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8172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兰州新胜利宾馆综合体项目

一期酒店式公寓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

编制时间:

年月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技术准备

四、施工准备

五、机械准备

六、施工交底准备

七、施工布置

八、混凝土浇筑

九、混凝土测温

十、保温保湿养护措施

十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质量控制

十二、底板混凝土施工应急准备

十三、底板内特殊部位的处理

十四、质量保证措施

十五、安全文明施工

兰州新胜利宾馆综合体项目南楼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兰州新胜利宾馆综合体项目南楼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西段南侧,中山路东侧,新胜利宾馆院内东南角,地下二层,地上41层,建筑物高度130.500米,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C45混凝土,3,1600m,筏板厚1800mm,后浇带以东筏板混凝土约抗渗等级P10属大体积混凝土。

业主单位:

兰州新胜利宾馆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

浙江省当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由甘肃省教育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特别是冬期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做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上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因此,特编制本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兰州新胜利宾馆综合体工程设计图纸》、1.

2、《兰州新胜利宾馆综合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答疑

4、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GJ/T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GBJ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GJ6-2011《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GB50119-2003《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JC476

《砼膨胀剂》

三、技术准备

底板混凝土浇筑日期在1月中、下旬正值冬期施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由于正值冬季施工,大气平均温度在-5℃左右,混凝土的中心温度通过两方面的措施进行控制,一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温度,二是提高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以上两条措施分别从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升温这两方面进行技术处理。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条: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地下室二层外墙部位属于五类(中腐蚀)环境,地下室一层外墙、消防水池池壁为二a类环境。

基础混凝土采用普通抗硫酸盐水泥,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大于3,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0Kg/m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不大于0.08%,,8%水灰比不大于0.40。

根据本设计图纸的要求,需掺入抗硫酸盐外加剂、钢筋阻锈剂和矿物掺合料。

(1)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同意理论计算基本相近。

(2)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各有关规定。

(3)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强度必须达到规范标准。

(5)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

(6)混凝土甘肃大昌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7)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配确定。

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8)使用的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大(1-3)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用粉煤灰等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水灰比,已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9)由于是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合、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

、底板混凝土温差计算2.

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增长按指数关系增长,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最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3-6天,一般在3-6天接近最终绝热3;粉煤天,水泥用量370kg/m9、12、28温升,在计算中取t=3、6、3。

灰100kg/m

(1)最大绝热温升

mt﹣)(1-eT=m·Q/c·ρch式中:

T——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h3);m——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cK——掺合料折减系数。

粉煤灰取0.25

Q——水泥28d水化热375(k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

3)(kg/mρ——混凝土密度、取2400e——为常数,取2.718

t——混凝土的龄期(d);3、6、9、12、28

m——系数、随浇注温度改变,取0.295

混凝土各龄期最大绝热温升计算结果如下表:

3

691228t(h)63.6

61.8

52.8

37.4

59.2

Th(℃)

(2)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

T=T+T·ξtt1jh)()(.

式中:

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见上表(℃);t1)(T——混凝土浇筑温度取5(℃);jξ——t龄期降温系数;t)(

不同龄期时的ξ值底板厚度

h(m)3691228

0.086

0.538

0.443

0.508

0.347

1.8

经计算混凝土各龄期内部中心温度如下表:

t(d)3691228

10.5

25.1

31.2

31.8

26.4

(℃T1(t)由上表可知,混凝土第6天左右内部温度达到最高值为31.8℃,6天后内部温度开始降低,由此按第6天验算温差。

(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mm处)温度

1)保温材料厚度

δ=0.5h·λ(T-T)K/λ(T-T)2q2xmaxb式中:

δ——保温材料厚度(m);

λ——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取0.1xT——混凝土表面温度6.8(℃);(T-25)max2T——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5(℃);q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T;——计算的混凝土最高温度(℃)max

K——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bT-T=6.8-(﹣5)=11.8(℃)q2T-T=31.8-6.8=25(℃)

2maxδ=0.5h·λ(T-T)K/λ(T-T)

2bxqmax20.5?

1.8?

0.1?

11.8?

1.3×100

=2533?

