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132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0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docx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

无线供电系统设计

应用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陈启俊指导教师:

李汪彪

【摘要】本系统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采用STC12C5A60S2控制的无线(非接触式)供电系统,系统包括能量发送模块和能量接收模块。

能量发送模块由555振荡产生频率为140KHz的交流信号,再通过单片机PWM占空比的控制发送至谐振电路,它能实现的功能是:

在能量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不通过任何导线连接,通过感应线圈实现电能的传输使接收模块的LED灯发光以此来模拟供电;实现人机交互、用LCD162A显示,具有友好的的显示界面。

在发射距离10mm的情况下,能量发送模块的功率小于1W,并且能够实现对发送模块按键的控制使LED亮度规则变化.

【关键词】STC12C5A60S2;无线;能量发送;功率显示;PWM.

引言

概述

无线供电,就是电源不依赖导线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供电。

无线供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技术,它摆脱了传统供电方式,而采用无线的方式为用电设备提供电力。

没有了连接电源的导线的束缚,无线供电使得系统更加安全而且方便。

[1]

研究背景

2010年九月一日,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在北京宣布将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率先引入中国。

信息产业部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加入该组织。

  无线充电联盟副主席、来自美国安利的子公司富尔顿创新公司董事布雷特·刘易斯介绍,联盟成员近60家,包括劲量、LG电子、诺基亚等。

安利净水器10年前就开始采用富尔顿的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更方便,更安全。

没有外露的连接器,避免了漏电、跑电等安全隐患。

很多人担心的辐射问题,在8年之前的净水器的安全性就已经得到了36个国家的验证,据介绍,无线充电大致上是通过磁场输送能量,而人类以及人类身边的绝大多数物件都是非磁性的,所以对人类不会构成伤害。

无线充电还有一个好处是省电,无线充电设备的效能接收在70%左右,和有线充电设备相等,但是它具备电满自动关闭功能,避免了不必要的能耗。

而且,这个效能接收率在不断提高。

无线充电设备比普通充电器“聪明”很多,对于不同的电子产品,电源接口能自动对应,需要充电时,发射器和接收芯片会同时自动开始工作,充满电时,两方就会自动关闭。

它还能自动识别不同的设备和能量需求,进行‘个性化工作’,这就是智能供电。

现在,为了消费者的安全以及他们的便利性考虑,相关科研人员先提供了近磁场无线充电技术(即需放在发射器旁边),未来,不仅是小功率电器,常见的家用电器设备、医疗设备、电动工具、办公室电器、厨房电器等都可以实现无线供电了,一边传输一边使用电能,不需要任何类似于电池的电量存储设备,更不需要提前充电,到那时,电线、插线板、电池都可以消失了,你甚至感受不到电的存在,它就像空气一样,让你觉得手到擒来。

[1]

研究现状

早在电子技术刚刚问世不久。

NicolaTesla(尼古拉.特斯拉)就已经进行过远距离无线供电的实验研究。

2007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MIT)以MarinSoljacic为首的研究团队首次演示了灯泡的无线供电技术,他们从6英尺的距离成功地点亮了一个60W灯泡。

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无线供电已经进入了应用的阶段。

家电和数码生产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无线供电产品。

2010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至少有3家厂商对外展示了其专为移动设备设计的无线充电底座。

成立于2008年12月17日的国际玩笑充电联盟(WirelessPowerConsortium,WPC)已制定无线供电的业内标准为目标,目前正在倡导“Qi”标准。

WPS已于2010年3月发行了无线供电传输标准的正式版。

不久的将来,无线供电技术还将在照明、电动车、医疗电子设备、无线传感网络等领域大放异彩,甚至未来的电力传输也将是无线传输的。

世界大公司对无线供电做出的研究:

Palm公司是美国老牌智能手机厂商,它最早将无线充电应用在手机上。

它推出的充电设备“触摸石”,就可以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无线为手机充电。

海尔推出的概念性“无尾电视”,不需要电源线、信号线和网线。

海尔称该产品采用了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Powermat推出的充电板有桌面式和便携式等多种,主要由底座和无线接收器组成,售价在100美元左右。

劲量(Energizer)是美国知名的电池和手电筒品牌。

该公司预计将于10月正式推出一款无线充电器,售价在89美元左右。

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一款无线充电板装置名为uPad,已在2008年底造出样机。

富士通的系统与美国Witricity公司研发的技术类似,后者同样利用磁共振传输电量,传输距离可达到几米远。

这项技术将促使日本政府在2012年之前在公共场所设置无线充电网点。

国内无线供电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才得到了一定数量的应用,尤其是变压器松耦合方案得到了不少的应用,但是和国外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

