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7997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

2402回风巷作业规程

编号:

 

山东高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高佐煤矿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

2402回风巷

编制人:

杨崇山

区队长:

刘春雨

施工单位:

掘进一区

批准人:

吴秀军

编制日期:

2012年12月05日

执行日期:

2013年01月06日

 

目录

矿审批意见……………………………………………3

第一章概况…………………………………………5

第一节概述……………………………………5

第二节编写依据………………………………5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7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7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7

第三节水文地质………………………………11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11

第一节巷道布置………………………………11

第二节支护设计………………………………12

第三节支护工艺………………………………15

第四章施工工艺……………………………………16

第一节施工方法………………………………16

第二节凿岩方式………………………………16

第三节爆破作业………………………………16

第四节装、运岩(煤)方式…………………19

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19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20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

第一节劳动组织………………………………21

第二节循环作业………………………………21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3

第六章生产系统……………………………………24

第一节通风系统………………………………24

第二节压风系统………………………………28

第三节防尘系统………………………………30

第四节防灭火…………………………………30

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32

第六节供电系统………………………………34

第七节排水系统………………………………36

第八节运输系统………………………………36

第九节通讯系统………………………………38

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38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43

第一节施工准备………………………………43

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44

第三节顶板管理………………………………48

第四节爆破管理………………………………52

第五节防治水管理……………………………57

第六节机电管理………………………………57

第七节运输管理………………………………61

第八节五环六步………………………………63

第九节其它……………………………………65

 

矿审批意见

本作业规程于2012年月日在矿调度会议室进行了集体会审,参加会审人员有:

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安全科科长、技术科科长、设备科科长、通防科科长、掘进工区区长。

通过集体会审,讨论研究,同意本规程所编写的一切内容,要求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并提出如下审批意见:

①施工过程中,每次开门、开宽前,要及时编写专项措施。

②若现场条件发生特殊变化时,要及时编写补充措施,并认真传达执行。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编制人:

年月日

调度室:

年月日

掘进工区:

年月日

机电矿长:

年月日

技术科:

年月日

安全矿长:

年月日

通防科:

年月日

生产矿长:

年月日

设备科:

年月日

总工程师:

年月日

安全科:

年月日

矿长:

年月日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负责人:

传达人:

班次:

贯彻

时间

听传达人

贯彻时间

听传达人

姓名

成绩

签字

姓名

成绩

签字

应到人数

缺席人员

名单

实到人数

缺席人数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2402回风巷。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

掘进目的是为形成2402工作面生产系统,满足2402采煤工作面回采时的通风、行人及运输的要求。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

正上山段8米,斜上山段20米,平巷段50米。

服务年限:

1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经生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本掘进工作面自2013年1月份开工,预计2013年01月份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本规程编制,依据《-230以上二、四煤层边角煤块段回收方案》,批准时间为2011年4月18日。

设计参数依据《煤矿安全规程》。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地质说明书名称为《2402回风巷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2年9月5日。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待掘巷道地面相对位置位于主井以北500米左右,地面为后高村农田,该区内无河流、湖泊、水库、堤坝和建筑物存在。

地面标高+155.8m。

2402回风巷井下位置位于主副下山东翼,北起2601运输巷,西至F1-1断层,以南为F1断层。

巷道以北为原2402工作面采空区。

井下标高为:

-182.251米。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

水平名称

-230

采区名称

-230采区

地面标高(m)

+155.8

井下标高(m)

