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71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硫及其硫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Word下载.docx

当≤2/3时,2H2S+322S2+2H2(2过量)

当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2

B.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l2、Br2、Fe3+、HN3、n4等,甚至S2均可将H2S氧化。

.不稳定性:

300℃以上易受热分解

③H2S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3.硫的氧化物

(1)二氧化硫:

①S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②S2是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2有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如:

S2+l2+2H2==H2S4+2Hl

④S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2H2S+S2==3S↓+2H2

⑤S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实验室制法:

Na2S3+H2S4(浓)==Na2S3+H2+S2↑

或u+2H2S4(浓)===uS4+2H2+S2↑

(2)三氧化硫:

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

(3)比较S2与2、S3

S22S3

主要物性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

40)无色、无气味气体能溶于水(1:

1)无色固体熔点(168℃)

与水反应S2+H2H2S3中强酸

2+H2H23弱酸

S3+H2==H2S4(强酸)

与碱反应

a(H)2aS3↓a(HS3)2

清液白清液a(H)2a3↓

a(H3)2

清液白↓清液S3+a(H)2==aS4(微溶)

紫色石蕊变红变红变红

品红褪色不褪色不褪色

鉴定存在能使品红褪色

又能使清石灰变浑浊不能使品红褪色

但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化性S2+2H2S=2S↓+2H22+2g=2g+

2+=2

还原性有无

与Na22作用Na22+S2==Na2S42Na22+22==2Na23+22Na22+2S3

==2NaS4+2↑

(4)酸雨的形成和防治

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

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其中又以硫酸为主。

从污染排放出的S2、Nx(N、N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起始物,因为大气中的S2在光照、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的作用下,经氧化、溶于水等方式形成H2S4,而N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N2,N2直接溶于水形成HN3,造成了雨水pH值降低,便形成了酸雨。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

气相反应:

2S2+2=2S3、S3+H2=H2S4;

液相反应:

S2+H2=H2S3、2H2S3+2=2H2S4。

总反应: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

2N+2=2N2、3N2+H2=2HN3+N。

引起硫酸型酸雨的S2人为排放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尾气的排放、土法炼硫等。

引起硝酸型酸雨的Nx人为排放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

酸雨危害:

①直接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

②使土壤酸化,损坏森林;

③腐蚀建筑结构、工业装备,电信电缆等。

酸雨防治与各种脱硫技术:

要防治酸雨的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的污染物排放。

因此研究煤炭中硫资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采取排烟脱硫技术回收二氧化硫、寻找替代能、城市煤气化、提高燃煤效率等都是防止和治理酸雨的有效途径。

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各种脱硫技术的应用。

在含硫矿物燃料中加生石灰,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其反应方程式为:

S2+a=aS3,2aS3+2=2aS4;

也可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S2,其反应方程式为:

S2+a(H)2=aS3+H2,S2+a3=aS3+2,2aS3+2=2aS4。

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的S2和,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在773K和催化剂(铝矾土)的作用下,使二者反应可收回大量的硫黄,其反应原理为:

S2+2==S+2

4.硫酸

①稀H2S4具有酸的一般通性,而浓H2S4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②S42—的鉴定(干扰离子可能有:

32-、S32-、Si32-、Ag+、P43-等):

待测液澄清液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42-离子)

③硫酸的用途:

制过磷酸钙、硫酸铵、硫酸铜、硫酸亚铁、医药、炸药,用于铅蓄电池,作干燥剂、制挥发性酸、作脱水剂和催化剂等。

二、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

1.生产过程:

三阶段S2制取和净化S2转化为S3S3吸收和H2S4的生成

三方程4FeS2(s)+112(g)=2Fe23(s)+8S2(g);

△H=-3412/l2S2(g)+2(g)2S3(g);

△H=-1966/lS3(g)+H2(l)=H2S4(l);

△H=-1303/l

三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理矿石粉碎,以增大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逆流原理(热交换器)目的:

冷热气体流向相反,冷的S2、2、N2被预热,而热的S3、S2、2、N2被冷却逆流原理(983%的浓硫酸从塔顶淋下,气体由下往上,流向相反,充分接触,吸收更完全)

设备中排出的气体炉气:

