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752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电机检修规程.docx

发电机检修规程

发电机检修规程(电气一次部分)

11 范围

本检修规程规定了发电机的技术规范、检修前的准备、检修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常见故障与检修处理

本检修规程适用于东风发电厂发电机检修工作。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检修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检修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检修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检修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J/DFD05.(01-14)-01《检修规程》上册

13 发电机技术规范

1号、2号、3号发电机技术参数

序号

名称

单位

型号及参数

备注

型号

SF190-32/8950

型式

半伞式

冷却方式

密闭双路自循环,端部回风空气冷却

额定容量

MVA/MW

220/190

额定电压

V

13800

额定电流

A

9351.8

额定功率因数

0.85(滞后)

额定频率

Hz

50

磁极个数

32

相数

3

额定转速

r/min

187.5

飞逸转速

r/min

351

额定励磁电流

A

1204A

额定励磁电压

V

435V

励磁方式

自并激可控硅静止励磁

定子接线方式

4Y

瞬变电抗

XD计算

0.271

同步电抗

XD计算

0.936

短路比

FK计算

1.21

转动惯量

kN·m2

176580

最大调相容量

MVar

150

最大充电容量

MVar

120

效率(额定工况)

98.3%

旋转方向

俯视顺视针

定子铁芯内径

mm

φ8140

定子铁芯高度

mm

2300

定子槽数

396

定子铁芯槽形

24.8-0.3×14.1-0.3

绕组节距

1-12-26

绕组形式

波绕组

导线线规

SBECB(3.1×7.1)/(3.52×7.41)

空气间隙

mm

26

转子外圈直径

mm

φ8088

发电机绝缘等级

F级

转子重量

T

476(含下端轴)

发电机重量

T

895

定子绕组对地电容

μF/相

0.9

4号发电机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名 称

单位

型号及参数

备 注

型号

SF125-28/7600

额定容量

MVA/MW

142.86/125

额定电压

kV

13.8

额定电流

A

5977

功率因数

0.875

相数

3

额定转速

r/min

214.3

飞逸转速

r/min

401

额定频率

Hz

50

旋转方向

俯视顺时针

励磁方式

静止可控硅励磁

推力负荷

t

700

飞轮力矩

t-m2

≮8500

转子起吊重量(包括起吊轴)

t

275

上导油冷却器用水量

m3/h

35

推力下导油冷却器用水量

m3/h

150

空气冷却器用水量

m3/h

430

冷却器最高进水温度

25

冷却器工作水压

Mpa

0.2-0.5

润滑油牌号

L-TSA46汽轮机油

制动气压

Mpa

0.5-0.7

润滑油油量

m3

15

定、转子绝缘等级

F级

定子铁芯外径

mm

Φ7600

定子铁芯内径

mm

Φ6780

定子铁芯长度

mm

1820

气隙长度

mm

26

定子槽数

252

支路数

2

定子电密

A/mm2

2.76

转子电密

A/mm2

2.69

纵轴同步电抗Xd(不饱和值)

≯1.05

纵轴同步电抗Xd(饱和值)

≯0.93

纵轴暂态电抗X'd(不饱和值)

≯0.32

纵轴暂态电抗X'd(饱和值)

≯0.28

纵轴次暂态电抗X"d(不饱和值)

≮0.209

纵轴次暂态电抗X"d(饱和值)

