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61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计算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

H1N14O16)

Ap(H2)>p(O2)>P(N2)Bp(O2)>P(N2)>p(H2)

Cp(H2)>P(N2)>p(O2)DP(N2)>p(O2)>p(H2)(2002年广东大综)

这两道题均考察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知识,用到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相对原子质量间的关系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知识。

大纲要求掌握。

11.今有0.1mol/LNa2SO4溶液300mL,0.1mol/LMgSO4溶液200mL和0.1mol/LAl2(SO4)3溶液100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A1︰1︰1B3︰2︰1C3︰2︰3D1︰1︰3(2002春季理综)

7.0.01mol·

L-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pH=4,则它的电离度为

A.1%B.2%C.5%D.10%(2002年全国理综)

8.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g。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g氯化钠和6.5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30%B.

×

100%C.26.5%D.

100%(2002年全国理综)

这三道题都是有关溶液的计算,但考察的知识点又有所不同。

考察了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和电离度的有关知识,从考察的知识来看都是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从能力来看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和一定的解题技巧。

15.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也可还原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化合物乙,其分子式为C2H4O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分子中C的质量分数为40%B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C乙比甲的沸点高D乙和甲的最简式相同(2002春季理综)

12.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A.FeOB.Fe2O3C.CuOD.Cu2O(2002年全国理综)

13.化合价为n的某元素的硝酸盐的式量为x,其氢氧化物的式量为y,则n的值是

A.

B.

C.

D.

(2002年全国理综)

23.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Χ,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

则X的分子式是(原子量:

H-1C-12O-16)

 

A.C10H14B.C11H16C.C12H18D.C13H20(2002年河南大综)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有两组份,两组份各取1摩尔,在足量氧气中燃烧,两者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A乙烯和乙醇B乙炔和乙醛C乙烷和乙酸甲酯D乙醇和乙酸(2003北京春考理综)

这五道题均考察与确定物质组成有关的计算,能力要求掌握。

但同时考察了学生巧解巧算的能力。

2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

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2002年河南大综)

25.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原溶液中HBr和H2CO3的浓度都等于:

A.0.0075mol•L-1B.0.008mol•L-1

C.0.075mol•L-1D.0.08mol•L-1(2002年河南大综)

24.(14分)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10L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⑴.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________L,V(H2)=________L

⑵.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

V(H2)=________(2002年全国理综)

25.(16分)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g。

计算:

(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原混和气体中CH4跟O2的体积比(2003北京春考理综)

这四道题均是考察有关化学方程的计算,计算出以后需要进行比较、讨论、推理,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脑子不清楚不得分。

大纲要求为掌握。

通过这些试题,我们可以看出:

高考综合科中化学计算主在的两种考察形式:

一是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公式进行解答,用来考察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

二是运用简单的化学计算技巧进行巧解,考察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因此,建议化学计算专题的复习应安排两个专题进行讲解和训练。

一、以巩固双基知识点为主的计算训练

1、以微观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阴、阳离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为主有有关原子结构的计算。

(1)科学家把不同的原子称为核素。

最近,我国科学家又合成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为18572Hf说法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B它是一种新的元素

C其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D它是Hf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2)某二价非金属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其质量数为32,中子数为

A12B14C16D18

(3)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X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A(m+n+2)w/mmolB(m-n+2)w/mmol

C(m+n-2)w/mmolD(m-n-2)w/mmol

(4)主族元素X、Y,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a,X2+比Y2—核外少8个电子,若Y原子的质量数为b,则Y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Ab—a—10Bb—a—8Cb+a+8Db—a—4

(5)有

Xn—和

Ym+两种简单离子(X、Y为短周期元素),且Xn—比Ym+多一

个电子层,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b+m+n=10Ba+n=b-mCa-b+m+n=8Da-n=b+m

2、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价态,以反应过程中电子守恒为主的有关化合价计算。

(1)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A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时,还原产物是

A、NO2B、NOC、N2OD、N2

(2)某强氧化剂XO(OH)2+,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

如果还原2.4×

10-3molXO(OH)2+,需用30ml0.2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还原后X的最终化合价为

A、+1B、+2C、-2D、0

(3)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0.100mol/L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A、S2—B、SC、SO32—D、SO42—

3、以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观粒子数目为主的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的0.1NA

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C.25oC,压强为1.01×

105Pa时,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B.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A

