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9304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docx

星期一阅读174之一总1233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

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大家谈(1-5)

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大家谈①

为青少年打开“语文新空间”

——访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

【开栏的话】

在近几年的高考改革中,“语文”成了改革重点。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从2016年起,北京高考语文由150分增加至180分,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权重”在明显增加,而作为语文考试中分值最大的“作文”,自然受到老师、家长与学生的重视。

本报今日起推出《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大家谈》系列报道,约请权威专家共同探讨“今天如何写作文”,并探寻突破之道。

同时,我们也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与这一话题。

近日,一场以“唤醒语文的耳朵”“破门越界——打开语文新空间”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与会专家针对“新媒体时代的青春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今天如何写作文”等热点问题发表了各自观点。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认为,培养语文素养和“拿高分”并不冲突。

学生有他们自己的“语文生活”和“语文圈子”,这个圈子通常由“课外书”“网络”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组成,但往往这些才是让语文能力成长、滋生创意的重要土壤。

会后,记者就语文写作问题采访了温教授。

作文教学如何摆脱重重“套路”

记者:

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中,往往教学生模拟抄写,用记套路、背范文的方法来对付高考。

请问对此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温儒敏:

毫不夸张地讲,现在很多学校的高中作文教学是“全线崩溃”,语文课特别是写作课的学习几乎完全指向高考。

尽管这些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体制也有许多改进,越来越重视考试能力,但毕竟是考试,竞争激烈,在一线教学中,往往考什么就学什么,教学内容沦为应试技巧,谁背得多、套路运用得熟,就容易得高分。

教师功利地教,学生就只能功利地学。

我特别要指出,这跟高考作文评分的“趋中率”畸高也大有关系。

作文评分一般分4等,据某省高考语文阅卷的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作文普遍占75%~80%,一等只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

其他省区市情况也大致如此。

这就给一线教学以错误的信号:

语文特别是作文的学习,再用功也很难考高分,不怎么学也不至于落入三、四等。

这种畸形的考分等级分布,在其他学科很少见,对考生也很不公平,对中学语文教学更是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有些中学干脆让“不拿分”的语文给其他学科“让路”,语文学科正在日趋边缘化。

为什么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质量总是难以提高?

这恐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

据了解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不重视文学和审美的教育,作文课也几乎全是写议论文,很少写记叙文、抒情文。

为什么会有这种偏向?

温儒敏:

你说的情况是存在的。

我曾在一个会上发言说,语文考纲调整,将有积极的导向性,发挥高考“指挥棒”正面的“指挥”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

这其中就包括教学中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偏颇。

比如,以往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有“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模块,要求考生二选一。

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更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累,很难“速成”,因此,历年高考选“文学类文本”的考生很少,许多学校也都不重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甚至基本放弃这方面的学习。

而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不光要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信息筛选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

无论从考试的角度还是从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角度,都必须重视文学和审美教育。

作文写出“创意”有多难

记者:

就青少年写作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您觉得最缺少的是什么?

还有,您怎么看待“创意写作”?

温儒敏:

因为作文教学不到位,学生普遍的写作水平下降。

显著的表现就是“套式化”和“文艺腔”,缺乏创意。

前不久我参加了2017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的启动仪式及高峰论坛,看到了曹文轩主编的优秀作品集《倾听未来的声音》第3季,发现这里有很多极具创意的作品。

许多青少年并非不会写、没创意,而是我们的语文教学限制和妨碍了他们的创意,而且他们也缺少放飞自己的创意和灵感的机会。

现在有了“北大培文杯”这个创意写作比赛,起码可以提供一个平台,另外也可以刺激和活化那种僵硬的写作教学。

创意写作只是写作的一种形式,不可能完全取代作文教学,高考作文会受到考试的限制,和平时的写作还是有些区别的,但创意写作的一些理念可以渗透到当下的作文教学中去,让学生放开来写,摆脱“套式作文”的束缚,告别空洞无物的“文艺腔”,写出富于青春气息的真情实感的文章。

我希望创意写作大赛能真正打开“语文新空间”,唤醒青少年写作的兴趣与创意,唤醒语文的耳朵。

记者:

您认为学生作文要写出创意,老师们应该如何指导?

