图形数字化仪交互输入和鼠标加键盘的交互输入方法.很难适应工程界大量图纸输入的迫切需要。

因此,基于光电扫描仪的图纸自动输入方法已成为国内外CAD工作者的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但由于工程图的智能识别涉及到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内容,使得研究工作的难点较大。

工程图的自动输入与智能识别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过程,用扫描仪将手绘图纸输入到计算机后,形成的是点阵图象.CAD中只能对矢量图形进行编辑,这就要求将点阵图象转化成矢量图形.而这些工作都让计算机自动完成.这就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863计划基金都在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这方面的软件付诸实用,如美国的RVmaster,德国的VPmax,以及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产品等。

但效果都不很理想.还未能达到人们企盼的效果。

2.2计算机美术与设计

一.计算机美术的发展

1952年.美国的Ben.Laposke用模拟计算机做的波型图《电子抽象画》预示着电脑美术的开始(比计算机图形学的正式确立还要早)。

计算机美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探索阶段(19521968年)主创人员大部分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作品以平面几何图形为主。

1963年美国《计算机与自动化》杂志开始举办年度“计算机美术比赛”。

代表作品:

1960年WiuiamFerrter为波音公司制作的人体工程学实验动态模拟.模拟飞行员在飞机中各种情况;

1963年KennethKnowIton的打印机作品《裸体》。

1967年日本GTG小组的《回到方块》。

⑵中期应用阶段(1968年〜1983年)以1968年伦敦第一次世界计算机美术大展一“控制论珍宝(CybernehicSerendipityl为标志,进入世界性研究与应用阶段;

计算机与计算机图形技术逐步成熟,一些大学开始设置相关课题,出现了一些CAD应用系统和成果,三维造型系统产生并逐渐完善。

1983年美国旧M研究所RicherdVoss设计出分形山(可到网站“分形频道hrtp:

ttfractal.126.tom中查找有关“分形"

的知识)

(3)应用与普及阶段(1984年〜现在)以微机和工作站为平台的个人计算机图形系统逐渐走向成熟,大批商业性美术(设计)软件面市;

以苹果公司的MAC机和图形化系统软件为代表的桌面创意系统被广泛接受,CAD成为美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JefreyShaw的交互图形作品"

易读的城市fThelegiblecity)=

二.计算机设计学(ComputerDesignics)

包括三个方面:

环境设计(建筑、汽车)、视觉传达设计(包装)、产品设计。

CAD对艺术的介入,分三个应用层次:

(1) 计算机图形作为系统设计手段的一种强化和替代;

效果是这个层次的核心(高精度、高速度、高存储)。

(2) 计算机图形作为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形象资源。

(3) 计算机图形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和观念。

3. 3计算机动画艺术

1历史的回顾

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发展是和许多其它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音乐、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影技术、电视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等众多学科的最新成果都对计算机动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大部分的计算机绘画艺术作品都是在打印机和绘图仪上产生的。

一直到60年代后期,才出现利用计算机显示点阵的特性,通过精心地设计图案来进行计算机艺术创造的活动。

70年代开始.计算机艺术走向繁荣和成熟1973年,在东京索尼公司举办了“首

届国际计算机艺术展览会”80年代至今,计算机艺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代表计算机图形研究最高水平的历届SIGGRAPH年会上,精彩的计算机艺术作品层出不穷。

另外,在此期间的奥斯卡奖的获奖名单中,采用计算机特技制作电影频频上榜,大有舍我其谁的感觉。

在中国,首届计算机艺术研讨会和作品展示活动于1995年在北京举行它总结了近年来计算机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对未来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计算机动画在电影特技中的应用

计算机动画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制作电影特技可以说电影特技的发展和计算机动画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1987年由著名的计算机动画专家塔尔曼夫妇领导的MIRA实验室制作了一部七分钟的计算机动画片《相会在蒙特利尔》再现了国际影星玛丽莲•梦露的风采。

1988年,美国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FramedRogerRabbit?

)中二维动画人物和真实演员的完美结合,令人膛目结舌、叹为观止其中用了不少计算机动画处理。

1991年美国电影《终结者II:

世界末日》展现了奇妙的计算机技术。

此外,还有《侏罗纪公园》(JurassicPark)、《狮子王》、《玩具总动员》(ToyStory)等。

3.国内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动画技术起步较晚。

1990年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上,首次采用了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来制作有关的电视节目片头。

从那时起,计算机动画技术在国内影视制作方面得到了讯速的发展,继而以3DStudio为代表的三维动画微机软什和以Photostyler、Photoshop等为代表的微机二维平面设计软件的普及,对我国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应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计算机动画的应用领域十分宽广除了用来制作影视作品外,在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电子游戏、工业设计、教学训练、写真仿真、过程控制、平面绘画、建筑设计等许多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如军事战术模拟

