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295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

  第一课时: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复习内容:

20 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

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复习目标:

  、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100 以内

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

  复习重点:

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复习难点:

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卡片。

  复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

  师:

这节课老师又要带小朋友去数学王国了,你们高兴

吗?

要进大门,必须做出这些题目,你想试试吗?

  出示题目:

14-5=  16-9=  13-4=   

   12-8=  11-6=  9-6=

   3+5=  7+4=   5+8=

  学生口答完,师:

大门开了,看,智慧爷爷来迎接我们

啦!

  二、知识整理。

  师:

智慧爷爷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大草坪,哎哟,草

坪上有很多的卡片,很杂乱,我们去捡起来,让大草坪重新

美丽,好不好?

原来这些卡片上是些计算题呀,没关系,我

们能把它们算出来。

让我们小组合作,每人做 3 题,把它们

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师:

这些题目都是属于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

题。

  、请小朋友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大类。

  (学生自主分类)

  分完之后,请小组代表(两人)到投影上展示,并分别

说一说每一类相同的地方,即分类标准。

  可能有两种答案:

  

(1)加、减

  

(2)两位数与一位数  两位数与整十数

  2、把每部分进行再分类。

  3、观察一下,还有哪些是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

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

  5、师:

100 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

过哪些类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

算方法。

  练一练:

看谁跑得快: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

   75-6=

  74-20=

  54+9=

   37-8=

  35+30=

  一、综合练习。

  、让我们来比一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 100 以内的口算题)

  师:

小朋友们真棒,智慧爷爷带我们到智慧乐园去玩一

玩。

  连线。

  2、我们先来到射击场,这些目标球上都有一个算式,

请你说出算式的得数,如果正确,就能把球射中。

小射手的

本领大不大,谁想来试一试?

(学生做题)

  3、飞上太空。

  这个游戏更好玩了,是飞上太空,只要你做对这些题目,

就能坐上这架小飞机,飞到太空遨游了,谁来试试?

  4、踩地鼠。

  

(1)54+6=50   (   )

  

(2)73-20=71   (   )

  (3)一个加数是 4,另一个加数是 50,和是 54。

    (   )

  (4)23+30﹥53   (   )

  5、智慧果。

  师:

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

开动脑筋,在(  )里填

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

谁先

来试试?

  (   )+62=68

  (   )-40=53

  76-(   )=70

  54-(   )>50

  四、全课总结。

  师:

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

获可真多。

你觉得你在数不学王国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

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第二课时:

元角分的复习

  一、填空题: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角、()角、()角。

以分

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分、()分、()分。

  2.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 5 角的人民币和张 1 角的

人民币.

  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 5 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张

1 角的人民币.

  3.5=-5

  (

  )-6=3+6

  (

  )+6=5+9

  4.一个足球 46 元,小明:

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

我最多带了(  )张十元?

  小红:

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  )张?

  5.一张 50 元可以换(

  )张 20 元和(

  )张 10 元。

  45.一张 100 元的可以换(  )20 元的,也可以换(  )

张 10 元的。

  6.26 角=()元()角

  00 分=()元

  3 元 6 角=()角

  7.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 9,这个数字可

能是(

  )、(

  )、(

  )。

  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 2,这个数可能

是(

  )、(

  )、(

  )。

  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 2,这个数可能

是(

  )、(

  )、(

  )。

  8.88 左边的 8 在(

  )位,表示(

  )个(

  ),右边的 8 在(

  )位,

  表示(

  )个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

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

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

方?

  引导学生观察:

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完成书上第 119-120 页第 7、8 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

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

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

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

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

告诉学生:

像这种差一点不到

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

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 120 页的第 9 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

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

请学生说一说

怎么认的?

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

会吗?

  

(2)看书第 117 页第 6 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

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

这是什么?

  第三课时:

统计复习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

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例1主题图,问: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

么?

你们测量过体重吗?

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

(学生

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

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

6~30、31以上人数

  师:

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

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

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

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

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

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

(单位:

千克)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

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

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

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

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

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

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

(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