温儒敏:

“读书养性,写作练脑”,写作训练背后其实是思维训练,写作能力好,必定要脑筋清楚,思维活跃。

那么想让作文有创意,除了解开束缚,关键还要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

我最近写了篇论文,提到培养读书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其实也是作文教学的“牛鼻子”。

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多读书,适当练写,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现在的学生读书太少,语文课无论怎么折腾也都是难以奏效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读书风气冷淡,很多语文老师也不怎么读书了。

再加上网络多媒体很方便,备课无非是东拼西凑,那就更不用读书了。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所以我建议语文教学不要滥用多媒体,语文老师还是要静下心来多读书,当“读书种子”。

没有这一条,语文课作文课的水平提升就只是空话。

(本报记者朱蒂尼)【光明日报2016-12-5】

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大家谈②

让文学来叫醒作文

施战军

在我的印象中,打我自己上中学那时起,中学作文的教学方式似乎就没怎么变过,老师会总结出许多写作文的模式让学生去模仿甚至背诵。

我对中学作文的印象大概就一直停留在这种“新八股”的状态上。

直到我参加今年“北大培文杯”决赛阅卷时,我才发觉这种印象略有误差。

我当时是看到了河南实验中学一个叫胡浩然的中学生的参赛作品《蒋扈氏》,它让我大吃一惊。

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学作文的一篇很成熟的文学作品。

小说写的是孙子蒋红涛和奶奶的故事,其间贯穿着蒋家难言的困苦历程。

小说完成度之高,令人肃然起敬,让人能嗅到文字间有小说家师陀的味道。

所以我在评语中写下了我的赞叹:

“《蒋扈氏》是这个年龄段少见的小说上品。

让我们记住胡浩然这个名字吧,他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好作家。

这让我反过来思考,现在中学的作文教育肯定是有问题的,孩子们不缺乏才华,但他们的才华为什么不能在作文中体现出来呢?

温儒敏教授说主要问题一在于高考这个“指挥棒”,二是老师的问题。

老师现在都不读书,怎么有能力教学生?

有些老师的写作还不如学生。

通常的教学方法只用灌输知识点的方式,文言文只讲字词不讲文以载道;美文讲授只重图解分析不重审美体验;作文课只讲谋篇造句不讲启迪思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写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就像“北大培文杯”一等奖选手新疆七十中的李蕤桐所说:

“文字,是作者对读者的告解,是心灵的自我救赎。

”而作文和写作的关系,就像“从脑袋上揪一根头发下来和剁一根手指头一样,难以相提并论。

”文字应该是真实地记录生活,而不少高考作文的命题却往往让中学生一头雾水,写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物,让中学生不知从何谈起。

“写你所知道的。

”“给心灵一个说话的机会。

”这是创意写作耳熟能详的话语。

创意写作强调“创意第一性,写作第二性”,首先强调言有物,言有意,其次才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功夫。

这个写作的道理不能搞反了,没有“说什么”的问题,哪会有“怎么说”?

所以,我们强调让作文回归事物,让想象回归现实,回到文学的起点上来,让文学来叫醒作文。

写作能力的高低意味着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多大,甚至也可以衡量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程度。

因此,写作不仅体现写作者基础知识的长度和宽度,更包含了他认知世界和理解社会的能力。

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展现他感受人生、想象未来和编织梦想的能力。

这是一种写作的美德。

因此,最重要的是,让青少年亲近文学,懂得诉说人生,不一定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作家,而是为了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健康成长,进入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这个程度上,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言:

“让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爱上写作,这是对中国教育的特别贡献。

这种回归完全可以实现文学写作与中学作文的良性对接,要用文学的石子激活作文这潭死水,作文教育不能再装睡了,装睡的人也许偶尔会做梦,但是永远不能看到现实。

作文甚至语文的教育应该是最有温度的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在水里火里,在人生里,在社会里,学会生活,学会理解,学会爱,而不仅仅是在作文纸上排列字句。

我们文学界应该和教育界一起担起这个责任,因为孩子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对青年有一个方向的引导,解放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认知世界的能力,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进而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青年。

(作者系《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光明日报2016-12-6】

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大家谈③

网络文学给写作带来丰富灵感

——访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

网络小说是大部分孩子初触文学的载体。

有专家称,如今的网络文学,无论是数量还是读者群,都已经可以与传统文学分庭抗礼。

网络文学对青少年写作的影响有多大,如何将网络上的优质内容转化为青少年丰富的创作灵感源泉,是家长、学校、社会都需要了解的。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

