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418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

余热发电发电机检修规程

第一篇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

第一章发电机规

第二章发电机检修周期和标准项目及检修准备

第三章发电机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第四章发电机的干燥和喷漆

附录1、励磁机换向器发生火花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附录2、碳刷的火花等级

 

第一编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

第一章发电机规

发电机

型号

QFJ-18-2L

功率

18MW

定子电压

6.3KV

定子电流

2062A

容量

22.5MVA

励磁电流

355.2A

相数

3

绝缘等级

F/B

接法

Y

功率因数

0.8

转数

3000r/min

标准编号

GB/T7064-2002

出厂编号

200801001

出厂日期

2008.6

投运日期

2010.7

制造厂

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章发电机检修周期和标准项目及检修装备

第一节发电机的大修周期及标准项目

发电机的大修周期一般规定为2~4年(或运行14000~24000小时)一次,但可根据各台设备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延长或缩短,一般与汽轮机同步进行。

标准项目有:

1.分解发电机抽出转子,进行全面的清扫,检查和修理。

2.清洗检查空气冷却器,清扫检查冷热风室。

冷却器做水压试验。

3.清除设备缺陷。

4.进行定期的试验和鉴定。

5.辅助设备的检修和试验。

(包括励磁机及其回路,各动力电动机)

第二节发电机小修周期及标准项目

发电机的小修周期一般规定为每年二次,但其间隔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延长或缩短。

标准项目有:

1.检查清扫集电环、电刷装置及引出线。

2.检查清扫励磁机及开关,更换电刷,修整换向器。

3.必要时拆开发电机端盖进行检查清扫。

4.检查清洗空气冷却器。

5.清除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

6.进行有关的电器试验。

7.大修前的一次小修,应做好检查测试,并核实大修项目。

8.辅助动力电动机的小修。

第三节发电机检修的准备工作

1.发电机检修的准备工作,应根据工作量的大小适当提前。

2.班组根据检修项目和进度,认真落实材料和备品配件及人员,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联系好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等。

4.提前确定工作负责人,由工作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所需材料、备品、配件、工具特别是专用工具全面详细的检查试验,并提前运抵现场,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5.准备好各部件的检修场地,做好现场的消防,。

保卫措施。

6.准备记录和必要的技术资料。

7.开工前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本规程及检修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使全体检修人员明确检修项目、进度、检修方法、质量要求等,并为全体人员所掌握。

8.对特殊项目的检查,应制订专门的技术措施,并组织认真学习讨论。

9.检修前,由车间会同班长对上述各项进行检查落实。

第三章发电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第一节发电机的解体

1.解体前做好有关标记,趁汽机盘车阶段,用百分表测量集电环的偏心度和不平度,并做好记录。

不平情况达0.5mm以上或偏心大于0.05mm时,应进行车镟。

若在允许围表面有烧毛现象,应用专用工具和细砂纸磨光。

2.拆除与端盖相连的水灭火装置和集电环电缆,取出电刷,拆除半盖的联接螺栓,起出定位销,并用绝缘纸将集电环保护好,拆除半盖后用塞尺测量核实轴封间隙。

3.拆除端盖时,要注意调整吊车位置。

检查起重用具和应拆卸的连接部件,要专人指挥,扶稳端盖,看好间隙,稳妥地将端盖吊出,但勿碰伤线圈及集电环。

4.拆开小盖后,拆开风档半边,轮换测量两端的风挡与风扇,外侧的径向和轴各间隙。

5.端盖拆开后分别从两端测量发电机定、转子之间隙,其测量部位分为上、下、左、右垂直四点,如图所示,并算出偏差值。

计算方法及标准是:

最大或最小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即:

×100%≤±5%

左右

 

6.拆下的螺丝、定位销及其它部件应清点、登记、妥善保管。

7.将所测原始数据及技术资料保存归档。

第二节发电机轴转子的准备及工艺要求

一、抽转子前的准备工作:

1.人员要有明确分工。

一人指挥,一人负责联系传达命令。

四人拉倒链,四人看间隙,一人抱抽头。

2.应有充足的照明,每端至少应有两只24~36V的行灯。

3.对起重用具、部件、位置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

4.由汽机拆除油路管道及励磁机与发电机联轴器,并对其轴互采取保护措施。

二、轴转子的工艺要求:

1.将励磁机及底座吊至指定位置。

2.当汽轮机转吊出后,先装上加长轴,中间加棉垫,利用吊车盘动转子,对所有对接螺丝上紧。

装好后注意把转子集电环的引线槽调在水平位置。

3.用吊车吊起励端轴瓦座,取出座下的垫板,同时放入一块2mm厚的临时垫板和2条50mm宽的扁铁作为轨道,并在轨道上打一层二硫化钼油,然后将轴承座放下,此时应注意找好转子中心,调匀定、转子间隙。

在起吊轴瓦座时,钢丝绳不得靠近集电环、集电环引线及集电环绝缘处,以免发生损伤。

4.在励端装一只5吨倒链,用钢丝绳挂在轴瓦座上。

注意调正倒链和钢丝绳的中心位置和松紧度。

5.吊起转子汽端,待汽机取出该端轴瓦后,调正吊车位置,然后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经检查一切准备完好后,人员按分工各负其责,有专人指挥开始抽转子,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

1)利用励端倒链将转子慢慢拉出,此时应注意随时调整吊车位置,看好定、转子间隙。

2)在抽转子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观察,全面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指挥人员停止工作。

3)待转子抽到加长轴的端部距离线圈端部200mm左右时停下,利用专用工字钢、斜铁将转子汽机端支承起来,此时应检查支架要平稳、牢固。

定转子之间不得相碰,且底部间隙要控制的小些,以利第二步转子的起吊。

第二步:

1)拆除励端倒链。

2)将吊车移至发电机端,在转子重心处拴好钢丝绳,钢丝绳与铁芯之间要隔垫胶皮或薄木板,不得将钢丝与铁芯直接接触。

3)找好重心位置。

吊起后使转子基本保持水平,且使励端略低于汽端,使励端轴瓦座轻轻地接触滑轨,以使减小转子晃动。

4)拆除汽端的支承架,由一人抱稳加长轴的轴端,看好间隙,慢慢移动吊车,使转子抽出。

抱转端的人员要穿专用软底鞋和工作服,身上不得携带任何物体,并注意不得踏压定子端部线圈。

5)当励端轴瓦座滑至平台边缘时,暂停移动,用枕木将转子垫平,然后在吊钩上挂2个3~5吨的倒链,一个用来拉住励端,一个用来拉住机顶端。

6)重心找好转子重心,吊起后使转子保持水平,然后拉紧两端倒链,将转子水平锁住,以防转子吊出平台后发生意外。

7)待转子全部从定子中抽出后,使机端慢慢向一侧偏移。

调整吊车,将转子吊放在指定位置。

8)放置转子时,枕木应放在转子铁芯的两端位置处,不得放在两端护环、风扇及集电环上,并有斜木块将转子两侧塞牢固,以防转子发生滚动。

转子的放置高度要使励端轴瓦座拆卸方便。

9)工作过程中要保护好集电环和轴颈,且勿发生任何损伤。

第三节发电机定子的检修

一、进入定子膛的注意事项:

1.进入定子膛进行检修,应在定子膛铺早橡皮垫或绝缘纸板,任何情况下都禁止踏压在线圈上,以免损伤线圈。

2.凡进行定子的工作人员,必须穿专用工作服和软底鞋,身上不得携带其它物件。

使用的工具必须登记,工作中要采取可靠措施,避免损伤铁芯、线圈。

防止小型物件或碎屑等掉入定子膛。

3.无关人员不许进入定子,每天开工后和收工前要仔细检查,发现异常要及时汇报。

4.在整个检修期间,要注意随时用蓬布封闭定子,每天收工都应对所用工具、另件等进行清点,不得遗失。

5.检修过程中发现问题,应随时画出标记,回报班组及车间研究处理。

二、定子的清扫

1.解体后首先对定子线圈、槽口、铁芯等部位进行检看,观察有无电晕及其它异常情况,然后对定子进行全面清扫。

吹扫时必须是无油质、干燥的压缩空气,其压力不得超过2.5kg表压力,以防止压力过大吹坏绝缘和表面漆层。

2.清理线圈或铁芯上的油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擦布浸少量汽油进行清理。

除去油垢后再用干擦布擦干净。

清理线圈缝隙中的积灰油垢时,可用竹签垫擦布进行清理,不得使用螺丝刀等金属制做的工具。

三、定子的检查:

1.检查端部线圈的绝缘有无损伤、鼓涨、变色、裂纹、漆皮脱落或其它异常情况。

注意连接线所有焊接头处绝缘有无变色、过热迹象。

2.检查端部线圈有无位移、变形。

垫块及绑线是否松动断裂、脱落。

所有结合部位的绝缘有无磨损,固定螺丝及支架等有无松动、断裂、变色等情况。

3.检查端部铁芯压环有无发生热变情况。

4.检查槽楔及绝缘垫片有无松动、断裂、退出、变色情况。

5.进入定子膛详细检查铁芯所有通风沟是否有堵塞和遗物。

从通风沟观察定子线棒有无绝缘损伤、变色、裂纹、鼓涨等情况。

6.检查定子铁芯有无局部过热、松动、碰撞、生锈等情况。

7.检查两端部的下挡风板各紧固螺丝,有无松动及其它异常情况。

8.检查引出线固定是否牢固,绝缘有无松弛、破裂等情况。

9.检查底座螺丝是否牢固。

四、定子的检修:

1.槽楔如有松动时,应把松动的槽楔退出来垫上绝缘垫条重新打紧。

在打槽楔前,应用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将槽吹净。

在拆装槽楔过程中,应用专用打槽楔工具,并做好措施,严防损坏线圈绝缘和铁芯。

2.若铁芯有锈斑时,应用绝缘板或竹片做成铲子状,把锈斑小心地铲掉,用压缩空气吹净,然后涂上绝缘漆。

锈斑严重时应做铁芯发热试验。

3.铁芯松动时,应在松动的铁芯片间打入出母片塞紧,并涂上绝缘漆。

4.绑线松动或断裂时,应拆除重新绑扎,绑好后涂上绝缘漆。

5.若端部线圈下移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在线圈下部加辅助支承箱,而不应使其复位,以防绝缘损坏。

6.端部接头处外包绝缘发热变色时,则表明接头质量不好,应拆开重新焊接。

7.槽口绝缘若有损坏时,可用环氧树脂板剪成三角状,涂上绝缘漆,用木锤打进塞紧。

8.端部线圈绝缘发生磨破松开情况时,应重新包扎,并涂以绝缘漆。

第四节发电机转子的检修

一、转子的清扫:

1.转子抽出后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然后进行清扫,用无油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压缩空气的压力不得1.5kg超过表压力,吹扫时压缩空气管口不得过于靠近转子线圈的槽口处,严防吹坏槽口绝缘。

2.清理转子护环和积灰时,不得使用金属制做的工具,注意不得掉入或遗漏任何物件,且勿损坏部的绝缘垫块。

3.转子端部有油垢时,可用干净柔软擦布浸少量甲苯清理,除去油垢后,再用干擦布擦干净,但线圈不得使用汽油及甲苯,应用四氧化碳进行清理。

二、转子的检查:

1.检查转子槽有无松动、位移、凸出、裂纹、变色。

槽楔下的热片有无断裂,退出等情况。

2.检查转子铁芯有无锈斑、损伤、局部变色等情况。

3.检查两端护环有无裂纹、局部变色、位移,特别注意检查护环与铁芯及槽的结合处有无变色、烧伤痕迹,通风口有无堵塞。

4.检查转子风扇有无裂纹、损伤,紧固螺丝松动等情况。

5.检查两端平衡块有无松动,位移等情况。

6.检查两端中心环有无位移、裂纹,配合面有无生锈等情况。

7.检查端部线圈有无位移、变色、绝缘损坏,绝缘垫块松动、脱落、位移、槽口绝缘松散脱落等情况,并注意检查护环部是否有遗物。

8.用塞尺测量端环与铁芯之间隙,测量部位每端四点,并做好标记和记录。

9.检查转子集电环有无位移,两边绑线有无松散,引线槽楔有无松动、位移、引线绝缘有无破裂损坏,集电环表面有无损伤、烧斑等情况,并测量集电环外径及不平度。

10.集电环刷架上的油垢,应用汽油清理干净,刷握壁应无烧毛或损坏,弹簧的弹性应良好。

11.用500V摇表测电子转圈对地绝缘,不得低于0.5MΩ。

第五节发电机的组装

一、转子的回装:

1.待发电机定、转子检修好后,即可进行复装,装转子前应对定、转子再检查清扫一次,确认完好无遗物后方可复装,复装时要经过车间分段验收。

2.抽装转子的工艺要求基本相同,顺序相反。

回装转子时可参考抽转子的工艺要求。

3.装进转子待汽机找好中心后,测量回装后的定、转子间隙,测量部位及要求与抽前相同。

4.待励端轴承座紧固好及各管道装好后,吊起转子励端,使转子与轴承座分开,用1000V摇表测量轴承座对地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MΩ。

二、水灭火装置的检查与装配:

组装端盖前应检查水灭火管的喷孔要畅通,固定要牢固,水管各处的接头配合良好,结合严密。

三、端盖的复装:

1.复装端盖时,以解体前的标记为参考,按拆的相反顺序组装端盖。

2.在组装端盖时,详细测量风挡与风扇的径向和轴向间隙,其间隙应力求调整均匀。

3.发电机的轴封间隙,要尽量调匀,测其圆周各点的间隙应符合规定,以防与轴发生磨擦。

4.组装端盖时,各方面的螺丝要掌握均衡吃力,避免组装后的端盖存在应力。

端盖螺丝应配有弹簧垫圈或锁圈。

5.组装端盖时,端盖上的视孔玻璃应擦的光洁透亮。

6.端盖组装完毕后,各处结合面应用油泥密封,以防漏风。

单位:

mm

汽轮机端

励磁机端

δ1

3.4~4.15

3.4~4.15

δ2

0.38~0.74

0.38~0.74

△1

11~16

16~21

四、集电环刷架的组装:

1.集电环刷架要清理干净,刷握壁不得有积灰和毛刺。

排列电刷时,刷握的轴线与滑环中心应一致。

刷握下端与集电环表面应留2~4mm的距离,排放要正。

各组电刷要相互错开,且注意应留出转子向励端方向4mm的串轴量。

刷架各部件之间应组装牢固,用1kv摇表测量刷架绝缘不应低于1MΩ。

2.电刷与刷握之间应无卡塞现象,电刷在刷握应滑动自如,一般应保持有0.1~0.2mm的间隙,间隙不可过大以防电刷产生摆动,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面应用细砂布研磨,使其与集电环的接触面积不少于80%,电刷导电回路中的各处接触面应干净并连接良好。

3.电刷研磨完毕后,应将集电环周围的碳粉清理干净。

4.电刷的压力要调整适当,电刷压力调整到不冒火花的最低压力。

一般为0.15~0.25kg/cm2,各刷间压力差不应超过10%。

5.集电环的引出线接头要紧固,结合面应干净,其紧固螺丝应有弹簧垫圈或锁垫。

6.发电机两端集电环的极性,每隔一个大修期应倒换一次。

第六节励磁机检修

一、励磁机的解体与清扫

1.拆开护罩、清声器及所有接线并作好记号,提出所有电刷。

对应拆卸的各部份需作记号的都应作好记号,拆下的所有另件都要保管好。

2.用无油质、干燥的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压缩空气的压力不和超过1.5kg表压力,铁芯和线圈上如有油污,可用柔软的擦布浸少许汽油擦净。

3.测量电枢铁芯与各磁极间的空气间隙,其最大或最小隙与平均气隙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即:

×100%±5%

4.用500V摇表测量定子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MΩ,电枢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MΩ。

5.用绝缘纸将换向器表面保护起来,然后拆出刷架。

6.拆除端罩、挡风板,并在励磁机下部的磁极上垫上2mm厚的石棉垫子,严禁电枢直接压在磁极了。

7.由汽机拆除联轴器和两端轴瓦。

8.看好间隙,将电枢抽出,放于木架上。

9.对励磁机各部件进行全面清扫。

二、励磁机的检查

1.检查定子所有接头焊接是否良好,绝缘是否完整,磁极阀圈应无松动、过热、断裂、绝缘损坏等情况。

测量主极,换向极的直流电阻与原始数据比较,同一温度不应大于2%。

2.检查磁极铁芯应无松动、损伤、锈斑与机壳配合牢固,铁芯及线圈表面漆层有无脱落。

3.检查电枢铁芯、槽楔、线圈、绑线及绑线和线圈之间的绝缘有无松动、断裂、烧焦、变色、锈斑、漆层脱落等。

4.用一分表测量换向器不平度和偏心度,不平度超过0.5mm偏心超过0.05mm时应进行车旋,不超过时应用专用工具和细砂纸磨光。

5.检查换向片有无突出、烧伤、变色等情况,升高片有无开焊、短路、变形情况,换向器云母片应低于换向片1-1.5mm,换向片的边应有45°倒角,否则应修刮至要求。

修刮换向器云母沟和45°倒角时,工具要合适,方法要妥当,避免划坏换向器片,待云母沟刮好后,用细砂布和专用模具顺换向器的圆周方向均匀磨光。

在电枢修理完好后,测量其片间电阻,其大小值之差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

即:

×100%≤10%

6.检查刷架及刷握壁应无烧毛或损伤,压簧的弹性应良好无损伤。

三、励磁机的组装

1.组装前应全面吹扫检查一遍,然后将电枢装入定子,由汽机装好两端轴瓦。

2.测量电枢与各磁极的间隙,应符合要求计算公式同前。

3.装上端罩,风挡及刷架,刷架的绝缘应良好,用1KV摇表测量应在1MΩ以上,端罩,风挡与轴颈和风扇的间隙应力求均匀适当,并做好测量记录。

4.电刷位置,应放在磁极中心线上(即磁场中性线上)。

且各组电刷之间的距离应相等(即四等份)其相互差值不应大于1.5~2mm同组电刷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相互偏差不应大于0.5mm刷架各处应固定牢固各导电面应良好。

5.刷握与换向器表面距离为2~3mm,电刷与刷握之间应有0.1~0.2mm的间隙,电刷在刷握应能上下自由滑动,无太松和卡涩现象。

电刷应用细砂纸进行研磨。

使其与换向器面接触良好,接触面不应小于85%,且压力均匀一般为0.2~0.4kg/cm2.

6.同一换向器上应用一种牌号的电刷,为使换向器磨损均匀电刷应错开排列。

如下图所示:

+-+-

旋转方向

7.当电刷研磨好后,将所有电刷提出来。

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对换向器和刷架装置以及励磁机其他部位彻底的吹扫一次,待吹扫干净后再将电刷装上,并调整好电刷的压力。

8.经检查核实各部装配完好后,然后装上消音护罩。

9.在发电机和励磁回路全部检修完整后,用500V摇表测量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KΩ,否则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第七节集电环和换向器的磨光与车旋

1.集电环和换向器不平情况达0.5mm以上或偏心大于0.05mm时应进行车旋,若在0.5mm以或表面有烧毛现象时,可进行磨光。

2.集电环和换向器的磨光工作,应在高速下进行,即700转/分以上,磨光时应用专用工具和细砂纸,磨光后应用百分表测量偏心度应不大于0.05mm。

3.车旋或磨光集电环一般在现场进行,发架应放在集电环的前面,刀刃与集电环的角度应近于90°,且稍低于中心线,切削速度不应超过6~7米/秒。

进刀量不应超过0.05mm。

车旋时应采取措施限制转子轴向串动和转速不稳,刀架要安放牢固,切削时车刀不应跳动,集电环的螺旋沟应有45°×1的倒角。

4.集电环车旋后进行高速磨光,车旋后的集电环偏心不应大于0.02mm。

5.车旋集电环应做好防护措施,严防铁屑进入机体,工作人员应戴护目眼镜,袖口和衣服应扣紧。

6.车旋换向器可在现场或车床上进行。

在现场车旋时,应采取防止串轴措施和选择振动小的转速围。

7.车旋前应测量好换向器的,在车床上旋时应注意找好轴颈偏心,可在轴向取二个圆周,在两个圆周上取八个等分点进行找正,找好后作好记号,可按原记号在车床上校正轴心进行车旋,车旋后偏心不得大于0.02mm.

8.车旋时刀架应安置在换向器的前面,刀刃与换向器的角度应近于90°,且稍低于中心线,车旋速度应不大于1-1.5米/秒,每转走刀量不得大于0.2mm,切削进刀量不得大于0.05mm.

