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79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doc

劲性体(管桩)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小九月文库

二O二一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工程说明 1

1.2.设计要求 1

1.3.地质及水文情况 1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3

2.1.编制依据 3

2.2.编制原则 4

第三章施工总体策划和部署 4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

3.2.施工组织机构 5

3.3.机械设备的配备 6

3.4.人员配备 6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 7

第五章施工工艺 8

5.1.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8

5.2.确定桩机行走路线 9

5.3.预应力管桩的进场检验 9

5.4.管桩的吊装、运输和堆放 10

5.5.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 10

5.6.桩帽施工 15

5.7.碎石垫层施工 18

5.8.土工格栅施工 22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23

6.1.材料保证措施 23

6.2.施工班组操作质量的保证 23

6.3.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4

6.4.质量控制措施 24

第七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8

7.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目标 28

7.2.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28

7.3.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9

7.4.安全生产措施 31

7.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6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 38

8.1.环境保护管理目标和要求 38

8.2.粉尘污染及噪声控制措施 39

8.3.夜间施工措施 40

第九章安全应急预案 40

9.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40

9.2.项目部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 40

9.3.项目部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41

9.4.项目部安全资料与设施 42

9.5.应急救援程序 42

9.6.应急救援基本措施 43

9.7.施工现场常见事故应急方案 45

9.8.事故后处理工作 51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说明

全厂区的景观绿化、原有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保护改造与恢复、室外消防系统给水、室外照明、道路工程、室外排水工程、洋河路入口大门、新桥路入口大门、强电的穿路安装预埋预留等。

1.2.设计要求

地基处理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法,进行路基处理,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应≥130kpa,路基允许工后变形≤0.3m。

管桩的布置形式采用正方形布桩,管桩直径40cm,壁厚6cm。

桩帽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1.2m×1.2m×0.3m(长×宽×高)。

褥垫层厚度为50cm,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cm,采用小型机械夯实,夯填度不大于0.9。

施工时确保桩顶至路面高度不小于2m。

管道下的桩顶标高不高于管底以下0.5m。

1.3.地质及水文情况

1、水文

拟建道路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孔隙水及潜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①层填土、②层粉质黏土,孔隙水赋存于③层黏土,水量大小与地势高低有较大关系,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为主,以蒸发及蒸腾形式排泄,无稳定地下水位且分布不连续。

根据钻孔揭露隔天测的地下水埋深约2.0m~2.8m,根据本地区工程经验,本道路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2.00米。

潜水分布在④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⑤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水量一般,微承压性。

根据本地区的工程经验,结合环境水文地质资料及参考附近水质分析报告,拟建道路场地土及地下水对砼有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

地下水位以上场地土对建筑材料有微腐蚀性。

相关防治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相关规定。

2、气象

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春天:

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

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

秋季:

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

冬季:

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3、场地概况

道路沿线区域现为荒地、空地等,道路沿线地势呈北低南高趋势,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一般为41.32~56.05m,最大高差14.73m。

该场地地貌属江淮波状平原,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堆积地貌,微地貌单元属于岗地及坳沟。

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土工试验报告及相关经验,拟建道路①层填土干湿类型为过湿类型,②层粉质黏土干湿类型为潮湿类型,③层黏土干湿类型为潮湿类型,④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干湿类型为潮湿类型,⑤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干湿类型为潮湿类型。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路基土竖向基本成层分布:

①层填土:

松散,土的工程分级为Ⅰ级,成分不均匀,地基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不可直接作为本道路的地基持力层。

②层粉质黏土:

可状态,土的工程分级为Ⅰ级,承载力一般,工程性质一般,在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时,可作为本道路的地基持力层。

③层黏土:

硬塑状,土的工程分级为Ⅱ级,层顶面起伏较大,承载力高,工程性质好,可作为本道路的地基持力层。

④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中密状,土的工程分级为Ⅲ级,层顶面起伏小,承载力高,工程性质好,为本道路良好天然地基持力层

⑤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密实状,土的工程分级为Ⅳ级,承载力高,工程性质好,是本道路良好的下卧层。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2.1.编制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146-2008);

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建筑桩基技术规程》(DBJ04-273-2009);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02-2002);

8、《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08SG306);

9、《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皖2012G403);

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1、其他现行的工程技术、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

12、我公司拥有的工艺成果、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

2.2.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各项程序。

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范,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施工顺序。

3、从实际出发,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施工。

4、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努力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力。

第三章施工总体策划和部署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按施工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做好施压管桩前的准备工作。

2、认真阅读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计算施压管桩的配桩长度,做好管桩预购计划工作。

3、目测现场实际情况,做好现场场地桩机行走方便的有关工作,确定桩机施工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

4、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工作,建立工程交接班制度,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安全地进行。

