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961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高考生物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1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概述

稳态与调节是高考四大命题点之一,命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下丘脑—垂体—相关内分泌腺”的负反馈调节。

(2)血糖、水、体温的调节。

(3)反射弧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综合分析。

(4)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其关系。

(5)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实验分析。

试题大多以实验数据、图表、曲线为命题背景,结合社会、科技及生产、生活实际等新情境进行考查。

从近三年高考试题看,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知识点虽所占篇幅不大,但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主要考点集中在:

动物生理方面的经典实验,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运用及迁移能力。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考查重点。

从考查形式看,多为综合设计题型,如针对神经调节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进行实验设计,探究兴奋传递的方向等问题。

动物激素调节从考查形式看该部分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会与神经调节等内容结合以简答形式进行考查,或以生活中的病例相联系,考查对发病机理、症状和防治的理解。

从命题趋势上看,本知识点容易以实验题形式出现,以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本专题在考纲中要求较高。

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理清每个调节过程的脉络,搞清楚每部分内容的联系。

该部分内容中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特别是一些专业术语以及固定说法应特别注意加强记忆,避免在做题或考试中“自创术语”或词不达意而丢分。

动物神经系统的调节,特别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几乎每年都考,也是容易失分的知识点,复习中要特别给与关注。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在教材中

虽没有,但却是二级考点,要特别注意。

复习时,首先要掌握理论基础,以调节机制为出发点,理清调节过程,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

构建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传递过程模型,直观理解考点;图解法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列表比较法理解各种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构建模型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结合实验或实例分析激素的功能。

◢考点精讲

【要点梳理】

1.神经元的结构及分类

(1)结构:

一个神经元包括胞体、树突和轴突,如下图所示。

   

(2)分类:

①感觉神经元:

是传入神经,可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②运动神经元:

是传出神经,可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③中间神经元:

位于神经中枢内,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兴奋,并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2.反射弧的组成、功能及破坏后的影响

反射弧的结构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

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由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有感觉但无效应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对内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活动

有感觉但无效应

(1)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适宜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

(2)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

(3)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

(4)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反射弧,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反射弧内有1个突触结构。

(5)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常见

类型:

   

(2)传递过程:

    

(3)传递特点:

①单向传递:

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其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②突触延搁: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5.脑部的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

结构

功能(或异常症)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语言中枢

运动性书写中枢(

W区)

失写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

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

听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

失读症

小脑

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下丘脑

与血压、心跳、呼吸、消化、内分泌、体温、糖代谢、水分平衡等的调节有关,也与一些本能行为有关

脑干

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等

脊髓

①由白质和灰质构成②白质起传导作用,灰质是低级的反射中枢

6.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2)氨基酸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3)固醇类激素:

性激素等。

7.激素分泌的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1)激素的分泌调节——反馈调节(以甲状腺激素为例)

     

(2)激素调节的特点

①微量和高效;

②通过体液运输;

③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8.血糖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2)调节过程

①血糖浓度过高时的调节

②血糖浓度过低时的调节

9.体温调节

(1)相关结构的

位置

名称

位置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

体温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

温度感受器

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

产热部位

安静时主要是肝脏,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

散热部位

主要是皮肤

(2)体温调节的原理: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的过程。

(3)散热和产热的过程:

散热途径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在增加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属于协同关系。

(4)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

(5)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

10.水盐调节 

(1)相关知识总结

名称

位置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下丘脑

产生渴感的中枢

大脑皮

抗利尿激素

来源

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作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调节过程

①神经调节途径

       

②神经—体液调节途径

         

11.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联系

①激素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②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是肌细胞内一种特化的内质网。

肌质网膜上含有Ca2+﹣ATP酶,可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泵入肌质网腔中。

当机体的某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肌细胞时,Ca2+从肌质网腔中释放出来,引起肌肉收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2+﹣ATP酶是肌质网膜上的重要结构,其形成与核糖体密切有关

B.Ca2+泵入肌质网腔的过程体现了肌质网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C.Ca2+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Ca2+从肌质网腔中释放出来引起肌肉收缩,说明Ca2+是一种神经递质

