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68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枣阳市站在快速发展、实力增强的新起点上,实现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是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加速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更是枣阳市县域经济厚积薄发,实现率先崛起、再创辉煌的重大机遇期。

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枣阳市“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枣阳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抓人促事”这条主线,紧扣“发展经济、富裕人民”两大主题,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新环境塑造”三大历史性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立市、实干兴市、合力建市”四大战略,牢固树立“人本化、市场化、外向化、人文化、生态化”五大理念,努力建设实力枣阳、活力枣阳、魅力枣阳、和谐枣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转折中转型、在奠基中奋进、在实干中崛起,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市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全是上下发展精力最集中、发展氛围最浓厚、发展后劲最坚实的时期之一,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5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08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1.25亿元和54.45亿元。

全市获得“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全国果蔬无公害生产十强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省金融信用县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全面落实了免征农业税政策,进一步完善了粮农直接补贴办法,完善和规范了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机制,推进了农村土地二轮延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化解乡镇不良债务。

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减少,规范完善了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经济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得到加强,重大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制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全市已有31家企业获得外贸进出口经营权,比“十五”时期增加10家,外贸出口总额达到4470万美元,是2005年的4.8倍,年均增长36.9%;。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先后完成了中兴路、人民路、新华路等35条城市主(次)干道改造、新建、配套建设工程,总长111公里;形成了以书院街、建设路、民主路等为横轴,以人民路、新华路、光武路等为纵轴,以中兴路、西环路为辐射圈,背街小巷交错分布的城区道路交通网络体系。

城市供水排污事业不断发展,铺设城区供水管11公里,供水普及率达90%以上,日处理6万吨污水处理场投入运行。

开展城市河道生态治污工程,完成沙河两岸截污主管渠工程、污水处理厂、第二滚水坝工程、河道清淤及护坡工程、两岸道路景观工程。

形成了点、线、面、带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市区绿化面积达7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先后获得了“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29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30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4.9%。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均有大幅度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本实现全覆盖。

全市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供养得到有效保障。

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城乡就业人员总数达到4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总量达到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农村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转移就业17万人。

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得到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土地、环保、计划生育三大国策得到有效贯彻;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经验。

“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得益于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最强大的发展动力,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最鲜明的发展导向,坚持把惠及民生作为最根本的发展追求,坚持把突出重点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方法,从而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特色之路。

这些经验是全市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勇攀新高的不竭动力。

——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最强大的发展动力。

我市始终把干部群众的思想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资源开发,把思想的潜力转化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谋划力、执行力,增强发展的竞争力、软实力。

通过思想的不断解放,在全市形成了一种全新导向:

不走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换取眼前经济增长的“老路”,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路”,不走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弯路”,不走只顾干部政绩,不顾群众得实惠的“歪路”。

——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最鲜明的发展导向。

我市结合枣阳的实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和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围绕“抓人促事”这条主线,紧扣发展经济、富裕人民两大主题,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新环境塑造三大历史性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兴市、实干兴市、合力建市四大战略,牢固树立人本化、市场化、外向化、人文化、生态化五大理念,最大限度地把全市上下的心思、精力、凝聚力统一到发展上。

——始终坚持把惠及民生作为最根本的发展追求。

我市围绕打造廉洁自律、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政府体系,始终坚持改善民生,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实施一系列富民、惠民、利民、安民工程,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加快推进“法治枣阳”、“平安枣阳”建设,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努力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市人民,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

——始终坚持把突出重点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方法。

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按照“大招商、招大商”的思路,多引项目,多争项目,项目和资金源源不断地进来,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润阳电池、万通棉业、元大粮油、雨润肉鸡加工、蓝贝啤酒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先后落户我市,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

面临着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的双重考验,面临着强市与富民的双重考验,面临着较快地改变城市面貌与较快地改变农村面貌的双重考验。

具体体现在:

一是发展不够是最大的实际。

近年来,尽管我市在发展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与全省先进县市相比、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人均还不够高,经济效益还不够好。

二是工业化程度不高是最突出的矛盾。

从目前看,我市还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还不够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三是发展方式不佳是最明显的制约。

产业集群效应还不突出,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有限。

统筹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压力很大。

四是发展环境不优是最现实的瓶颈。

城市特色还不够鲜明,城市功能还有待完善,城市管理还有待加强。

五是群众享受的发展成果偏少是最核心的问题。

全市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与群众更高的期待还有差距;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够平衡。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和基本市情,科学判断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凝聚全市力量,奋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不断满足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四)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一是中部崛起战略深入推进带来的机遇。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海内外资本与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深化和落实,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和汉江中下游综合开发战略的实施,都将为枣阳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国家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带来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将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建设的能力越来越强,公共财政用于社会建设的比例将逐年提高,社会建设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这对于我市加强社会建设、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带来了机遇。

