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7910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

从细胞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段历程称为细胞周期。

第三章孟德尔式遗传

12.性状(character):

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称为性状。

13.相对性状(relativecharacter);

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的个体上可能表现不同,存在差异,这种单位性状内具有相对差异的性状称为相对性状。

14.显性性状(dominantcharater):

一对相对性状中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15.隐性性状(recessivecharacter):

一对相对性状中在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16.性状分离现象(segregationofcharacter):

杂交试验中,杂种F1只表现了显性性状,但在由F1自交产生的F2群体中则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重新出现了,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现象。

17.基因型(genotype):

是指决定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内在遗传组成。

(对于某一生物体而言,其基因型是指它从亲本获得的全部基因的综合,但对于某一性状来说其基因型就是指决定该性状的基因组合。

18.表(现)型(phenotype):

对某一生物体而言是指它所具有的全部单位性状的总和,但对某一性状来说就是该性状的具体表现。

19.测交法(testcross):

一般是把被测验的个人体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20.完全显性(completedominance):

利用相对性状具有差异的一对亲本进行杂交时,F1只表现了一个亲本的性状,而另一亲本的性状没有的到表现,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完全显性。

21.不完全显性(imcompletedominance):

单位性状具有差异的两个亲本杂交,F1性状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

22.共显性(codominance):

单位性状具有相对差异的两个亲本杂交,F1同时表现了双亲的性状。

23.镶嵌显性(mosaicdominance):

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都分别影响生物体的一部分,在杂合体中他们所决定的性状同时在生物体的不同部位表现的一种现象。

24.超显性(overdominance):

杂合子的性状表现超过显性纯合子的一种现象。

25.一因多效(pleiotropism):

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

26.多因一效(multigeniceffects):

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发育。

27.显性上位(epistaticdominance):

一对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具有显性作用,使其作用不能表现。

28.隐性上位作用(epistaicrecessiveness):

当两对基因互作时,若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具有上位作用,这种互作类型称为隐性上位作用。

29.外显率(penetrance):

在具有特定基因的一群个体中,表现该基因所决定性状的个体所占比率称为外显率。

30.表现度(expressivity):

在具有特定基因而又表现其所决定性状的个体中,对该性状所显现的程度称为表现度。

108.基因互作(interactionofgene):

几对基因相互作用决定一个单位性状发育的遗传现象,称作基因互作。

109.测交(testcross):

被测验的个体与基因型为隐性纯合的个体进行杂交为测交。

110.增色效应(hyperchormiceffect):

当DNA分子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增大,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111.杂合体(heterozygote):

是指基因型中的一对等位基因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结合而成的。

112.表型模拟(phenocopying):

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与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

第四章连锁遗传规律

31.连锁遗传(linkedinheritance):

把不同性状常常联系在一起向后代传递的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32.相引相(couplingphase):

不同显性基因或不同隐性基因相互联系在一起称为相引相。

33.相斥相(repulsionphase):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称为相斥相。

34.完全连锁(completelinkage):

同一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分离而被一起传递到下一代的现象称为完全连锁。

35.拟等位基因(pseudoalleles):

完全连锁的、控制同一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36.交换(crossingover):

在简述分裂同源染色体间相互配对时,配对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偶尔会发生互换,其过程称为交换。

37.重组(recombination):

产生新基因组合或染色体组合的过程通称为重组。

38.遗传图(geneticmap):

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描绘出来的图称为遗传图。

连锁遗传图(linkagegeneticmap)

39.连锁群(linkagegroup):

位于同一染色体的所有基因。

40.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

指DNA探针直接与染色体或染色体上片段上对应的同源区段杂交结合,杂交结果直接显示出探针序列同源的区域在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上所处的位置。

59.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

在二倍体动物以及人的体细胞中,都有一对与性别决定有明显而直接关系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60.性染色质(sexchromatin)巴氏小体(Barrbody):

一种细胞核内着色较深的称为性染色质体的结构。

61.剂量补偿效应(dosagecompensation):

使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基因量的个体与只有一份基因量的个体的基因表现趋于一致的遗传效应。

62.半合基因(hemizydousgene):

XY型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基因不能互为等位,两者无配对关系,无功能上的关系,这些基因称为半合基因。

63.从性遗传(sex-conditionedinheritance):

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支配的,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其性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或者在一性别为显性,另一性别为隐性。

64.限性遗传(sex-limitedinheritance):

指只在某一性别中表现的性状的遗传。

65.性反转(sexreversal):

由雌性变成雄性或由雄性变成雌性的现象称为性反转。

100.不完全连锁(incompletelinkage):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的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

101.干扰(interference):

遗传学上,把观察到的双交换值与理论上期望得到的双交换值不相符的现象。

102.伴性遗传(性连锁遗传)(sex-linkedinheritance):

由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115.性别决定(sexdetermination):

在遗传学上把遗传因素使受精卵向雌性或雄性发育的规定性叫性别决定。

119.剂量效应(dosageeffect):

是指同一种基因对表型的作用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一定的累加增长。

113.性别分化(Sexualdifferentiation):

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进行雌雄性发育的过程叫性别分化。

第五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

41.转化(transformation):