S2N22矿尘(除尘)砷硒化合物(洗涤)H2气(干燥)……

净化气:

S2N22S2、2、N2、S3尾气:

S2及N2、2

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

说明矿尘杂质:

易使催化剂“中毒”

H2气:

腐蚀设备、影响生产反应条——

理论需要:

低温、高压、催化剂;

实际应用:

400℃~00℃、常压、催化剂实际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3,以免形成酸雾不利于气体三氧化硫被进一步吸收

2.尾气处理:

氨水(NH4)2S3(NH4)2S4+S2↑

NH4HS3

三、氧族元素

1.氧族元素比较:

原子半径<S<Se<Te

单质氧化性2>S>Se>Te

单质颜色无色淡黄色灰色银白色

单质状态气体固体固体固体

氢化物稳定性H2>H2S>H2Se>H2Te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2S4>H2SeS4>H2Te4

2.2和3比较

23

颜色无色气态—淡蓝色

气味无刺激性特殊臭味

水溶性臭氧密度比氧气的大

密度臭氧比氧气易溶于水

氧化性强

(不易氧化Ag、Hg等)极强(3+2I+H2==2H+I2+2)

(易氧化Ag、Hg等不活泼金属)

漂白性无有(极强氧化性—作消毒剂和脱色剂)

稳定性>

322323===32常温:

缓慢

加热:

迅速

相互关系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3.比较H2和H22

H2H22

电子式

化学键极性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分子极性有有

稳定性稳定

2H22H2↑+2↑不稳定

2H222H2+2↑

氧化性较弱(遇强还原剂反应)

2Na+2H2==2NaH+H2↑较强(遇还原剂反应)

S2+H22===H2S4

还原性较弱

(遇极强氧化剂反应)

2F2+2H2===4HF+2较强

(遇较强氧化剂反应)

2n4—+H22+6H+==2n2++2↑+8H2

作用饮用、溶剂等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等

Ⅳ典型例题

例1:

A、B、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无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

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1)在A、B、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用A、B、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是。

【解析】本题不仅考查学生对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综合认识水平,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推理能力的综合检验。

题目中的三问,由易到难,考查层次由低到高,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具体运用等能力,第(3)问又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考查了学生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

(1)根据框图所示,单质甲+单质乙化合物A,所以A中一定含乙元素;

甲+BA+,由于甲、乙为两不同种元素的单质,所以A中含有的乙元素一定自于B。

(2)由于A、B中都含有乙元素,A+B乙+,乙为单质。

说明A、B中乙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之后生成零价乙元素。

据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归中原理,可知乙元素在A、B介于0价两端,即为正价和负价。

而只有非金属元素才可能表现正价和负价。

所以乙为非金属元素。

(3)在中学化学中,显正、负价的非金属元素有l、S、N、、H。

在此范围中依题进行筛选。

S和N2均合适。

本题可排出下列关系:

【答案】

(1)A、B

(2)非金属,因为A+B乙+,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所以乙是非金属。

(3)S,H2S(或N2,NH3)。

例2硫酸铜在加热条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氧气。

请用给出的仪器、药品(如图所示)设计一个实验,测定硫酸铜在加热分解时产生的氧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并确定在该条下硫酸铜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测得数据和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弥补量480g无水硫酸铜;

②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24L;

③干燥管在实验后质量增加26g;

④实验结束时装置F中的溶液变为Na2S4溶液(不含其它杂质)。

请回答:

(1)硫酸铜加热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首先通过_____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流方向从左向右,分解后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装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进出口序号)。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根据测得的数据,确定该条下硫酸铜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uS4加热分解产生3种气体,为了确定分解反应方程式,必须知道3种气体各自的物质的量。

由于S3、S2是极易或易溶于水的气体,故最终制用气排水量气的只能是2。

干燥管实验质量增加是吸收的S2(水已被浓H2S4吸收),但需注意S3与NaHS3溶液反应时又产生了S2。

n(uS4)==003l;

n(总S2)====004l

(004-003)l=001l

S3+2NaHS3==Na2S4+2S2+H2△n(g)

1l2l1l

01l002l001l

n(原S2)=n(总S2)-n(生S2)=004l-002l==002l

n

(2)==001l

故n(S3):

n(S2):

n

(2):

n(uS4)=001︰002︰001︰003=1︰2︰1︰3

答案:

(1)F;

S3+2NaHS4==Na2S4+2S2+H2

(2)1―10―9―6――3―4―8―7―2

(3)干燥S2和2,保证后面碱石灰吸收的是S2;

(4)3uS43u+2S2↑+S3↑+2↑

例3室温时,H2S和2的混合气体100L,点燃后充分反应,剩余2L,求H2S

和2的体积比。

【解析】剩余的2L气体可能是什么?

