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888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docx

常减压安全操作规程

1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则……………………………………………….1

2防火,防爆安全规定…………………………………………………….3

3常压岗位安全规定………………………………………………………………….4

4泵岗位安全规程…………………………………………………………………….5

5装置开工安全规定………………………………………………………………….5

6装置停工安全规定………………………………………………………………….6

7装置检修安全规定………………………………………………………………….7

8防冻防凝规定……………………………………………………………………..8

9安全检查制度……………………………………………………………………….8

10危险化学品的特性………………………………………………………..9

 

劳动保护和技术安全规程

第一章.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则

1.凡进入装置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拖鞋,凉鞋,钉子鞋,外来人员必须经车间同意方可进入装置。

.2.操作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不得顶岗,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3.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程,做到不违章操作,以科学的态度搞好安全生产。

严格执行工艺卡片,自觉遵守工艺纪律,做到不超温,超压,不损坏设备。

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脱岗,不串岗,不睡岗。

操作人员要坚守岗位精心操作,细心调节,自觉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掌握现场设备运行动态,纠正仪表错误,防止事故发生。

5.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十交”,“五不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6操作人员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设备的结构,懂性能,懂用途,懂原理;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7.工艺卡片需经车间,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处,总工程师或总经理批准后方为有效。

8.非事故状态下,不得在装置内高声喊叫,快速奔跑,本岗位发生事故后,应维持好本岗位安全生产,并协助班长指挥积极协助处理。

9.定期维护保养消防器材,保证其灵活好用。

装置内的各种报警器,信号自保系统,安全阀等安全设施,必须保持灵敏,准确完好状态。

10.装置的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废弃,如需拆除需经车间,安全部,安委,总工程师或总经理批准。

11.新装的安全设备必须经车间,安全部,安委,总工程师或总经理审定批准后方可使用。

安全设备必须加强管理,定期检修,建立档案。

12.定期对高温部位进行定期检测检查。

13.仪表工在处理一、二次表前,必须与操作工联系,操作工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处理,处理自保系统的重要仪表时,须经车间值班人员同意,指定方案并到现场方可处理。

14.生产区内正常生产,开停工或事故处理过程中,禁止使用BP机和手提移动电话。

第二章.防火防爆安全规定

1在生产中,各岗位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工具必须保证完整无缺,防凝,防损坏,就地就位,并进行交接班。

2.装置内消防通道,消防栓不经允许不得占用。

3.在生产中各种机动车辆不得进入装置,遇到特殊情况,必须经安全员同意,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指定路线,并监督执行。

4.在生产中,除规定区域用火外,其他区域必须在用火前办理动火手续,持有动火票,方可动火,并有防范措施。

5.装置内各采样口、排油口,禁止非操作人员动用。

6.使用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不经电修车间允许,不准私自接临时电线及照明灯。

7.各平台设备,厂房必须有良好的防止静电接地和雷击设施。

8.受压容器、设备的安全设施损坏后,不经安全部门同意,有关领导批准,不得使用。

9.装置内的高压管线,不得使用工具敲击或碰撞。

10.禁止使用明火烧烤冻凝管线及设备。

11.装置内不准向下水道放瓦斯,必要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厂领导和职能部门批准。

12.高温管线和设备上严禁放衣服,仪器及易燃物品。

13.岗位操作人员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操作方法和设施,有权向上级反映,如不予以解决,可拒绝操作。

14.禁止踏踩、拉压DN25以下管线、管件、压力表,避免管子因承受不住过大外力而断裂,引起着火爆炸。

15.打开高压采样阀,放空阀时,必须格外小心,不能盲目开关,更不准在打开阀门期间离开现场。

16.拆卸高压管线和设备前,必须达到检修要求,经同意后方可拆卸。

17.热管线,设备严禁用汽油擦洗,防止放生事故。

18.容器和贮罐,必须保证不超温,不超压。

19.严禁装置发生汽油、柴油的跑、冒、滴、漏发生,一旦发生,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展。

