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92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7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海肉类行业协会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直流通路和静态工作点

晶体管是放大电路的核心,但是要使晶体管正常工作,还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即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一、静态工作点的意义

当输入信号电压ui=0时,放大电路称为静态,或称为直流工作状态,静态工作点可以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的一组数值来表示,分别是基极电流IBQ、集电极电流ICQ和集射极电压UCEQ,它们在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上所确定的一个点,就称为静态工作点,习惯上用Q表示,故又称为Q点。

从减少电能损耗的角度来看,总希望静态值越小越好,例如,为了减少电流,依据ICQ=βIBQ,可以减小IBQ,但是,当IBQ太小时,交流信号电压ui的负半波的全部或部分会使晶体管的发射结进入“死区”,电路处于截止状态,失去对负半波的正常放大作用。

相反IBQ太大,除了增加功率损耗外,更严重的是,当输入信号正半波到来时,电路会进入饱和区,iB对iC失去控制作用,同样不能正常放大。

关于信号失真将在下节讲解。

IBQ的值对放大电路工作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IBQ称为晶体管的偏置电流,产生IBQ的电路为偏置电路。

另外,UCEQ和ICQ对放大电路的工作影响也不能忽略,Q点事由他们三者共同确定的,理想的Q点应该处在放大区,并且当外加信号ui时,iB与uBE成线性变化,在iB的变化范围内出差特性曲线间隔均匀,当然也不能脱离安全工作区域。

二、求静态工作点

处于静态状况下的电路,下图为上图的直流通路电路图。

图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符合下述关系:

其中,UBEQ近似等于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硅管为0.7V,锗管为0.3V。

三、静态工作点求解

电路参数如上图直流通路参数所示。

由电路可知:

由回路方程可知: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处理企业密闭空间中毒窒息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突发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适用于本企业密闭空间中毒窒息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3事件特征

3.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在密闭空间内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作业环境中严重缺氧以及有毒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伤害等。

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类型:

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

3.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生产区域内排污井、排水井及地下电缆沟道,危化品仓库等。

3.3可能造成的危害

当工作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且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试验措施进行工作时,会造成工作人员昏倒、休克,甚至人身死亡。

3.4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

(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2)工作监护人离开工作现场,且没有指定能胜任的人员接替监护任务。

(3)工作成员工作随意,不听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的劝阻。

4.1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

“指挥机构及职责”。

4.2职责

总指挥的职责:

全面指挥密闭空间中毒窒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

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值长职责:

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现场工作人员职责: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医护人员职责:

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

安监人员职责:

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5应急通讯

报警电话:

110120

6应急处置

6.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密闭空间中毒窒息突发事件发生后,值长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2)该方案由总经理宣布启动。

(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6.2处置措施

(1)将窒息人员脱离危险地点。

 

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火灾事故主要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火灾三种类型。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现场电气设备、设备、材料放置区等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易燃、可燃物质。

这些易燃、可燃物质遇到明火时,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若有一处发生火灾,很有可能蔓延,就火灾的危害程度及危险性来说是非常大的,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火灾事故多发生于干燥、多风的春秋季节,但生产作业活动引发的火灾事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同综合应急预案“指挥机构及职责”。

3、应急处置

3.1火情处置程序

报警:

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

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领导(负责人)按报警器报警,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接报:

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

并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现场灭火处置工作。

火情已被扑灭,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待有关部门对事故情况调查后,经同意,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

3.2火灾处置程序

3.2.1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

3.2.2按指挥人员要求,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及向有关部门报告,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处置领导小组联系。

3.2.3各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

3.2.4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灭火人员中毒,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

3.2.5疏散组应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

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

3.2.6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3.2.7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抢救伤员等,救援行动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应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3.3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

3.3.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3.3.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3.3.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

3.3.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3.3.5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3.6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口罩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3.3.7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抢险。

3.3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的处置

3.3.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3.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3.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3.3.4可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

3.3.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3.4灭火结束

灭火结束后,注意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

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3.5应急联络与事故报告

3.3.1联络方式

火警电话:

119、医疗急救电话:

120。

3.3.2事故报告

事故报警人员应使用普通话,简明扼要、语速平稳、清晰准确地报告事故概况。

事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地点部位、何种电压触电、人员伤亡情况、现场有无着火或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参加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4.2.1应根据火情、火势情况,选择合适的抢险救援器材。

4.2.2在危险区域以外才可设置应急照明灯。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4.3.1应急救援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抢救受伤人员。

4.3.2应急救援时应注意,防止事故扩大。

4.3.3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4.4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二、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公司设置有高低压用电设备、控制柜、照明设施广泛遍布全厂,若遇电气设备缺陷、不合规范、屏护不符合规范、失效、设备接地(接零)保护不良或失效,运行操作失误、违章操作、检修,试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不当,人员过失或偶然事件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人员触碰高、低压带电体的直接触电伤害。

