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090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docx

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说明

1编制依据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下载券  267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1.《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规范》DL/T5083-2010;

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2014;

3.《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2-2012;

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

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SL377);

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

7.《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

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

9.《水电水利工程岩壁梁施工规程》(DL/T5198);

10.《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

11.设计图纸、设计要求;招、投标文件等;

12.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实际情况;

13.本单位的施工管理、技术水平。

2工程概况

2.1工程地质

(1)1#深孔泄洪洞工程地质条件

进口位于5#冲沟东侧斜坡,自然边坡35°~45°,基岩裸露,为顺层坡,岩性为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灰岩,层理发育,产状340°SW∠58°,岩层倾向坡外,强风化层厚2~3m,弱风化层厚15~20m。

出口闸室处于微风化岩体内,顺层断层较发育,多有夹泥,围岩以Ⅲ类为主。

出口段:

基岩裸露,自然边坡整体稳定,EL1790m高程以下陡坡表部岩体倾倒变形,稳定性较差。

(2)发电引水洞工程地质

自然边坡为45°~65°,基岩裸露,岩性为石炭系中厚层灰岩、巨厚层白云质灰岩,层理发育,倾向坡外。

岩层走向与岸坡走向平行。

2.2预应力锚索设计简述

(1)1#深孔放空排沙泄洪洞出口段EL1690~EL1710m高程:

预应力锚索布置在EL1690.000m高程至EL1710.000m高程,每10m一级马道,马道宽2m,坡比1:

0.3。

预应力锚索的荷载等级为1000KN,单根长20.0m和30.0m两种,间排距5m,交错布置,倾角10º,锚索垂直于边坡走向布置。

(2)发电引水系统及1#深孔联合进水口:

预应力锚索布置在EL1775.000m高程至EL1872.000m高程,有高差10m、12m和15m一级马道共三种,马道宽2m,坡比1:

0.3。

网格梁部位锚索采用2000KN,其余均为1000KN,单根长20m、30m、35m、40m四种,间排距5m,梅花形布置,倾角10º,锚索垂直于边坡走向布置。

(3)1#深孔放空排沙泄洪洞出口段工作闸井:

预应力锚索布置在闸房洞室EL1734.6高程和EL1738.277高程沿水流方向,长短相间、梅花形布置,间排距5m,预应力锚索的荷载等级为1000KN,单根长30.0m和20.0m两种,具体要求见图纸《1#深孔放空排沙泄洪洞出口工作闸井开挖图(1/2)》及《1#深孔放空排沙泄洪洞出口工作闸井开挖图(2/2)》。

2.3预应力锚索工程量

招投标阶段锚索工程量详见表2-1,技施阶段暂到图纸锚索工程量详见表2-2。

表2-1招投标阶段锚索工程量

序号

工程部位

规格(KN)

长度(m)

数量(根)

1

联合进水口

1000KN

20

138

2000KN

20

24

2

1#深孔出口闸井

1000kN

30

6

1000KN

20

8

3

生态调压井

1000KN

20

9

合计

185

表2-2技施阶段暂到图纸锚索工程量

序号

工程部位

规格(KN)

长度(m)

数量(根)

1

1#深孔放空排沙泄洪洞出口段EL1690~1710m高程

1000

20

22

1000

30

22

2

发电引水系统及1#深孔联合进水口

1000

20

78

1000

30

116

1000

35

62

1000

40

16

2000

20

4

2000

30

8

2000

35

11

2000

40

7

3

1#深孔放空排沙泄洪洞出口段工作闸井

1000

20

6

1000

30

8

合计

360

工程量增加幅度较大,主要考虑地质条件较差,为了工程后期运行安全。

招投标阶段锚索钻孔总长度3580m(未包含生态调压井锚索量),技施阶段暂到图纸锚索钻孔总长度10295m,净增6715m。

发电引水系统及1#深孔联合进水口锚索钻孔增加长度5595m,净增锚索施工工期97天;1#深孔放空排沙泄洪洞出口段EL1690~EL1710m高程新增锚索44根,钻孔总长度1100m,锚索施工工期需83天。

施工难度增加,工期可能拖延,且发电引水系统及1#深孔联合进水口锚索施工处于关键线路,直接影响发电洞及1#深孔进洞工期。

3施工部署

3.1施工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

按合同的技术条款、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杜绝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缺陷,满足合同质量要求。