≮0.192

交轴同步电抗Xq

0.65

交轴与纵轴次暂态电抗比X"q/X"d

1.09

负序电抗X2

0.23

短路比

≮1.0

额定励磁电流

A

1140

额定励磁电压

V

380

槽电流

A

5977

线负荷

A/cm

707.1

气隙平均磁密

T

0.8333

定子1/3齿磁密

T

1.477

定子轭部齿磁密

T

1.327

转子极身磁密

T

1.38

定子绕组温升

K

≯75

转子绕组温升

K

≯80

在空载及额定电压下,线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

0.95%

在空载及额定电压和额定转速时,发电机线电压的电话谐波因数

1.1%

发电机额定效率

98.3%

发电机充电容量

MVar

95

发电机每相对地电容

μF

0.65

发电机每相对地电容电流

A

1.6

14 发电机检修前的准备

检修所需材料及工器具的准备。

检修必须提前24小时将工作票交运行值班人员,并加强联系,尽量使将要检修的机组处于停机备用状态1小时以上,以降低机内温度,为工作人员进入机内检修创造良好条件。

15 发电机检修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检修项目与质量标准

小修与维护质量标准

序号

检修内容

单位

技术标准

检查方法

备注

1

拆装进入定子,中性点及引出线处盖板

安装紧固,螺栓齐全

2

检查定子绕组上、下端部

绝缘无损伤,无电晕现象

3

检查铁芯齿压板

齿压板压指无松动过热,硅钢片无松动、断裂,调整螺栓不松动。

4

检查糟口绝缘及槽楔

槽楔无松动、脱落,绝缘无损伤,开裂。

5

检查磁极线圈及其接头

绝缘良好,接头无断裂。

6

检查阻尼环及其接头

无断裂、松动现象。

7

检查转子引出线

绝缘良好,紧固。

8

检查汇流环及引出线,清扫绝缘子

接头及绝缘无过热,无电晕现像,绝缘子清扫干净。

9

集电环的检查与处理

a)集电环表面光滑,无麻点和凹沟,安装牢固,集电环清洁无油污。

b)连同引线的绝缘电阻在1MΩ以上,集电环支撑板间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00MΩ(用1000伏摇表测试)。

c)集电环刷架与集电环之间应保持3~4mm间隙。

d)引线和引线接头应接触良好,无松动和过热,各部清扫干净,用白布擦试不黑。

10

碳刷及刷握的检查与处理

a)刷架、刷握及绝缘`固定牢固且完好无缺,清洁无异常。

b)刷握应完整无损,垂直对直集电环,刷握边缘与集电环应保持3~3.5mm间隙。

c)碳刷严禁沾染油污,磨面吻合,接触面积3/4以上,各碳刷压力均匀,所有碳刷压力差不大于10%,碳刷在刷握内活动自如且四周间隙为0.1~0.2mm,,新更换碳刷接触面应打磨成内圆弧,弹簧安装牢固。

d)刷架对地绝缘良好。

11

励磁电缆的检查

表面无损伤,绝缘良好

12

定子绕组试验

符合“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

13

转子绕组试验

符合“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

14

风洞内部检查

引线接头无发热

大修质量标准

序号

检修内容

单位

技术标准

检查方法

备注

1

检查定子绕组及上、下端部

a)绕组端部及支持环绝缘应清洁、包扎密实,无过热及损伤,表面漆层应无裂纹、脱落及流挂现象。

b)绕组接头绝缘盒及填充物应饱满,无流蚀、裂纹、变软、松脱等现象。

c)绕组端部各处绑绳及绝缘垫块应紧固,无松动与断裂。

d)绕组弯曲部分,支持环无电晕放电痕迹。

e)上、下槽口处绕组绝缘无被硅钢片割破磨损。

f)绕组无电腐蚀,通风沟处绕组绝缘无电晕痕迹产生。

2

定子铁芯齿槽检查处理

a)铁芯无烧伤、过热、生锈松动。

b)合缝处硅钢片无错位。

c)铁芯两端齿压板压指压无松动裂纹。

d)定子铁芯通风沟无堵塞。

3

槽楔检查处理

a)槽楔应完整、无松动、过热、断裂等现象。

b)用敲打法检查上、下两端槽楔应紧固,中间部位每节二分之一长度应紧实。

c)槽楔斜口应对准通风沟方向,并与通风沟对齐,楔下垫实。

无上窜及下窜现象,槽楔应不凸出定子铁芯内圆,下部槽楔绑绳应无松动或断股现象。

4

汇流排引出线检查处理

a)汇流排引出线绝缘完整,无损伤、过热及电晕痕迹。

b)螺栓连接的各接头应牢固,接触应良好。

用0.05mm塞尺检查其塞入深度,不超过6mm;

c)汇流排引出线支架应无松动,绝缘套管应完整,表面清洁,无损伤及过热现象。

5

定子绕组试验

符合“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

6

定子清扫

a)用清洁、干燥压缩空气吹扫定子绕组上、下端部;