2.=2.37(cm)

经计算应采用覆盖养护,故可采取底部一层塑料薄膜,上面覆盖三层毛毯保温养护,厚度不少于2.37cm。

2)混凝土表面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β=1/[Σδ/λ+1/β]=1/(2.37/0.1/100+1/23)qii2·=3.56[W/(mK)]

式中:

2·K)];——混凝土表面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β

δ——各保温材料厚度2.37/100(m);iλ——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1[W/(m·K)];i2·K)]。

β——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q3)混凝土虚厚度

=k·λ/β=2/3h×2.33/3.56=0.436

式中:

——混凝土虚厚度(m)h;

k——折减系数,取2/3;

K)]·2.33[W/(m——混凝土导热系数,取λ

4)混凝土计算厚度

,=1.8+0.4362h×2=2.672H=h+式中: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h——混凝土实际厚度(m)。

5)混凝土表层温度

,2]/H--(HhT)[TT=T+4·hq1(t)2tq)(式中:

T——混凝土表面温度(℃);t2)(T——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q,——混凝土虚厚度(m)h;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T——混凝土中心温度(℃)。

1(t)混凝土各龄期温度计算结果

t(d)

36912

(T℃26.431.831.225.1t1)(混凝土中心温度T(℃)12.215.111.414.8t2)(混凝土表面温度-TT17.2

16.4

19.8

20.1

qt2)(度面温凝混土表与大气温度差-TT13.716.716.414.3

t1t2)(()度心土凝混中温与表面温度差℃,符合要求。

混凝土表面与25混凝土内外温差<由上表可知,

大气温差略大于20℃(差0.1℃)基本满足要求。

3、抗裂计算

(1)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

n-0.01teM)=(1-0?

?

?

i)y(ty1?

1式中:

——龄期t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

)ty(——标准状态下最终收缩值,3.24×10-4

0?

ye——常数e=2.718;

M、M、M…M——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修正系数;n213查表的:

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如下表

MM12

MM34

MM5

MM67

M98

M积M10

0.781.0

1.01.0

1.091.0

1.251

1

1.061

经计算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如下表

36912151821龄期)d(﹣6.5

3.89

﹣﹣﹣1.20

﹣2.01

4.80

﹣2.96

5.7

﹣05?

?

(×10)y(3)各龄期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度

2T-T+T+ΔT=Tqtjty))((3式中:

5℃T——混凝土浇筑温度,取j——龄期Tt的绝热温升t)(T——龄期T时的收缩当量温差ty)(℃T5——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温度,取q

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度值如下表:

龄期(d)T

Δ

36912151821

33.1923.89

36.47

37.11

37.29

36.54

35.81

(4)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

-0.09t)-eE=E(10t)(42N/mmE=3.35×10C45E:

混凝土最终弹性模量(Mpa),取定0042)N/mm经计算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如下表(×10

d)龄期(

36

9

12

1518

21

2.84

0.79

2.48

1.40

1.86

2.69

2.21

Et)(

(5)外约束力为二维时温度应力计算

?

?

T?

E(t(t))·S·R=σKh(t)

?

?

1式中:

E:

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t)(-5/℃×101α: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ΔT:

各龄期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t)(μ:

混凝土泊松比,取0.15

R:

外约束系数,取0.4KS:

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h(t)混凝土松弛系数如下表

)d龄期(

36

9

1215

18

21

0.369

S0.383

0.411

0.417

0.482

0.524

0.57

h(t)

2)如下表N/mm经计算外约束力为二维时温度应力(36912151821)龄期(d-1.77

-1.14

-1.54

-1.78

-1.62

-0.51

-1.77

σ(6)验算抗裂度是否满足要求

根据经验资料,把混凝土浇筑后的15d作为混凝土开裂的危险期进行验算。

?

(t)≤1.05(抗裂度验算)fctF=2.6Mpa(28天抗拉强度设计值)ct同条件龄期15天抗拉强度设计值(达28天强度的75%)

龄期15天温度应力1.04Mpa

?

