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4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玉米病虫害文档格式.docx

(2)轮作:

由于连作病残体积累多,菌源数量大,病害发生重,因此,实行轮作可减轻发病。

(3)适期早播,缩短处于多雨季节的生育日数,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期。

(4)合理密植,并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湿度,使植株生长健状,提高抗病力。

(5)合理施肥浇水: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穗期适当追施氮肥,合理灌溉,注意排水防涝。

3、药剂防治。

在玉米抽穗期前后或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

2、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叶枯病、玉米斑点病,在国内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

一般流行年份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导致绝产。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抽雄期前后发病最重。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果穗。

叶片发病,常因品种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症状类型。

第一种类型,病斑椭圆形或长方形,多限于叶脉之间,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有时病斑上有2~3个同心轮纹,第二种类型,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不受叶脉限制,灰色或黄褐色,边缘不明显,病斑上有时有轮纹;

第三种类型,病斑表现为黄褐色坏死小斑点,病斑一般不扩大,周围有黄色晕圈。

当叶片上病斑密集时,常相互融合成一片,致使叶片变黄枯死。

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鞘和苞叶上的病斑纺锤形,黄褐色,边缘紫色或不明显,病部产生灰黑色霉层。

果穗受害,病部出现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严重时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Bipolarismaydis(NisikadoetMiyake)Shoem,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越冬菌丝体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萌发侵染,数日内即可形成病斑,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除与品种抗病性有关外,还与气候条件、菌源数量有密切关系。

重茬连作,秸秆还田,病残体量大,菌源大量积累,发病重。

在山东省7~8月份,月平均温度在25℃以上,雨日、雨量、露日、露量较多时,夏玉米小斑病就容易流行。

种植密度过大或低洼地,发病较重。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应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辅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具体方法请参阅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3、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自70年代以来,山东省普遍发生,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玉米青枯病是玉米生育后期的重要病害,一般在玉米乳熟末期到蜡熟期症状最为明显。

植株的根系、茎基、茎秆、叶片、果穗均可表现症状。

根系发病,毛根先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展至次生根,直到整个根系变褐色腐烂,最后根变空心,根部皮层易剥离,病株易拔起。

根系腐烂后,茎基部腐烂空心,地上部1~2节出现水渍状梭形或长椭圆形病斑,节间变褐色,髓部收缩。

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呈现青枯,一般1~2天内整株表现急性青枯死亡。

受害叶片由叶尖向叶柄,由叶缘向中脉表现局部失水和水烫状,病部褪色,无光泽,致使整个叶片乃至整株迅速青枯凋萎。

果穗发病,从苞叶开始由局部水烫状褪色,逐渐变黄,穗柄柔韧,果穗下垂,籽粒疏松干瘪。

玉米青枯病由鞭毛菌亚门真菌腐霉菌Pythiumspp.和半知菌亚门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混合侵染所致。

玉米青枯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和病种子内越冬。

第二年产生的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借风雨、灌溉、昆虫等媒介传播,从根部伤口侵入,导致根部腐烂,植株青枯。

病害的发生与玉米生育期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玉米苗期和灌浆期前基本不发生,玉米自灌浆期开始感病,直到乳熟后期症状最明显,发病程度取决于玉米该生育阶段的雨量和温度,如果低温多雨,光照不足,或雨后骤晴,往往导致青枯病暴发。

种植密度过大,排水不良,或根部发生其他病害,影响植株生长,抗病力下降,青枯病性严重。

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发病重,晚熟品种发病轻。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和杂交组合能有效地控制青枯病的发生,在生产上应注意推广应用。

2、加强田间管理。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增施钾肥,合理轮作,发病严重的地块可与甘薯、大豆等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3、控制菌源。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地,促进病残体分解,尽量减少侵染来源。

4、及时防治玉米螟、粘虫和地下害虫等,可减轻青枯病的发生。

5、药剂防治。

玉米授粉后25天,用40%甲基立枯磷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效果较好。

4、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河北、北京、陕西、辽宁、山东等省均有发生,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和苞叶。

发病初期,发病部位产生褪绿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至椭圆形褪绿透明斑,病斑中间枯白色至黄褐色,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大小为0.5~4×

0.5~2(mm),大的可达7×

3(mm)。

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可产生灰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菌为弯孢霉菌Curvularialunata(Walker)Boedij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玉米品种不同,抗病性差异明显。

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发生程度与降雨、温度、播期、肥水管理等有密切关系。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一项有效措施。

2、农业防治。

(1)控制菌源: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

(2)适时早播,或轮作换茬,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灌心,效果优于喷雾,且便于操作。

如喷雾可在病株率达10%时用第1次药,隔15~20天再喷1~2次。

5、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俗称生姜玉米、万年青玉米。

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均有分布,部分玉米产区发生较重,对玉米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玉米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受害,多在5~6叶期表现症状。