记者:

近年来,网络文学发展迅猛,逐渐改变了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方式。

与此同时,他们不仅是网络文学的拥趸者,也逐渐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基于这种现象,传统教育模式是否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邵燕君:

当下这个时代被称之为新媒体时代,它需要我们在不断接受的同时,不断学习它所带来的一切产物。

在这个大环境下再来看待语文教学,除了老师能够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之外,其最根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与之前并无太大差别。

学生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依旧千篇一律,毫无创意可言,这种情况显然是不符合当下学生思维方式的。

这群在新媒体时代土生土长的孩子,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因此让他们用“上个时代”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写作,是不现实的。

唐诗宋词文言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留下的精髓,绝对不能丢弃,但时代的不可逆性让我们不可能在21世纪也用文言文聊天写文章。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新媒体时代下的新语言、新思维是否会促成下一个“白话文运动”呢?

这就需要语文教育改革的速度更快一些,与这个时代同行。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整个教育改革的大盘子中,语文应该成为“主菜”。

记者:

网络文学作品鱼龙混杂,青少年常常照单全收。

很多家长、老师视之为影响学习、成绩的洪水猛兽,因而并没有给出恰当的引导,只“堵”不“疏”。

您认为在学校、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青少年有甄别、有取舍地进行阅读,提升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将网络文学的优质内容转化为灵感资源?

邵燕君:

为什么大家觉得网络文学整体低俗、质量残次甚至说90%的网络小说都是垃圾,因为这个标准是对应大家已经熟悉的纸质文学而来,这两者之间的比较是人们的习惯使然,但在逻辑上却无法成立。

因为所有纸质文学都是经过编辑精心筛选的,想要在报纸期刊上登一篇作品,门槛是相当高的。

而网络则不然,哪怕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也可以敲敲键盘在论坛、贴吧中写下点什么,哪怕只有一句话,这句话也会有一个能够承载它的平台。

所以客观地看待网络文学的质量高低,要看它最后有没有足够数量的好作品走出来。

如今的网络文学生态其实很健康,从文学的角度上看,它有着非常庞大的创作基数,基数越大,出现好作品的概率越高。

而在多如繁星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如何选择,我认为完全不必担心青少年对此的判断力。

判断优劣、明断是非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引导,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每个人去自学。

看得多、读得多,对作品好坏的感知力就自然会加强。

现在人们把网络文学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它,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了近20年,其中不乏精品。

随着网络文学这股潮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此加入阅读者的行列,这应该感谢网络文学的横空出世。

近些年来,中国的网络小说发展极为迅猛,庞大的读者群也让网络文学水平不断提升,这就使得读者与作者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

记者:

即便现在的网络文学愈发趋于成熟,但与课本上的阅读范本有着很大差别,这对青少年的写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是否会让学生们距离“高分作文”的标准越来越远?

邵燕君:

即便现在的语文教育以及评分标准显得很模式化,但判断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依旧未变,那便是文学性。

目前没有任何例子能说明读网络小说的孩子的作文就比读传统经典文学的孩子写得差,所以,作文水平的提高真正取决于平时的积累。

经过大量的阅读,必然会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较高的文学审美。

所以,我相信一个博览网络小说的孩子,文笔以及行文逻辑是绝对不会差的。

当他写出了创意飞扬、逻辑清晰、语言优美的作文的时候,判卷老师是不会给他低分的。

(本报记者朱蒂尼)【光明日报2016-12-7】

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大家谈④

“把世界当课本,而非把课本当世界”

——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

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博览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腹有诗书气自华”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从前人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完全可以明白读书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并非每个读书的孩子都能写好作文,但能写好作文的孩子肯定都读了很多书。

读书是写好作文的“筑基”功夫,是写好作文的根本。

一个孩子读了书,写作能力的提升就是情理中的事。

这也正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引导学生爱上读书,会读书。

作文教育不能“画教材为牢”

记者:

从小学开始,语文课就伴随着我们。

然而在中小学的应试环境下,学生往往重视却不喜爱语文,让语文成为尴尬的学科。

您能否具体谈谈背后的原因?

