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695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6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双流中学高2014级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

历史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

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如数千群众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的行为,宣召伯利克里解释其行为,不仅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

这反映了(  )

A.古希腊缺乏法制传统                            B.公民道德素质的下降

C.直接民主会损害自由                            D.雅典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

2.伯里克利时期,贵族会议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力,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这就是伯里克利津津乐道的“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

这说明(  )

A.贵族奴隶主被赶出政治舞台                B.公民完全取消等级制

C.贵族丧失了左右政坛的特权                D.公民范围达到最大化

3.在希波战争中,雅典军队列成方阵,这种军阵由十二列步兵密集组成,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就自动补位,直到全部阵亡。

结果此战雅典以一万步兵战胜了十万波斯军队。

从中可以体会到的雅典政治特色是(  )

A.法律至上            B.直接民主             C.公民意识            D.轮番而治

4.铸币的设计和图案通常可以充分揭示一个社会的面貌。

右图是

一枚公元前137年的罗马铸币,其图案描绘一位市民正在把选票

投到选票罐中。

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反映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

B.当时罗马的法律高度成熟

C.充分体现罗马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D.罗马每个自由民都享有投票权

5.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三款规定:

“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

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

”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  )

A.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            B.主要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尊重基本人权,主张重罪轻罚            D.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

6.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兰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居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

上述现象表明(  )

A.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                    B.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

C.英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D.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

7.英国贵族生活方式不仅为下层人民所模仿追求,而且下层人们即使在他们获得了超过贵族的财富后,在精神上也羡慕贵族的地位和荣誉。

他们会通过联姻或者买爵位来获得贵族头衔。

当他们既有财富又有贵族荣誉后,……过起了田园般的‘绅士生活’”。

这种文化追求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是(  )

A.实行“议会至上”原则                        B.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C.促成责任内阁制确立                            D.保留君主制与贵族制

8.“参议院(上院)也不再有任何‘贵族院’的色彩,而只是‘人民的另一种代表方式’,之所以还必须实行两院制,纯粹是因为人们对于立法权‘无法完全相信’的缘故”。

下列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参议院在政治结构中的权力很小②体现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

③美国是实行这一制度的典型国家④议会只是粉饰门面的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据统计1789—1998年,遭美国国会众议院弹劾、参议院审判的文职官员共有16人,其中总统2人,内阁部长1人,参议员1人以及法官12人。

其中有7人(全部是法官)被审判定罪并被免去公职。

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不利于维护司法的独立性                    B.违背法官终身任职的规定

C.体现国会弹劾权的威慑力                    D.体现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

10.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

……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

”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  )

A.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B.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C.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    D.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11.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

“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

”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

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

C.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2.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

“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

”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

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                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

13.下图是关于当前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

对以下解读,你认为最能够揭示漫画表达的本质问题的是(  )

A.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B.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是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

C.发展中国家合力抗衡发达国家的干涉和侵略

D.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14.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

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  )

A.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            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15.晋代博玄提出:

“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

”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

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16.明清京城中政府设置的市有内外之分:

“外市…系士大夫庶民之所用。

”内市仅限宫廷中的贵戚和一些达官贵人,“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亦于内市重价购之。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政府所设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

C.明清时期市坊制度完全崩溃                D.内市的商品品种远比外市丰富

1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

“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

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

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

审议报告最后说:

‘臣等详阅所奏……所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

材料反映出(  )

A.王茂荫给天子的奏折推动清政府开始实行币制改革

B.马克思认为王茂荫为商人指使不便于国而利于商者

C.马克思认可王茂荫的货币政策并同情他的不幸遭遇

D.王茂荫的货币改革主张与洋务派官员的思想相一致

18.晚清苏州的糖食公所公开阐明以“联络商情,亲爱同业”为宗旨。

广货业唯勤公所也是以“联合团体,讲求保护自治”“开拓风气,集思广益”“振兴商业,保全捐数”为宗旨和目的。

这些现象反映出近代行会的作用之一是(  )

A.维持商业制度和封建秩序                    B.联合同业,共同发展

C.推动国家经济振兴和发展                    D.维护行业的垄断利益

19.184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近代化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个从被迫开放到主动融入世界的发展过程。

以下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五个通商口岸和新中国成立后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没有本质区别

B.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会对中国一些管理落后的企业造成冲击

C.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中国在促进经济区域集团化上处于主导地位

D.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自救”,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颁发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中指出:

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

这说明(  )

A.农业生产已实现了商品化                    B.农村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C.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松动                    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了确立

21.下面是1978年~2008年中国市场指数部分年份测度得分表,其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年份

测度结果(%)

年份

测度结果(%)

年份

测度结果(%)

1978

15.08

1990

20.25

2000

60.64

1980

14.25

1992

26.04

2002

64.76

1982

18.92

1994

37.72

2004

70.53

1984

16.63

1996

41.43

2006

75.19

1986

18.38

1998

55.49

2008

76.40

A.中国市场经济在南巡讲话时已基本建立

B.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不存在市场经济成分

C.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发生质变

22.有学者要评论建国初期的某经济政策时说,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

”材料中的“退出通道”(  )

A.建立了国营经济体系                            B.实现了生产资料变革

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D.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23.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服饰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风气败坏

24.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  )

时间

产业女工人数

占总产业工人比例

行业

1920年

16.7万

40.5%

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

1930年

37.4万

31.7%

1933年

24.3万

48.7%

①传统男耕女织经济模式开始瓦解,妇女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国民政府能重视经济发展,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③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推行,提升了妇女劳动能力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25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以“民主”为核心的“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

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量刑定罪都有章可循;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如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摘编自于语和《〈法经〉与〈十二铜表法〉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王位继承)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

……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

——(英)《王位继承法》(1701年)

材料三美国宪法修正案摘录

名称

内容摘录

通过时间

第一条

修正案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

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公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1791年12月

第十五条修正案

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1870年2月

第十九条修正案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1920年8月

第二十六条修正案

年满18岁或18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1971年7月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四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

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

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摘编自《宪法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完善》

(1)材料一中的“他们”属于哪一社会阶层?