细菌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介质中来自另一不同基因型细胞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型发生变化的现象。

42.转染(transfection):

除去蛋白质外壳的病毒核酸感染细胞或原生质体的过程称为转染。

43.感受态(competence):

细菌能够吸收外援DNA时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

44.性导(sexduction):

细胞在结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这一过程称为性导。

45.转导(transduction):

通过噬菌体作为媒介,把一个细菌的基因导入另一细菌的过程称为转导。

46.“流产转导”(abortivetransdution):

转导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除了发生普遍性转导外,转导DNA分子也可能既不与受体基因组发生交换,又不随细胞DNA复制而复制,而使很稳定的存在于细胞中,形成“流产转导”。

47.局限转导(specializedtransduction):

λ噬菌体也可以转移细菌基因即以λ噬菌体为媒介的转导,但可被转导的只是λ噬菌体在细菌染色体上插入位点两侧的基因,也就是说转导仅限于gal和bio区以内的基因,因此成为限制性或局限性转导。

103.原噬菌体(prophage):

某些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中,这种处于整合状态的噬菌体DNA称为原噬菌体。

第六章遗传物质的改变

48.缺失(deletion或deficiency)是指染色体本身丢失了一段。

49.重复(duplication)是指细胞的染色体组中,存在两段或两段以上相同的染色体片段。

50.倒位(inversion):

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某一区段发生颠倒,而后又愈合的一类染色体。

51.易位(translocation):

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节段转移的现象。

52.染色体组(genome):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

53.整倍体(euploid):

染色体数在正常染色体数2n的基础上以染色体组的染色体以基数为单位成倍数性增加或减少,形成的变异个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基数的整数倍,称为整倍体。

54.非整倍体(aneuploid):

染色体数在正常染色体数2n的基础上以增加或减少一条至数条的个体,这样的变异类型称为非整倍体。

55.同源多倍体(autoploid):

所有染色体由同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加倍而成的多倍体。

56.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

是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

57.一倍体(monoploid):

细胞内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一倍体。

58.单倍体(haploid):

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104.假显性现象(pseudodominance):

一条染色体缺失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便会表现出来。

105.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translocation):

指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处或其附近断裂后合成为一个染色体。

第七章基因突变

76.基因突变(genemutation):

基因内部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也称点突变(pointmutation)。

77.正突变(forwardmutation):

由原来的野生型基因突变为突变型基因,称为正突变。

78.反突变(reversemutation):

突变型基因也可以通过突变成为野生型基因,这称为反突变。

79.突变体(mutant):

携带突变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称为突变体。

80.错义突变(missebsemutation):

DNA分子中碱基改变后引起密码子变化,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替代,从而影响蛋白质功能,以至影响到突变体的表型。

81.无义突变(nonsensemutation):

由于DNA的碱基改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成终止密码子。

82.沉默突变(silentmutation):

DNA分子中的碱基改变后,突变的密码子仍然编码原来的氨基酸,并没有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变化。

83.自发突变(spontaneousmutaion):

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未经诱变剂处理二出现的突变。

84.光修复(lightrepair),光复活(phototeactivation):

针对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在损伤部位进行专一性修复的一种方式。

85.暗修复(darkrepair):

由紫外线诱发的嘧啶二聚体有时在不依赖光存在的情况下也能被修复,这种修复称暗修复。

86.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repair):

当双螺旋齐头断裂,且双链片段完全丢失时,这种双螺旋就不能直接进行修复,只能从另一条具有相同序列的DNA分子上获得相应的DNA片段,这种修复机制称为重组修复。

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70.质量性状(qualitativetrait):

个体间能明确分组且可定性描述的性状。

71.数量性状(quantitativetrait):

个体间的表现呈连续变异、很难明确分组。

需要用度量等方式来描述的性状。

72.遗传率(力)(heritability):

表示遗传因素与环境效应相对重要性的一个基本指标。

73.广义遗传率(broadsenseheritability):

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74.狭义遗传率(narrowsenseheritability):

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75.遗传标记(geneticmarkers):

是指可以稳定遗传的、易于识别的特殊的遗传多态性形式。

第九章细胞质遗传

66.染色体外遗传(extrachromosomalinheritance),核外遗传(extranuclearinheritance):

核内染色体和相当于核内染色体的细菌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包涵了细胞的主要遗传信息,遗传学上把初次之外的其他基因的遗传称为染色体外遗传或核外遗传。

67.母性影响(maternalinfluence),母性效应(maternaleffect):

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从而导致子代的表型和母本相同的现象。

68.质粒(plasmid):

存在于细胞中能独立进行自主复制的染色体外遗传因子。

69.附加体(episome):

有些质粒能够整合到染色体上,随寄主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这种质粒称为附加体。

87.近亲繁殖(closebreeding),近亲交配(consanguineousmating):

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88.近交系数(coefficientofinbreeding):

某一个体(二倍体生物)任何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来自父母共同祖先的同一基因的概率,也就是该个体是由近交造成的纯合子(同源纯合子)的概率。

89.回交(bankcross):

后代与某一亲本进行交配。

90.杂种优势(heterosis):