病株叶片叶色浓绿,宽短质硬,叶背面叶脉上出现蜡白色隆起条纹。

9~10叶期上部节间不再伸长,茎粗肿矮缩,顶叶簇生,株形矮化。

病株根系短而少,易拔起。

多数不抽穗,少数虽能抽穗,但严重退化,果穗变形,花丝少,多不结实。

玉米粗缩病的病原为玉米粗缩病毒Maizeroughdwarfvirus,简称MRDV。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

灰飞虱成虫和若虫在田埂地边的杂草中或冬小麦上越冬,翌年春季带毒灰飞虱将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冬小麦上,然后再向玉米田迁移,并把病毒再传染给玉米,导致玉米发病。

玉米5叶期前易感病,10叶期抗性增强。

玉米品种之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硬粒型品种抗病,中间型品种次之,马齿型品种易感病。

冬季气温高,早春温度回升快,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发病往往严重。

靠近路旁、渠边和杂草多的玉米田及套种田、早播田,发病重。

1、选用抗、耐病品种。

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及其自交系,感病品种多,普遍表现不抗粗缩病,因此,应注意选育、种植抗病品种。

(1)适期播种:

春玉米适当提前播种,套种玉米推迟到麦收前几天播种,将灰飞虱成虫活动盛期和玉米苗期错开,减少传毒机会。

(2)减少毒源:

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毒源和传毒昆虫,减轻病害发生。

(3)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浇水,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1)药剂拌种:

用呋喃丹等种衣剂或20%病毒A,分别按种子量的0.2%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能有效地防治灰飞虱,控制病毒病的传播。

(2)喷雾治虫防病:

在玉米苗期对周围杂草及玉米田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灰飞虱;

也可在玉米苗期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防治。

6、玉米其它病害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导致玉米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主要为害雄穗和雌穗,一般抽穗后才表现典型症状。

但有些品种在苗期即表现症状,在第4~5叶上产生1~4条明显的黄白色条纹;

有些病株节间缩短,较健株低矮,茎秆基部膨大,下粗上细,株形似笋状,叶片簇生,叶色暗绿,叶片变硬上挺。

雄穗受害,花器变形,不能形成雄蕊,颖片增生呈叶片状,雄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呈灰褐色,内部充满黑粉。

雌穗发病,果穗短,基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被病菌破坏变成菌瘿,内部全为黑粉,黑粉散落后,显露出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故名丝黑穗病。

也有少数病株,果穗受害后,苞叶畸形,变窄变细,分叉多,籽粒重新发芽,呈细长的芽叶状。

病株大多矮化,分蘖增多。

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玉米播种后,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经性结合产生侵染丝,从玉米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

玉米三叶期前是病菌的主要侵入时期。

病菌侵入后扩散蔓延至生长点,随着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进入花芽和穗部,破坏穗部,并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产生的大量厚垣孢子在玉米收获时落入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

玉米丝黑穗病属系统侵染性病害,一年侵染一次,没有再侵染。

病菌适宜侵染的温度为20~30℃,以25℃最为适宜,低于15℃或高于35℃,病菌均不能侵染。

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时,适于发病,低于12%或高于29%不利于发病。

玉米连作时间长,病菌积累量大,发病较重。

春玉米播种过早,过深,病害发生严重。

1、选用抗病良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丝黑穗病的最根本措施。

在选用品种时,应考虑到既抗大、小斑病,又抗丝黑穗病。

(1)实行轮作换茬,至少实行3年以上。

(2)及时处理病株:

在黑粉没散出前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减少土壤中的菌源数量。

(3)整地保墒,适期播种,适当浅播,促使种子发芽出土快,生长健壮,减轻病害发生。

用20%粉锈宁乳油0.4公斤,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5公斤,拌种100公斤,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又称玉米烂脚瘟,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据辽宁、河北、四川、浙江等省部分地区调查,该病在春、夏、秋玉米上都有发生,发病率22.2~70.81%,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产。

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和果穗。

叶鞘发病后,先产生淡褐色或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成云纹状不规则形大斑。

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淡褐色,发病严重时叶鞘及叶片枯死。

全株症状由下而上发展,当发展到果穗时,穗苞叶上也产生云纹状病斑,以后果穗干缩,穗轴腐败。

多雨高湿条件下,发病部位均可产生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体进一步聚集成菌丝团,产生萝卜籽状褐色菌核。

病菌以菌核和菌丝在病残体或土壤及田间杂草上越冬。

第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玉米,导致发病。

也可通过与邻株接触进行再侵染。

玉米上部通风良好,不利于病害发生,因此,主要以基部发病为主,菌核可借流水、人、畜及农具携带传播,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迅速发展,吐穗灌浆期受害重。