b)定子绕组端部附有大量油垢时,要用清洗剂彻底清擦。

7

磁极线圈及接头检查

绝缘包扎应完整,没有干枯和损伤,磁极线圈不应有过热开裂,接头卡子应完整,无松动断裂和移位,夹紧螺栓应紧固无松动。

8

转子引出线检查

a)绝缘应完整良好,无破损及过热。

b)引线固定完好,固定夹板绝缘良好,固定牢靠,无松动。

9

阻尼条,阻尼环及接头检查

a)阻尼环与阻尼条连接良好,无断裂开焊。

螺栓应紧固,锁片应锁紧。

b)阻尼环及阻尼环连接片无裂纹、无变形、无断片,螺栓无松动。

c)阻尼条无裂缝、无松动、无磨损、无断裂。

10

转子通风沟的检查与处理

通风沟无堵塞及明显脏污现象。

11

转子绕组试验

符合“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

12

转子喷漆

a)喷漆均匀,无流挂现象

b)磁极按原编号标记

13

集电环的检查与处理

a)集电环表面光滑,无麻点和凹沟,安装牢固,集电环严禁沾染油污。

b)绝缘电阻连同引线在1MΩ以上,集电环支撑板间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00MΩ(用1000伏摇表测试)。

c)集电环刷架与集电环之间应保持3~3.5mm间隙。

d)引线和引线接头应接触良好,无松动和过热,各部清扫干净,用白布擦试不黑。

14

碳刷及刷握的检查与处理

a)刷架、刷握及绝缘`固定牢固且完好无缺,清洁无异常。

b)刷握应完整无损,垂直对直集电环,刷握边缘与集电环应保持3~4mm间隙。

c)碳刷严禁沾染油污,磨面吻合,接触面积3/4以上,各碳刷压力均匀,所有碳刷压力差不大于10%,碳刷在刷握内活动自如且四周间隙为0.1~0.2mm,,新更换碳刷接触面应打磨成内圆弧,弹簧安装牢固。

d)刷架对地绝缘良好。

15

励磁电缆的检查

表面无损伤,绝缘良好

16

风洞内部检查

引线接头无发热

17

出口铜排、中性点铜排的检查与处理

表面光滑,无麻点和凹沟,安装牢固,无松动和过热现象。

18

上、下挡风板、导风板的检查与处理

应清洁干净,无破损现象;安装应牢固,锁片应锁紧,无松动断裂现象;上、下导风板与磁极线圈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检修工艺

碳刷的检修

当碳刷接触面损坏,刷瓣断股超出1/4或碳刷铆钉以下长度小于8~10mm致使碳刷压力不均匀时应更换碳刷。

每次更换碳刷数量不得超过1/3,且每排最多不超过1/2,如要超出应间隔一段时间。

更换碳刷应加以打磨。

打磨要求如下:

碳刷在刷握内应无摆动,四周间隙为0.1~0.2mm,不大于0.2mm。

初步用砂布打磨碳刷接触面的圆弧,再将其装入刷握内压上弹簧,在接触面上垫上砂布,沿旋转方向拉动砂布直至接触面达到3/4以上为止。

所换碳刷必须同一型号。

碳刷面严禁油垢沾染。

碳刷架无特殊工作不得移动,移动后必须作试验。

碳刷压力必须均匀,其最大与最小压力差值不应超过±10%,弹簧应安装牢固,并不与刷瓣磨擦。

集电环检查

集电环表面不应有麻点或凹沟,若有沟痕深度大于0.5mm,且运行中碳刷冒火或出现响声无法消除者应手削或研磨。

刷架、刷握及绝缘支柱应完好,刷握距离集电环表面应有3~4mm的间距,刷握垂直对准集电环。

电缆应完好,接头应紧固,电缆绝缘损坏者应进行包扎处理。

集电环正负极调换

集电环负极运行中磨损较快,大修时应在端子处调换正负极性,使两集电环磨损量一致,延长使用寿命。

发电机定、转子检查处理

检查定子绕组接头有无过热,绝缘变色,变脆等,如有绝缘过热,变色或干枯,必须去

掉绝缘检查内部情况并进行接头电阻测量,对焊接不良的接头必须重新焊接。

检查定子绕组上下端部槽口处有无硅钢片割破或磨损绝缘。

检查槽楔有无松动或脱落,垫片有无上下窜动,垫片绑绳无松动或断裂,必要时加以处理。

检查定子绕组端部固定情况,线圈支持环固定情况,并检查端部线圈缝间有无遗物。

电腐蚀的检查及处理。

外观检查表面绝缘是否有小孔,绝缘是否有白点,处理方法参见电晕处理。

应用铁芯紧度检查工具检查定子绕组齿部硅钢片有无松动,轻微松动者要加以绝缘垫楔紧,由于松动产生的锈粉应清除,并涂绝缘漆。

应用铁芯紧度检查工具检查硅钢片是否有损伤和片间短路,应消除短路点,并刷绝缘漆。

从冷却器后检查铁芯背面,通过铁芯背面通风沟检查下层线棒卡磨情况及硅钢片变形情

况。

磁极绕组检查。

磁极绕组表面绝缘完好,匝间主绝缘及整体绝缘良好,按试验规程测试交流阻抗,绝缘电阻。

主绝缘耐压数据合格。

磁极接头检查:

磁极接头绝缘包扎应完整,没有干枯和损伤。

磁极接头不应过热开焊,如有应加以处理。

磁极接头不应断裂损伤,卡子应完整,没有松动和移位,拉紧螺栓紧固。

检查阻尼条与阻尼环

检查阻尼条有无松动、变形,接头接触是否良好,螺栓是否紧固。

检查阻尼环有无断裂开焊,断裂或开焊处应用银焊条或铜焊条补焊。

检查阻尼环连接片无裂纹、无变形、无断片,螺栓无松动,锁片应锁紧。

转子引线检查,检查转子引入线绝缘应完整,不应干枯破裂,引入线应固定良好,固定螺栓应紧固。

定、转子清扫

每次大修均应清扫定子与转子线圈,清扫前先用0.3~0.4MPa无油水的压缩空气全面吹灰一遍,然后由上向下清擦,不易擦到的间隙应用竹片缠白布条清擦,清扫到用白布检查无赃污为止。

清扫时不得使用金属物直接接触线圈,以免损坏线圈保护层,擦洗一般用带电清洗剂。

发电机定子喷漆

电气检修工作全部结束;

定子绕组各项试验合格

将188红瓷漆用丙酮调至每秒8~10滴为适宜

喷漆时漆膜应均匀,喷漆中要注意防火和中毒。

待漆干后,定子线圈按图纸编号标记

发电机转子喷漆

机械及电气检修工作全部结束。

喷漆前转子清扫干净,再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

检查所有的螺栓已紧固,锁片已锁。

磁极绕组交流耐压合格。

将188红瓷漆用丙酮调至每秒8~10滴为适宜。

喷漆均匀,无流挂现象,喷漆中要注意防火和中毒。

待漆干后,磁极按原编号标记。

发电机装复

全部工作完后,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等上机架装入后将励磁回路引线按标记接好,用工具拉通空气间隙。

吊装转子过程中用专用垫板插入定子与磁极之间,以防损伤定子绕组绝缘层,装复完后应用塑料布将定子绕组保护好。

发电机定子线棒更换

定子线棒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当更换

耐压试验不合格的绕组。

主绝缘受到机械损伤,单边厚度达25%以上。

接头股线损伤其导体截面减少达15%以上。

绕组严重变形、主绝缘可能损伤者。

绕组防晕层严重破坏者。

发电机定子线棒故障的寻找

线棒故障点有的很明显,但多数情况下是不明显的,迅速找到故障点对加快处理故障是有益的,通常采用方法如下:

外观直接检查。

配合耐压试验,观察击穿火花点。

加以小于5A的电流使故障点冒烟,如果5A电流不能冒烟时增大电流。

拔线棒

除去接头上绝缘并头套,割除端部绑线,取出垫块但端部垫块应在割除绑线后取下,当垫块因线棒夹紧不易取出时,可用木楔稍微撑开线棒夹缝。

注意工作中不要损伤线棒绝缘。

在槽口处系好抬绳,用抬杠穿入抬绳中,上下配合好一起向外抬,同时上下一起用橡胶锤敲击线棒,使其振动易于抬出。

如因更换下层线棒所取出的上层线棒,应作好标记以便复位。

检查上下层间有无测温元件,如有应妥善放置以便下线时复位。

下线棒前的准备

线棒下线前应经耐压试验合格方可使用,如取下层线棒而抬出的上层线棒,也必须经过耐压试验。

防晕层损坏或被电腐蚀过的部位,应修补防晕层。

如用备用线棒,也须经耐压试验检查,同时检查线棒的尺寸(包括长、宽、厚),检查防晕层是否完整,并用敲击法检查绝缘有无脱壳。

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线棒及下线部位,仔细检查压指线端部及通风沟处有无遗物,邻近线棒绝缘有无损伤,槽内测温元件有无损坏,铁芯硅钢片有无凸出,凸出点应锉平并彻底清扫锉屑。