[1]

系统设计

系统预期目标

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供电系统(用LED来模拟接收电路),该系统包括能量发送模块和LED照明模块。

LED照明模块包括一个能量接收单元和五个LED灯,LED照明模块不外加任何电源,供电只来自能量发送模块,两个模块之间没有任何导线连接,电能的传输通过感应线圈由能量发送模块以无线方式传输给LED照明模块,线圈间的介质为空气。

其中,能量发送单元采用12V的直流电供电。

实行电能的无线传输,通过无线供电方式使LED照明模块发光(每个LED的平均电流大于5mA);

在LED照明模块实现正常亮度时(5个LED,每个LED的平均电流为10mA),发射距离10mm的情况下,能量发射模块的功率小于5W(DC12V供电);

能控制LED的亮度:

保持线圈距离不变,从暗变亮,从亮变暗,亮度变化至少有四级(不能用电位器手动调节电源的方式),可以在能量发射模块端用按键调节;

能量发射模块能实时显示发射机功耗,误差不超过±5%。

系统总体实现方案设计

图2-1系统总体框图

1.1.1.主控制器

采用宏晶STC公司的STC12系列中的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该芯片是一款1个时钟/机器周期8051、超强加密、高速,高可靠、低功耗,超低价、强抗静电,强抗干扰的微处理器,功能模块多含AD及PWM功能,能更好的人机交互以及控制。

该微处理器可设置为在空闲时进入休眠模式,使得系统的功耗更低。

STC12C5A60S2与本系统相关简介:

图2-2STC12C5A60S2实物图

STC12C5A60S2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

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

增强型8051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片上集成1280字节RAM,60K的FLASH。

通用I/O口44个,可设置成四种模式:

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

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可通过串口()直接可下载用户程序。

共4个16位定时器两个与传统8051兼容的定时器/计数器,16位定时器T0和T1,有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做串行通讯的波特率发生器,再加上2路PCA模块可再实现2个16位定时器。

2个时钟输出口,可由T0的溢出在T0输出时钟,可由T1的溢出在T1输出时钟。

外部中断I/O口7路,传统的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并新增支持上升沿中断的PCA模块,Power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INT0/,INT1/,T0/,T1/,RxD/,CCP0/(也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CCP1/(也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

PWM(2路)/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2路)可用来当2路D/A使用,也可用来再实现2个定时器,也可用来再实现2个外部中断。

A/D转换,10位精度ADC,共8路,转换速度可达250K/S(每秒钟25万次)。

通用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还可再用定时器或PCA软件实现多串口。

STC12C5A60S2系列有双串口,RxD2/(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TxD2/(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

封装:

PDIP-40I/O口不够时,可用2到3根普通I/O口线外接74HC164/165/595(均可级联)来扩展I/O口,还可用A/D做按键扫描来节省I/O口,或用双CPU,三线通信,还多了串口。

[2]

1.1.2.振荡电路

采用NE555时基集成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150KHZ左右的载波完成调制发射,电路简单,器件购买方便。

NE555与本系统相关简介:

图2-3555实物图

NE555(TimerIC)大约在1971年由SigneticsCorporation发布,在当时是唯一非常快速且商业化的TimerIC,在往后的30年來非常普遍被使用,且延伸出许多的应用电路。

NE555是属于555系列的计时IC的其中的一种型号,555系列IC的接脚功能及运用都是相容的,只是型号不同的因其价格不同其稳定度、省电、可产生的振荡频率也不大相同;而555是一个用途很广且相当普遍的计时IC,只需少数的电阻和电容,便可产生数位电路所需的各种不同频率之脉波信号。

NE555的特点:

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

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1]

1.1.3.人机交互

采用LCD1602显示,低功耗,可显示16x2字符,使用比较方便。

1602液晶简介:

  

图2-4LCD1602实物图

  

工业字符型液晶,能够同时显示16x02即32个字符。

(16列2行)

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

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A”的代码是01000001B(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

[1]

1.1.4. 整机功耗检测

采用ZXCT1010来测量电流以用来测量功耗。

以下是ZXCT1010简介:

图2-5ZXCT1010标注图

该ZXCT1010是一种精度高侧电流检测监控。

使用这种类型的设备,无需破坏地平面时,感应负载电流。

该 ZXCT1010 其中提供了一个最小的感应电压是需要申请的100个固定增益。

该ZXCT1010应用于•电池充电器、支援编辑电池组、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电流监视器、电源管理、翻译水平、可编程电流源,ZXCT1010的功能有:

动作精准,高边电流检测、输出电压调整、为-响20V的供应、25A的静态电流、1%的典型精度、采用SOT23-5封装。

[4]