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三不伤害、一岗双责的原则,防止坍塌、掉落、撞击等事件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环境目标:

制定严格的作业制度,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做到文明施工和科学施工,避免有害物质或不良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3.2施工难点

(1)施工区山高坡陡,道路布置困难,交通、机械和材料运输等极为不便。

(2)预应力锚索工程施工是一项地质条件变化复杂、关键工程隐蔽和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的特殊施工作业。

其主要施工内容有:

基面清理、地质调查与处理、锚索孔定位及钻孔(含不良地质段固结灌浆处理)、锚索加工编制、清孔下锚、锚固段注浆、锚墩及格梁砼浇筑、锚索张拉、张拉段注浆及封锚等工作。

工作量大,工序复杂。

(3)工程量增加幅度较大,主要考虑地质条件较差,为了工程后期运行安全。

招投标阶段锚索钻孔总长度3580m(未包含生态调压井锚索量),技施阶段暂到图纸锚索钻孔总长度10295m,净增6715m。

发电引水系统及1#深孔联合进水口锚索钻孔增加长度5595m,净增锚索施工工期97天;1#深孔放空排沙泄洪洞出口段EL1690~EL1710m高程新增锚索44根,钻孔总长度1100m,锚索施工工期需83天。

施工难度增加,工期可能拖延,且发电引水系统及1#深孔联合进水口锚索施工处于关键线路,直接影响发电洞及1#深孔进洞工期。

(4)锚索施工与洞挖施工之间存在上下交叉作业,为避免立体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应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3施工道路、风、水、电布置

(1)施工道路

利用现场已形成的道路。

(2)施工风、水、电布置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锚索施工所用风、水、电采用现场已配备资源。

施工道路、风、水、电布置详见附图《施工道路、风、水、电布置示意图》。

(3)施工排架:

锚索施工均在高边坡上,施工排架的搭设进度及质量直接影响着锚索施工进度,本着确保施工正常和资源优化的原则,锚索施工用排架采用喷锚支护的排架,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对锚索施工部位进行加宽加固处理确保安全后使用。

(4)场地选择:

锚索施工场地主要为锚索制作,空压机、制浆及注浆设备安放场地,本着就近、安全、方便施工的原则安排于附近较平整且不影响其他施工的地方。

(5)施工顺序:

考虑高边坡施工作业面狭小,钻机移动不便,须加强安全防护等因素,施工尽量减少垂直移动,马道上、下各两排锚索均按先上排后下排的施工顺序进行,若上下排同时施工时,应错开至少两个锚索孔位。

3.4工期计划及强度分析

预应力锚索施工计划工期详见图3-1。

 

图3-1预应力锚索施工计划工期

3.5施工强度分析

制约锚索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是钻孔,计划采用Hm-90s型潜孔钻机造孔,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每台钻机每班可钻进20m,二班制作业,每天可完成40m,考虑机械使用效率及中间暂停时间,有效作业量按80%计算,因此每台钻机每天可完成32m钻孔。

(1)联合进水口锚索钻孔总长度8835m,则需用钻机台数为8835÷95÷32≈3台,备用2台,总需钻机台数为5台。

(2)1#深孔出口锚索钻孔总长度1100m,则需用钻机台数为1100÷35÷32≈1台;1#深孔出口闸井锚索钻孔总长度360m,则需用钻机台数为360÷12÷32≈1台。

