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67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档格式.docx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6、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7、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择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8、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根本意义是()

A.有利于实行民主集中制B.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

C.有利于基层政权建设D.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9、在新中国政权建设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注意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

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为例,63名委员中,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30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人。

这最能说明()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已经确立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中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10、“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

大家公认:

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

”这段话表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⑤中共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

11、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2、下图是2009年8月28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20年县庆的部分场面。

全县人民载歌载舞,张灯结彩,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感激之中。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

A.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B.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

C.国务院和中央民族委员会制定的D.宪法规定的

13、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

“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的心更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

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争取实现全国解放B.庆祝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C.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某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4、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以下图片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的有()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其表现是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④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③B.①②①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民主法制的完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部法律,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它是()

A.《劳动和社会保障法》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宪法》为核心的百年中国宪政之路终显曙光。

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我国《宪法》是在()

A.1954年B.1979年C.1982年D.1999年

20、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

该提问涉及的是()

A.中美关系问题B.台湾问题C.西藏问题D.钓鱼岛问题

21、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巨幅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A.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22、“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3、右图两部法律所反映的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A.社会性质不同B.实施群体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D.享受权利不同

24、下列四幅图是反映海峡两岸关系的有关图片,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台儿庄成为首个两岸交流基地《反分裂国家法》通过

马英九当选台湾领导人美向台兜售武器

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③马英九的胜选表明两岸统一指日可待④国际反华势力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巨大障碍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5、右图是海协会2009年4月21日公布的会徽。

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的宗旨

1说明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已经开始

2表达了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平等协商的共同愿

3包含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圆融”的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二、材料解析题(26题11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1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章总纲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制定左图所示文件的背景是什么?

它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2分)

(2)右图所示重要文件是哪次会议制定的?

该文件具有怎样的性质?

(4分)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3分)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2分)

2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朱德与民主党派知名人士的合影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这一制度有何新的重大发展?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4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这一规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材料三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北京2010年1月22日电)

(3)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1984年,这一制度又获得了怎样的重大发展?

请写出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四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6分)

材料四

湖北省荆州市桃花山镇九佛岗村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

(4)上图所示的基层民主形式有何特点?

保障这一民主形式实施的是哪部法律?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5年7月,曾协助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时任国民参议会参政员的黄炎培应毛泽东之邀访问了延安。

在谈话中,黄炎培提出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黄炎培周期律”。

毛泽东当即回答:

“我们已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年谱》中卷

材料二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

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

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材料三2001年1月,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是否存在黄炎培所说的“周期律”。

如果有,其根源是什么?

(2)建国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是怎样贯彻社会主义民主的?

(4分)

(3)材料二所说的“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

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3分)

(4)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是怎样吸取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

(5)你是如何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的?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

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还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导报》

请回答: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当前我国对台与对港澳的具体政策有何明显不同?

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有哪些?

(4)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参考答案

1.D2.B3.A4.D5.D6.A7.D8.D9.A10.C11.D12.D13.C14.A15.B16.D17.A18.D19.D20.B21.C22.D23.A24.C25.D

26、

(1)背景:

解放战争已取得全国范围内的基本胜利(或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已取得胜利)。

作用:

施政纲领。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

27、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使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4)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5)不断发展,逐步完善;

呈现制度化、法律化的特色。

28、答案:

(1)存在。

如秦朝、隋朝和元朝,即使蒋家王朝也不例外。

根源在于这些政权是家天下而非民天下,是专制独裁而非民主政治,是主权在君(独裁者)而非主权在民。

(2)①召开新政协会议,民主协商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在民主的基础上制定《共同纲领》。

②1954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④建立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使他们拥有充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⑤在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

(3)“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毛泽东错误发动;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

后果:

党的领导集体被严重削弱,大批富有经验的老干部被打倒,党的组织严重涣散;

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践踏。

(4)提出法制建设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加强立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不断加强依法治国的力度。

(5)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29、答案:

(1)写于1896年。

因为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了台湾。

(2)抒发了作者对台湾被日本割占,离开祖国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3)台湾统一后可以保留军队。

有利因素——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不利因素——台独势力;

国际反华势力。

(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两岸统一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