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649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

绪言及第一单元

1、化学:

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绿色化学:

又叫环境友好化学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二者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2.物理性质: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6、药品的取用:

1.一般规则:

(1)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没有说明用量:

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放在指定容器内

2.给固体加热: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给液体加热:

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

3.常用仪器:

(1)试管:

少量试剂反应容器,内放药品不超过总体积1/3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2)玻璃棒:

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配制溶液搅拌:

加速溶解

蒸发时搅拌:

使受热均匀

稀释浓硫酸时搅拌:

使热量迅速扩散

(3)酒精灯: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注意:

A不能用一只酒精灯点燃另一只

B不能向燃着灯内添加酒精

C加热时用外焰,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D灯内酒精不超过2/3

(4)量筒:

正确读数方法: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比实际小,俯视读数比实际大

(5)胶头滴管:

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试剂

滴加时要悬空竖直,不要伸入容器内,不要接触容器内壁

(6)托盘天平:

左物右砝左=右+游

4.仪器洗干净的标志: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1、拉瓦锡:

最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2、参照教材27页图2-3

某学生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发现进入的水不到1/5,则可能原因有:

A.红磷量不足

B.装置漏气

C.未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4、怎样保护空气?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3)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利用清洁能源

(4)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

5、混合物与纯净物:

1.混合物:

由两种或以上物质组成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空气的污染物:

主要有烟尘和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两大类

7、稀有气体,又称为惰性气体,一般条件下不会跟其它物质反应

课题2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发白光,放热,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2.硫在氧气中燃烧

(1)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瓶中要装些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3.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在瓶中装点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

防止高温融化物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三、1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2.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3.缓慢氧化:

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易察觉

课题3制取氧气

1、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法:

1.用过氧化氢(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催化剂:

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

相关化学方程式: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相关化学方程式: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相关化学方程式: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水中)

3、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步骤:

A.连接装置B.检查装置气密性C.装药品D.固定好装置E.加热F.收集(有连续气泡冒出时)G.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水的组成

一、教材46页图3-1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体积比约为(1:

2)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

(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2、物质的分类:

1.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

课题2分子和原子

1、分子

1.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特征:

(1)体积小

(2)质量小

(3)有间隔

(4)不断运动

(5)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6)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为什么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彼此进入对方分子间隔

2、原子

1.定义: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特征:

(1)体积小

(2)质量小

(3)有间隔

(4)不断运动

(5)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6)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联系: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课题3水的净化

1、在某些乡村,常用明矾来净水

2、过滤操作的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低于漏斗;液面低于滤纸

三靠:

烧杯靠着玻璃棒

玻璃棒靠着三层滤纸

漏斗下端靠着烧杯内壁

3、区分硬水和软水:

用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几乎没泡沫的为硬水

4、将硬水加热煮沸可以变成软水(净化程度最高:

蒸馏)

课题4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表面约71%是水,其中海水占96.5%,淡水只约占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到1%

2、爱护水资源

怎样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循环使用

(2)农业上采用喷灌或滴灌

2.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课题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2.在原子中:

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3.只有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元素

1、元素

1.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前四位:

O、Si、Al、Fe

2、元素符号:

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

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如2H表示2个氢原子

3、元素周期表简介

 

课题3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也叫分层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3.一般规律:

(1)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易失电子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4个,易得电子

(3)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有8个电子(氦2个)认为是稳定结构

(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2、离子的形成

阳离子:

带正电

阴离子:

带负电

离子符号的写法将所带电荷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

1.定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意义:

以水以例说明

(1)表示水

(2)1个水分子

(3)水由氢气两种元素组成

(4)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4.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后

 

(2)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比

 

(3)元素质量分数=

 

练习:

 

2、化合价:

一价H、Cl、K、Na、Ag

二价O、Ca、Ba、Mg、Zn

三Al四Si五价P

2、三Fe,二、四C,二、四、六S都齐全

Cu、Hg二价最常见

OH、NO3为-1;

SO4、CO3为-2

NH4为+1

3、根据化合价的计算:

1.由化学式求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

2.由化合价写化学式

初三化学上册第五——七单元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观察到的现象是:

白磷燃烧,冒白烟,

放出大量热,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天平保持平衡

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2.如图,观察到的现象是:

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

物质,溶液有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保持平衡。

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3.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5.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还有:

元素的种类、质量。

物质质量总和。

6.分子的种类和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而分子的个数不一定改变。

7.如图,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中有大量的气

泡产生,天平向右倾斜;原因:

产生的二氧化碳

是气体,逸出。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8.如图,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

相关

化学方程式为:

2Mg+O2==2MgO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4.读法:

有三种,重点是第一种,以C+O2==CO2为例

(1)碳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CO2

(3)一个碳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CO2分子

5.书写步骤:

以磷在氧气中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说明(请仔细阅读)

(1)写: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有两种或以上,中间用“+”相连。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P+O2----P2O5

(2)配:

找同种原子右下标数字最大的公倍数,本题找的是氧原子的下标,公倍数是:

2×5=10,然后再用公倍数10分别除以氧原子右下标的数字,把所得的值写在相应化学式的前面

P+5O2---2P2O5,再找平其它原子的前后个数4P+5O2—2P2O5

(3)注:

注明反应的条件,如有气体生成,用“↑”,如有沉淀生成用“↓”,如果化学反应前后都有气体或固体,则不用上述符号。

(4)等。

将短线改成等号:

4P+5O2==2P2O5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以“用31.6克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可生成氧气多少克?