20.改善操作条件,严格巡回检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章.常压岗位安全规程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指标,集中精力精心操作,保证产品质量和收率。

2.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3.控制好塔底温度和压力,严防各塔超温超憋压。

4.控制好塔底液面,严禁泵抽空。

5.控制好V—201液面及压力,防止P—201抽空而中断装置进料。

6.发生事故后要冷静分析,正确判断,果断处理,不能惊慌失措,使事故状态扩大。

第四章.泵岗位安全规程

1.要严格执行机泵操作法,勤摸,勤看,勤听,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汇报。

2.检查机泵和泵出口管线,管件,阀门,法兰,压力表等有无渗漏,螺栓有无松动,油箱和电机温度,电流,润滑油液位是否在规定的指标内,冷水是否通畅。

3.冬季冷水系统注意防冻防凝。

4.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详细填写机泵运行记录,对机泵出现的异常情况要认真查清,情况不明白不能交班。

5.凡遇到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处理或切换备用泵:

a.开泵后不上量泵长时间不上量会使叶轮损坏,泵密封泄露,如遇叶轮装反情况,必须及时换泵,长时间不上量会影响岗位操作。

b.泵震动过大或杂音,轴承温度高或电机轴承温度高,都应迅速换泵,以免泵烧,抱轴承,烧坏电机等事故发生。

第五章.装置开工安全规定

1.建开工指挥系统,领导安排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负责布置安全工作,以确保开工过程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认真组织贯彻学习开工方案,熟练掌握开工规程及步骤。

3.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做好开工前的一切准备。

4遵守车间指挥部指令,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5装置开工前必须清扫现场,清除垃圾,易燃物及无关的机动设备,配备好各处消防器材。

6.检修质量不好不准开工,漏油,水蒸汽和瓦斯不准开工,安全设施不完好不准开工,场地不清洁不准开工。

7.装置开工要保证设备无杂音,无泄漏,仪表灵敏,指示准确,润滑系统良好,管线,设备油漆喷字,以防误开关造成事故。

8.装置引水,电,气,风要及时同调度和有关部门联系,引汽前要先排凝后给汽,给汽要缓慢有序的缓慢开大,以防水击,损坏设备和管线。

9.吹扫流程安全合理,管线和设备吹扫要保证干净,彻底,不留死角,向塔内,容器内给汽或吹扫要防止蒸汽量大,吹翻塔盘或损坏设备。

10.设备试要按规定压力试压,升压要缓慢,严禁超压。

试压完毕后逐渐降压,以防压力大幅度变化酸坏设备。

11.装置引瓦斯后,动火按一级用火制度办理。

12.常压岗位建立各路循环前,必须将个低点存水放干净,以防回流带水,影响操作。

13.严禁随地乱排瓦斯,要严格控制好液面,压力及温度,保证不跑、不冒、不超压、不着火、不爆炸。

14.各岗位之间要加强联系,协调配合,按规定进行操作,做到安全文明开工。

第六章.装置停工安全规定

1.建立停工指挥系统,领导安排任务同时安排安全工作。

2.认真组织学习停工方案,做好停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3.严格按停工规程进行,坚决反对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要安全平稳停工,降温降量要缓慢,各环节要协调配合,以防大幅度波动。

5.要做到不跑,不冒,不超温朝压,不着火,不爆炸,不随地放水放烃,放瓦斯,做到安全停工。

7.严把停工吹扫干净前严禁乱开放空以免造成负压,形成爆炸,混合物发生爆炸。

8.引汽前要先排凝后给汽,给汽要缓慢有序,逐渐开大,以防止水击损坏管线,设备。

9.向塔内给汽或吹扫要防止蒸汽量过大,吹翻塔盘损坏设备。

10.管线吹扫要合理,吹扫干净的管线,设备要切断伐要关死,防止瓦斯及烃类乱串。

11.要保证逐条管线,逐台设备吹打干净,彻底,不留死角,为安全检修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七章.装置检修安全规定