三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这对于我市在结构调整中扩大总量,在总量扩张中优化结构,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是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带来的机遇。

国家已经把推进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这对于我市抢抓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机遇期,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襄十随”城市群发展的机遇,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小城市为支撑,建制镇为依托,规模适度、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全面提升枣阳城镇化水平,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发展的释放效应带来的机遇。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我市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产业布局更趋合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积蓄的后劲日益显现,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发展思路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得到创新,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及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统筹推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扩大开放中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在深化改革中促进新农村全面发展,在改善民生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着重在加快推进城镇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保持跨越式发展的势头。

——坚持转型发展。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效益枣阳。

——坚持统筹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拓展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项目的策划、争取和实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激活民间资本。

同时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术与引管理、引要素与引机制并重,坚持经济建设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并举,努力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建设和谐枣阳。

(三)战略定位

1、城市发展定位。

努力把枣阳打造成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中等规模现代田园风光城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基地、汉文化旅游重地。

2、空间发展定位。

形成城市形态合理、城乡一体化,城市经济与镇域经济两翼起飞,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小城市(吴店、兴隆)三极拉动的发展新格局。

3、产业发展定位。

形成以优质、高效、生态为标志的现代城郊农业;形成以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为标志,研发、制造、营销相匹配的集约高效的现代工业;初步形成多样化、规模化的现代服务业。

(四)发展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力争在“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在全省保持较前位次,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外开放程度、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全襄阳市平均水平,增长速度高于“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和全省平均增速,全市综合实力跃入全省先进行列,力争进入全省“十强”县市。

三、“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

(一)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统筹运用现有资源、环境、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以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构建产业创新集群,全面提高产业间关联度和融合度;以高端化、多元化、集群化为发展取向,努力形成以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特色化、产业形态集群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七大支柱产业为依托,大力实施“千、百、一”工程,到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达到75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000亿元,主导产业总产值年突破100亿元,年利税突破1亿元的企业达一家以上。

1、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力争到2015年,建成食品加工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个产值过两百亿的产业集群,纺织、新材料、化工3个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及生物1个产值过100亿的产业集群。

金红石开采加工实现重大突破,力争培育成带动全市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

2、加快特色园区建设。

按照建设大园区,承接大产业的战略思想,以及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统筹推进枣阳经济开发区和吴店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将市级25平方公里工业园和吴店、兴隆10平方公里园区连成一片,打造35平方公里大园区新格局。

围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进一步完善工业区规划修编,以规划引领园区建设;围绕“十通一平”(通路、通电、通讯、通水、去污排水,通暖、工业蒸汽、工业燃气、信息高速公路、天然气、土地平整)要求,加快搬迁整理,加大功能开发,大力推动检测、研发、物流中心和职工住宅、人才公寓、便利中心等生产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项目承载力和资源集聚力。

坚持特色优势、集聚集约、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强势推进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着力做大规模、做长链条、做强技术、做优品牌,加快构建食品加工工业园、机械加工工业园、纺织工业园、化工工业园等布局集中、特色鲜明、设施完备的“一区多园”格局,把园区打造成产业优化升级的先导区、创优创新的引领区、集聚集约的示范区、低碳发展的先行区,走出一条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企业集群化的新路。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现代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继续大力推广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覆盖面和应用率,重点推广CAD、CIMS及其他相关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设计水平,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善,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实现企业产品各阶段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能力,满足市场需求,使企业具有较强的抗御风险能力。

针对我市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特点,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单机、单元控制所需的有效方法和装置,以数控数显示为起点,改造现有机械设备,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研究、引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机电产品进行嫁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同时在新产品开发中引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制全新设计的光机电结合的一体化产品。

在食品饮料业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自动化程度。

研究、开发、推广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机电一体化的纺织机械,提高纺织技术水平;推广应用纺织CAD/CAM、服装CAD、计算机分色制版系统。

加快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大力推广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不断扩大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产业化水平;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农畜抗菌素、植物源农药及以虫治虫技术等;大力研究、开发、引进应用农副产品储藏、加工、流通过程中的高新技术,提高农副产品的加工深度,延长储存周期;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耕作、灌溉技术;使我市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和节水的现代农业转变。

4、实施“小巨人”计划。

一是提倡企业相互持股,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民营、外资企业向骨干企业投资入股,实现企业强强联合。

二是优先推荐骨干企业申报国家技改、技术开发和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优先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优先配置政府可控要素资源。

三是推动实施以“树名企、创名品、育名牌”为主题的名牌带动战略,力争“十二五”期间,工业产品新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5-10个以上,国家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3个以上。

四是加快中小企业成长,对于入选全省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企业,积极争取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市财政按照省专项资金的一定比例予以配套;选择一批“小巨人”作为金融、财政、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扶持服务对象,各担保公司、金融机构、城投公司积极为成长型中小企业优先提供信用担保和信贷资金支持,扶持一批效益好、成长性好的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骨干企业,推动优势成长型企业裂变发展,“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规模企业20家以上。