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颁行的意义。

(5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中心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位继承法》在英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8分)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民主的发展趋势。

(8分)

(4)材料四所述内容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4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男”的写法)

男,丈夫也。

从田,从力。

言男用力於田也。

——东汉《说文解字》

材料二(商)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三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1《赠程君五十叙》

新安土硗狭,田蓄少,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阋家不惮为贾。

——《唐荆川文集》卷15《程少君行状》

材料四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以及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大包干、承包制改革之后,农村小农经济日益狭小,根本谈不上规模经济。

不仅如此,原有集体经济也被削弱了,集体财产被分掉了,无法行使协调服务职能,使农业没能向专业化、社会化和农工商一体化转变……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规模经营,应将农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阻止土地经营规模不断萎缩,最终使我国的农业实现规模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分)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秦国呈现了怎样的人地矛盾?

商鞅是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

(3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何种经济现象?

根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4分)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试从人地矛盾的角度指出解决的出路。

(3分)

 

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的同时,正式确立了封藩制。

他将自己的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王,让他们率领精兵或驻守边疆,或控制江、淮、河、汉、川等地区,“内资夹辅”。

同时规定,在皇帝诸子中,除嫡长子应被立为皇太子外,其余的皇子皆封为亲王;亲王的嫡长子应继承其爵位,其余诸子皆封为郡王,郡王之下又按世系依次封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嫡长予仍袭其爵,其余诸子则称为宗室。

皇帝赐予他们一定的庄田、庄佃和奴仆、仪仗、府第等。

明成祖时,有步骤地废革诸藩或大幅度削减他们的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

明成祖及以后几代皇帝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所谓“藩禁”。

包括宗藩不得预兵事,亦不许预政事,所有宗室均不许入仕做官,不许从事工商业;对王府的建筑格式、规模以及衣冠礼仪等均有繁琐的具体规定,不准逾制。

此外,明朝规定给予宗室一定的“岁禄”以维持生计,谓之为“宗禄”。

广大宗室不能从事四民之业。

随着宗室人口日益繁衍,形成为一个坐食岁禄的寄生阶层。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封藩制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指出明朝政府对封藩制进行了哪些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9分)

28.(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孙中山在所著的《建国方略》中说:

“子之于革命建设也,本世界进化之潮流,循各国已行之先例,鉴其利弊得失,思之念熟,筹之有素,而后定为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期为三:

第一军政时期,第二训政时期,第三宪政时期。

第一为破坏时期,拟在此时期内实行军法,以革命军担任打破满清之专制、扫除官僚之腐败……第二为过渡时期,拟在此时期内实行约法,建设地方自治,促进民权发达……俟全国平定之后六年,各县已达完全自治者,皆得选举代表一人,组织国民大会,以制定五权宪法,以五院制为中央政府:

一曰行政院,二曰立法院,三日司法院,四曰考试院,五日监察院。

宪法制定之后,各县人民投票选举总统以组织行政院,选举代议士以组织立法院,其余三院之院长由总统得立法院之同意而委任之,但不对总统法院负责,而五院皆对国民大会负责。

……第三为建设完成时期,拟在此时期内实行宪政,此时一县之自治团体,当实行直接民权。

(1)从材料看,孙中山如何“循各国已行之先例,鉴其利弊得失”?

(6分)

(2)概括孙中山关于国家制度的设想,指出其积极意义。

(9分)

历史模拟试题(答案)

CCCADDDBCBBCBABBCBDCCBCB

25.

(1)阶层:

平民。

(1分)

意义:

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量刑定罪有章可循;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体现了以“民主”为核心的法治观)。

(4分)

(2)内容:

王位继承须经贵族院和平民院(议会)的同意;英王必须依法行政。

(4分)

作用:

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为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4分)

(3)趋势一:

民主权利扩大。

(2分)

说明:

获得宗教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选举权逐步突破种族、性别、年龄的限制。

(任一点2分)

趋势二:

民主发展体现渐进性。

(2分)

说明:

公民获得民主权利历经近200年。

(2分)

(4)特征:

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4分)

26.

(1)特点:

一家一户、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任答2点2分)

(2)矛盾:

秦国“地广人寡”(人少地多)。

(1分)

解决:

以田宅招三晋之人入秦务农;废井田、开阡陌。

(2分)

(3)现象:

明清时期,商帮的出现。

(2分)

原因:

远离战乱,地少人多;土地贫瘠,产出少。

(2分)

出路: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一体化);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任答3点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7.

(1)特点:

分封对象为皇帝诸子和个别宗室,驻守要地;封藩体制内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对分封对象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6分)

(2)改革措施:

废藩或削减其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

对宗藩实行“藩禁”。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宗室成员整体能力低下。

(9分)

28.

(1)如何:

吸收了西方的天赋人权、民主共和思想;(3分)五权分立的思想,并设计了实现民权的各个步骤。

(3分)

(2)设想:

实行县级自治;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中央政府实行五院制;总统由各县代表选举;总统组织行政院并须经立法院同意;中央五院都对国民大会负责;实行直接民权。

(每点2分答3点即可)

意义:

有利于推动革命运动;有利于保障民主,防止独裁;有利于中国社会的民主化。

(答3点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