硬件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如下图3-1所示,单片机最小系统采用LCD显示、ADKEY。

有做普通按键和LCD串并口选择,有做PWM占空比调节或者DA调节以及IO口排针的预留,数据口如P9所示,因为STC可ISP下载。

再外加一个RS232转换电路既可完成程序烧写。

40脚为VCC脚,加去耦电容以抗干扰。

其他电路与普通51单片机接法无异。

图3-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

能量发送设计

能量发送模块通过耦合线圈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不论以什么方式只要能使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此闭合回路内就一定会有感应电动势出现。

为了提高射频信号识别和接收的效率,LC谐振回路应工作在谐振时,其谐振频率为

,L1的取值(用直径不大于1mm的漆包线或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密绕10圈制成。

线圈直径为±0.5cm),通过电桥测量其电感量为13uH,考虑到市场上可供购买的高频电容容量值,故C1取值为,所以有:

(3-1)

即电路谐振频率为140KHz。

图3-2555振荡电路

 

如图3-2电路所示,其可产生最大频率为500khz,因此本电路谐振频率设置为140KHz,555振荡频率公式:

(3-2)

C=C13=、R13=2KΩ,则R15=4KΩ左右,可用可调电阻R15进行调节。

进行调节后可通过示波器测试将R15调节得到系统所需要的140KHZ的频率。

图3-3能量发送模块原理图

如图3-3所示能量发送模块有做利用555时基振荡器产生振荡频率或者由单片机直接产生振荡频率的选择P10口,通过P10的2脚输出振荡波形与74HC00与非门的45脚相连进行缓冲输出6脚再经第二级与非门的2脚输入与单片机PWM输出口1构成与非门,从74HC00的第三脚输出信号。

再经过R16可调电阻以及Q1B772以及并联谐振电路构成丙类(谐振式)放大器。

当功率放大器的选频回路的谐振频率与激励信号频率相同时,功率放大器发生谐振,此时现圈的电压和电流达最大值,从而产生最大的交变电磁场。

当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靠近时,在接受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压,当接收线圈回路的谐振频率与发射频率相同时产生谐振,电压达最大值。

构成了如图图3-3的谐振回路。

实际上,发射线圈回路与接收线圈回路均处于谐振状态时,具有最好的能量传输效果。

注:

这个电路设计有预留2种方案选择:

a)单片机直接发送频率,既P10的1、2口由跳线帽短接,P7口开路,P8口1、2跳线帽短接接入PWM进行占空比的调节从而达到调节亮度,P8口的2、3短接还可以接入DA控制。

b)555时基振荡器产生振荡频率,既P10的2、3口由跳线帽短接,P7口短路,既接入555。

P8口1、2跳线帽短接接入PWM进行占空比的调节从而达到调节亮度,P8口的2、3短接还可以接入DA控制。

通过555或者单片机产生频率为140KHZ的方波经与非门与单片机的PWM占空比进行能量的控制以达到控制接收电路LED灯的亮度。

电源电流采集电路以及供电设计

图3-4电源模块原理图

如图3-4所示J1接入12V直流电压.经过ZXCT1010(电流检测器)测出整机电流通过ZXCT1010算法得出整机功耗,再经过LDO(7805)给单片机供电.

ZXCT1010算法:

Rout1100欧,Rsense1=欧。

由则Vout=Vsense

Vsense=Vsense+-Vsense-=Vin-Vload=IloadxRsense

Vload=Vin-Vsense

所以负载功率如果是5V输入P=((5-Vsense)/*5*1000mW.

接收模块设计

图3-5接收模块原理图

如图3-5所示,当进入耦合线圈工作区域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其耦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从而在接收模块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耦合线圈得到的电磁场能量转化为交流电源,再经过D1、C1及LDO(78L05)等组成的整流稳压电路转化为直流电源,为LED供电。

此处有接限流电阻以免电流过大导致LED灯烧毁。

在后续调试阶段可进行相应的修改。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系统控制软件主要由AD模块,LCD显示模块以及PCA模块构成。

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1)LCD显示模块

需显示整机功耗、供电等级、PWM占空比等

(2)AD采集模块

借助ZXCT1010芯片测量到的电流值通过单片机自带AD送回单片机。

以及用ADKEY按键扫描来控制PWM的占空比以改变供电等级

(3)PCA模块

利用单片机自带的PCA0模块来实现8位PWM,改变占空比来改变供电等级,利用PCA1模块来实现振荡频率140KHZ的发生。

总体设计

根据设计需要解决问题,绘制总体设计流程图如图4-1所示:

图4-1主程序流程图

单元模块设计

1.1.5.LCD显示模块

图4-2LCD显示的流程图以及时序图

如图4-2所示,编写、供主程序调用的配置函数如下

/*******************************************************************************/