C.1L1mol/LCuCl2溶液中含有的Cu2+的个数为NA

D.25oC,1.01×

105Pa时,1mo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A 

B.3NA个NO2分子跟水分子充分作用,转移(偏移)的电子数为2NA

C.在甲烷分子中,NA个碳原子与4NA个氧原子形成离子键

D.在标准状况下,11.2L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3gNa2CO3固体含有的CO32-离子数为0.5NA

B.0.5mol氖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1molNa2O2与水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NA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克含有b个分子,则n克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单位L)应是

A22.4nb/mNAB22.4mb/NAC22.4nNA/mbDnbNA/22.4m

(6)若某钠原子的质量是ag,12C原子质量是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元素的原子量一定是

B.mg该钠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C.该钠原子mg中所含的质子数是

D.该钠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4、以多角度、多综合为主的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

(1)反应

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钟变化正确的是

A.NO:

0.001mol·

L—1B.H2O:

0.002mol·

L—1

C.NH3:

L—1D.O2:

0.00125mol·

L—1

(2)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

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5mol·

L—1·

S-1。

则此一段时间是:

A.1秒B.2秒C.0.44秒D.1.33秒

(3)在一个6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X(气)和2L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

2Q(气)+nR(气)。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式中n值是

A.3B.4C.5D.6

(4)把6mol气体A和5mol气体B混合充入4L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3A(g)+B(g)

xC(g)+2D(g),达到平衡,需5min,此时生成的D为2mol,测得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

mi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

min)B.B的转化率为10%

C.平衡时B的浓度为1mol/LD.x的值为1

(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HN4I(固)

NH3(气)+HI(气);

②2HI(气)

H2(气)+I2(气)。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

L-1,c(HI)=4mol·

L-1,则NH3的浓度为

A.3.5mol·

L-1B.4mol·

L-1C.4.5mol·

L-1D.5mol·

L-1

5、有关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相互关系的计算。

(1)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CuSO4或加入ngCuSO4·

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9B

A.m=

nB.m=

C.m=

D.m=

(2)t℃时在一烧杯中盛有一定量KCl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XgKCl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Yg晶体末溶:

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Zg水,再冷却到t℃,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KCl的溶解度为

A

B

C

D

(3)在标准状况下,aL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盐酸的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a/22.4mol/LB.ab/22400mol/L

C.ab/(22400+36.5a)mol/LD.1000ab/(22400+36.5a)mol/L

(4)现有质量分数为m%的KOH溶液,加热使其蒸发掉ng水后,体积浓缩到VmL,质量分数变为2m%,则加热后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mn/14mol/LB.10mn/14mol/LC.56mn/Vmol/LD.mn/56Vmol/L

(5)toC时,在VL密度为dg/cm3的FeCl3(式量为M)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搅拌后,测得溶液中有2molFeCl2,则toC时FeCl3的溶解度为

A.200M/(3Vd—2M)gB.400M/(3000Vd-4M)g

C.100M/(1000Vd-M)gD.M/15Vdg

(6)碱金属溶于汞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

取某种碱金属的汞齐46g投入足量水中产生2.24L气体(标准状况),并得到密度为ρg/cm3的溶液1L,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12/ρ%B.0.8/ρ%C.0.48/ρ%D.0.24/ρ%

6、以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为主的计算。

(1)10mL某气态烃,在50mL氧气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mL气体(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此烃可能是

A.C2H6B.C4H8C.C3H8D.C3H6

(2)常温常压下,气体X与氧气的混合气体aL,充分燃烧后产物通过浓硫酸,并恢复到原来条件下时,体积为a/2L,则气体X是(O2适量)

A.乙烯B.乙炔C.甲烷D.丁二烯

(3)室温下,1体积气态烃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并充分燃烧后,再冷却至室温,气体体积比反应前缩小了3体积,则气态烃是

A.丙烷B.丙烯C.丁烷D.丁烯

(4)含有C、H、O三元素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并已知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CH3OHB.CH3CH2OHC.HOCH2—CH2OHD.HCHO

(5)据报道,1995年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分子式为C200H200的含有多个碳碳叁键的链状烃,其分子含有碳碳叁键最多有可以是

A.49个B.50个C.51个D.100个

7、以处理图表数据、定量实验结果为主的应用性计算。

(1)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质的量n(O2),A、B是两种可燃气体,C是A和B的混合气体,则C中n(A):

n(B)为

A.2:

1   B.1:

2

C.1:

1   D.任意比

(2)有一种多聚硼酸盐为无限网状结构,右图为其结构单元示意图。

其结构基本单元可以表示为(B5On)m—,则m、n的值分别为

A.2,4   B.3,6

C.2,5   D.3,9

(2)准确称取6g铝土矿样品(含Al2O3、Fe2O3、SiO2)

加入100mL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所用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3.50mol/LB.1.75mol/L

C.0.85mol/LD.无法计算

二、以典型解法为主的解题技能训练

1、守恒法

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作为依据,寻找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

复分解反应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几个连续或平行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物质的量相等作为解题的基本思路。

运用守恒法解题既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提高解题的速度,又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中学化学计算中常见的守恒问题有如下几种情况:

1)、根据反应前后某一微粒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进行巧解运算;

2)、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相等,确立化学式;

3)、根据化学式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求离子所带的电荷或某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而进行的有关计算;

5)、根据原电池中正负两极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规律,求两极产物的量或未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等。

(1)某硅酸盐的组成可表示为:

K2Al6Si6H4Ox,则x的值为

A.2B.12C.24D.无法判断

(2)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已知沉淀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相等,则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29.6%B.42.1%C.14.8mol/LD.6.22mol/L

(3)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B.0.5molC.0.15molD.0.25mol

(4)将3.20gCu跟30.0mL10.0mol/L的硝酸反应,产物只有NO和NO2。

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molH+,则此时溶液中含有NO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A.a/2molB.2amolC.0.1amolD.(a+0.1)mol

(5)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

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

溶解28.4g上述混合物,消耗1mol/L盐酸500mL。

燃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

A.35gB.30gC.20gD.15g

2、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

其中的差量主要包括:

质量差、物质的量之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

这种差量跟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相应的量成比例关系,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解此类题的关键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然后求解。

解题关键是能从反应方程式中正确找出对应于题目中“实际差量”的“理论差量”。

(1)标准状况下,一个装满氯气的容器质量为74.6g,若装满氮气质量为66g,则此容器的容积为

A、22.4LB、44.8LC、1.12LD、4.48L

(2)将15LNO2通过水后(未完全反应)可收集到7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被氧化的NO2有

A、4L B、6LC、8LD、12L

(3)已知NaNO3的溶解度20oC时为87.5g,65oC时为130g。

把20oC时饱和NaNO3溶液150g加热到65oC(假设不蒸发),欲使其达到饱和需要加NaNO3的质量为

A.43gB.34gC.17gD.68g

(4)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0.25。

若反应前后条件不变,则反应后缩小的气体体积与原反应物的体积比值是

A.1/5B.1/4C.1/3D.1/2

(5)现有KCl、KBr的混合物3.87g,将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6.63g沉淀物,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0.241B.0.259C.0.403D.0.487

(6)3g镁、铝合金与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所得溶液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g,则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mol/LB.1.5mol/LC.2mol/LD.2.5mol/L

3、参照法

所谓“参照法”就是对乍看很难,似乎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求算或判断混合物的组成的题,找一个适当的“参考对照数”,参照题目以外的化学原理、定理,采用“平均值原理”、“极端假设法(即极限法)”、“设一法”、“相关迁移法”等方法进行“拓宽解题思路、缩小答案范围”的处理,在有限的小范围内依据客观事实和某些规律加以推算、分析求解的一种方法。

(1)把含有某一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300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A.NaClB.AlCl3C.KClD.CaCl2

(2)X和Y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和B,A的分子组成为XY2,其中X的质量分数为44.1%,B中X的质量分数为34.5%,则B的分子式为

A.X2YB.XY3C.XYD.X3Y

(3)由10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0.1mol,则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KHCO3和MgCO3B.MgCO3和SiO2

C.K2CO3和SiO2D.无法计算

(4)1摩CO与2摩H2O(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

CO+H2O(气)CO2+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6摩CO2。

若在相同条件下将H2O(气)由2摩改为4摩,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

A.0.3molB.0.6molC.0.9molD.1.2mol

(5)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2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1gH2,则这种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A.Fe、MgB.Mg、AlC.Fe、ZnD.Al、Cu

(6)质量为25.6g的KOH和KHCO3混合物在250oC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煅烧后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