(广义)杂交产生的后代在抗逆性、繁殖力、生长势等方面优于纯种亲本的现象。

(同时也是指近交系间杂交时,因近交导致的适合度和生活力的丧失可因杂交而得到恢复的现象。

95.近交衰退(inbreedingdepression):

通过同一群体中不同个体自交或兄妹交,使原来处于杂合状态下的隐性等位基因得以纯合。

如果阴性纯合的等位基因是有害的,个体的生活力就会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近交衰退。

第十章群体的遗传平衡

106.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rule):

在一个充分大的群体中,其个体间进行随机交配,同时,选择、突变、迁移和基因漂变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时,群体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逐代保持不变。

当然,基因的频率也逐渐保持不变。

91.基因型频率(genotypefrequency):

特定基因型占群体内全部基因型的比率。

92.基因频率(genefrequency):

特定基因座位上某个等位基因占该座位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92.迁移(migration):

群体间的个体移动或基因流动称为迁移。

93.遗传漂变(geneticdrift):

在一个小群体中,由于随机抽样而引起的基因的随机波动称为遗传漂变。

94.孟德尔群体(Mendelpopulation):

由能够彼此交配的许多个体繁育而成的群体。

96.物种形成(speciation);

是指一个原来在遗传上时纯合的群体经过遗传分化,最后产生两个后两个以上发生生殖隔离的群体的过程。

97.遗传趋异(geneticdivergence):

一个群体的遗传组成朝多样化发展的过程称为遗传趋异。

98.生殖隔离机制(reproductiveisolatingmechanism):

各种生物的阻止或降低杂种繁殖的生物学特性或行为特征。

114.随机交配(randommating):

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的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概率都相同。

问答题:

绪论)

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的?

答:

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实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文中首次提到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传递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一重要理论直到1900年狄·

弗里斯、柴马克、柯伦斯三人同时发现后才受到重视。

因此,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

写出下列科学家在遗传学上的主要贡献。

1)Mendel2)Morgan3)Muller4)Beadle和Tatum5)Avery6)Watson和Crick7)Chargaff8)Crick9)Monod和Jacob

Mendel:

提出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

Morgan:

提出连锁互换及伴性遗传规律

Muller:

用射线诱发果蝇突变成功

Beadle和Tatum:

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学说

Avery:

提出DNA是遗传物质的学说

Watson和Crick: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Chargaff:

提出碱基配对法则

Crick:

提出中心法则

Monod和Jacob:

提出“操纵子学说”

3.你怎样理解遗传、发育、进化在基因水平上的统一?

基因是遗传、发育、进化的共同基础。

个体发育的过程是细胞内的基因按照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程序精确表达的过程。

个体的发育时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是基因组中各个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遗传的实质是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后代,并在后代中表达。

性状的发育由基因控制,遗传传递的为基因信息流。

进化是对基因突变的定向选择。

遗传稳定进化,变异导致进化,二者统一于基因。

进化论、细胞学说和基因论分别从群体、细胞核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

普通遗传学是三者的纽带。

遗传学的细胞学基础)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

答:

有丝分裂是指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其结果形成两个与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的子细胞;

减数分裂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并且在减数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这样就为遗传性状的重新组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2.从遗传学角度说明这有丝分裂的意义?

答: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间期染色体准确复制,在分裂期两条子染色体分开,分别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使得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在数量与质量上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保证了细胞在遗传上同母细胞完全一致,也保证了个体的正常发育,以及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且在进行无性繁殖的生物中保证了性状表现的稳定性。

3.从遗传学角度说明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

1)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交替,保证了物种世代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子细胞或配子中染色体组合方式是多样的,使配子受精后的子代群体产生遗传多样性的变异。

3)减数分裂中的交换进一步增加了配子中遗传差异的多样性,结果会使生物后代出现更加丰富的变异类型。

(第三章孟德尔式遗传)

1.简述孟德尔第一定律。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中,杂种一代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开,分别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代基因型比为1:

2:

1,表型比为3:

1。

2.何谓上位?

它与显性有何区别?

举例说明上位的机制。

答:

所谓上位是指某对等位jiy7的表现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叫做上位效应。

上位可分为显性上位和隐性上位。

而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中,当其处于杂合状态时,只表现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该基因为显性基因,这种显性叫做显性。

所以上位是指不同等位基因间的作用,而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内的作用方式。

例如家兔毛色的遗传是一种隐性上位的表现形式,灰兔与白兔杂交,子一代为灰色,子二代出现9灰兔:

3黑兔:

4白兔的比例。

这是由于基因G和g分别为灰色与黑色的表现,但此时必须有基因C的存在,当基因型cc时,兔毛色白化,所以为隐性上位。

P灰色×

白色

CCGG↓ccgg

F1灰色

CcGg

F2灰色黑色白色白色

9CG3Cgg3ccG1ccgg

3.何谓基因的多效性?

试举例说明。

答:

所谓基因的多效性是指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和影响生物体多个性状的表达。

例如:

翻毛鸡的翻毛基因F,具F基因的个体,从外型上看,小鸡在没有长出蝇羽之前,就可以看到羽毛外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