5、根据设计要求和业主交接的坐标点,对建筑物坐标进行基础放样、轴线定位的施测工作,依照地质资料的钻孔号编制设计图纸的桩号顺序,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好管桩施工方案,经审核后方可组织施工。

6、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应符合设计规范及现场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环境要求,如:

有关桩机型号、满载重量、冲程等技术要求和桩机燥音对环境的影响等都必须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并报请监理单位检查确认。

7、进场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施工前应先行采购联系好,并根据地质资料报告做好管桩的桩长配制工作,使预制厂生产的成品桩能够满足施工中的要求。

管桩入场前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生产厂家资质证明;桩尖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钢材质量证明书;接桩采用的焊条等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焊条出厂合格证。

8、施工现场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设等应满足施工要求。

并有足够的防火、安全用电保护措施及防燥音环境保护措施。

9、根据现场目测,场地较为平整,为了能满足桩机施压,将较松软的地块回填砖碴压实,以便满足桩机施工行走。

3.2.施工组织机构

组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规划支路一、规划支路二、规划支路三新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各部门选配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工程师及工作人员,整个项目经理部管理层人员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全面负责和加强对该项工程的生产指挥和技术管理工作。

3.3.机械设备的配备

根据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经理部安排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具体机械配备见下表:

机械配置计划表

名称

数量

备注

ZYC600型静力压桩机

2台

锯桩机

2台

压路机

4台

挖掘机

2台

装载机

1台

推土机

1台

汽车

5台

洒水车

1台

平地机

1台

120kW发电机

1台

CO2气体焊机

3台

气割工具

2套

3.4.人员配备

管理人员配备

岗位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施工员

质量员

测量员

人数

1

1

1

1

1

2

施工作业人员被配

职务

数量

备注

班组长

1

桩基操作工

4

压路机司机

4

汽车司机

5

挖机司机

2

装载机司机

1

洒水车司机

1

推土机司机

1

平地机司机

2

电工

1

其他人员

10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

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ZYC600型静力压桩机2台进行桩基础作业,以每台桩机每天施压管桩50根左右计算,在没有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7天可以完成本工程预应力管桩的施压(桩)任务。

如遇图纸变更原因、自然灾害、场地出现陷机及场地表面桩位处遇回填孤石等现象,在工期顺延的情况下,应做好工期顺延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按原计划要求,保证延期后的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完成。

第五章施工工艺

5.1.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桩位放线→桩机就位→桩机调整(在此之前完成管桩的检验和运输工作)→吊桩定位(桩尖焊接)→垂直检查→试压桩→静压桩→接桩焊接→再静压桩→施压管桩完毕。

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场地平整

桩位测量放线

桩机就位

吊装插管焊桩尖

对中调直

静压管桩

接桩焊接

再锤静压桩

终止压桩

基桩预制

成品桩检测

成品桩进场

吊 桩

锯桩头

基础土方完成后锯桩头

5.2.确定桩机行走路线

为确保桩机行走方便,保证桩位的准确控制在规范的偏差范围内,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桩机按照工程设计轴线逐一进行往返施工,不得漏打,防止桩机回头施工,造成因桩机回头行走,致使已施工完成的桩出现偏移等情况,当施工裙桩时,必须首先从群桩的中间桩开始,向两侧分别进行桩基施工,防止因桩基施工顺序问题,造成已施工完的桩出现位移或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场的目测,拟安排ZYC600型静力压桩机施压整个工程的预应力管桩基础。

5.3.预应力管桩的进场检验

在使用前,除按规定提供相应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之外,还必须提供材料出厂检验报告和生产企业的资质证书,对管桩质量进行进场验收。

1、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

项目

质量

粘皮和麻面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身总面积的0.5%,其深度不得大于10mm,允许做有效修补。

桩身合缝漏浆

合缝漏浆深度小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允许做有效修补。

局部磕损

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允许做有效的修补。

内处表面露筋

不允许。

表面裂缝

不允许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及浮浆层裂纹不在此限。

端面平整度

管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断头、脱头

不允许。

当预应力主筋采用钢丝且其断线数量不大于钢丝总数的3%时,允许使用。

桩套箍凹陷

凹陷深度不得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25cm2。

内表面砼塌落

不允许。

5.4.管桩的吊装、运输和堆放

1、当管桩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起吊,吊点应系于设计规定之处,达到100%后才能运输和压桩。

如提前吊运,必须采取措施并经验算合格后方可进行。

桩在吊装和搬运时,应把桩扎牢塞紧,防止产生滑动或滚动,必须做到平稳提升,避免撞击和振动。

2、桩水平运输时,强度应达到100%,桩机和吊机应配合使用,运输可采用平板拖车或载重汽车,装载时应将管桩装载稳固,并支撑、绑牢固。

垂直运输靠桩机自身作业,配备两台30kW的交流电弧焊机进行接桩处理。

3、管桩运到现场经检查确无质量问题后,按如下规定堆放: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降;

