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8079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西达苯胺是一种有机物

B.西达苯胺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西达苯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

2

D.西达苯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如图),关于甲醇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醇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B.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

4

C.甲醇属于氧化物

D.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钙离子:

Ca+2B.2个氢原子:

H2

C.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

Na2OD.3个氯分子:

3Cl2

10.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

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1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鲜花饼B.小锅米线C.果汁D.水

1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柴燃烧B.酒精挥发C.水变成冰D.铁水铸成锅

 

二、填空题

14.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

如图A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镉元素的信息示意图,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B、C、D、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_____(填字母)。

(3)C、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5.请从C、H、O、Cl、K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

(2)供给动物时吸的气体__________;

(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加入稀盐酸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6.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

糯米、大枣、

瘦肉、加碘食盐等,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人体缺碘可能得的疾病是____________;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4)用洗涤剂清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______作用;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棉布围裙B、塑料保鲜膜C、不锈钢炊具D、橡胶轮胎

17.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

(2)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可用来焙制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18.高纯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

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_______;

(3)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三、科学探究题

19.某县自来水的水源地是一个大型水库,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净化水的实践活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上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出异味,再次过滤。

(3)为了检验所得滤液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__________。

根据产生白色垢状物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液氯灭菌,它会与水发生如下发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2HClO=2HCl+O2↑。

该兴趣小组的小君同学用久置后的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请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填字号)。

A.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实验室的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减少酸雨对水源的污染

四、计算题

20.毒品危害生命。

“冰毒”是毒性极强的毒品之一。

“冰毒”(C10H15N)里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

(1)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备一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

①该方法制得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选用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装置组合。

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①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并验证其可燃性,可选用_______(填序号)与E装置组合,在E导管口点燃。

实验过程是:

组装仪器——>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入药品制备氢气——>

_____________——>

点燃。

②电解水也可制得H2。

装置如图F,_________管中产生的是氢气。

③氢气的生产方法是制约其作为清洁能源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科学家根据生产方法提出“绿色”氢气和“有污染”的氢气的概念,下列方法可获得“绿色”氢气的是_________。

A.用矿石生产锌和硫酸,再相互反应

B.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

C.利用煤燃烧发电,再电解水

D.利用风能、水力发电,再电解水

参考答案

1.B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错误;

C、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9):

(1×

18):

(16×

11)=228:

18:

176,可见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

11,正确。

故选B。

2.C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用生石灰做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B、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发生了化学反应,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C、用铜丝制作导线,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稀盐酸与水垢发生了化学反应,利用了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

点睛∶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物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D

【解析】A、该试纸是在滤纸的表面涂由二氧化钛、萘胺等物质,故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错误;

B、萘胺的化学式是C10H9N,由化学式可知,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是10:

1,故质量比不可能为10:

1,故错误;

C、二氧化钛是无机物中的氧化物,萘胺是有机物,故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二氧化钛是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D。

4.B

【解析】A.苯属于有机物,正确;

B.一个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错误;

C.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正确;

D.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100%=92.3%,正确。

5.C

【解析】碳酸根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根”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根”的化合价,可得:

x+(﹣2)×

3=﹣2,则x=+4价。

故选C。

6.B

【解析】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而甲图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故错误;

B、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的正上方,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正确;

C、元素周期信息表中下面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39.95是氩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

D、丙图是2个氯原子结合形成了1个氯分子,故错误。

7.A

【解析】C22H19FN4O2为抗癌新药西达苯胺的化学式。

A、西达苯胺是一种有机物,故A正确;

B、西达苯胺由碳、氢、氧、氟、氮五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

C、西达苯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2∶14×

4=33:

7,故C错误;

D、西达苯胺各元素质量比是12×

22∶19∶19∶14×

4∶16×

2=264∶19∶19∶56∶32,其中质量分数中氢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错误。

点睛∶化学式的意义∶⑴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⑵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⑶量的意义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

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8.D

【解析】A、甲醇是有机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应该说甲醇是由甲醇分子构成,也可以说1个甲醇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错误;

B、由图可知,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故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4=3: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D、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4:

16=3:

1:

4,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

9.D

【解析】A、钙离子:

Ca2+,数字应在正负号前面,故A错误;

B、2个氢原子:

2H,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B错误;

C、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

,故C错误;

D、3个氯分子:

3Cl2,氯气属于双原子分子,分子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D正确。

点睛∶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微粒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离子符号表示离子时应注意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应放在正负号前面。

10.D

【解析】A、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可以燃烧,从现象上判断: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错误;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D、从微观上分析可得结论: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11.B

【解析】A.明矾在水中会形成絮状物,能加速悬浮杂质沉降,正确;

B.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过滤只能除掉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不能除掉可溶性物质,水的硬度较大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色素异味,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正确;

D.蒸馏可除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正确。

12.D

【解析】A、鲜花饼中有维生素、淀粉等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小锅米线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C、果汁中有维生素、水等,属于混合物,错误;

D、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

13.A

【解析】A、木材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水变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铁水铸成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4.112.4BCNa2S

【解析】

(1)元素周期表中镉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填112.4。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C。

(3)C、E两种元素分别是硫元素、钠元素,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在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在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因此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15.2HO2K2CO3+2HCl=2KCl+H2O+CO2↑

(1)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供给动物时吸的气体O2;

(3)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

16.肥皂水瘦肉甲状腺肿大压强乳化BD

(1)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硬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泡沫多浮渣少;

(2)制作粽子的原料有:

糯米、大枣、瘦肉、加碘食盐等,糯米富含糖类,大枣富含维生素,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加碘食盐富含大量无机盐;

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人体缺碘可能得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适量补充碘元素是预防甲状腺肿大有效措施。

(3)打开汽水瓶盖时,从封闭的体系且含有较多气体的状态,变为开放性的大气压,气压变小,汽水自动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从而可得压强越小,气体溶解度越小(4)用洗涤剂可以和油污反应拆分成小液滴,使油污可以在水中形成乳浊液,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

(5)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塑料保鲜膜和橡胶轮胎,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尼龙、涤纶、腈纶、锦纶等,故选BD。

17.3Fe2+H2CO3NaHCO3

(1)3个亚铁离子是3Fe2+,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离子属于微观离子讲个数,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2)汽水中含有的酸是H2CO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

(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4)可用来焙制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NaHCO3,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溶液呈弱碱性,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8.28.094+4(或

(1)由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14-2-8=4;

(3)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以钠为例:

19.玻璃棒吸附肥皂水HCl+AgNO3=AgCl↓+HNO3BD

(1)过滤装置要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3)检验软硬水用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的水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4)自来水中的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5)A.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使水体污染,错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

C.实验室的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错误;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减少酸雨对水源的污染,正确。

故选BD。

20.10:

15:

【解析】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由化学式可知,冰毒里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的个数比为10:

15:

21.2KClO3

2KCl+3O2↑BC双手握住试管A验纯甲BD

(1)①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

②氯酸钾法制氧气应选择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双手握住试管,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或松开手后,充分冷却,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①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A与E装置组合。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

故实验过程是:

检验氢气的纯度——>

点燃;

②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甲管中产生的是氢气;

③A.用矿石生产锌和硫酸,再相互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符合“绿色”要求;

B.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只产生氧气和氢气,没有任何污染物,符合“绿色”要求;

C.利用煤燃烧发电,再电解水,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要求;

D.利用风能、水力发电,再电解水,没有任何污染物,符合“绿色”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