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746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Word格式.docx

(1)工作过程:

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

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遇到力的作用。

1、作使劲方向影响要素:

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

2、能量变化:

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3、直流电动机:

(1)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

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2)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可以转动的原由可能是:

线圈处于均衡地点。

⑶换向器的作用:

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左手定章

张开左手,让磁感线穿下手心(手心瞄准N极,手背瞄准S极),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拇指的方向就是导体受力方向。

【原理】:

当你把磁铁的磁感线和电流的磁感线都画出来的时候,两种磁感线交叉在一同,依照向量加法,磁铁和电流的磁感线方向相同的地方,磁感线变得密集;

方向相反的地方,磁感线变得稀少。

磁感线有一个特征就是,每一条同向的磁感线相互排挤!

磁感线密集的地方“压力大”,磁感线稀少的地方“压力小”。

于是电流双侧的压力不同,把电流压向一边。

拇指的方向就是这个压力的方向。

【合用状况】: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⑴换向器的作用:

每当线圈刚转过均衡地点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

按本来的方向连续转动下去。

(均衡地点: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地点。

⑵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

⑶改变直流电动机转速:

改变电流大小或改变磁体的强度

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可以转动的原由可能是:

线圈处于均衡地点、磁体的磁性太弱、接触不

良等

七、电磁感觉现象:

(法拉第发现)磁生电

1、产生感觉电流的条件:

(1)闭合电路;

(2)一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产生感觉电压的条件: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路能够断开)

3、感觉电流方向影响要素:

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

4、电磁感觉中能量变化:

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5.影响感觉电流大小的要素:

①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②磁体的强度

③切割导线的条数(线圈匝数)④切割导线的有效长度

5.沟通电:

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

我国沟通电的周期是0.02秒、频次是50赫。

八、直流电动机和沟通发电机的比较:

(都包含定子和转子)

比较项目电动机发电机

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电磁感觉现象

构造磁铁、线圈、换向器、电刷磁铁、线圈、滑环、电刷

能量转变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线圈部电流沟通电沟通电

线圈外面电流直流电沟通电

外面电路元件直流电源用电器(电流表)

九、家庭电路:

1、构成:

由进户线、电能表、断路器、插座、灯座和开关等构成。

(前三个安装次序不可以

颠倒)

2、进户线:

火线和零线:

火线和零线之间电压值为220伏,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值为0。

(1)、用测电笔鉴别火线和零线:

测电笔的构造:

笔尖金属体、大电阻(约1000千欧)、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

使用方法:

手触笔尾金属体;

笔尖金属体接触被测导线

鉴别方法:

触火线氖管发光——火线;

触零线氖管不发光——零线

丈量原理:

火线、测电笔、人体、大地构成一个通路,小电流经过氖管使之发光。

3、电能表:

丈量用户耗费电能多少(即电功)的仪表。

表上“220V、5(20)A”的含义:

220V正常工作电压;

5A正常工作电流(额定电流);

20A表示干路中同意经过的最大电流是

电能表的读数:

最后一位为小数,前后两次示数的差即为某段时间耗费的电能

4、熔断器(装保险丝):

封闭管式熔断器、插入式熔断器;

保险丝的作用:

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保险丝的资料:

熔点低、电阻率大的铅锑合金制成

采纳保险丝的原则:

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的正常工作电流。

保险丝熔断的原由:

电经过载(电路中总功率过大)或短路(即火线和零线相碰、插座短

路、灯座短路等)使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

保险丝的连结:

串连在干路(火线)上;

5、断路器:

当电路过载或短路使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进而起到保护作用。

可手动合上或切断。

相当闸刀开关和熔断器两个原件的作用。

断路器的接法:

串连接在火线上。

工作原理:

A、电流不是很大,电路正常;

B、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双金属片被过大电流过分加热,两金属片受

热膨胀,但因为膨胀程度不同,造成金属片曲折,顶嘴锁簧装置,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接触断开,电路切断。

6、插座:

两孔插座:

一个孔接零线,一个孔接火线

把家用电器上的插头插在插座里,家用电器就连入电路

三孔插座:

上接地、左零、右火,与接地插孔相对的插头脚是接用电器金属外壳。

接地线的作用:

防备金属外壳漏电而造成人体触电。

十、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36V;

在湿润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24伏甚至12伏以下。

2、四种触电形式:

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凑近高压带电体。

4、触电抢救:

第一要立刻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

5、安全用电知识:

特别警惕的是本来不应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是绝缘的物体的却不停缘了。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一、模型与符号

1、模型的作用:

模型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可以直接察看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

能够是一幅图、一表或计算机图象,也能够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表示

2、符号的作用:

(1)、简单了然地表示事物

(2)、可防止因为事物形态不同惹起的杂乱(3)、可防止因为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惹起的杂乱

3、以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表示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此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

4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有关的信息?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能够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自己没有发生变化,不过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

分子运动论

(2)间隔----酒精和水混淆实验

(3)引力、斥力

三、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金属单质(如:

铁Fe、钠Na等)、罕有气体单质(:

如氦气He、

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

碳C、磷P、硫S、硅Si等)

2、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水H2O、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氧气O2、蔗糖、酒精等

4、不同种类和不同数目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如:

氧气和臭氧;

氧气和氮气

5、构成分子的原子能够是同种原子,也能够是不同种原子

6、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构造是不相同的。

如金刚石和石墨;

红磷和白磷等

7、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己的构造决定的:

构造→性质四、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

分子微粒;

运动;

有化学反响中能再分构成物质

原子质量;

有间隔化学反响中不可以再分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

1,质量之比1:

8。

原子是化反响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

石墨等碳的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等等

五、原子是化学反响中的最小微粒。

质子:

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说明:

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3、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六、元素:

拥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元素是个宏观观点。

所以元素有只讲种类无论个数的特色。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

氧(O)、硅(Si)、铝(Al)、铁(Fe)

(2)、海水中的元素:

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还含有氯元素、钠元素等

(3)、人体中元素:

含量最多的分别为氧、碳、氢、氮(介绍人体中各元素的作用)同位素:

原子中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

1、同位素原子:

原子中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氕、氘、氚。

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的应用:

核设备、文物判定、医学诊疗等

3、原子构造模型的发展历史:

道尔顿:

实心原子构造模型→汤姆森:

“汤姆森模型”、→卢瑟福:

“核式模型→玻尔:

“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4、第一个提出原子观点的人是道尔顿;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5、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在离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大

于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为阴离子。

6、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余原子的质量跟它对比较所

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本质质量之比。

相对

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7、元素:

拥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所以元素有只讲种类无论个数的特色。

(2)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七、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渐渐增添。

在同

一族,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像。

八、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构成的式子。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某种物质名称;

(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构成;

(3)、表示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

原子个数比;

(4)、表示这类物质的一个分子:

(5)、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

(6)、表示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7)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8)表示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9)

表示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分数(10)表示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化合价

常有单质的化学式:

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碘I2、铁Fe、铜Cu、水银

Hg、硫S、磷P、[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金刚石、石墨都是C]、氦气He、氖气Ne

单质和化合物

纯净物单质:

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例:

氧气

物质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混淆物例:

混淆物:

如空气、天然水、盐酸、全部的溶液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构成且此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元素的存在形态

以单质形态存在的叫做元素的游离态。

如:

氧气中的氧元素

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叫做元素的化合态。

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

假如某种物质中,既有元素的游离态,又有元素的化合态,这类物质必定是混淆物。

2、国际上采纳公认的符号来表示元素,这类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的意义:

A、表示某种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

B、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表示

一个氧原子,则2O可表示二个氧原子。

3、H2:

表示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2H:

表示两个氢原子

九、常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A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B在化合物里,往常金属元素显正价(氢为+1价),非金属元素显

负价(氧显-2价);

C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D在单质分子里

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E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

F同一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化合价也可

能不同。

元素的化合价口诀:

一价氯氢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价齐备;

铜汞二价最常有;

化合价要记清,莫忘单质价为零。

原子团的化合价:

-2-1+1-2-1-1-2-1-1

SO4OHNH4CO3NO3ClO3SO3MnO4HCO3

硫酸根氢氧根铵根碳酸根硝酸根氯酸根亚硫酸根高锰酸根碳酸氢根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依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方法:

先写元素符号——在其上方标出化合价——利用交错法在对应元素的右下角标出原

子个数。

要注意各元素原子的个数应为最简整数比!

