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7612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Word下载.docx

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

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

雅正的诗篇。

④伏:

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

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

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

【1】树杪:

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

“______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

“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

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

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1[注]①迮:

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采地黄者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

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

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

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地黄:

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

通“锸”。

铁锹。

19.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八)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

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

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

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一、(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7分)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

指北宋都成汴梁。

②宣和:

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

试作简要分析。

二、(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0、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三、(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

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

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四、(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1】耿:

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2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下列诗句:

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

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五、(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

请说明理由。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六、(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

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诗和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七、(2016年高考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

古代兵书。

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

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八、(2016年高考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

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

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

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chí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

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

一会儿。

8.如何理解曹霸 

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

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

九、(2016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

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

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15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一、(北京卷)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

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

草筐。

《论语·

宪问》: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3】童巅:

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

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

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19.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

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二、(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

(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

(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3)未缺:

指月圆。

(4)列宿:

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三(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

银河。

②太清:

指天空。

③散关:

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

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答:

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分)答:

____________

四.(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①大通驿:

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河南、河北、江西、山西、陕西、辽宁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六、(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七、(湖南卷)古代诗歌鉴赏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

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

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八、(江苏卷)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九、(海南、黑、吉、辽、宁、桂、甘、滇、黔、蒙、新、青、藏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

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

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十.(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做简要分析(4分)

十一、(上海卷)阅读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