种植密度过大,长期连作,偏施氮肥,多雨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等都易导致病害发生。

叶片过于宽大,生育期长的杂交种发病较重,因此应选用叶片大小适中并向上倾斜生长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2、控制菌源。

玉米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高温堆肥,尽量减少侵染来源。

3、加强栽培管理。

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消灭田间杂草。

合理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以控制病害发生。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井岗霉素水剂0.1公斤,兑水200公斤,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喷药重点为玉米基部,注意保护叶鞘。

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俗称腰烂病、烂茎病,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均有发生,以夏玉米发生较重。

发病初期,在玉米茎基部的叶鞘上,出现不规则形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侵入内部组织,使茎组织呈深褐色至红褐色腐烂,病部软化发粘,散发出臭味,严重时病部凹陷,植株倒折。

有时植株上部也受害,导致心叶失绿萎蔫,叶鞘与茎秆腐烂,病部有黄褐色腐臭菌液溢出。

病原细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在田间随风雨和气流传播蔓延,病菌可以从伤口、气孔和叶鞘间侵入。

玉米螟等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如害虫发生量大则发病重。

气温在28~30℃,相对湿度70%以上时开始发病;

温度在34~35℃,相对湿度80%时,病害扩展迅速,发病后3~4天病部倒折;

当气温降至26℃以下时,病害即停止发展。

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多雨,潮湿闷热,叶鞘积水,最有利于病菌侵染。

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施用氮肥过多,虫害或农事操作造成大量伤口,都会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1、控制菌源。

实行轮作,尽量避免连作;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以减少菌源数量。

合理密植,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氮肥用量过大。

3、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高温积肥。

4、发病初期,剥去茎基部叶鞘,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危害。

在玉米喇叭口期,用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或先剥去叶鞘,然后用5~10倍的石灰水(即熟石灰1公斤,兑水5~10公斤)涂茎。

也可用硫磺150克,骨胶30克,水0.3公斤,制成硫磺浆涂茎防治。

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俗称乌霉、灰包,是我国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山东省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病株率为5~10%,严重的可达70~80%,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害植株地上部的茎、叶、雄穗、雌穗、气生根等幼嫩组织,产生大小、形状不同的瘤状物(菌瘿)。

一般苗期发病较少,4~5片真叶后逐渐发病,抽雄期至成熟期为发病盛期。

病瘤外包有一层由寄主表皮组织形成的薄膜,初为白色或淡紫红色,以后病瘤迅速膨大,变为灰色或灰黑色,失水后内部变成黑粉状,最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

病瘤形状、大小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差异。

叶片和叶鞘上的病瘤通常如谷粒或花生米大小,并从叶片基部向上成串密生,不产生或很少产生黑粉。

茎节或气生根上的瘤大小不一,一般如拳头大。

雄穗的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变成长囊状或角状瘤。

雌穗全部或部分成瘤,苞叶破裂,果穗变形。

病株较矮小,茎秆多扭曲,早期受害果穗小甚至不结穗。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种子带菌也是初侵染源之一。

春季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雨、昆虫等传播到玉米幼嫩组织上,萌发产生侵染丝穿透寄主表皮或通过伤口侵入。

菌丝在寄主组织中生长发育,并产生一种类似生长素的物质,刺激寄主细胞增生膨大,形成病瘤,成熟后产生的担孢子,可进行再侵染。

冬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6~30℃,担孢子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6.7~35℃。

高温高湿,偏施氮肥,寄主组织柔嫩,植株徒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昆虫危害或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病菌易侵入,发病重。

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或干湿交替,易发病。

高肥密植或多年连作,发病较重。

1、选用种植抗病品种。

一般耐旱品种较抗病,果穗的苞叶厚且包的紧密的品种发病较轻。

生产上应注意筛选应用抗病品种。

2、消灭初侵染源。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发病季节,在病瘤破裂前割除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1)重病可与花生、大豆、甘薯等作物实行2~3年轮作。

(2)深翻土地,合理密植,不要过多施用氮肥,注意防旱、防涝,及时防治玉米螟等病虫

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或闷种,或在玉米抽雄前10天左右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在幼苗期喷施1%波尔多液保护,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玉米害虫

1、玉米螟

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ü

enee,又名亚洲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我国除青藏高原玉米产区未见报道外,其他省区均有发生,以华北、华东、东北及西北为害最重。

为害状

初孵幼虫先聚集在卵壳附近取食卵壳,后四处爬行或吐丝下垂,借风传播到邻近植株,集中在心叶内取食叶肉,或蛀成小孔,受害叶展开后,出现横列或分散的小孔,称为“排孔”或“花叶”,这是心叶期被害的显著症状。