(2)管桩堆放时,应按规格、桩号分层叠置在平实的地面上;

(3)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4)叠层堆放时,必须在底层桩下设置二道贴地垫木,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

(5)桩的重叠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应超过四层。

5.5.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

1、准备工作

(1)施压管桩前必须处理施工现场架空(高压线)和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离压桩机不得小于10米;场地表面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满足施(压)桩机所需要的地面承载力。

(2)静压桩机运入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应认真检查桩机设备各部位的质量和性能,施工前机械设备试行运转正常,并做好定期对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的安排。

(3)测定桩位,确定施压管桩顺序。

根据现场地质勘查报告,桩基平面尺寸、桩的密集程度及深度,桩机移动方便等决定施(压)桩顺序,对群桩基础先由中间向外方向施压的方式设定。

桩机行走详见桩机行走线路图。

(4)由专职测量员测量出施工现场的施压桩位,测放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并在场地醒目位置设置水准点,数量不宜少于3个;

(5)记录员要认真做好有效长度、有关数据的记录准备,要准确做好施工记录。

2、试压管桩的规定

(1)工程桩施工前应根据地质情况选取1根桩作试压桩,以取得正式施压桩所需要的有关控制数据,尤其是需要送桩的贯入度控制值;

(2)试压管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

(3)试压管桩应选在地质勘探技术孔的附近;

3、吊装、插桩

用25t自行式吊车进行吊装,人工配合静压机准确快速地卡入桩,然后移至桩位,过程汇总有专人指挥协调。

插桩在一般情况下入土30~50cm为宜,然后进行调校。

桩基驾驶员在施工长的组织指挥下,掌握好双向角度尺,使静压机纵横方向保持水平,调校垂直度在允许值以内才能沉桩。

沉桩过程汇总施工员随时观察桩的进尺变化,如遇地质层有障碍物、桩杆偏移时,应分行程逐渐调直。

插桩前应注意相邻桩的接头位置错开,同一断面接头不超过25%。

桩静压过程汇总修正装的角度较困难,因此就位时就正确安放。

第一节管桩插入地下时,要尽量保持位置方向正确。

开始压桩时应认真检查,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必要时要拔出重新校准。

如一切均已妥当,方可开压桩。

4、压桩

在整个压桩过程中,要使桩身尽量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必要时应将桩架导杆方向按桩身方向调整。

要注意尽量不使管桩受到偏心受压,以免管桩受弯。

每根桩宜连续一次压完,不要中断,以免难以继续压入。

打桩时采用桩相适应的桩帽和硬木垫层。

打桩时详细、准确地填写打桩记录。

5、接桩

接桩时要注意新接桩节与原桩节的轴线一致,两施焊面上的泥土、油污、铁锈等要预先清刷干净。

当下节桩的桩头距地面0.5-1.2m时,即可进行焊接接桩。

接桩时可在下节桩头上焊接2根钢筋,以便新桩节的引导就位。

上节桩找正方向后,对称点焊4-6点加以固定,然后进行施焊,最后将导向钢筋拆除。

管桩焊接施工应由有经验的焊工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认真进行;施焊第一层时,宜适当加大电流,加大熔深。

采用手工焊接,第一层用φ3.2或φ4.0的E43型焊条,第二层以后用φ4.0-φ5.0的E43型焊条,要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完毕应自然冷却,5-10分钟后方可再施打。

6、送桩

为将管桩打到设计标高,需要送桩,送桩采用送桩器,送桩器用钢管制作,长度一般比原地面至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长50cm左右。

设计送装器的原则是打入阻力不能太大,容易拔出,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到桩上,并能重复使用。

7、截桩

当管桩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施打至设计标高时,在征得设计方的同意后,对于高出设计标高的部分进行截除,截除桩头宜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或强行扳拉截桩。

8、静压桩机施压管桩作业的施工要点

(1)静压桩机应按设计及有关规定配备桩机型号、桩机重量,以符合满足施压管桩的要求。

(2)施工过程中反复核对轴线和桩位,桩机就位施压前,施工人员要重新核对。

(3)桩机就位前要先找出地面图中的桩位,务必桩身垂直、平稳,方能吊装管桩。

(4)对准备施压的管桩要确认其外观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方可使用,起吊前要在管桩上画上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志,以便于进尺记录和了解各土层的施压反应。

(5)管桩吊放对点就位后,用线坠在正侧两面反复核直,使桩能在同一直线上,防止偏桩施压。

(6)第一节桩入土时,若出现的表层有弧石,必须注意桩与地表层之间是否移位,如发现移位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代排除障碍物后重新定位施压;若桩与地表层之间没有明显移位,桩身压入土中2米左右时,再次核对桩身的垂直度,使首节桩的垂直度偏差保持在偏差值的0.5%以内。