于树泉:

以初中语文课为例,3年的时光,师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中考考试范围的1000个词语、22首诗词、18篇古文上。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工作,平均每天落实一个词语,每50天落实一首古诗,每60天落实一篇课文。

放眼全国,情况大同小异。

老师尽管不厌其烦地去分析,“掰开揉碎”了再讲解,可到头来,总有一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失落。

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

本该血肉丰满、魅力无限的语文变得瘦骨嶙峋,让人生厌。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初中3年,正是孩子智力发育、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和“精神饥渴期”。

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我们却“画教材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苦苦打拼而无暇他顾,这无论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于民族前途、国家未来,都是巨大的智能浪费。

追根探源,主要还是我们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

一味用专业知识教育人,让孩子淹没在知识训练的海洋中,学生便会被培养成“机器”。

“远离了读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

记者:

如何摆脱语文教学的冰冷死板,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于树泉:

从教30多年,我见过太多太多智商很高的孩子,终日被囚禁在课本的“蚕茧”中死记硬背,被训练考试搞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但就是没有真正地读书,不知道课本之“茧”外有无限广阔的大地和蓝天。

就语文教育而言,读书即语文,语文即读书。

教育本来是用于开启智慧、提升生命价值的,可是,十几年的死守课本,不去读书,让教育走向了反面,把聪明的孩子教笨,笨的孩子教傻。

小学、初中、高中一路学下来,不仅不会读书,不会写作,语文成绩一塌糊涂,而且有不少孩子连人格都出现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而其重要途径就是读书。

关于如何开展课程建设,《课标》“前言”中有明确的表述: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

”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而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课本,而非把课本当世界。

否则,以课本画地为牢去培养“人”,就如同玻璃杯里栽松树、小水沟中赛龙舟,到头来,至多养养绿萝、放放纸船。

远离了读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的田园就会荒芜,心灵的泉眼就会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情感苍白。

我和我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不想带着孩子整天在蜗牛角上较雌论雄,我们渴盼抓住孩子一闪即逝的成长黄金时期。

因此,我们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给名著阅读腾出宝贵的时间。

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引领学生学习古今名联和唐宋诗词,并走进现、当代文学名著,陆续读《红岩》《狼图腾》《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长篇小说,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读书热情空前高涨,心智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仅仅一个学期,在文学名著的阅读数量上,初一的孩子已远远超过了高三学生读书的平均水平。

在读书的同时,孩子们还写下了数量可观的读书笔记,养成了勤于动笔、读写结合的好习惯。

这种经典阅读“作业”,其意义和作用,不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检测与训练》作业可以相提并论的。

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时而被深深感动,时而被强烈震撼,时而动情流泪,时而喜悦非常,情感获得滋养,价值观得到引领。

在带领孩子读“有字书”之外,我们还引领他们去读“无字书”:

参观鲁迅、老舍等名人故居,走进现代文学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复兴之路”展览,开阔视野,感受历史。

从文字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语文课的由衷喜爱。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没有“课文生字天大”的无聊,没有枯燥的词语抄写三遍,没有绞尽脑汁的段落分析,也没有无限拔高的中心思想概括……有的是琅琅的书声,浓浓的墨香,以及讨论的欢声笑语与不同看法的交锋碰撞。

引领读书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记者: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及学生升学压力之下,推行阅读是否遇到了阻力?

又是如何克服的?

于树泉: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径也是如此。

名著阅读活动表面上展开得顺利,成效初显,其实困难重重。

除了老师的因素外,引领学生读书还会遇到其他困难和阻力,其中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阻力。

2010年,我在人大附中结束了高三学生的教学任务,开始带着初一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目的是“加强人文积淀,涵养大家气质”。

不料几个月后,在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家长群体告状的事件突然爆发。

自己毫无思想准备,猝不及防。

这也是我从教30年以来,第一次被家长推上了“被告席”。

家长们众口一词:

既然中考只考上千个词语、十几首诗、二十多篇古文,那老师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去读名著?

如果孩子因为读书耽误了中考,没能升入重点高中,这个责任谁来负?