【答案】D

【解析】Ca2+﹣ATP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A正确;Ca2+泵入肌质网腔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体现了肌质网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a2+属于细胞中无机盐的离子形式,Ca2+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说明无机盐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C正确;Ca2+从肌质网腔中释放出来,导致肌肉细胞的膜内阳离子增多,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进而引起肌肉收缩,D错误。

12.(广东省深圳实验,珠海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关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

C.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答案】C

【解析】体液调节的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A正确;CO2等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送完成调节,B正确;体液调节的物质有激素、CO2等化学物质,并不都是内分泌腺产生,如CO2,C错误;与神经调

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D正确。

13.(甘肃省甘南州合作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题)如图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2、3、4、5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切断b、刺激a,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B.兴奋在结构2和结构3的传导速度相同

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当刺激a点时,该处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答案】C

【解析】切断b、刺激a,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

(1),因此会引起效应器收缩,A错误;2是传出神经,3是神经中枢(含有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是不同的,B错误;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这是由突触的特殊结构决定的,C正确;当刺激a点时,该处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错误。

14.(广东省深圳实验,珠海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视网膜细胞可感受光照强度的变化,将信号传至视交叉上核(SCN),使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发生节律性变化,导致人的睡眠和觉醒出现昼夜节律。

褪黑激素可提高人体睡眠质量,降低化学致癌因子对DNA的损伤。

调查发现,患松果体恶性肿瘤的儿童会出现性早熟现象。

由此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CN可能位于下丘脑

B.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含量,晴天比阴天多

C.褪黑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除工作、学习压力之外,光污染也是导致城市失眠人数和癌症患者数增多的因素

【答案】B

【解析】视网膜细胞可感受光照强度的变化,将信号传至视交叉上核(SCN),使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调节人的睡眠和觉醒出现昼夜节律,即SCN既可传导兴奋,又可调节激素分泌,因此推测可能位于下丘脑,A正确;晴天比阴天光照强,因此晴天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含量要低,B错

误;患松果体恶性肿

瘤的儿童会出现性早熟现象,因此正常情况下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正确;褪黑激素可提高人体睡眠质量,降低化学致癌因子对DNA的损伤,因此褪黑激素含量降低可能会致癌,或导致失眠,工作、学习压力和光污染都会导致褪黑色素含量降低,D正确。

15.(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9月份调研检测生物试题)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

B.静息状态时,膜两侧没有离子进出

C.

B处兴奋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

D.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不能产生兴奋

【答案】D

【解析】静息状态时,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由于A、B两点均位于神经细胞膜外,无电位差,A错误;静息电位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的,B错误;B处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属于协助扩散发生,即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低,C错误;如果阻断了钠离子的内流,无论刺激任何点都不会产生兴奋,无兴奋产生和传递,刺激后A、B都不能产生兴奋,D正确。

16.(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期初)生物试题)下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不相符的是(  )

      

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

B.①可能是淋巴因子

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①一定是神经递质

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可为肝细胞、脂肪细胞或肌细胞等等

【答案】C

【解析】信号细胞是产生信号分子①的细胞,靶细胞是通过受体②接受信号分子的细胞,但信号细胞也要接受其他信号分子才能正常进行代谢活动,所以其细胞膜上也有受体,A正确;①可能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等,B正确;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①可能是神经递质,也可能是激素如甲状腺激素,C错误;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其分泌的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脂肪细胞或肌细胞等等,D正确。

17.(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图甲为所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Ⅱ,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

B.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

C.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

D.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

【答案】C

【解析】①→②电位变化表示受刺激后由静息电位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可表示P点兴奋产生过程,A错误;③处是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是K+外流,因此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有K+外流,B错误;电表Ⅱ偏转是因为R处带正电荷,S处带负电荷,因此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因此从图示结构看,给予适宜刺激后,兴奋不能传递到S,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

18.(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生物试题)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结论有(  )

A.胰岛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

B.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DNA连接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D.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答案】D