一、元素和原子的差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

定义

拥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划分

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构成物质(单质和化合物)

②构成分子,也直接构成物质

使用

描绘物质的宏观构成

描绘物质的微观构造(构成)

联系

元素是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

二、离子符号的表示:

⑴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

+-2++3+3+2+2+

如NaClMg、K、Al、Fe、Fe、Ca、

⑵有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公司,方法与上同,将它当作一个整体即可,称为某某根离子

铵根离子

注意:

右上角

三、化学符号及含义

碳酸根离子

2-

2—

NH

CO

、SO

、NO

、OH

4

3

数前符后

1一定省略

1.若干个原子:

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1”省略

S表示1个硫原子,硫元素,硫单质2Ca2个钙原子(只有微观含义)

2.若干个分子:

化学式前加数字(单个的元素符号除外)

①2HO

2个水分子

②2N

2个氮分子

③nSO

n

个二氧化硫分子

2

3.若干个离子:

离子符号前加数字

(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

电荷的数值等于它的化合价

①2S2-

2个硫离子

②2Ca2+

2个钙离子

③2SO

2-

2个硫酸根离子

n个氢氧根离子

⑤2Fe

3+

2个铁离子

2+

3个亚铁离子

④nOH

⑥3Fe

4.元素的化合价:

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2+1

Ca+2价的钙元素O-2价的氧元素H2O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1价

注意:

正上方符前数后1一定不省略

5.化学符号四周的数字的意义

(1)、化学符号前方:

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

2N、2H2、2Mg2+等。

(2)、化学符号右下角:

表示一个分子(或原子团)中含有某原子的个数

如H2、SO4

(3)、化学符号右上角:

表示一个×

×

离子带×

个单位的×

电荷。

(4)、化学符号正上方:

表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5)、元素符号左下角:

表示元素原子核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6)、元素符号左上角:

表示元素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即相对原子质量)。

记牢关系: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正负与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相一致。

说出微粒四周数字的“2”的含义

2Ca2+前2:

表示2个钙离子,后2:

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H2O前2:

表示2个水分子后2:

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2

CaO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6.化学式的意义:

以CO2为例:

(1)表示某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2)表示这类物质的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3)表示这类物质的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5)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

(6)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

(7)表示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1:

1)

(8)表示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7.27%)

四、依据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M=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设化学式为AxBy

mA:

mB=(A原子个数(x)×

A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个数(y)×

B的相对原子质量)

3.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

100%或=某元素的质量×

100%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总质量

4混淆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纯物质的质量

100%=

本质测得某元素的质量

分数

100%

混淆物的总质量

依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

的质量分数

(纯度、百分含量)

5.某元素的质量=某物质的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物质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一、空气

1、空气是保持人类生命的一定物质,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按体积分数计算,约为:

氮气78%,氧气21%,其余气体1%(二氧化碳0。

03%)。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红磷在空气中焚烧(4P+5O22P2O5)

二、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氧气无色无味,往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态是淡蓝色液体,固态是蓝色雪花状的

化学性质: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开朗的气体。

2、供应呼吸。

3、氧气能够助燃。

反响方程式实验现象

硫在氧气中焚烧S+O2SO2发出光亮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氧气中C+O2CO2木条复燃

红磷在氧气中焚烧4P+5O22P2O5产生大批白烟,生成白色粉末

铝箔在氧气中焚烧

Al+3O2

细铁丝在氧气中焚烧

Fe+2O

铁生锈

Fe+3O2

三、反响种类

2Al2O3强烈焚烧,产生白色固体

Fe3O4强烈焚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2Fe2O3(氧化铁:

红棕色)迟缓氧化

(1)分解反响: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响,叫分解反响,

可用C=A+B+来表示

(2)化合反响: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响,叫化合反响,

可用A+B+=C来表示

(3)氧化反响: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响,叫氧化反响。

在氧化反响中氧气是常用的氧化剂。

塑料.橡胶的老化

迟缓氧化金属锈蚀

氧化反响自食品的腐坏

燃呼吸作用

强烈氧化焚烧

爆炸

点燃点燃

比如[1]2H2+O2=====2HO,[2]CH4+2O2=====CO2+2H2O,[3]CaO+H2O====Ca(OH)2

反响[1][2]是氧化反响,[1][3]是化合反响。

所以,氧化反响不必定是化合反响,化合反响也不必定上氧化反响。

四、氧气的制备

(1)工业上采纳分别空气法制取氧气(物理变化,依据氮气与氧气沸点不同)

(2)利用分解反响制取氧气的方法:

2KMnO4

△K2MnO4+MnO2+O2↑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2KClO

2KCl+3O↑

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MnO2

H2O2=======H2O↑+O2↑

分解过氧化氢

通电

↑+2H↑

电解水

2HO

O

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实验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收----采集气体

离----把导气管从水槽中拿出熄----熄灭酒精灯

(2)注意点:

①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