五是按照“抓大活小”的战略思路,积极推进四海、金鹿、三杰、飞龙等骨干企业体制创新,促进新一轮重组扩张,力争2-3家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块成功上市。

(二)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农村建设置于城乡大系统中来谋划,将农业发展置于工农大系统中来推进,将农民问题置于社会大系统中来思考,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市民待遇来对待农民,以城市化理念建设农村,全力以赴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引爆点,坚持以突破性发展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以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和以现代物流、信息、金融和中介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跃上新台阶。

(四)坚持内外贸并举,扩大进出口总量。

1、以提升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为突破口,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一是建立出口基地,培植出口大户。

以枣化公司、金马化工公司、金鹿化工公司、四海道普化工公司为龙头,建立化工产品出口基地;以万通、丝源、红旗等企业为龙头,建立纺织服装出口基地;以湖北福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飞龙摩擦材料公司、福星摩擦材料公司、兴亚摩擦材料公司为龙头,建立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以平林雷山天然食品加工公司、大华峰产品加工厂为龙头,建立农产品出口基地。

二是运用中小型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科技专项资金、外贸发展资金和招商引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出口基地、出口大户加快发展,并加强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出口中的实际困难。

三是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多引进出口创汇性的企业。

四是迅速提高企业规模,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提高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扩大出口主体、重点鼓励生产企业出口。

依托产业优势,鼓励啤酒、汽车零配件、食品、化肥、三聚氰胺、有机硅等优势产品的出口。

2、以巩固传统市场为基础,以开拓欧美、非洲、独联体市场为重点,调整出口市场结构。

一是加强与全省外经贸企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将开拓新市场由政府推动变为企业主动,主动灵活地不断扩大使用各种贸易方式,在国外市场上开拓更宽更广的活动空间。

二是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拓多种渠道,想方设法发展更多的海外客户。

积极利用参加国际上举办的各种博览会、展览会、展销会等活动的机会,运用国际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方式与国际上一些大财团、跨国公司、综合商社等联系挂钩,了解国际市场,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开拓。

三是及时规划、确定开拓计划和目标。

深入研究海外市场布局、贸易习惯、贸易环境,进行市场细分;主动调整商品结构,在特色化、专业化、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巩固东南亚、港澳等传统市场份额,深度开发欧美市场,积极开拓非洲、拉美、俄东等新兴市场。

 

3、以扩大一般贸易为主,多种贸易方式并举,调整贸易方式结构。

在继续努力扩大一般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沿海加工贸易的内移。

合理规划布局,把吴店工业园和经济开发区作为加工贸易的重要基地加以扶持,积极促进这些重点区域加工贸易基地建设。

积极发展技术贸易。

引导和帮助高科技企业参加各类技术博览会或展销会。

大力挖掘、发挥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在技术贸易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民私营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技术创新以及信息等方面服务的社会机构和体系,充分发挥民私营企业灵活机动的特点和创造性,使其成为技术进步、开发技术、开展技术出口贸易的一支生力军。

大胆探索服务贸易。

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服务企业素质,降低经营成本。

积极开拓服务贸易出口。

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把信息咨询、法律、中介服务等领域作为当前扩大服务贸易出口重点开拓的领域。

(五)坚持科教强市战略,强化科技和人才工作的支撑作用。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把增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首位,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

一是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同企业改组、改制相结合,将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和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吸纳科技成果。

二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科技优势,进一步加强横向科技协作联合,积极创办各类科技示范园、中试基地等科研生产联合体,继续发挥“农科教”、“产学研”等各种科技经济联合体的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本市及外地科技人员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或领办镇村企业、各类园区,培育和创建一批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搞好技术咨询、资产评估、专利申请、技术合同仲裁等社会化技术服务,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基本建成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科技进步新体制。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队伍能力与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努力使我市人才资源开发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①高层次人才。

着重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学术技术带头人。

引进教育、卫生、道路桥梁、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引进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二是经营管理人才。

引进领办创办科技含量较高的经济实体和科技实体的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引进有融资投资能力并愿意来枣阳投资和持有重要专利的海内外人才。

三是乡镇办事处以上中青年党政领导人才。

重点跟踪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副科级以上党政人才,进一步优化党政领导人才结构。

②高技能实用人才。

围绕我市工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技术学校和技校作用,重点培养一批机构加工、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模具量具制造、特种技术焊接、农产品加工等专业的高技能紧缺人才。

③支柱产业紧缺人才。

围绕汽车及零配件、纺织、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形成强有力的研发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④现代服务人才。

围绕我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培养和引进金融、信息、贸易、法律、社会中介服务、旅游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⑤农业和农村实用人才。

紧紧围绕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目标,加快乡村科技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3、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整合全社会资源,深入开展针对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