”为例说明。

解:

设生成氧气X克

2KmnO4==K2MnO4+MnO2+O2↑

31632

31.6gXg

31632

X=3.2g

答:

可生成氧气3.2克。

练习:

(1)生成9.6克氧气,求需要加热分解多少克氯酸钾?

 

(2)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10.7克,求:

生成氧气多少克?

剩余固体有哪些?

各多少克?

 

(3)31克红磷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求生成物的质量是多少克?

 

(4)生成40克氧化镁,需要镁和氧气各多少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碳的单质

(1)金刚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的固体,天然最硬的物质,不导电。

主要用途:

钻石、钻头、裁玻璃

(2)石墨的主要物质性质:

深灰色不透明固体,天然最软的矿物之一,导电。

主要用途:

电极、润滑剂、铅笔芯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C60的主要要点:

由C60分子直接构成。

主要用途:

超导体方面

(5)碳的其它单质:

A.木炭和活性炭:

有吸附性,因为它们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强。

活性炭常用于防毒面具的滤毒罐

B.焦炭:

主要用于冶炼金属

C.炭黑:

主要用于油墨、鞋油等

如图,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棕色变浅或消失,水进入导管或瓶中

原因:

木炭有吸附性,气体被吸附,瓶

内压强变小

(6)由石墨制得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2.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当氧气充足时,碳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当氧气不足时,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

 

(2)还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现象是:

黑色变成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在实验中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是:

提高温度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1.反应原理

药品

化学方程式

2.反应装置

固+液

固+固

3.如何验证

二、二氧化碳的制法

1.反应原理

药品:

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和稀盐酸

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1)为什么不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取气体不纯

(2)为什么不用稀硫酸?

生成物微溶于水,使反应停止

(3)为什么不用碳酸钠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太快,不易控制

(4)如图为某学生设计的制取

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

A.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B.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错误之处

改正方法

2.反应装置:

固+液

3.验证方法:

用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则装满了二氧化碳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

密度(与空气比)

溶解性

O2

>

不易溶于水

H2

<

难溶于水

CO2

>

能溶于水

CO

略<

难溶于水

CH4

<

极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使蜡烛熄灭

如图,观察到的现象是: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

说明: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一个游人牵着一只小狗走进一个山洞深处,小狗先晕倒了,为什么?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是干涸的深井之前,一定要先做灯火试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是:

紫色变成红色,稍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色变成紫色,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H2CO3===CO2↑+H2O

上述实验中,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而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

练习:

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变成红

色。

;B试管中有一段红色水柱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3.近年来随着人为的乱砍滥伐,环境越来越差,随着二氧化碳大量的排放,引起全球气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为了我们共有的一个地球,为了我们共有的一个家园,请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才能控制“温室效应”?

答: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3)减少化石的使用,利用清洁能源

(4)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

双面使用纸张,爱护花草树木等等。

4.二氧化碳的用途:

人工降雨、灭火、气体肥料、制冷剂。

5.“温室效应”主要由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引起。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与碳的化学性质相似:

可燃性

还原性

 

C

 

CO

3.一氧化碳有剧毒。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4.怎样控制CO对空气的污染?

答: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3)减少化石的使用,利用清洁能源

(4)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定义: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1)通常说的燃烧一定需要氧气(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2)燃烧一定发光放热,发光放热的不一定是燃烧

(3)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

2.如图,观察到的现象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白烟,

放热,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

白磷无明显变化。

由此我们得

出燃烧的条件是

(1)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可

2.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当遇到火灾时,逃生方法:

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拨打119求救电话;如果室内发生火灾,不要急于打开门窗,以免更多空气进入,火势会更猛。

总之,视火灾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用所学知识自救。

4.几种常用灭火器的使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一般火灾

干粉灭火器

除一般火灾外,还有油和气

二氧化碳灭火器

精密的、贵重的、图书档案等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说出下图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课题2燃料和热量

一、化石燃料:

1.当今世界三大重要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2.煤高温分解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是化学变化

3.石油分馏生成汽油、煤油等是物理变化。

4.天然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沼气:

主要成分也是甲烷]

天然气燃烧的现象是:

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若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杯壁上出现水滴。

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5.下表为我国的化石燃料储量和年产量:

探明储量

年产量

石油

23亿吨

1.74亿吨

天然气

2.23╳104亿立方米

408亿立方米

1145亿吨

9.9亿吨

请结合该图,谈谈你对化石燃料使用与开发的看法?

答:

化石燃料是有限的,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节约能源,合理开采化石燃料,一方面要开发利用新能源。

6.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

(1)足够多的氧气

(2)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怎样控制“酸雨”的危害?

答: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3)减少化石的使用,利用清洁能源

(4)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

3.怎样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4)加大检测尾气力度,禁止没达到球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4.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1)俗称:

酒精

(2)燃烧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3)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什么?

答:

节省石油资源

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促进农业生产

(4)工业酒精含大量的甲醇(CH3OH),有剧毒,因此不能配制饮料酒出售。

2.氢气

(1)主要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2)主要化学性质:

(与碳和CO化学性质相似)

(3)氢气做为新能源的三大优点:

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4)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3.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新源有: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初三化学常用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3.红(或)白磷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用双氧水(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6.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

7.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8.电解水

9.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10.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11.碳酸钠与稀盐酸溶液的反应

12.镁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13.高温锻烧石灰石(或大理石)(或高温分解碳酸钙)

1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

15.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

16.一氧化碳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1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9.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0.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21.碳酸分解

22.乙醇(或酒精)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23.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24.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25.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