-182.251

地面的相对

位置及建筑物

该巷道位于主井以北500米,地面为后高村农田,该区内无河流、湖泊,水库、堤坝和建筑物存在。

井下位置及掘进地面设施的影响

待掘巷道井下位置位于主副下山东翼,北起2601运输巷,西至F1-1断层,以南为F1断层。

巷道以北为原2402工作面采空区。

掘进该巷道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邻近采区

开采情况

巷道以北原2402工作面已回采完毕。

走向

东西

倾向

南北

长度

78m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

1、2402回风巷揭露的煤层为四煤层,结构简单,厚度稳定,煤层平均厚度2.8m,属稳定煤层,煤质牌号气煤,煤岩成份以亮煤,平坦状断口;容重1.38t/m3,水分1.57%,灰分15.36%,无硫分煤层,煤的坚固性系数f=2~3,与二层煤的层间距平均为17.0m,与六层煤的层间距平均为39.0m。

2、四煤层伪顶局部发育,以砂质泥岩为主,厚度在0.2~0.3m左右。

直接顶板为细砂岩、中砂岩,厚度4.0~12.0m,灰白色至灰黄色,钙质胶结,普氏硬度系数4~5,抗压强度49.03~68.64Mpa,初垮步距11~30m,周期来压步距在10~11米,属Ⅱ类中等稳定直接顶板二级来压明显老顶。

伪底局部发育,厚度在0.3m左右。

直接底为粉细粒砂岩胶结致密,厚度1~2米;老底以细砂岩为主,厚度1~2米,深灰色,破碎,含菱铁矿结核。

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

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92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38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3.68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5.52m3/t;矿井最大瓦斯浓度0.05%,最大二氧化碳浓度0.08%,采掘工作面瓦斯最大相对涌出量1.87m3/t;矿井无高瓦斯区和瓦斯突出现象;因此,我矿为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

煤尘爆炸指数为37%,属二类自燃煤层,煤层自然发火期为6个月,平均地温200。

顶、底板岩性特征表

顶底板

名称

岩石

名称

厚度

(m)

岩性特征

老顶

直接顶

细砂岩

4~12

灰色,钙质或泥质胶结,层理及裂隙均发育,普氏硬度系数2~4,平均抗压强度47.08Mpa,直接顶初垮步距11~30m,周期来压步距在10~11m,属Щ类稳定直接顶板,二级来压不明显老顶。

伪顶

砂质泥岩

0.2~0.3

灰色砂质泥岩

直接底

粉细砂岩

1~2

灰白色,成分主要为石英,次为长石,胶结致密

老底

细砂岩

1~2

深灰色,破碎,含菱铁矿结核。

附图1:

煤岩层综合柱状图(1:

200)

第三节水文地质

水文情况:

根据以往的开采资料及经验,四煤层顶、底板砂岩为弱含水层,在断层或裂隙发育处涌水时,一般表现为淋水,且持续时间很短,与其它含水层无直接补给关系,不会给巷道施工造成威胁。

该位置以北为原四煤层采空区,我矿采区巷道全部沿煤层走向布置坡度为5‰上坡,在采空区下溜煤眼采用双层料石掏槽砌墙密闭,并留有疏水孔,如若采空区有水,可在密闭前观测到。

巷道以北F1-1断层,以南F1断层,根据以往的地质资料及2402运输巷对F1-1和F1断层的实际钻探和揭露表明,F1-1和F1断层无水。

为安全期间,在接近老空和F1-1及F1断层时,严格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生产方针,提前进行探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掘进期间若发现顶板淋水加大,煤层变湿等现象时,要立即停止施工,并汇报调度室及技术科,待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掘进。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2402回风巷

2402回风巷施工位置在2402运输巷标定位置,预计顶板标高为-182.251米,按照中线真方位178°且沿煤层顶板向南掘进施工8米至预定位置,然后按照中线真方位248°且沿煤层顶板掘进施工20米至预定位置,然后按照中线真方位268°且沿煤层顶板向西掘进施工50米至预定位置为止。

附图:

2402回风巷剖面图

附图:

开门口大样图

 

第二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梯形段:

S荒=6.2m2,S净=4.7m2。

异形段:

S荒=5.8m2,S净=4.3m2。

巷道支护断面、平面图见图。

二、支护方式

(一)临时支护

采用吊挂前探支架做为临时支护,两根前探梁用8#槽钢制作,长度不小于4.0m,间距不大于1.2m,用金属吊环配合顶板金属棚头固定,每根前探梁不少于2个吊环。

前探梁上方用方木、木板和木楔接顶。

附:

前探梁临时支护平、剖面图图

(二)永久支护

正上山段采用梯形钢棚永久支护,材料采用11#工字钢。

斜上山和平巷段采用异形钢棚永久支护,材料采用11#工字钢。

三、工程质量规定

(一)梯形段

1、巷道净宽:

2.0m,不大于0.05m、不小于设计。

2、巷道净高:

不小于1.8m,腰线上下各0.9m,误差不大于0.05m,不小于设计。

3、扎角:

从棚口向下1.0m垂线处左、右扎角各为0.175m,误差不大于0.05m,不小于设计。

4、棚距:

0.90m,允许误差+0.05m。

5、棚梁接口:

要严实合缝,接口处要使用木质垫板,木质垫板规格:

长×宽×厚=0.12×0.06×0.01m。

6、棚梁位置:

棚梁应垂直于巷道中心线,前倾后仰不大于+0.5度。

7、腿窝深度:

软岩中不小于0.20m,硬岩中不小于0.10m。

8、巷道整洁:

无浮煤、浮矸、杂物,材料、工具摆放整齐,管线悬挂整齐。

梯形钢棚支护巷道工程质量规定表

项目

质量标准

合格(mm)

质量标准

优良(mm)

部位

巷道名称及规格(mm)

2702回风巷

巷道净高

0-+50

0-+30

棚梁中心垂直于煤层底板

1800

巷道净宽

-100-+50

-100-+30

2000

支架构件

规格质量

材质符合要求

材质符合要求

棚头

11#工字钢,净宽2000

左腿

11#工字钢,高度2400

右腿

11#工字钢,高度2400

梯形段迎山角

5-7º

腿窝深度

软岩中不小于200硬岩中不小于100

软岩中200硬岩中100

左腿

≥200

右腿

≥200

棚距

±50

±30

两棚梁中心间距

900

扎角

0-+50

0-+30

从棚口向下1.0米垂线处至棚腿的垂直距离

175

棚梁接口

严实合缝

巷道卫生表

1、巷道内无积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2、材料、工具码放整齐,挂牌管理,管线悬挂整齐

(二)斜上山段:

1、巷道净宽:

2.0m,误差不大于0.05m,不小于设计。

2、巷道净高:

不小于1.8m。

3、扎角:

从棚口向下1.0m垂线处上扎为0.40m,误差不大于0.05m,不小于0.03m;下扎为0.12m,误差不大于0.03m,不小于设计。

4、棚距:

0.9m,允许误差+0.05m。

5、棚梁接口:

要严实合缝,接口处要使用木质垫板,木质垫板规格:

长×宽×厚=0.12×0.06×0.01m。

6、迎山角:

架棚要有迎山角,迎山角为5—7度。

7、棚梁位置:

棚梁应垂直于巷道中心线,无歪曲、扭别现象。

8、腿窝深度:

软岩中不小于0.2m,硬岩中不小于0.1m。

9、巷道整洁:

无浮煤、浮矸、杂物,材料、工具摆放整齐,管线悬挂整齐。

斜上山段支护巷道工程质量规定表

项目

质量标准

合格(mm)

质量标准

优良(mm)

部位

巷道名称及

规格(mm)