由于1#深孔出口和1#深孔出口闸井工期互不影响,所以共用一台钻机,备用一台,总需钻机台数为2台。

3.6资源配置计划

计划投入2个施工队伍(联合进水口、1#深孔出口),钻孔人员每台钻机每班配备操作人员3名,二班制作业。

(1)联合进水口需用3*3*2=18人;锚索制作需用15人;制浆及注浆需用9人,钢筋砼施工需15人,锚索张拉9人,现场管理人员4人,则本项工程共需人员70人。

(2)1#深孔出口需用3*1*2=6人;锚索制作需用4人;;制浆及注浆需用3人,钢筋砼施工需3人,锚索张拉6人,现场管理人员3人,则本项工程共需人员25人。

人员配置详见表3-1。

表3-1人员配置表

序号

施工人员

人数

备注

1

锚索钻孔

24

负责锚索的钻孔及安装

2

锚索制作

19

锚索下料、编制

3

注浆

12

现场制浆、注浆

4

钢筋砼工

18

负责排架加宽加固、锚墩及格梁混凝土的浇筑

5

锚索张拉

15

负责锚索的预紧、张拉等

6

安全员

3

负责现场的施工安全

7

现场管理人员

4

负责现场人、材、机的调配管理

8

合计

95

穿索和锚墩格梁砼浇筑等施工所需作业人员,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调配充足。

表3-2锚索施工配备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锚索钻机

Hm-90s

7台

2

手风钻

YT-28

5台

3

注浆泵

3SNS

4台

4

制浆机

YGJ340

4台

5

空压机

20m3

4台

6

张拉千斤顶

YCW-250

3台

7

电动油泵

ZB4-500

3台

8

切割机

3台

9

材料运输车

5T

2辆

10

卷扬机

单筒慢速5t

4台

11

其他设备

据施工需要配置

3.7施工准备

(1)施工过程中按报经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工程总结工作,当发现作业效果不符合设计、合同及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要求时,及时修订施工措施计划,报监理批准后实施。

(2)锚索施工前,施工平台及通道的搭建必须满足安全需要,并留有足够的施工空间。

随时了解钻孔孔内状况,特别是锚索内锚固段,如发现有特殊地质情况,尽快与监理及设计单位联系,研究处理方案,并做好记录。

(3)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防水工作,材料、机械的防雨、防水工作,风、水、电等在前期施工中已接到位并满足施工要求。

(4)锚索关键部位的施工人员必须岗前培训安全和专业技术,持证上岗,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5)锚索每道工序需进行中间检查,每道工序完成并经监理检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固结灌浆、锚索灌浆、张拉锁定及外锚头保护等重要工序,应加强质量控制。

(6)施工材料准备

①各种材料应具有厂家相关资质、出厂合格证明、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第三方检测试验合格证明,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做好相关资料的存档工作同时对施工所用的主要材料包括钢绞线、内外锚头部件、水泥、砂等均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抽检,合格的检测报告报送监理审批。

②进场的钢绞线要进行外观及直径的检查,对有锈蚀、缺损者不得使用,钢绞线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防锈蚀和防化学污染措施,预应力钢绞线入库、架空存储、不得露天堆放,且还应增加防潮、防腐蚀设施。

③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标准型1860MPa(270级)直径15.20mm的钢绞线,有粘结、无涂层、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力学性能符合GB/T5224-2014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7)张拉机具、锚具准备

①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必须经过检查、标定,必须出具书面鉴定材料,并报请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证合格,经监理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其他各种半成品构配件,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并得到使用批准。

②选用的张拉机具应与锚具的类型、锚索的设计张力相匹配,锚具性能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的规定;施工所用锚具应进行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其锚固性能应满足规范要求。

③与张拉机具配套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张拉时压力表读数不超过表盘刻度的75%,量程应与张拉吨位采用的压力匹配。

④张拉机具、器具应由专人保管、定期维护、标定,标定间隔期不得超过6个月,超过标定间隔期的设备和仪器或遭强烈碰撞的仪表,必须重新标定后才准使用。

4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

4.1总体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锚索施工与高边坡开挖支护施工同步进行,严格遵循“随开挖、随支护”的原则,上层边坡支护施工完成,开挖至预应力锚索施工位置后,及时组织进行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边坡防护,减少边坡暴露时间。

①做好预应力锚索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机具配备质量和数量,人员配置数量和结构等必须与预应力锚索施工相适应,满足施工需要;完成原材料进场及试验检测;完成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开工报告等技术资料的编写、上报和审批,技术交底资料的下发学习。

②锚索施工按从上到下(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减少各锚孔施工之间的相互干扰。

③预应力锚索施工在修整边坡同时进行,每施作完一锚孔,随即进行清孔、穿索、锚固段注浆,坡面地质不满足要求时必须做相应处理,必要时可增设孔口锚杆。

④预应力锚索锚固段注浆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锚墩施工,锚墩达到一定强度,进行锚索的张拉锁定后封锚。

锚索施工方法详见附图2。

(1)各部位施工方案

①发电引水系统及1#深孔联合进水口

高程EL1842m~EL1872m,每15m一级马道,锚索排距5m,分别布置在高程EL1844.5m、EL1849.5m、EL1854.5m、EL1859.5m、EL1864.5m、EL1869.5m,共6排。