(t)=0.9135≤1.05,抗裂度满足要求fct四、施工准备

1、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完毕,并经监理公司隐蔽验收合格,水电安装预留、预埋完毕。

2、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做明显标记,共浇注混凝土时找平用。

3、混凝土泵车及泵管架设完毕,经验查合格。

4、一周气候调查。

大体积混凝土要求连续施工,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避免在雪天进行混凝土浇筑。

5、施工现场内照明准备:

为保证夜间施工,施工现场内四周安装照明用碘钨灯,满足浇筑振捣照明要求。

6、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扫需的塑料薄膜、岩棉被、苫布等应提前准备好。

7、筑混凝土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8、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测温人员、保温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

9、浇筑混凝土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对现场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细致检查,做到准备充足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10、项目经理部组织成立混凝土浇筑领导小组,进行统一组织协调调度。

组长:

虞国明

副组长:

刘万余、左仁平、王照良

组员:

漆明香、刘勇军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时配备了两班劳动力进行连续施工,每班配备的人员如下:

序号工种

人数

备注

1振捣手

6

2电工3机械维修工

11

4搓毛5放线工

63

6钢筋工7配合工人

24

机动

8

木工

1

机动

五、机械准备1、混凝土浇注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完成。

浇筑前对混凝土泵、管、振动棒、振动设备电线架设情况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

并对管道进行充分湿润。

2、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底板混凝土浇筑配备机械设备如下:

序号

物资设备、仪

单位

型号

数量

备注

器名称

1混凝土汽车泵

1

21台柴油地泵103混凝土振捣器台4台备用164插入工振动棒支10支备用52磨浆机台

61

个电子测温仪

67

×100100×混凝土抗压试组100模2

8混凝土抗渗试组组模91个混凝土塌落筒2100010M平米塑料薄膜23000

11

M平米保温棉毯

12真空泵

1

六、施工交底准备

1、项目部施工部门对施工队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重点说明:

标高控制措施,混凝土振捣方式,浇筑方向,测温措施,养护措施。

2、交底分工种单独交底:

分为振捣手交底、压光找平较低、测温交底、保温养护交底、辅助工交底(混凝土辅助工、木工、钢筋工、电工)。

交底时要求所有振捣手、找平工、保温养护工等关键工序人员全部签字,入档。

3、施工交底要在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细节进行深化,比施工方案有更深的层次。

七、施工布置

1、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混凝土浇筑方量,布置1台52m长汽车泵及一台地泵。

2、混凝土水平运输要求混凝土供应商根据运输距离、道路交通等情况,确认运输车辆数量,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3、为保证本工程的顺路连续施工,在混凝土运输和设备做如下几点安排:

(1)选择合理的行车路线,以防因交通问题造成堵车影响混凝土的连续供应,一旦某路发生堵车,立即利用改走其他路线。

(2)根据本工程与搅拌站的行车时间(含泵送时间),合理配备搅拌运输车数量,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施工需要。

)在施工现场安排调度人员和安全员以保证现场混凝土运输3(.

车的秩序和行车安全,并就现场的车辆情况和混凝土质量状况及时的与站内保持联系。

(4)施工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

混凝土温度应控制在10-12℃之间,不合格的要退回,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

(5)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同时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未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2℃。

八、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会同监理单位、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等进行混凝土开盘鉴定,填写开盘鉴定表格,并留置标准养护试块,作为试证配合比的依据。

浇筑前对混凝土泵管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时3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浆,对管道进行湿润,首先在泵管内泵送1m砂浆分散浇筑,不得浇筑在同一地方。

1、底板浇筑方式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顺序为从东往西(从37轴往1轴)方向进行。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方式,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混凝土,进行至一定距离后再回过来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混凝土,逐层水平向前推进,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cm,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振动棒应插入下上层混凝土浇筑时,超出前一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层混凝土内不小于50mm,在浇筑接茬处振捣到位。

(见下图)

应在布料杆的旋转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泵送浇筑混凝土时,而且布料杆的出口离模板逐步向前推进,半径范围内水平旋转布料,,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保证混凝土不内侧面不小于50mm发生离析现象。

2、基础底板浇筑技术要求)混凝土坍落度的出罐温度检测(1现场设人对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出罐温度混凝土运至现场后,进行检测,并进行外观进行检查。