1.凡进入装置检修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装置检修期间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指派专人值班,防损,防火,防冻,防盗,并按时交接班。

3.一切检修工作要严格遵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

4.进入装置和参加检修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帽,女工发辫要扎如帽内。

5.手脚架或跳板不牢。

不准登高作业,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或安全绳。

6.交叉作业或高空作业,禁止向下抛物件或工具,以免发生落物伤人。

7.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8.严格遵守进入容器内的“八个必须”并且容器内必须引灯或手电等照明设施。

9.进入塔罐设备时应切断该设备物料,加堵盲板,打开设备所有人孔,保持设备内空气畅通,必要时向罐内通风,且设备必须冷却到35℃以下,并作好安全分析,在特殊情况下必须进入作业时,要指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经安全部门审核,主管厂长批准方可进行作业。

10.要严格执行防止违章动火的“六大禁令”,没有批准的动火证,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禁动火。

11.非自己工种所属的工具,机具及设备禁止动用。

.

12.设备内清除的铁锈,杂质等要随时送出装置,要妥善处理,防止硫化亚铁自燃。

13.电器设备检修时,要切断电源,取下保险,并在其电源开关上挂好安全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管。

14.一般行灯用36伏,检修容器内作业照明一律使用12伏防爆灯。

15.大检修器具要安放在指定地点,施工废料等不的随意丢弃,要按照“安全、文明、优质、节约”的精神,做到完工,料净,场地清。

第八章.防冻,防凝规定

1气温降至四度以下时,必须作好工艺管线拌热,试通堵漏,采暖低温位,蒸汽的检查工作,同时对停用设备和在用设备做好防冻工作,要有保护措施。

2.冷换设备副线要保持微过量,要避免盲肠,死线的发生。

3.门窗要关严,以防冻坏室内设备及管线。

4.各脱水包,排凝低点要认真检查,以防脱水不及时冻坏设备,脱水时阀门开的不可过大,并有专人监护。

5.机泵及设备出现泄露时要根据情况妥善处理。

以防冻坏设备及机泵。

6管线设备冻结用蒸汽遇热时,应缓慢进行并保证其内介质能够及时排泄,以免由于管线,设备内介质受热压力急剧上升涨裂。

第九章.安全检查制度

1设备,机泵管线上压力表,经常检查是否好用,定期校验更新,正常操作中,随时注意温度,压力,液面等参数是否反常,严防超压。

2.新安装的设备,管线使用前,必须按标准试压,逐级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经常检查,塔容器及瓦斯系统的管线设备有无因腐蚀而外漏内串现象,并做到定期检查维修,防止爆炸事故。

4.检查化验各塔冷凝污水中铁离子浓度变化,掌握腐蚀速度,改善脱水器,注水器的条件和措施。

5.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有关指标(闪点,机杂,黏度),确保转动设备安全运行。

6.检查维护好转动设备,按计划定期检修。

7.经常注意检查电器转动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有无电线裸露,变压器漏电,短路打火,接地不良等现象。

8.经常检查仪表,控制线,发现失灵及时联系处理,并定期调教仪表。

9长期生产中,注意检查易磨损部位。

10.经常检查易堵塞部位,发现问题及时疏通,防止更大堵塞事故发生。

第十章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1.汽油:

(1)特性:

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熔点:

小于-60℃,沸点:

40-200℃自燃温度:

280℃闪点:

-43℃爆炸极限;1.4-7.6易燃、不溶于水。

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可溶入脂肪。

(2)危害性:

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易燃、易爆炸,与较低处扩散,遇火源回燃,容器遇高温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危险,对人有麻醉力,吸入后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轻度中毒可致头痛、头晕、短暂意识障碍、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