2402回风巷

巷道净高

0-+50

0-+30

1800

巷道净宽

-100-+50

-100-+30

中线左

1000

中线右

1000

支架构件

规格质量

材质符合要求

材质符合要求

棚头

11#工字钢,

净宽2000

上腿

11#工字钢,

高度2400

下腿

11#工字钢,

高度2200

下山迎山角

±1º

±0.5º

棚口向下1米垂线

5º-7º

腿窝深度

软岩中不小于200硬岩中不小于100

软岩中200硬岩中100

上腿

>20

下腿

>20

棚距

±50

±30

两棚梁中心间距

900

扎角

-30-+50

-10-+20

从棚口向下1.0米垂线处至棚腿的

垂直距离

上腿400

-30-+0

-10-+0

下腿120

棚梁接口

严实合缝

巷道卫生表

1、巷道内无积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2、材料、工具码放整齐,挂牌管理,管线悬挂整齐

(二)平巷段:

1、巷道净宽:

2.0m,误差不大于0.05m,不小于设计。

2、巷道净高:

不小于1.8m。

3、扎角:

从棚口向下1.0m垂线处上扎为0.60m,误差不大于0.05m,不小于0.03m;下扎为0.08m,误差不大于0.03m,不小于设计。

4、棚距:

0.9m,允许误差+0.05m。

5、棚梁接口:

要严实合缝,接口处要使用木质垫板,木质垫板规格:

长×宽×厚=0.12×0.06×0.01m。

6、迎山角:

架棚要有迎山角,迎山角为5—7度。

7、棚梁位置:

棚梁应垂直于巷道中心线,无歪曲、扭别现象。

8、腿窝深度:

软岩中不小于0.2m,硬岩中不小于0.1m。

9、巷道整洁:

无浮煤、浮矸、杂物,材料、工具摆放整齐,管线悬挂整齐。

平巷段支护巷道工程质量规定表

项目

质量标准

合格(mm)

质量标准

优良(mm)

部位

巷道名称及规格(mm)

2402回风巷

巷道净高

0-+50

0-+30

2000

巷道净宽

-100-+50

-100-+30

中线左

1000

中线右

1000

支架构件

规格质量

材质符合要求

材质符合要求

棚头

11#工字钢,净宽2000

上腿

11#工字钢,高度2400

下腿

11#工字钢,高度2200

下山迎山角

±1º

±0.5º

棚口向下1米垂线

5º-7º

腿窝深度

软岩中不小于200硬岩中不小于100

软岩中200硬岩中100

上腿

>20

下腿

>20

棚距

±50

±30

两棚梁中心间距

900

扎角

-30-+50

-10-+20

从棚口向下1.0米垂线处至棚腿的垂直距离

上腿600

-30-+0

-10-+0

下腿80

棚梁接口

严实合缝

巷道卫生表

1、巷道内无积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2、材料、工具码放整齐,挂牌管理,管线悬挂整齐

第三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材料:

2402回风巷材料采用11#工字钢,支架规格为:

梯形段:

棚头2.0m,上下各为腿2.4m,棚距0.9m。

异形段:

棚头2.0m,上腿为2.4m,下腿2.2m:

棚距0.9m;

二、支护安装工艺

1、放完炮,待炮烟吹散后,认真执行敲帮问顶,确认无任何危险后,方可在加固好的支架掩护下将前探梁移至迎头,然后将前探梁固定牢固。

2、施工人员必须在前探梁及牢固支架的掩护下将欲支棚梁架设在前探梁上,用长柄工具推至迎头,符合沿顶和腰线要求,用木板木楔接顶背实,维护好顶板,巷道坡度大于10度时迎头要使用铰接顶梁打紧打牢,清理完煤矸后挖出腿窝竖起棚腿与棚梁吻合,架设牢固后即成永久支护。

3、两帮与棚腿之间以及顶板与棚头之间要用背板背实,(材料采用槐木,规格为:

长1.2m、宽0.08m、厚0.03米)其布置方式为背帮每侧三根,背顶四根,要背实背牢,均匀分布。

4、前探梁必须紧跟迎头,移动前探梁时,要由外向里在牢固支架掩护下进行,严禁空顶作业。

敲帮问顶工作必须在牢固支架掩护下进行,严禁空顶作业。

临时支护距两帮分别为0.4米。

5、迎头最大空顶距在放炮后不得超过迎头棚1.8米,支护后不得超过迎头棚0.9米,空顶部分必须使用临时支护,当遇到断层、顶板破碎时,要缩小棚距至0.7米,放炮后及时使用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