4. 科学计算可视化

科学计算的可视化是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后期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将科学计算过程中及计算结果的数据转换为几何图形及图象信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成为发现和理解科学计算过程中各种现象的有力工具。

1987年2月英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华盛顿召开了有关科学计算可视化的首次会议。

会议一致认为“将图形和图象技术应用于科学计算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科学家们不仅

需要分析由计算机得出的计算数据,而且需要了解在计算机过程中数据的变化。

会议将这一技术定名为“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inScientificComputing)”。

科学计算可视化将图形生成技术图象理解技术结合在一起,它即可理解送入计算机的图象数据.也可以从复杂的多维数据中产生图形。

它涉及到下列相互独立的几个领域:

计算机图形学、图象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交互技术等。

科学计算可视按其实现的功能来分,可以分为三个档次:

(1)结果数据的后处理;

(2)结果数据的实时跟踪处理及显示;

(3)结果数据的实时显示及交互处理。

5.国外科学计算可视化现状

(1) 分布式虚拟风洞

这是美国国家宇航局(Ames)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包括连接到一台超能计算机上的两个虚拟屏幕。

这一共享的分布式虚拟环境用来实现三维不稳定流场。

两个人协同工作,可在一个环境中从不同视点和观察方向同一流场数据。

(2) PHTHFINDER

这是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的研究项目.是在交互分布环境下研究大气流体的软件。

PHTHFINDER通过多个相联系的模型来研究暴风雨。

(3) 狗心脏CT数据的动态显示

这也是NCSA的研究项目,它利用远程的并行计算资源.用体绘制技术实现CT扫描三维数据场动态显示。

其具体内容是显示一个狗的心脏跳动周期的动态图像。

(4) 燃烧过程动态模型的可视化

这是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项目.可以显示发生在非烧热的气体燃烧中复杂的空问瞬态图象。

火焰位于两个同心圆柱之间.可燃混合气体从内圆柱注入,燃烧所生成的物质通过外圆柱送出。

(5) 胚胎的可视化

依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研制了一个在工作站和超级计算机上实现的可视亿应用软件。

其内容是对一个七周的人类胚胎实现交互的三维显示,是由卫生和医学国家博物馆所得到的数据重构而成的。

这一项目表示了对人类形态数据实现远程访问和在网络资源中实现分布计算的可能性。

最近美国还将做整个人体的可视化,他们将两个自愿者(一男一女)做成了切片,男的被切了1780片,厚度约1毫米,女的被切了5400片,厚度约0.3毫米,数据量很大。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I术在美国的著名国家实验室及大学中已经从研究走向应用,应用范围涉及天体物理、生物学、气象学、空气动力学、数学、医学图象等领域。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技术水平正在从后处理向实时跟踪和交互控制发展。

(2) 美国在实现科学计算可视化时,已经将超级计算机、光纤高速网、高性能工作站及虚拟环境四者结合起来,显示了这一领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就三维数据场的显示算法而言,当数据场分布密集而规则时(如cT扫描数据)多采用体绘制技术,这种算法效果好,但计算费时。

对于数据场分布稀疏,或分布不规则的应用领域,如天体物理、气象学多采用构造中间几何图象的方法,这种方法生成图象速度快,较易作到实时交互处理。

6.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

(VirbualReMity)-词是山美国喷气推动实验室(VPL)的创始人拉尼尔(JaronLanier)首先提出的在克鲁格(MyrenKruege)70年代中早期实验里.被称为人工现实"

(Artificialreality);

而在吉布森(WilliamGibson)l984年出版的科幻小说Neuremanccr里,又被称为“可控空间"

(Cyberspaee)。

虚拟现实,也育人称之为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ment)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及军事部门为模拟而开发的一门高新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图形产生器,位置跟踪器,多功能传感器和控制器等有效地模拟实际场景和情形,从而能够使观察者产生一种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环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部分主要包括:

传感器(Sensors).印象器(Efeeter)和连接侍感器与印象器产生模拟物理环境的特殊硬件。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产生虚拟现实环境的软件需完成以下三个功能:

建立作用器(Actors)以及物体的外形和动力学模型:

建立物体之间以及周围环境之间接照牛顿运动定律所决定的相互作用;

描述周围环境的内容特性

3.5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一.