重度中毒可致中毒性脑瘫、脑水肿等,直接吸入可致吸入性肺炎。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时,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眼睛接触时,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用2%碳酸氢钠洗眼,并敷硼酸眼膏,吸入时脱离现场,脱去污衣至空气新鲜处就医,误服者饮量水,催吐就医。

(4)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时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切断火源,处理人员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

灭火剂:

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水无效。

二:

柴油

(1)特性: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主要成份:

烷烃、芳烃、烯烃等。

熔点:

-18℃沸点:

282-338℃

(2)危害性:

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温、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禁止强氧化剂,卤素,欺负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时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眼睛接触时,立即翻开上下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至15分钟就医,吸入时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就医,误服者饮适量水,催吐就医。

(4)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时疏散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切断火源,处理人员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雾状水减少蒸发,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干燥净洁的容器中。

灭火剂:

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

三.液化石油气

(1)特性:

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主要成份:

而烷、而烯、丁烷、丁烯等。

闪点:

-74℃引燃温度:

426-537℃爆炸极限:

5-33V%

(2)危害性:

易燃具麻醉性,对环境有危害,对人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兴奋或嗜睡、恶心、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长期接触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爆炸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蒸汽比空气重,在较低处扩散,遇火源回燃。

(3)急救措施: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输氧就医。

(4)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移至空旷处,迅速撤离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处理人员戴自己正压式呼吸器,床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防火石棉被或吸收剂盖住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四原油:

(1)特性:

红色、红棕色或黑色有绿色荧光的稠厚油壮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剂,沸点:

120-200℃闪点:

小于-18℃,爆炸极限:

1.1-8.7V%自燃温度:

350℃。

(2)危害性: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剧烈反应。

若遇高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禁忌强氧化剂、石油蒸汽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可引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时要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眼睛接触时,立即翻开上下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误服者充分漱口、饮水就医。

(4)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时疏散人员至安全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切断火源,处理人员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干燥净洁的容气中。

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五硫化氢:

硫化氢是无色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溶于水、乙醇、汽油和煤油。

自然点260℃,爆炸极限4.3~46%(V),是强烈的刺激神经性毒物,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

硫化氢气体对人危害很大,车间空气中允许最高浓度为10mg/m3,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1000mg/m3之后,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反而减弱,因此硫化氢的危害性非常大,经常接触硫化氢而发生局部刺激,表现为发痒、流泪、视力模糊及嗅觉减退,重度中毒表现为头晕、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续接触则出现意识模糊、腹泻、抽搐,立即进入晕迷状态;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100m3以上)可发生“点击样”中毒,即在数秒内倒下停止呼吸,心脏仍可搏动数分钟。

具体防范措施:

(1)设硫化氢警示牌,并且采取密闭式排放。

(2)设巡检站,定为重点危险部门,加强日常巡检,发现问题需就地排放,要站在上风口,阀门开度要小。

如发现污水早已泄漏,操作人员要通知车间。

处理时,要佩带空气呼吸器,尽量把污水引入排污口,不能四处乱流,并且马上联系有关部门修理,尽快恢复。

(3)在检修期间,各容器、塔等要作水冲洗,蒸汽吹扫、水煮,人员进入的塔、容器或管线等除以上措施外还要把相连管线容器加盲板使之隔离,并且检测合格开好“作业票”有人监护才能进入。

操作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超4小时再次检测合格才能进入。

硫化氢中毒处理方法:

(1)一旦有职工发生硫化氢中毒,班长指派班组人员马上佩带空气呼吸器迅速到现场使之脱离有毒区域,并把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同时内操通知医院及车间并说明情况。

(2)抢救:

中毒者脱离现场后,应立即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如呼吸或心跳停止,则要就地抢救,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这些不能轻易放弃)等医务人员到达后转交医务人员。

(3)正常生产中,在组织抢救中毒者的同时,班长指派外操佩带好空气呼吸器到毒源散发处,及时切断毒源,如关好到淋,停止排水等。

(4)在检修中,发生中毒事件,班长派专人在上风口远距离监视现场,禁止任何人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