对坍落度不合格的拒绝使用,采取由项目部进驻搅拌站人退场处理,并及时报告现场主管技术工程师。

员负责验证该车混凝土回站情况。

)混凝土内部振捣(2选定责任心强、技术好的人员为振捣员,针对各混凝土浇筑前,个部位的浇筑特点,进行详细交底,管理人员跟班作业,检查和监督,真岛事件400mm振捣作业。

振捣方法:

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大于

15-30s,快插慢拔,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而且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以消除二层之间的接缝。

为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提高抗裂性能,应采用二次振捣方法。

第一次振捣时,由于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较大自然形成的坡度也较大,因此应在坡顶、坡中和坡脚布置三道振捣器。

一道布置在卸料处,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捣,另两道布置在坡中和坡脚处,确保中,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振捣,直至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3)泌水和浮浆的处理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采取分层泵送浇筑,两层之间间隔较久时,分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泌水或浮浆现象,且该浮浆会流淌到每层脚部聚集,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要组织人力随时用勺清浆,对已经存在的浮浆必要时采取真空泵进行吸取。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4)初平、精平

当混凝土浇到底板顶标高后,根据预先测设在墙、柱钢筋上的+500的标高控制点,然后进行拉线并用500长木棒控制混凝土表面标高,并用2m长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找平,然后再用木抹子拍打、搓抹两遍,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再次进行收浆,并随后铺设塑料薄膜保水养护。

(5)混凝土施工温度检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测量设专人负责,并做出测温成果,即做出温度变化曲线图,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

℃时应向现场主管技术工程师、施工18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达到.

负责人员预警,增加找平人员,加快压光速度。

温差达到22℃时应立即报警。

因此,施工部门一定要注意找平抹压人员的数量,否则会因为浇筑出的工作面量大导致来不及收光的现象,使混凝土失水发干,同时由于气温较低,防止混凝土表面受冻结冰,影响养护措施的落实。

(6)底板混凝土养护方法

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保温棉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

-5℃以下铺三层或四层,应经常控制复测温度,必要时使用人工措施加温。

九、混凝土测温

(附图)、测温点的布置方式1.

根据伐板特点,底板测温区的测点布置在轴线交叉点外扩1000mm处。

测温管布置见下图。

顶、底两个测温点距底板、顶板面各50mm。

混凝土中测温孔采用导热良好的焊接SC25薄壁钢管制作。

此外大气中布设2个测温点,以比较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只差。

钢管焊接固定在钢筋上,下端封口,上端用木锲塞住,以防混凝土进入管内。

每组测温管长度分别为1800mm、950mm、100mm,管上口露出底板表面50mm,测温用电子测温仪测读,为能精确体现混凝土内部温度,测温管上口必须用棉包塞严,测完温度继续塞好棉包。

中止测温记录后,采用高强度等级无收缩防水砂浆注浆封闭测温管。

2、测温管平面布置(见附图)、

(1)测温布置共18个点,没点分上中下三个孔,共54个孔。

(2)四周测温点离外墙轴线1m布置。

纵轴四个测温点等分布置,横轴三个测温点等分布置。

(附图)

3、测温记录要求

对于混凝土的测温时间及测温频率,根据混凝土初期升温较快,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混凝土内部的升温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3~6d,一般在5~6d之内升温可达到或接近最高峰值,另外,混凝土内部的最大温升,是随着结构物厚度的增加而增高。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结构特点,确定的测温项目和测温频率如下:

(1)记录罐车中倒出时的混凝土温度,每车均测。

(2)施工现场大气环境温度,每4h测记一次,即6:

00、10:

00、14:

00、18:

00、22:

00、2:

00各测量一次;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侧及混凝土浇注成型的初温度,以后按一下要求测记:

第1~3d:

每2h测记一次;第4~7d测记一次。

其后为8h,到撤除保温层为止,同时应不少于14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测温记录由测温员具体负责记录,并按照及时资料统一表格填好记录。

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遇有特殊情况(混凝土内外温差接近25℃时)要及时报告,采取增加保温厚度措施。

(4)测温计准备及测温人员

1)采用电子测温仪

2)测混凝土温度的同时检测大气温度

3)用于入模温度检测及混凝土温升检测

4)用于混凝土出罐温度检测

5)测温负责人

6)协助人员

(5)测温记录按下表填写: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工程名称

兰州新胜利宾馆综合体南楼

结构部位

基础筏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