①H2S②2和S2③S2

①若H2S过量,余2LH2S则参加反应的=7L×

=0L

=7L×

=2L=(0+2)︰2=3︰1

②若为2和S2则2过量,据:

2H2S+32=2S2+2H&

2△V

2323

2LH2S完全反应,体积减少3L,现减少100L-2L=7L

则需H2S的体积为×

7L=0L,2的体积为7L,7L+0L&

gt;

100L,不可能。

③两种反应物完全反应,产物为S、S2和H2

设H2S的体积为a2的体积为b

则aH&

&

2S+b2=(a-b)S+(b-)S2&

+aH&

2

a+b=100

a=0Lb=0L体积比为1:

1。

b-=2

Ⅴ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合理答案)

1.某学生外活动小组利用图4-9装置做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A.溶有的品红溶液B.溶有的酚酞溶液

.溶有的酚酞溶液D.溶有的品红溶液

2.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H2S4和NaN3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加入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2Hl+H2Se4==H2Se3+l2↑+H2,再将S2通入亚硒酸的溶液中,单质硒即析出。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Se4氧化性弱于l2B.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强于Se

.亚硒酸的氧化性强于硫酸D.析出1lSe需H2Se3、S2、H2各1l

3.一定量的锌与100L18l&

#8226;

L-1的浓H2S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H+)=01l&

L-1。

则生成的气体中S2和H2的体积比为()             

A.1:

2   B.2:

1    .1:

4     D.4:

1

4.下列叙述符合氧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递变规律的是()

A、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

、单质溶、沸点逐渐升高D、单质的密度逐渐变大

.右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A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浑浊;

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A和洗气瓶内溶液分别可能是()

品红石灰水

ABD

AS2H2S2l2

饱和NaH3浓硫酸Na2S3溶液Na23溶液

6.硫酸生产中,是根据化学平衡原理确定的条或措施有()

A.矿石加入沸腾炉之前先粉碎B.使用V2作催化剂

.接触氧化在常压下进行D.净化后炉气中要有过量的空气

二、选择题(有1~2个合理答案)

7.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60%的高氯酸溶液加热不分解,但浓度再高就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热浓的高氯酸遇有机物易爆炸。

纯高氯酸的沸点是130℃。

现在70%的商品高氯酸,为使其进一步浓缩,所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入浓H2S4后,再小心常压蒸馏

B.加入浓H2S4,再进行减压蒸馏

.含仪器连接处的橡皮塞应塞紧,防止漏气

D.各仪器连接处必须用磨口玻璃装置

8.把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铁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加氯化钡溶液,则产生白色沉淀。

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氧化剂是

AS2BFe3+H2S4DHN3

9.将含alNa2S3的溶液与含blNa2S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若再加稀硫酸,则立即出现黄色沉淀并有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产生,则a与b的比值为()

A.大于2B.小于2

.等于2D.大于1/2

10.已知①2H2S+S2==3S↓+2H2

②S+2H2S4(浓)==3S2↑+2H2

③3S+6H==22S+2S3+3H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说明能与酸反应,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B.反应②改用稀硫酸,则放出H2

.反应②和③说明硫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

D.上述反应说明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1.将过量的S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没有沉淀的是()

A.Na[Al(H)4]B.Bal2.Ba(N3)2D.NaSi3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将S2通入a(l)2溶液:

a2++2l-+S2+H2=aS3↓+2Hl

B用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2NH3&

H2+S2=2NH4++S32-+H2

l2通入Na2S3溶液中:

l2+S32-+H2=2H++S42-+2l-

D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S42-+2H++Ba2++2H-=BaS4↓+2H2

