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593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

山东省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

2018年郯城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

(时间:

120分钟总分:

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模样/模棱两可折腾/折戟沉沙绿荫/绿林好汉

B.省亲/省吃俭用度牒/审时度势课间/挑拨离间

C晕车/晕头转向蹊跷/独辟蹊径解剖/解甲归田

D.恭敬/前倨后恭美差/鬼使神差量刑/量体裁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2分)

A.精兵简政岌岌可危暗然失色蛊惑人心

B.竭泽而鱼鳞次栉比发奋图强汗流浃背

C.墨守成规所向披靡怙恶不悛变本加利

D.贻笑大方真知灼见含辛茹苦不胫而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2分)

A.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学校是一个天然庇护所,它既安抚学生、传递温暖,也护佑公众、凝聚人心。

B.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D.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传统和特有的艺术特色。

B.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C.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D.“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B.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十九世纪末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分别是韩愈、刘禹锡、宋濂,题目中的“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

“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7.名著阅读。

(4分)

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水浒传》中的故事。

同学甲:

《水浒传》中,行侠仗义的武松,路过景阳冈时,遇见了一只猛虎,他机智地躲过了猛虎的攻击,顺势骑在了老虎的背上,用拳头打死了老虎。

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为民除害的英雄。

你的讲述:

示例:

《水浒传》中,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在潘家酒楼吃酒时,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控诉后,毫不犹豫地要去“打死了那厮”,被史进、李忠劝住后,马上从身上掏出五两多银子,又向史进借了十两银子一并交给金家父女作盘缠。

第二天还亲到客店中,将店小三痛打一顿,以使金家父女能够脱身。

“拳打”镇关西时,采取不依不饶的态度,“应口”要打,“讨饶”更要打,三拳便将这个地方恶霸置于死地。

他真是一个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的英雄。

8.

(1)把下列长单句改为几个短句。

(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

这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

它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它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

(2)仿例造句。

(3分)

示例: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

仿写:

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2)如果你是花儿,那快乐就是一滴晶莹晶莹的露珠。

如果你是小鸟,那快乐就是一片湛蓝湛蓝的天空。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泉水激石,;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2)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颗《黄鹤楼》)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5),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

9.

(1)泠泠作响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2)烟波江上使人愁个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零落成泥碾作尘

(6)窈窕淑女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题。

(4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

(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表达了人怎样的心境?

(2分)

“悠然”写出了当时诗人的悠闲自得,沉醉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心境。

(2)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13分)

太行、王屋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姚氏二子负二山,一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3分)

(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汝之不惠()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

.

(1)黄河的北面

(2)“惠”通“慧”,聪明,智慧(3)名词作状语,用箕备

12.翻译句子。

(5分)在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12.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1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的行为得到支持的两条根据。

(2分)

一是:

众人“杂然相许”,并纷纷献计献策,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移山的。

此外,邻人刚刚七、八岁的孩子就跑来帮忙也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民心。

14.文章采用神话色彩的结尾有何作用?

(3分)

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8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

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

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

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5.第①段中“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一句中“之一”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16.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17.对全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最后写道:

“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把大海比作粮仓,形象地说明了海洋内有丰富的人类所需的“食物”。

B.文章③④两自然段说明了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

C.文章第⑤自然段:

“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这只是一种假设,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它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D.本文的说明中心是“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

15.不能去掉。

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示例:

运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17.C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15分)

野菊花

①野菊花!

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

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

那样泼泼辣辣地开。

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

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

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

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

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

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

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

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

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不固守现状。

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

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翼苍鹰翼翮(hé,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

当霜雪卷藏这轴鸿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待时以蹿发。

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

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着四而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

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⑨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

这野性的勇敢和进取!

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在哪儿开就在哪儿开。

你根本辖制不住她,她也从不约束自己。

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dào古代军队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⑩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美啊!

而这野性美又以其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之中,于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才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18.①②③段是从哪些角度描绘野菊花的?

请概括回答。

(4分)

19.从全文看,野菊花的野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20.④⑤两段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具体分析并说明其作用。

(4分)

21.⑦⑧⑨三段集中描写了野菊花的性格和气质请从中找出一个你最喜爱的

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8.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

19.①不任人摆布;②不禁锢自己;③不固守现状。

20.第④段描写秋后山野的灰褐、天空的铅灰、紫燕和鸿雁的归去、松柏的褪色、檀竹的落魄等,反衬出野菊花的勇敢和进取;第⑤段描写庭院、公园、花盆里被人驯化、供人玩赏的名菊,反衬出野菊花桀骜不驯的野性美。

21.句子:

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理由:

本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动形象地刻画出野菊花与恶劣环境不屈斗争、为胜利而自豪的战胜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且排比句的运用使得语言节奏感很强,富感染力。

三、写作表达(50分)

22.两个题目,任选一个。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

“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那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追求产生于一种人生定位,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哪怕难如所愿,即使所得甚少,但仍不失幸福与快乐…

请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题目:

我找回了(自尊、自信、友谊、母爱…)

要求:

(1)先补全题目再进行写作;

(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600字左右,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