电气设备和使用的电动工具漏电,人员触碰其金属外壳,在接地(零)不良或漏电保护失效等情况,均有导致人员二次触电危险。

在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中,由于安全、技术组织不当等因素,如无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违反电气检修规程等,都可能造成人员触碰高压或低压带电体的直接触电伤害。

临时用电线路、设施无按规范安装(尤其是临时线拖地和地面积水),无办临时审批手续。

设备检修中的移动照明采用非安全电压。

都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害。

雷雨天气,防雷设施无定期检测或失效,亦会使人员遭受雷击伤害。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发生触电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

生产车间、配电房等

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触电出现的预兆:

带电体裸露;

无漏电保护开关、PE接地;

临时用电线路不按规定设置;

作业人员无任何防护措施;

电工未经培训及无证上岗;

雷雨天气。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2工作职责

2.2.1岗位员工职责

发现可能或已触电者,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

立即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切断电源等;

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

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2.2.2班组长职责

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本车间应急小组组长;

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

2.2.3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及时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部,接受并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医疗救护应急处置措施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

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住医院救治。

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

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

方法如下:

消除口中异物。

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

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预防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处。

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

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

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3.2.2排险、控险应急处置措施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塑料棒等物件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干燥的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救护人戴上绝缘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预防跨步电压触电。

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接近触电者。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3.3报告事项

3.3.1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

3.3.2报告内容

触电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人员伤亡情况;

已采取的措施;

报告人及电话。

4注意事项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

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并且救护人身体部位及所穿的鞋不能潮湿,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1事故类型

机械伤害事故是人们在操作或使用机械过程中,因机械故障或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

1.2危害程度分析

机械伤害事故主要对人体引起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

发生事故以后,受伤者轻则皮肉受伤,重则伤筋动骨、断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2、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2.2预防为主、加强演练。

2.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

2.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警报

4.1危险源监控

机械伤害危险源监控应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办公生活区、作业区的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源进行详细辩识,并评价出重大危险源。

针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案,进行监督控制。

机械伤害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各种加工机械附近要设有明确的操作注意事项;

(2)认真严格地做好三级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机械加工工作中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砂轮必须进行定期检查,砂轮应无裂纹及其它不良情况,砂轮机必须装有钢板制成的防护罩,禁止使用无防护罩的砂轮机;

(4)对机械的运动部件如旋转件等必须设置防护网,无法用罩网防护的部位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体触及;

(5)对手提式电动工具、安全带等应进行测试,符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作废;

(6)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做好维护保养,及时修复存在隐患的部位,杜绝机械带病作业;

(9)机械/机具用电线路一律由电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安装,禁止“一闸多用”;

(10)机械维修期间要切断电源,悬挂不准合闸警示牌,必要时要设专人监护;

4.2预警行动

(1)机械伤害事故预警的条件

①操作者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思想麻痹,有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

②传动带、砂轮以及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和飞轮等,未设安全防护装置;

③手持电动工具无断路保护器;

④机械设备在非最佳状态下运转,机械设备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存在缺陷,机械设备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导致伤害事故;

机械设备超负荷运作或带病工作;

⑤操作人员野蛮操作,导致机器设备安全装置失效或失灵,造成设备本身处于不安全状态

⑥机械运转时加油、维修、清扫,或者操作者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安装、调试,虽然关停了设备,但未能开启限位或保险装置,又无他人在场监护,将身体置身于他人可以启动设备的危险之中;

⑦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工具;

⑧对发现的问题与违章没有按规定处理或出现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或未遂事故。

(2)安全预警的方式、方法

如遇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时,在场的人员要立即采用电话、手机或其它快捷方式第一时间向部门负责人、公司经理和相关负责人汇报。

组长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知各应急小组成员携带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3)预警信息的发布

发现达到预警条件时,事故部门通过以下方式发布有关信息:

(1)固定内线电话;

(2)手机。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告程序

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责任部门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如实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事故所在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②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各部门可以直接报至公司主要负责人。

各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之间,必须保证24小时人员通讯畅通。

(2)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的内容:

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企业名称;

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员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⑤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⑥事故报告的签发人及报告时间、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3)报警方式:

采用电话报警和手机报警。

6.1分级响应

Ⅰ级、Ⅱ级、Ⅲ级事故响应行动启动公司级预案;

Ⅳ级事故响应行动启动专项应急预案。

6.2响应分级标准

Ⅰ级响应:

特大事故,即:

(1)死亡30人以上;

(2)造成100人以上中毒、重伤;

(3)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Ⅱ级响应:

重大事故,即:

(1)死亡10人以上,29以下;

(2)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