(1)用于脑外科规划的双手操作空间接口工具

最近,美国弗尼亚大学推出了一种能用于脑外科规划的被称为Netra的双手操作空间接口工具根据脑外科医生的工作环境和习惯,该系统采用一种外形象人头的控制器。

脑外科医生可以根据他们的职业习惯,通过转动外形象人头的控制器,来方便地观察人脑的不部位,同时通过右手控制面板的平面来控制人脑的剥面的扫描井能根据CT或强磁共振图像所产生的主体脑模型显示所需得到观察视点着色后的真实图像

(2)虚拟环境用于恐高症治疗

英国研制的一个虚拟现实系统可以产生以下虚拟环境:

①透明的玻璃电梯,②高层建筑阳台.@位于峡咎之上的索桥。

为了增加真实的感觉,患者除了佩戴能够产生三维立体景象的头盔式显示器外,还必须站在一个特制的框架内。

调节电梯、.阳台和索桥的高度就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

(3) 虚拟风洞

德国信息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的克鲁格等人建立了一个所谓的“虚拟风嗣,用以代替风洞实验(因风洞实验成本高,且实验难以控制)。

在虚拟风洞中,其模拟的数据来自超级计算机或高性能工作站上运行的有限元程序。

利用虎拟风洞,观测者通过佩戴液晶开关眼镜可以方便地对于给定的点和线进行观察,而且还可以通过放大的方式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大大方便了人们对于物体动力中特性的研究。

(4) 封闭式战斗作战训练器

封闭式战斗作战训练器(CCTT)是马斯塔格利等人为美军研制的用于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在实际地形上进行演习的模拟装置。

它与通常的虚拟环境和模拟器不同,它需要建立的是适用于军队训练的大规模复杂的虚拟环境。

(5)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还被广泛用于建筑设计。

克鲁格等将他们设计的未来建筑显现在他们发明的虚拟工作平台上,建筑学家们聚集在一起透过所佩戴的液晶眼镜,可以看到设计的立体建筑,井方便地增添或移去建筑的一部分或其它物体。

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手套来设置不同的光源.模拟不同时间的日光和月光.观察在不同光线下所设计建筑的美感以及与整个环境的协调性。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和综合集成的新技术。

因此,它的发展将取决于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虚拟现实技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反映的实时性和场景的真实性。

但一般来说,实时性与真实性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二.多通道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是计算机系统中人与计算机之间相互通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十年代以

WIMP(窗口、图符、菜单、鼠标)为基础的图形用户界面(GUD极大地改善了计算机的可用性、可学性和有效性,迅速代替了命令行为代表的字符界面,成为当今计算机用户界面的主流。

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设计思想.增进人机交互的自然性,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带宽是用户界面的研究方向。

于是提出了多通道用户界面的思想,它包括语言、姿势输入、头部跟踪、视觉跟踪、立体显示、三维交互技术、感觉反馈及自然语言界面等。

可以这样说人体的表面就是人机界面。

人体的任何部分都应成为人机对话的通道。

虚拟现实显示是关键所在,这不仅要求软件来实现,更主要的是硬件上的实现。

概括起来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通道可分为两个方面:

主要的感觉通道和主要作用通道。

多通道用户界面强调:

(1) 多个交互通道,如眼一语言一手势等。

(2) 交互的双向性.如果每个通道兼有输入/输出

(3) 交互不一定是在同一通道中完成.例如,眼和耳都可以接受信息.但有明显的区别。

眼永远是主动的,即主动地去获取信息,耳永远是被动的,有些信息不管你愿不愿听,总要输到耳朵中,这就要求在具体的交互中具体选择交互通道。

计算机图形学中各个领域的发展各有各自的特点,但总起来说是以虚拟现实为导向

和目的的。

虚拟现实的发展要求必将带动计算机图形学各学科的发展.同样虚拟现实的发展也将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计算机图形前景诱人。

形势逼人(我国还比较落后),但通过努力还是可以缩短差距的。

总之,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理解数据、分析趋势、观察现实或想象形体的能力。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的发展,随着各种图形软件的不断推出,计算机图形学的前景将是更加的引人入胜的。

四发展趋势

计算机图形学主要是研究图形(图像)的计算机生成,其研究方向众多。

在图形基础研究方面可归纳为两个主要方向,即建模(modeling)技术(又称”造型技术”)和绘制(rendering)技术。

建模技术又可分为两大分支,即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和自然景物建模。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追求建模的精确度、可靠性和建模的速度;

自然景物建模追求建模的逼真度和速度。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绘制技术是指基于光栅图形显示技术的”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包括各种光照模型、明暗(shading)处理和纹理生成等内容。

绘制技术追求的是真实感(逼真度)和绘制速度。

综合上述两大研究方向的追求目标可以看出,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就是反映在"

真实感”和”速度”的高低以及两者的结合上,也就是既要逼真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对象,又能高速地、通常又称"

实时”地绘制它们。

众所周知,"

真实感”与”实时性”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当代计算机图形学工作者奋斗的目标。

计算机图形学的主攻方向不再是孤立地追求图形的真实感和绘制的实时性,而是把重点转移到如何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即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体现这一重点转移的研究方向有以下方面:

1.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