(7)接桩焊接施工要点:

1)桩段接桩是在当下节桩的桩头距地面0.5-1.2m时进行,将准备配用的桩段牵吊到位,端面焊接时要将桩端铁板清理干净,并使其接面调平对直,确定桩身自然垂直后方可焊接,不得在施焊后矫正桩身垂直度偏差。

2)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超过4个,每根桩须对照地质钻探资料预计总长,选用合理的桩节组合,以使接桩次数尽量减少。

3)下节桩桩头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桩节找平接直,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全部填实焊牢,然后沿圆周对称点焊4-6处,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拆除导向箍,继而分层对称施焊,每个接头的焊缝不得少于两层,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缝须饱满,不得出现夹渣或气孔等缺陷,施焊完毕需自然冷却大于一分钟后方可继续施压。

(8)施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掉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改正。

(9)送桩施工要点:

1)本工程采用的管桩允许送桩,送桩深度不宜超过2米。

管桩内充满水时,严禁送桩作业。

2)每一根桩应一次性连续施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尖接近设计持力层时进行接桩。

3)当桩顶被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应立即送桩,送桩应连续进行;

4)当场地上多数桩较短(L≤15m)或桩端持力层为风化软质岩可能需要复打压时,送桩深度不宜超过2m。

5)当桩的垂直度小于1%,且桩的有效桩长大于15m时,送桩深度可根据需要送得比设计送桩深一些,但不宜超过2.5m。

(10)施压管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压桩施工记录表,并经现场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才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5.6.桩帽施工

1、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安装前先对表面进行清理,凿除浮渣、浮浆并用水冲洗干净。

然后根据放样数据拉线定位钢筋安装的位置及高程。

按照图纸要求,钢筋采用绑扎连接,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时特别要注意控制好钢筋顶面高程以及线形。

(1)材料准备

按照工程进度要求,编制材料进场计划。

钢筋进场后,检查其牌号、等级、规格、生产厂家是否与合同相符,产品外观是否受损,并检查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和质量检验报告单。

无合格证书和质量检验报告单的钢筋不予验收。

钢筋进场验收后,按种类、型号、规格、等级及生产厂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并设立标志牌,钢筋堆存在仓库(棚)内,如钢筋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防止淋雨锈蚀和其他污染,影响钢筋质量。

及时对进场钢筋按规定抽检频率进行试验,并报请监理进行抽检,在材料标识牌上标明钢筋材料的检验状态,是否检验合格,严禁将不合格钢筋用于工程施工。

(2)钢筋加工安装

钢筋成形采用钢筋成形设备在钢筋场内进行,成形时严格按施工图纸尺寸对接长钢筋接头打弯、对箍筋进行弯曲。

主筋接长采用焊接,主筋接头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箍筋采用绑扎连接,用双丝进行绑扎,以保证钢筋的稳定性。

钢筋焊接前应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适应范围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半圆形塑料垫块,其厚度为5cm,以1米左右的间距呈梅花形布置,用箍丝将塑料垫块在钢筋上绑扎牢固,防止在模板安装时保护垫块发生滑动或移位。

钢筋加工及安装检查标准如下: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容许偏差

检查频率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每构件检查两个断面

同排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钢筋间距(mm)

±10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钢筋骨架(mm)

±10

按照总数的30%检查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按照总数的30%检查

保护层厚度(mm)

±10

每构件沿周边检查8处

2、模板安装

(1)为保证现浇砼的外观质量,采用竹胶板,该模板具有质量轻,易脱模,表面光滑等特点。

(2)模板安装前要刷脱模剂且不得污染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即可浇筑混凝土。

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规格、间距等在施工前通过验算确定,确保满足施工受力要求,并报监理批准。

模板、支架各支撑部位应紧实可靠,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3)模板安装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模板安装前,应检查模板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并清除模板上的灰碴和管道孔内的杂物;检查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合格。

2)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应涂脱模剂,脱模剂可采用厂制专用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废柴油混合物作脱模剂。

涂刷脱模剂时应注意油量少而均匀,做到不漏涂而板面又不积聚。

3)模板安装前应检查各预埋管处开孔位置是否准确,凿毛是否符合要求。

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模板倾斜度

≤3‰

2

中心线偏离设计位置

≤10mm

3

相邻模板间的错台

≤3mm

4

模板各处接缝

紧贴密实

5

所有配件、螺栓和预埋件

齐全、完好、牢固

3、砼浇筑

(1)混凝土拌和前先由工地试验室测定砂石材料的天然含水量,依据测定的含水量及监理工程师批复的配合比计算出每盘料的施工配合比,在配合比标识牌上注明每盘料的水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