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491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docx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

451.(2009•绥化)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2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452.(2009•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453.(2009•苏州)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454.(2009•苏州)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455.(2009•沈阳)溶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

B.蔗糖溶液中的溶质是蔗糖

C.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D.加热可以增大所有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456.(2009•上海)20℃时,向100g未知浓度KCl溶液中加入5g KCl后,一定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变为105g

B.溶质质量发生变化

C.溶液浓度变大

D.溶剂质量不变

457.(2009•陕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是纯水,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58.(2009•青岛)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

C.在t℃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a中含少量b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459.(2009•黔东南州)下列实验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5.55mL的稀硫酸

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解

460.(2009•綦江县)小芳同学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硫酸钠的溶解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4.9

9.1

19.5

40.8

48.8

47.2

45.3

44.5

43.7

她根据以上数据绘出的溶解度曲线的形式是(  )

A.

B.

C.

D.

461.(2009•宁夏)烧杯是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烧杯的是(  )

①过滤②稀释浓硫酸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④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62.(2009•宁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质和溶剂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叫溶液

B.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D.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463.(2009•宁德)30℃时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观察颜色

C.降低温度到60℃

D.加水

464.(2009•南平)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相同

D.t2℃时50g的乙物质能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465.(2009•南京)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和水

B.硝酸钾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

466.(2009•南京)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467.(2009•南充)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3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C.将乙在30℃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得到不饱和溶液

D.在30℃时,将45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5克

468.(2009•南昌)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硬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469.(2009•眉山)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

A.生石灰、氯化钠

B.碳酸钙、氢氧化钠

C.苏打、小苏打

D.硝酸钾、硝酸铵

470.(2009•眉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g,则d=a-c

B.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温,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

C.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能形成200mL溶液

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

471.(2009•茂名)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使用降温法可使M从饱和的水溶液中析出

C.在50℃与60℃之间.M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致相等

D.在10℃时,将30g物质M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为130g

472.(2009•泸州)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  )

A.M的溶解度大

B.N的溶解度大

C.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无法确定

473.(2009•娄底)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植物油

C.白糖

D.食醋

474.(2009•娄底)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475.(2009•龙岩)医院要配制一定质量的0.9%的生理盐水,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烧杯

D.试管夹

476.(2009•柳州)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提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氯化钠

C.花生油

D.泥土

477.(2009•临汾)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纯碱

C.食盐

D.白酒

478.(2009•聊城)如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NaCl

KCl

NH4Cl

KNO3

10℃

35.8g

31.0g

33.3g

20.9g

60℃

37.3g

45.5g

55.2g

110.0g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图中a曲线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C.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由60℃降温至l0℃时变成饱和溶液

479.(2009•连云港)汽车用铅蓄电池中需要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在实验室中用10g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28%的稀硫酸,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

A.将25mL水慢慢倒入盛有5.4mL浓硫酸的量筒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将10g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25mL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25mL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8%

D.配制该溶液时,若有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480.(2009•乐山)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2℃时,b的溶解度比a的溶解度大

C.在t1℃时,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在t2℃时,将20ga物质加到100g水中,得到是饱和溶液

481.(2009•金华)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中,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C.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

D.20℃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A物质

482.(2009•江西)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洗涤

D.霉变花生清洗后直接食用

483.(2009•江津区)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在配制该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量筒

484.(2009•济南)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谷氨酸的钠盐)、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味精

C.花生油

D.白醋

485.(2009•黄石)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486.(2009•黄冈)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a→b:

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D.从b→a:

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487.(2009•淮安)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去除油污的问题.下列去除油污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食盐水清除灶具上的油污

B.用汽油清除机器上的油污

C.用洗涤剂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肥皂洗涤衣服上的油污

488.(2009•呼伦贝尔)下列物质放入水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铜片

C.汽油

D.豆油

489.(2009•河池)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氯化钾

C.白糖

D.食醋

490.(2009•河北)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3°C时,将ag甲和ag乙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3°C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温至t2°C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

D.降温至t1°C时,乙溶液饱和,甲溶液不饱和

491.(2009•哈尔滨)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各60 g后,再分别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1℃时,所得a,b两种物质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60

C.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两烧杯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b物质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492.(2009•贵港)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C.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

D.任何物质溶于水都不会放热或吸热

493.(2009•广安)下列归纳整理与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现象与解释

②物质鉴别

丹桂飘香--分子间存在较大的间隔

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水

③生活常识

④环境保护

煤炉取暖防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减少酸雨污染--不使用煤作燃料

A.①

B.②

C.③

D.④

494.(2009•甘孜州)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生理盐水

C.液氧

D.稀硫酸

495.(2009•抚顺)铁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A.FeCl2

B.HCl

C.FeCl3

D.HCl和FeCl2

496.(2009•佛山)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HCl溶液

NaOH溶液

HCl溶液

大理石

H2SO4溶液

锌粒

Ca(OH)2溶液

Na2CO3溶液

CuSO4溶液

铁粉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497.(2009•防城港)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钡餐

498.(2009•防城港)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把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A.a>b>c

B.b>a>c

C.b>a=c

D.c>b>a

499.(2009•东营)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

“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含有杂质离子

B.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度比较快而且充分

500.(2009•东营)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