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43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镇海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

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挟持幼主,权倾朝野。

顺治朝修史夸赞他的功绩,回避其杀害功臣的事实;康熙帝夺回权力后修史记录了他擅权欺君的罪行;乾隆朝修史时则为称述先祖功业肯定了他的功绩。

这位学者意在

①强调史学理论是影响历史解释的重要因素②指出政治需要损害了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③倡导对同一历史人物必须要有不同的评价④说明古代官修史书具有政治说教的功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3.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同构观念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

4.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

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①云贵地区②西藏地区③岭南地区④东北地区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5.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的“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度

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司法权

C.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6.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有学者说:

“(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

”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 ②可有效制约君权③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宋太祖曾说:

“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

人命至重,……当若是耶?

”针对

这种现象,宋代所采取的措施是

A.设十三部州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B.规定人命重案移送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

C.设提点刑狱司监察刑狱D.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的事务

9.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该选官制

A.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B.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C.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10.韩愈有唐诗名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传世,“左迁”实为中国古代士大夫被调降官职的一种讳称。

下列例子中,在中国古代属于“左迁”的是

A.秦朝,会稽郡郡守调任御史大夫B.东汉,会稽郡郡守调任扬州刺史

C.宋朝,三司使调任枢密使D.元朝,南阳府府尹调任连州知州

11.清雍正时,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谢御书陆贽奏议叙文折》。

硃批:

“览卿奏谢,知道了。

此事当具本奏,令众知不私。

此篇文朕先已发出乾清门,满汉大臣看过。

本上文意可另斟,着特谕。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奏事密折直接呈送皇帝B.一般事务奏事另有途径

C.提高了军机处办事效率D.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2.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革》中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13.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

“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该战之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4.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斗争都存在着某种幼稚病,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对帝国主义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

属于后者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1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

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16.下图为1937—1940年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局部。

其中,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17.1938年7月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代表包括了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在内100多人出席。

这次会议的召开

A.使各党派之间的矛盾消失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标志着抗战转入相持阶段D.促使国共关系开始走向合作

18.近代有人在一场战役前分析:

“上海是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外国租界多,是国际观瞻的战略要地,不打就退,政治影响太坏,……还有人说,我们在上海打起来,可以使敌军整个战略轴线发生改变,让敌军从‘由北而南’的俯攻之态改变成‘由东向西’的仰攻,丧失其主宰战场的时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战役发生时美国在军事上积极援助着中国政府

B.该战役发生时我军在统一战线指导下顽强抵抗

C.该战役中我军多次击退敌军进攻,使敌军三易主帅

D.该战役使我军战略初步实现

19.口号、宣言、论断的出现通常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以下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停战内战,一致抗日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

20.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

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B.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21.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图二党员数量消长图三党员成分构成变化

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

22.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

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迁移: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B.第二次迁移:

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C.第三次迁移:

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D.第四次迁移:

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23.R.R.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

“德国人认为,他们需要并且理应得到‘阳光下的地盘’。

……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作为17世纪以来现代欧洲的领路人,他们都对德国人的这样一个抱负不能认可。

”材料反映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是

A.德国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B.英、法和德国的矛盾由来已久

C.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D.列强对殖民地争夺引发的矛盾

24.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对待一战要“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可是,1917年4月美国却参加对德作战,其主要原因是

A.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使美国轮船损失惨重

B.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家

C.威尔逊为了竞选连任总统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D.害怕协约国失败使美国国家利益受巨大伤害

25.1946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

“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

”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

A.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

B.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

C.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维护和平

D.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6.以下关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重大调整

B.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外交活动没有关系

C.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发展

D.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持久和平与安全

27.有一本学术著作曾写道:

“希特勒曾经答应仅仅是咬上一口,结果却把全部都吞了下去。

接着,他夺取了立陶宛的梅梅尔,同时要求获得但泽和波兰走廊。

”希特勒“全部都吞了下去”的是

A.埃塞俄比亚B.奥地利

C.法国D.捷克斯洛伐克

28.二战全面爆发之后,德国对法国实施了

A.施里芬计划 B.巴巴罗萨计划  

C.曼施坦因方案 D.海狮计划

29.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珍珠港事件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元旦,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30.下图是某一时期的欧洲地图(局部)。

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1916—1917年B.1940—1941年C.1942—1943年D.1946—1947年

31.下表是苏联参与二战的大事年表(部分)。

根据所学知识,就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9月—1942年1月

莫斯科战役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A.苏联的参战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莫斯科战役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C.雅尔塔会议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