13.若发现114号新元素R,下列有关R可能具有的性质不合理的是()

AR是金属元素

BR的单质可作半导体

R不存在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酸且酸性较强

三、实验题

14.右图是检验某物质某项性质的实验装置,打开分液

漏斗的旋钮,往双叉试管中慢慢滴入液体b时,a、两处

即有气体、N产生。

已知:

、N分别是R元素的气态

氢化物和氧化物,两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相等,且每个分

子均含有1个R原子,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7:

32。

(1)___________,N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a、两处分别盛有黑色物质和白色物质,它们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B可能是___________试剂。

(3)从双叉试管上部内壁,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1.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按要求填空。

B:

品红溶液:

碘淀粉溶液D:

Ba(H)2溶液F:

酚酞烧碱溶液

(1)通入空气,加热A处,打开①开关,关闭②开关,写出A处高温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生成物通入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继续通入空气加热A处,同时关闭①开关,打开②开关,并加热E处,并写出E处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E处产物通入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16某校学生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工业制硫酸接触室中反应产物,并测定此条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实验时,装置D锥形瓶中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装置E中溶液褪色。

(1)装置B的三个作用是①;

②;

③。

(2)实验过程中,当V2表面红热后,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后再继续加热,其原因是。

(3)D中锥形瓶盛放的溶液可以是(选填序号)。

①少量澄清石灰水②少量小苏打溶液

③少量氯化钡溶液④少量硝酸钡溶液

反应停止后,要通过装置D锥形瓶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量,测定已被氧化的二氧化硫的量时,在滤出沉淀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简述过程)。

(4)若从锥形瓶溶液中得到的沉淀质量为g,要测定该条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实验时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选填序号),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用含有、a、b、、d中的一种或几种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①装置F增加的质量ag

②装置A中亚硫酸钠减少的质量bg

③装置B增加的质量g

④装置E增加的质量dg

四、无机题

17.归纳整理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学习了氧族元素的各种性质后,可归纳整理出如下表所示的表格(部分)。

性质\元素816S34Se2Te

单质熔点(℃)-218411340

单质沸点(℃)-183********90

主要化合价-2-2,+4,+6-2,+4,+6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单质与H2反应情况点燃时易化合加热化合加热难化合不能直接化合

请根据表2回答下列问题:

(1)硒的熔点范围可能是

(2)碲的化合价可能有

(3)硫、硒,碲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由强至弱酌顺序是(填化学式)。

(4)氢硒酸有较强的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因此放在空气中长期保存易变质,其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Al2Te3可用制备H2Te,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_A12Te3+()—A1(H)3↓+H2Te↑

(6)右图所示为氧族元素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a、b、、d分别表示氧族中某一元素的单质,△E为相同物质的量的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的热效应)。

则:

b代表,d代表(均写单质名称)。

18.固体A和B都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在A、B中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

1,和1:

2。

A、B在高温下煅烧时,产物都是固体和气体D,由D最终可制得酸E,E的稀溶液跟A反应时生成气体G和溶液F。

G和D在常温下混合有浅黄色固体生成。

在F中滴入溴水后,再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加热时又转变成。

根据上述事实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____B的化学式

(2)B燃烧生成和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和D混合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在F中滴入溴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一.1A、2B、3、4A、A、6D、

二.7BD、8BD、9D、10D、11B、12AD、13BD

三.

14.

(1):

H2SN:

S2

(2)FeS,Na2S3盐酸或稀H2S4

(3)有淡黄色固体和水滴生成2H2S+S2==3S↓+2H2

(4)吸收过量的H2S或S2,防止污染环境

H2S+2H—==S2—+H2,或S2+2H—==S32—+H2

129

(1),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浅或变无色,S2+I2+2H2=H2S4+2HI,溶液褪色,先有沉淀生成,而后消失。

Ba2++2H-+S2=BaS3↓+H2;

BaS3+S2+H2=Ba2++2HS3

(2)2S2+22S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6

(1)①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硫②使氧气和二氧化硫混合均匀

③便于通过观察气泡的速率,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硫的比例。

(2)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温度过高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

且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3)③向锥形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