19.(江西省五市八校联盟体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

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兴奋从a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

②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

③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低于a点

④b点兴奋时Na+外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兴奋从a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①正确;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兴奋为负电位,a点的电位低于b点,②错误;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兴奋为负电位,b点的电位低于a点,③正确;b点兴奋时Na+内流,④错误。

20.(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生物试题)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能完成

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一定都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C.婴幼儿缺乏生长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C

【解析】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A正确;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的,而神经中枢是反射弧的结构之一,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错误;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

21.(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心悸、岀汗、进食、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成人的血液中,当甲状腺激素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为维持其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将会发生的调节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亢”病人出现进食增加、心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为甲亢患者餐前及餐后血糖含量变化(对照组为正常人)。

   

①通过监测机体腹部皮下组织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____间接地反映机体血糖的水平。

②与对照组相比,“甲亢”患者进餐60min后血糖含量较高,而空腹时血糖含量无变化。

原因可能是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显著增加,作用于___________,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4)放射性131碘用作甲亢的治疗,该治疗法可以有效地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而不影响邻近组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能  肝脏  甲状腺细胞能选择性地摄取碘化物,而其他细胞则不吸收

【解析】

(1)正常成人的血液中,当甲状腺激素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刺激减弱,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以维持甲状腺激素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2)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并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导致“甲亢”病人出现进食增加、心悸的现象。

(3)①与血浆相比,组织液中除了蛋白质含量很少外,组织液的其余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因此通过监测机体腹部皮下组织液中葡萄

糖的浓度能间接地反映机体血糖的水平。

②分析图示信息可知:

与对照组相比,甲亢患者进餐60min后血糖含量较高,而空腹时血糖含量无变化,其原因可能是:

甲亢患者体内,超过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于肝脏,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4)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由于甲状腺细胞能选择性地摄取碘化物,而其他细胞则不吸收,所以用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可以有效地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而不影响邻近组织。

22.(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突触前抑制是指突触前轴突末梢(轴突2)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其突触后神经元(神经元3)呈现抑制性效应。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正确表示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轴突膜电位变化情况的是(如图丙)(______)

A.a→dB.b→cC.c→bD.d→a

(2)研究发现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据此可推导静息电位产生时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

(3)图甲中有________个突触,在③中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和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4)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________mV,与A情况相比,B种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将________。

(5)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________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协助扩散

(3)2  ④

(4)10或-10  减少

(5)生物膜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解析】

(1)刺激轴突1后,兴奋通过突触传向神经元3,引起神经元3兴奋,神经元3轴突膜电位变化情况的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故应选D。

(2)K+的分布是细胞内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说明K+外流需要蛋白质的运输,故静息电位产生时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

(3)观察图甲可知,图中有2个突触。

在③中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和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说明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功能。

(4)由图乙

可知,电位由-70mV变为约-60mV,膜内电位最大差值为70-60=10mV,所以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10mV或-10mV,B种情况下,电位差的变化小,所以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

(5)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其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如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激素,左侧是⑥的分泌、运输途径局部放大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③的分泌体现了动物激素的调节存在__________机制。

④和⑤是胰岛细胞分泌的两种激素,二者作用相互_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⑥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它是由_________分泌的。

(2)血液中的③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②只能作用于甲状腺,说明______________。

(3)图中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信号分子为______________。

当刺激a处时,引起该部位膜内电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激素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1)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拮抗  下丘脑

(2)只有甲状腺细胞上有②的特异性受体

(3)神经递质  Na+内流  

(4)微量  体液运输

【解析】

(1)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①、②、③三种激素的分泌体现了动物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

④和⑤是胰岛细胞分泌的两种激素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由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互相拮抗,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血液中的③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②只能作用于甲状腺,说明只有甲状腺细胞膜上有②的特异性受体(激素与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

(3)据图分析,下丘脑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刺激a处时,该部位产生兴奋,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其膜内电位变化情况是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大量的钠离子内流造成的。

(4)动物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

①微量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4.(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月月考生物试题)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

请据图回答:

 

(1)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神经冲动传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