高边坡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5m为一层,各层施工程序详见图4-1中a所示。

高程EL1775m~EL1827m,除EL1815m~EL1827m高12m为一级马道外,其余每10m一级马道,锚索排距5m,分别布置在高程EL1822.5m、EL1817.5m、EL1812.5m、EL1807.5m、EL1802.5m、EL1797.5m、EL1792.5m、EL1787.5m、EL1782.5m、EL1777.5m,共10排。

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EL1815m~EL1827m每6m为一层,各层施工程序详见图4-1中b所示;EL1775m~EL1815m,每5m为一层,各层施工程序详见图4-1中a所示。

②1#深孔出口

高程EL1690m~EL1710m,每10m一级马道,锚索排距5m,分别布置在高程EL1702.5m、EL1697.5m、EL1692.5m,共3排。

高边坡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5m为一层,各层施工程序详见图4-1中c所示。

图4-1施工程序

③1#深孔出口闸井

锚索布置在高程EL38.277m及EL1734.6m,开挖至EL1732.6m后进行支护,施工程序详见图4-2。

图4-2施工程序

4.2施工工艺流程

预应力锚固工序繁多,技术要求严格,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每道工序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3:

图4-3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

4.3主要施工方法

4.3.1基面清理

锚索施工前,边坡坡面应清理整修达到验收标准。

验收资料应报设计,以便复核锚头基础是否满足设计需要。

如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边坡坡面喷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则应以锚索孔孔位为中心清除已喷坡面混凝土和钢筋网,具体尺寸满足外锚墩地面尺寸的正方形区域作为浇筑锚墩的工作面,并对坡面清理达到验收标准。

4.3.2地质调查与处理

锚孔在基础开挖完成,并经坡面地质条件确定能满足锚索施工要求后进行。

4.3.3脚手架搭设

脚手架采用前期喷护所用排架,只在原排架的基础上进行加宽加固处理。

考虑坡面及钻机工作断面宽度,综合承重排架工作平台宽度为4.5m,间排距1.3m,步距1.5m。

平台应低于横排锚孔0.5m。

平台铺厚度≥25mm木板,平台外边设防护栏杆及防护网,平台用垂直水平面地锚桩锚牢,保证钻机施工时的稳定及施工的安全性。

4.3.4锚索孔定位及钻孔

(1)锚孔测放

根据实际坡面,先按设计布置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并用红油漆在现场施工部位标明锚索开孔位置。

锚孔位置偏差不得超过±20mm。

如遇既有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须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但调整后的测放精度,

尽量不大于100mm。

对测放并验收合格的锚孔位置进行编号,并用油漆标示在现场坡面上,该编号作为锚索制作编号的依据。

(2)钻孔设备

钻孔施工是锚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

为提高钻孔效率和保证钻孔质量,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

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采用Hm-90s型潜孔钻机,潜孔冲击成孔。

(3)设备安装就位

平台搭好后在坡底将钻机分解,用人工将潜孔钻机搬运至坡面工作平台组装,将钻机的钻头、冲击器、钻杆安装好后,将钻机底盘螺丝松开,调整钻机底盘将钻头对准孔位,然后量测钻机的底盘或钻杆,将钻机的倾角调好,定位组装架设,并用脚手架、扣件和连接器将钻机固定在平台的钢管上。

必要时需在钻孔位置对平台增加地锚桩加固平台。

(4)钻进方式

锚孔钻进采用干钻,以确保锚固工程施工不至于恶化边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难以钻进时方可采用水钻,若遇地质破碎地带无法钻进,则经监理工程师确认进行固结灌浆后再行钻孔。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5)钻进过程

钻孔的倾角为10°,开孔时要用钻头来回多次对孔口进行钻进,导正开孔的倾角和孔位,并在开孔钻进前一米时,多次量测钻机的底盘或钻杆,随时调整钻机,保证在开孔时由地层软硬或坡面不平整引起钻机对孔位偏移的误差,在钻进中毎钻进3-5m测一次钻孔孔斜,及时调整钻孔孔斜误差。

锚孔倾角、水平角允许误差点在内±1°,成孔后,孔斜不得超过3%。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孔道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a、渗水及塌孔的处理

孔内有渗水时,在钻孔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吹孔时,从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团粒而无粉尘,岩粉多贴附于孔壁。

当锚孔深度已满足要求,则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虽冲击器工作,仍有进尺,也必须立即停钻,拔出钻具,洗孔后再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结束。