9.车旋换向器应尽量控制车削量至车平为止,车旋后应用#00细砂纸进行转速为600~700转/分的高速磨光。

10.车旋集电环和换向器工艺要求高,应由有经验的车工进行车旋。

11.换向器车好后,应进行彻底清扫和修整支母沟,复装后的电枢,核对偏心不得大于0.05mm,否则应进行校正或修整。

第八节励磁回路上的检修

1.用压缩空气将励磁开关上的积灰吹扫干净,检查各连线是否完整良好。

连接线头和各部固定螺丝应无松动和发热现象,操作机构动作灵活,转轴无生锈,并对各转轴加适量的润滑油。

2.检查主付触头应接触良好,触头如有烧毛应用细锉精心修整,触头的接触而应在70%以上。

主付触头上的氧化层应用细砂纸除去,主触头的消弧栅应完好,用1KV摇表测量其绝缘不应低于1MΩ。

3.检查掉、合闸线圈应固定良好,绝缘无破裂与铁芯无磨擦,无过热变色现象,测量直流电阻其值与上次同温度比较不得超过2%。

4.励磁开关检修后应进行掉合闸试验,其动作电压应调整在30%~65%额定电压围。

5.清扫检查灭磁电阻器是否完好,瓷瓶应无破裂,螺丝无松动。

电阻片和接头无发热变色和断裂情况。

测量直流电阻其值与前同温度测值比较不得大于5%,用1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

6.检查励磁刀闸的接触应良好,无发热变色现象,接线头无松动操作灵活,用1KV摇表测量其绝缘不应低于1MΩ。

7.检查励磁电缆绝缘有无破裂、损坏、接头发热等情况,用1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

第九节冷却器系统的检修

1.每次大修需拆开冷却器的两侧端盖进行清洗和检查。

2.冷却水管应用圆毛刷进行刷洗,除去管壁上的污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当污垢用毛刷不能除掉时,可换用直径和水管径相同的圆钢丝进行清理。

3.清理后的冷却器应作3kg/cm2或0.3Mpa30分钟的水压试验不得漏水。

铜管胀口处有渗漏时,应进行胀口。

在胀口无效或管子有砂眼裂纹时允许用木塞或橡皮塞将漏水管两端堵塞,但其数量不应超过铜管总数的5%,若管子损坏较多,应更换新冷却器。

4.组装两侧端盖时,应把橡胶垫垫好,无弹性或破裂的胶垫应更换,端盖螺丝应紧力均匀,外部无漏水现象。

5.冷热风室要清扫干净墙壁无破裂冷热风门应严密,视孔玻璃应明亮无漏风漏水和冷热风短路情况。

6.冷却器的散热片应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在热风室工作时不得踏在散热片上,热风室人孔门关闭前检查部无遗物。

第十节发电机的试运行

1.发电机启动后检查定子有无异常声音端盖有无振动,磨擦,漏风等情况。

2.并列带负荷运行后,检查集电环,电刷有无振动冒火,破边,温度高等情况。

集电环和励磁机电刷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95℃。

3.检查励磁机有无振动大、风扇磨擦,电刷冒火、破边,温度过高等情况。

4.检查冷却器两侧端盖是否漏水,冷风室是否漏水。

5.检查两端进风温度是否相同,进风温度最高不得大于40℃,最低进风温度以空气冷却器不凝结水珠为限,通常在20℃左右。

检查进出风温差同前是否有明显变化,一般进出风温差不大于25℃。

6.在额定风温和额定出力运行条件下,其定子线圈和铁芯温升不应超出规定值。

第四章发电机的烘干和喷漆

第一节发电机的烘干

一、注意事项:

1.发电机进行烘干时,温度应缓慢增加,一般温升为每小时5-8℃,不得升温过快以防造成绝缘损伤。

2.在发电机的烘干过程中,应定时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绕组,铁芯各部的温度等有关数据,并作好记录。

3.发电机经烘干后其吸收比及绝缘电阻值符合下列标准,并经5个小时以上稳定不变,方可认为烘干良好。

1)定子线圈温度在10~30℃时其吸收比R60/R15≧1.3。

2)在接近线圈运行温度或换算到75℃时,定子线圈的绝缘电阻不小于每千伏1MΩ。

其换算公式如下:

R75=

3)发电机转子经烘干后线圈的绝缘电阻升高,并经3小时以上稳定不变,用500V摇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在温度换算到20℃时不应小于1MΩ。

4)当发电机转子在定子膛与定子一起烘干时,若转子处于静止状态,当温度升到70℃后转子至少每两小时转动180度一次。

以防转子发生弯曲。

5)烘干时测量温度用的温度计,应使用酒精温度计,不得使用水银温度计,温度计应放置在最热点处,烘干时铁芯和线圈的最高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