6、当遇地质条件变化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缩小棚距、空顶距。

7、支护材料距迎头不超过100米,并在非人行道侧码放整齐,以免影响行人安全,每一掘进工作面备用材料不得少于10架棚,当备用材料距掘进迎头小于20米时,其不得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8、掘进巷道内都必须使用木质撑木链锁加固,棚头两根(打在靠

近棚梁接口处),棚腿每侧两根(均匀分布),要打紧打牢,使之成为一体。

靠近迎头10米要使用金属拉杆加强紧固,棚头两根(打在靠近棚梁接口处),棚腿每侧两根(均匀分布).迎头使棚一次成巷,杜绝返工。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在2402运输巷画中位置,按照中线真方位178°且沿煤层顶板采用梯型钢棚永久支护向南掘进施工8米至预定位置,然后按照中线真方位248°且沿煤层顶板采用异型钢棚支护掘进施工20米至预定位置,然后按照中线真方位268°且沿煤层顶板采用异型钢棚支护向西掘进施工50米至预定位置为止。

掘进采用风煤钻湿式打眼,一次装药、一次起爆。

 

第二节凿岩方式

本规程所施工的巷道均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破煤、岩。

一、打眼机具:

ZQS-30/2.5型风煤钻打眼,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

电力来源于-150配电所,经过350开关,钢铠(或橡套)电缆送往200开关,再使用不同平方的电缆经过综合保护开关,供迎头用风。

二、降尘方法

降尘方法采用煤层注水、湿式打眼、水炮泥定炮、扒装前洒水、爆破时使用高压远程喷雾、爆破后冲刷岩帮、开放水幕。

第三节爆破作业

掏槽方式为楔式掏槽法。

一、炸药、雷管:

使用煤矿乳化炸药、毫秒电雷管,电雷管必须编号。

二、装药结构:

正向装药结构。

三、起爆方式:

起爆使用FD100XS-A连锁数显遥控发爆器,分断面、

煤岩分次起爆,联线方式为串联联线。

附:

炮眼布置图见图

装药结构示意图

爆破说明表

 

梯形段爆破说明书

炮眼名称

眼号

眼深

(米)

角(度)

装药量

连线方法

炮泥

长度

(米)

爆破顺序

水平

竖直

每眼(kg)

眼数(个)

总量(kg)

掏糟眼

1—4

1.2

85

85

0

0.3

4

1.2

〉0.5

辅助眼

14—21

1.0

90

90

0

0.3

8

2.4

〉0.5

5--8

1.0

90

90

87

 

 

0.15

4

0.6

〉0.5

底眼

9—13

1.0

90

90

883

0.3

5

1.5

〉0.5

合计

21

21

5.7

表5-2爆破指标表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岩石种类及坚硬程度

普氏系数

2-3

2

炸药种类

2#矿用

3

雷管种类

毫秒段发

4

雷管号数

1-5段

5

循环进度

0.9

6

炮眼利用率

%

90

7

爆破体积

立方米

6.2

 

异形段爆破说明书

炮眼名称

眼号

眼深

(米)

角(度)

装药量

连线方法

炮泥

长度

(米)

爆破顺序

水平

竖直

每眼(kg)

眼数(个)

总量(kg)

掏糟眼

1—4

1.2

85

85

0

0.3

4

1.2

〉0.5

辅助眼

5—10

90

90

0

0.3

6

1.8

顶眼

11—14

1.0

90

90

3

0.15

4

0.6

〉0.5

帮眼

15—17

1.0

87

87

 

0

0.15

3

0.45

〉0.5

底眼

18—22

1.0

90

90

84

0.3

5

1.5

〉0.5

V

合计

22

22

5.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