玉米抽雄后钻蛀茎秆,造成茎秆折断。

雌穗膨大或开始吐丝时,初孵幼虫喜集中在花丝内为害,较大龄幼虫则蛀入雌穗和附近茎节为害,影响雌穗发育和籽粒灌浆。

取食为害嫩粒时,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降低。

形态特征

成虫:

雄蛾体长13~14毫米,翅展20~28毫米,前翅黄褐色,内、外横线暗褐色,前者波状,后者锯齿状,两横线间有两个小褐斑,边缘线与外横线间有1条宽大褐色带。

内横线与外横线之间淡褐色,缘毛内侧褐色,外侧白色。

后翅淡褐色,中部有2条横线与前翅的内、外横线相接。

雌蛾体长13~15毫米,翅展25~34毫米,前后翅颜色比雄蛾的淡,内、外横线及斑纹不明显,后翅黄白色,线纹常不明显。

卵:

扁椭圆形,长约1毫米,一般30~4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鱼鳞状。

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淡黄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

体背淡灰褐色或淡红色,有3条纵线,中央一条明显,半透明。

蛹:

纺锤形,黄褐色至红褐色,雄蛹长15~16毫米,雌蛹长18~19毫米。

腹部末端呈现棘状延长,端部有5~8根钩刺,缠连丝线1束,粘附于虫道蛹室内侧。

玉米螟在我国从北向南,每年发生1~6代,以末代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

山东省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3代,越冬幼虫于翌年5月上旬在越冬场所吐丝结薄茧化蛹,5月中旬至6月初为化蛹盛期。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

越冬代成虫自5月底开始产第一代卵,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

卵期5~6天,6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春玉米、高梁心叶。

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中旬,此时也是第二代卵盛期,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为7月中、下旬。

8月上、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盛发期,卵多产于夏玉米上,到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进入为害盛期,幼虫可持续为害到9月下旬,后陆续隐蔽越冬。

玉米螟成虫白天隐藏在作物或杂草中,夜间开始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

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1~2天后开始产卵,卵多产于玉米叶背中脉附近,一般株高在50厘米以下的植株着卵量很少。

幼虫共5龄,有趋糖、趋湿、趋触和负趋光性,因此,多选择玉米含糖量相对较高,组织幼嫩、便于潜藏且较阴暗潮湿的部位取食为害。

玉米螟虫的发生与虫源基数、气候条件、天敌数量等有密切关系。

一般虫源基数越大,下代发生的程度就越重。

玉米螟喜中温高湿,一般气温为15~30oC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有利于玉米螟各虫态的生长发育。

玉米螟天敌种类较多,特别是赤眼蜂,对卵的寄生率较高,如果赤眼蜂发生期越早,数量越大,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也越强,虫害造成的损失也越低。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虫品种。

(2)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源基数。

于越冬幼虫化蛹前,采取高温沤肥、作燃料或铡碎作饲料等方法,压低虫源,减轻为害,(3)改春播为夏播,使第一代玉米螟丧失繁殖基地,减轻第二代玉米螟的发生为害。

(4)种植诱杀作物。

根据雌蛾趋向生长高大茂密田块产卵的习性,有计划地种植部分春玉米或谷子,诱集成虫产卵,然后,集中有效地进行药剂防治,或拔除沤肥及用作饲料。

2、生物防治。

(1)释放赤眼蜂:

在玉米螟产卵期放蜂,根据虫情确定放蜂量和放蜂次数。

一般每亩放蜂1~2万头,分2次释放,卵盛期放蜂量应适当大些。

(2)用Bt防治螟虫:

用0.5公斤孢子含量100亿/克的Bt菌粉,拌于5公斤煤渣颗粒上,于玉米心叶期撒入心叶内,可有效地防治玉米螟、高梁条螟等钻心虫。

(1)心叶期防治:

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0.25公斤,加入5公斤细砂拌匀,施入心叶中。

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拌细土250公斤,配成毒土撒施。

(2)穗期防治:

在玉米雌穗授粉结束后,剪去花丝带出田外,并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滴或喷在穗顶上,可有效地防治玉米螟及其他穗虫。

2、玉米穗虫

玉米穗虫主要有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高梁条螟、红缘灯蛾、粘虫等,以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

(1)、桃蛀螟:

桃蛀螟DichocrocispunctiferalisGuenee,又称桃斑螟,俗称桃蛀心虫,主要为害玉米、高梁、棉花、桃、柿、板栗等。

幼虫多从雄穗小花、花梗及叶鞘蛀入茎内,并在茎内和雌、雄穗上蛀食为害。

成虫体长12毫米,翅展22~25毫米,黄至橙黄色,体及翅表面有许多豹纹状黑斑点,胸背7个,腹背第1和3~6节各有3个横列,第7节有时有1个,第2、8节无黑点,前翅25~28个,后翅15~16个。

卵椭圆形,初乳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