声声质问,咄咄逼人:

强烈要求校长撤掉现任语文老师,换上富有中考辅导经验的老师。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家长会。

在会上,刘彭芝校长给家长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翟小宁校长还宣读了我就读书问题写给家长的信,最终风波止息,名著阅读活动才得以坚持下来。

在现有中考、高考的“指挥”下,面对严峻的升学现实,从学校、老师、学生到家长都有诸多的无奈,即便懂得通过读书可以“种下龙种”,也只得屈从现实去“收获跳蚤”。

对于教师而言,引领孩子读书,既是一种职分,也是一种功德。

把学生引导到经典面前,引导他们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教育的伟力就发生了。

从大处说,是肩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从小处说,是为了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家庭——为他们孩子的健全发展破冰,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基。

(本报记者靳晓燕)【光明日报2016-12-8】

【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大家谈⑤】

写作是现代人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

叶开《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2日05版)

在教育界有两个典型的“隐喻”:

园丁与鲜花。

把教师比喻成“园丁”,把学生比喻成“鲜花”,都是一种“物化”思考,而不是“人化”思考。

但是,这两个“隐喻”,一直在深层次地影响着我们当代教育的观念,现行的考试制度设计中,一直不把学生当“人”,而是当“物”来考量的。

在语文教育中,还引进了“科学”的观念,“量化”“科学化”语文,把语文也变成了一种“物”。

语文这门学科,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渐渐地变成了什么都可以装的垃圾筐,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却没有文学性。

“语文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上海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曾撰文说过,教了几十年语文,发现不知道语文是什么。

语文的核心定位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学界。

但如果从“人的教育”角度来思考,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巴金先生在《随想录》里曾经写了《小端端》等三篇文章,从自己外孙女做作业的角度,直接思考现在教育的“负担过重”等问题。

30年过去了,学生们的负担更重了。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不是苗圃里的鲜花或杂草。

但我们的教育目标,仍是“育人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一字之差,失之千里。

每个孩子的未来既有某些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

现行教育能给予的基础知识已经大大地落后于现实了。

在互联网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

今天的新知识,明天就变成旧知识。

“虚拟教师”将会出现在课堂上,承担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任务,人类的教师则摆脱这些重任,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心理状态和交际能力。

教师年纪较大,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思考和思维的提升,塑造更好的人格。

现行语文教材的问题一直都是“太薄”。

每本教材按照既定的观念,分成专题课文单元,以三四篇两千字以内的短文章来进行阐发。

学生们普遍缺乏“整本书阅读”和“长文章”阅读能力。

语文应有的活性全都被破坏了。

我认为,“文学性”才是语文的核心价值,其他人文内容可以由不同学科去分担。

母语学习应该回到最开始的地方。

母语与外语学习不同,识字-阅读-写作,三者相辅相成,最后以写作“输出”所有的零散或片段知识。

写作是现代人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能力,要建立在广泛有效的深阅读基础上,而进行真实、自然、准确的表达。

人类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问题: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思考能力的一种特殊程序。

目前人工智能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

“弱人工智能”已遍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手机、电脑,大到汽车、飞机,都在运行各种程序。

今年初,谷歌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AlphaGo在五番棋的围棋决战中,以绝对优势战胜了韩国超一流选手李世石,这被人工智能界和媒体解读为一个跨世纪的事件,人们认为,人工智能超越式升级的时代即将到来。

不久的将来,相当于人类思维运算能力的人工智能就会诞生,涉及记忆和运算的学习,人工智能会大大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不会“遗忘”,可以记住几乎无限的知识。

在这些“强人工智能”的面前,人类原有的学习模式将遭到重大挑战。

据说可以植入人脑的神经性芯片也已完成了排异实验。

今后人脑植入的芯片会跟我们原有的神经元生长在一起,接入互联网获取无限的知识资源。

加强型大脑能直接调用互联网里海量的资源和知识,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超强大脑”。

在这个背景下,原有课堂教学的背诵、记忆之类的方法,都失效了。

传统课堂中教师居高临下地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将会被彻底打破。

过去,教师是知识垄断者,掌握了教参和标准答案,让学生无法逾越。

现在无论什么难题,学生都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知识的完整性更强。

知识的传输方式不再是单向度,而是多线程,交互模式。

知识在自由自在地流动,我们成为一个知识交换者,是无数知识交换节点中的一个处理器。

经过我们处理然后传输的知识,变成一种大江大河般的流动。

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老师可以是学生,学生可以是老师,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一个兴趣专长点,成为专家,差别的只是年龄的不同。

因此,课堂微环境的教学模式,要再度深入反思,改为知识交流场和思维碰撞场。

课文中值得探讨的问题都可以交给学生,形成一个个小专题,再加以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而形成“写作思维”,达到“写作虹吸效应”,反向吸纳相关的知识,把“碎片化的知识”整理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