有时孔内渗水量大,有积水,吹出的是泥浆和碎石,这种情况岩粉不会糊住孔壁,只要冲击器工作,就可继续钻。

如果渗水量太大,以致淹没了冲击器,冲击器会自动停止工作,拔出钻具进行压力注浆进行孔道固结处理。

b、塌孔、卡钻的处理。

当钻孔穿越强风化岩层或岩体破碎带时,往往发生塌孔。

塌孔的主要标志是从孔中吹出黄色岩粉,夹杂一些原状(非钻头击碎的、非新鲜的、无光泽的)石块,出现此类现象,不管钻进深度如何,都要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具,进行固壁注浆,注浆压力采用0.1~0.2Mpa,浆液为水泥砂浆,24h后重新钻孔。

雨天施工时,常常顺岩体破碎带向孔内渗流泥浆,固壁注浆前,必须用水和风把泥浆洗出(塌入钻孔内的石块不必清除),否则,不仅固壁注浆效果差,还容易造成假象。

进行固壁注浆前需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6)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1000KN锚索≥110mm,2000KN≥140mm)、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

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为确保锚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但不宜超出0.3m,当遇特殊地质情况时,可适当增加超钻深度,但不可超过0.5m。

(7)锚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风(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除相对坚硬完整的岩体锚固外,其余均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锚孔。

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安装锚索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

如果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4.3.5锚索体制作及安装

(1)钢绞线的存放

锚索在锚索加工场内统一下料。

进场后若不能及时下料,临时放在地上时须垫高(离地至少20cm)并架空覆盖,以防潮防尘,登记每卷钢绞线的编号,钢绞线的出厂牌号应保存归档,同时必须附有相关材质证明书。

(2)锚索下料

①钢绞线下料在专用的下料生产线上完成,生产线依次由放线缓冲架、导向钢架、砂轮切割机、绞线承托架等形成。

在下料时应做到:

开盘后的钢绞线通过导向架至砂轮切割机至绞线承托架上均应顺直的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钢绞线的下料精度,钢绞线承托架槽内应每隔2m安放一块包装纸片,并经常更换,以保证钢绞线外表喷漆不致受损。

在放线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避免钢绞线弹力伤人。

②截取钢绞线用切割机,严禁使用电气焊。

③钢绞线编制在工作平台上进行,其下料长度为:

设计长度+锚索格梁厚度+张拉千斤顶长度+锚具厚度+张拉操作预留量,采用皮尺进行钢绞线长度的丈量。

(3)编索

①灌浆管布设

灌浆管分内锚段灌浆和张拉段灌浆,排气管在内锚段灌浆完成后用做张拉段的灌浆管,进浆管和排气管同索体一同下入孔内,采用Φ25PVC管制作。

②编索

编索束时先将钢绞线在工作平台顺次平铺,然后将架线环按施工详图所示尺寸与数量穿好,再开始编帘扎束。

其中外圈第一根两端用红色油漆标出,内圈第一根两端用黄色油漆标出,以保证在编帘扎束中钢绞线不发生相互交叉,每根钢绞线在架线环位置必须一致,并且两端要相互对应,否则在锚索张拉过程中会产生应力集中甚至剪切断丝。

对于端头锚,在内锚段范围内,每隔1米安装一个架线环,之间50cm处用无锌铅丝绑扎成枣核状,张拉段每2米放置一个架线环,之间每1米须用无锌铅丝绑扎牢固,且经过架线环的每根钢绞线均须用无锌铅丝绑扎牢固;绑扎时保证钢绞线进浆管排气管平行,不得有交叉现象,最后在锚索端头套上导向帽用铁丝与锚索牢固连接或用环氧水泥胶泥胶结,锚索尾端按照钢绞线排列编帘,尾端2.5米范围内不得绑扎架线环。

③锚索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如表4-2所示,组装完成后对锚索对应锚孔进行编号,分类存放在专用场地,并加以防潮、防雨等防锈蚀保护。

表4-2锚筋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锚筋长度

±50mm

尺量检查

2

锚固段长度

±50mm

尺量检查

3

塑料套管端头定位

±50mm

尺量检查

4

注浆管中心定位

±10mm

尺量检查

端头定位

±50mm

5

支架、紧箍环、

导向帽制作尺寸

±5mm

尺量检查

接装定位

±20mm

④锚索编制完成经检验合格后进行编号挂牌和登记,合格锚索整齐、平顺的存放在距离地面20cm以上且间距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