D.苏军出兵中国东北给日本关东军以毁灭性打击

32.斯大林在评价苏德战场某次大会战意义时说:

“如果说斯大林格勒会战预示着德国法西斯的衰落,那么□□□则使它面临灭顶之灾。

”□□□处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莫斯科战役B.瓜岛战役C.库尔斯克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役

 

33.(12分)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

……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

……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

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

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4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分)

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3分)

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2分)

34.(22分)战争深刻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日之间的战争就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1914年之前曾说到,他那一代预期“全世界的生活将会变得更为理性、更为人道和更为民主……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让人类变得更富裕……所有这一切都会和平的发生。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美)谢尔曼等

(1)结合18世纪以来的西方历史,分析材料一中汤因比为什么在1914年前会有那样的预期梦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请从全球化视野分析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8分)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建构民族国家的兴衰荣辱始终与近邻日本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打乱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每一次现代化变革都受到日本的干扰和影响,洋务运动终于甲午战争……

——田庆立宋志艳《甲午战争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如何干扰“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进程”的?

(4分)

材料三:

从1937年到1945年,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摘自《XX百科·日本侵华战争(词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概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严重破坏。

(10分)

35.(18分)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出现了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言缔约各国为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第十一条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国际联盟盟约》

(1)列举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

材料一体现了国际联盟的哪些原则?

(5分)

材料二联合国建立过程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41年

《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1942年

《____①____》第一次使用了“联合国家”一词

1943年

《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

个新的普遍性国际组织

1944年

____②___会议正式将未来国际机构命名为联合国

1945年

____③___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据人民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整理

维护和平的任务主要交给安全理事会执行。

……安理会拥有解决国际争端的广泛权力。

它可以采用诸如调解或仲裁之类的和平方式,也可以强行实施经济或政治制裁。

如果这些措施解决不了问题,安理会还有权“通过海、陆、空部队来采取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所必需的行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补全材料二表格中的空缺部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理会的主要责任及履行方式。

(7分)

材料三(国联)盟约是在匆忙中起草的,尤其是将盟约与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和约结合在一起,……联合国是由战时盟国在反法西斯的战火中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磋商,最后在比较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当时世界大国俱乐部中仅剩下了英法两国,国联失去了一个作为世界最大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广泛性。

……(联合国)在创建之初就有51个创始国,遍布世界各大洲,代表了世界上80%的人口。

……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会员国普遍拥有否决权,在这种情况下国联几乎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

……联合国是建立在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基础上的,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生命力的源泉。

——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3)国际联盟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而联合国在维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材料三,从产生背景、普遍性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不同结果出现的原因。

(6分)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B

A

C

A

B

C

B

D

C

A

C

C

B

A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B

D

D

C

C

D

D

D

A

A

D

C

C

C

C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3题12分,34题22分,35题18分,共52分。

33.

(1)主要内容: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

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4分)

(2)制度:

郡国并行制。

(1分)理由:

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2分)

(3)原因:

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

(4)认识: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2分)

34.

(1)梦想原因:

思想上:

欧洲启蒙运动,倡导理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

欧美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经济上:

两次工业革命,科技进步,促使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改善(每点史实1分影响1分,共6分)

爆发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连接为一体。

世界一体化导致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加剧,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一战爆发)。

(2分)

(2)经济上:

巨额赔款、四口通商、设厂特权、举借外债等都不利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实、影响各2分,史实写一个方面即得2分)

政治上: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

(史实、影响各2分,史实任答1点即可)(影响:

写“半殖地化程度大加深”给1分,只写“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即得2分)

(3)政治:

侵占我国大片国土,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实施“以华治华”。

(2分,任答1点即可)

经济: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2分,任答1点即可)

文化:

推行奴化教育。

(2分)

社会:

杀害数千万中国平民,造成数千万中国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2分)

生态:

在中国土地上研制和使用生化武器,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2分)

35.

(1)主要机构:

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3分)原则:

维护和平;集体安全。

(2分)

(2)①联合国家宣言②敦巴顿橡树园③《联合国宪章》(3分)

主要责任: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分)履行方式:

调解或仲裁;经济或政治制裁;军事行动(3分)

(3)

产生背景

国际联盟

盟约匆忙起草,是一战后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产物(1分)

联合国

长期酝酿和比较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建立(1分)

普遍性

国际联盟

广泛性不强,以欧洲为中心(1分)

联合国

具有较大的广泛性(1分)

运行机制

国际联盟

全体一致原则使国联无法采取有效行动(1分)

联合国

采用大国一致原则(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