/*----------------

/*函数名:

LCD_Init();;

/*功能描述:

液晶初始化

/*函数说明:

控制命令的写入设置液晶为16X2显示,开显示,不显示光标,写一个字符后数据指

针自动加1,显示清0,数据指针清0。

/*创建人:

陈启俊(Vicky)创建日期:

2011年4月13日

/*----------------

/*******************************************************************************/

externvoidLCD_Init();

/*******************************************************************************/

/*----------------

/*函数名:

LCD_DisChar(ucharx,uchary,ucharc)

/*功能描述:

在任意位置显示一个字符

/*函数说明:

X表示行,Y表示列,c表示一个字符/*创建人:

陈启俊(Vicky)创建日期:

2011年4月13日

/*----------------

/*******************************************************************************/

externvoidLCD_DisChar(ucharx,uchary,ucharc);

/*******************************************************************************/

/*----------------

/*函数名:

LCD_DisString(ucharx,uchary,constuchar*str);

/*功能描述:

在任意位置显示一段字符串

/*函数说明:

X表示行,Y表示列,*str表示一段字符串/*创建人:

陈启俊(Vicky)创建日期:

2011年4月13日

/*----------------

/*******************************************************************************/

externvoidLCD_DisString(ucharx,uchary,constuchar*str);

1.1.6.PCA模块

脉宽编码调制(PWM,PulseWidthModulation)是一种使用程序来控制波形占空比、周期、相位波形的技术,在三相电机驱动、D/A转换等场合有广泛的应用。

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的PCA模块可以通过程序设定当寄存器CL的值小于[EPCnL,CCAPnL]时,输出为低;,使其工作于8位PWM模式。

PWM模式的结构如图4-3所示。

[2]

图4-3PCA作PWM操作图

由于所有模块共用仅有的PCA定时器,所有他们的输出频率相同。

各个模块的输出占空比是独立变化的,与使用的捕获寄存器[EPCnL,CCAPnL]有关。

当寄存器CL的值小于[EPCnL,CCAPnL]时,输出为低;

当寄存器CL的值等于或大于[EPCnL,CCAPnL]时,输出为高。

当CL的值由FF变为00溢出时,[EPCnH,CCAPnH]的内容装载到[EPCnL,CCAPnL]中。

这样就可实现无干扰地更新PWM。

由于PWM是8位的,所以:

PWM的频率=PCA时钟输入源频率/256。

根据以上这些DATASHEET内容编写,供主函数调用的配置函数如下:

/*******************************************************************************/

/*----------------

/*函数名:

PCA_Init

/*功能描述:

PCA初始化

/*函数说明:

module模块选择;PCA_CCAPMn模式选择PCA_CCAPnHPCA_CCAPnL

频率设定PCACLK时钟选择

如PCA_Init(1,PWM,0xFF,0xFF,CLK0);

第2路PCA的PWM模式,PCA时钟源Fosc/12/*创建人:

陈启俊(Vicky)创建日期:

2011年4月13日

/*----------------

/*******************************************************************************/

externvoidPCA_Init(bitmodule,ucharPCA_CCAPMn,ucharPCA_CCAPnH,ucharPCA_CCAPnL,ucharPCACLK);

/*

*函数名:

Set_PWM_Fre

*调用:

Set_PWM_Fre(523);

*设置PWM频率为523Hz

*功能描述:

定时器0作为PCA时钟源时,PWM可设置184Hz~46KHz

*/

externvoidSet_PWM_Fre(uintfre);

/*

*函数名:

Set_PWM0

*调用:

Set_PWM0(40);

*占空比40%

*功能描述:

设置PWM0占空比

*/

externvoidSet_PWM0(ucharduty);

1.1.7.AD功能模块

STC12C5A60AD/S2系列带A/D转换的单片机的A/D转换口在P1口,有8路10位高速A/D转换器,速度可达到250KHz(25万次/秒)。

8路电压输入型A/D,可做温度检测、电池电压检测、按键扫描、频谱检测等。

上电复位后P1口为弱上拉型I/O口,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将8路中的任何一路设置为A/D转换,不需作为A/D使用的口可继续作为I/O口使用。

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ADC(A/D转换器)的结构如下图4-4所示。

[2]

图4-4AD模块操作图

/*******************************************************************************/

/*----------------

/*函数名:

AD_Init()

/*功能描述:

AD模块初始化

/*函数说明:

选通AD通道,开启AD/*创建人:

陈启俊(Vicky)创建日期:

2011年4月13日

/*----------------

/*******************************************************************************/

externvoidAD_In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