所有工器具必须齐全完整,严防榔头超头,打伤人和铁芯,线棒等。

嵌放下层线棒

检查线棒与端箍之间的间隙,按照间隙的大小,垫入适当厚度,并浸有793室温固化胶的涤纶毛毡,并用0.1×25无碱玻璃纤维带ET100固定。

在槽底垫入0.25×25×2320导电聚酯无纺布(4#机:

0.25×27×1840导电玻璃布J0967),槽底测温线圈所在位置处应加4×25×2320环氧半导体玻璃布板9332(4#机:

4×27×1840F级高强度玻璃布板D327),用胶布将导电聚酯无纺布两端粘在齿压板和下环板上,以防其扭曲和卷曲,线棒下入后去除胶布。

4#机定子线圈嵌放前须将线棒用涂抹了CRTV胶的聚脂无纺布进行包裹(在温度高于25℃时提前24h涂胶,在温度低于25℃时提前48h涂胶).

线棒嵌放时,应考虑线棒斜边间隙以及两端伸出槽口的长度,将下层线棒嵌入槽中。

线棒嵌放过程中,应平行推入槽口,然后用橡皮锤均匀地将线棒逐步打入槽内,打入过程中线棒不得产生轴向窜动,且不应卡伤线棒外表面的防晕层。

线棒平槽后,再均匀地将线棒推压至槽底,线棒完全进入槽内后,检查线棒与槽底之间应无间隙。

线棒中心与铁芯中心错位一般不大于2毫米,下线过程中要防止槽底的导电聚酯无纺布下滑移动。

用线夹和压线板对下层线棒进行固定、压紧。

压紧后应检查槽底测温线圈的好坏。

按照各自正确配比,配制792、793及841胶。

按定子装配,将间隙块和槽口垫块用浸793胶的涤纶毛毡包裹,塞入下层线棒之间。

注意塞入时要保持所有间隙块和槽口垫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间隙块最大最小高差应小于2mm,同时所有间隙块塞入深度应相等。

将0.3×25(4#机:

0.3×35)的五纬玻璃丝带浸793胶后晾至半干,按定子装配1F4620(4#机:

1HF129)示意图包扎间隙块,一般绑扎3层,注意每层均应迭在一起,并保证整齐、美观。

包扎好后,在0.3×25的五纬玻璃丝带外面涂刷792胶。

将浸有环氧树脂清漆D120的0.3×25的五纬玻璃丝带晾至半干,按定子装配1F4620包扎下层线棒和端箍。

待792和793胶固化后,可将下层线棒压线夹等拆除。

嵌放上层线棒

仔细清理定子下层线棒。

按照定子装配1F4620在下层线棒上垫入4×25×2320环氧半导体玻璃布板9332[4#机:

0.25×27×1840导电玻璃布J0967],(有槽底测温线圈的槽应加0.25×25×2320导电聚酯无纺布{4#机:

4×27×1840F级高强度玻璃布板D327})

按照定子装配1F4620(4#机:

1HF129),在上下层线棒端部,垫上浸有793室温固化胶的φ30mm和φ40mm涤纶玻璃丝绳,用0.1×25无碱玻璃纤维带ET100进行1/3迭包。

按下层线棒嵌入的方法和要求,嵌入上层线棒,注意上、下层线棒接头错位不应大于5mm,前后距离偏差应在并头块范围之间。

利用压紧工具将上层线棒压紧。

检查所有测温元件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应完好无损。

按照下层线棒中的安装方法,配制792、793室温固化胶;安装间隙块、槽口垫块。

用0.3×25的五纬玻璃丝带将上、下层线棒绑扎在端箍上。

每层绑带应迭放整齐、美观。

用0.3×25的五纬玻璃丝带将槽口垫块绑扎2层,每层绑带应迭放整齐、美观。

绑完后,在五纬玻璃丝带上刷792室温固化胶。

注意:

该项工作可在定子整体耐压结束后进行。

槽楔打入

将夹着的波纹板的环氧半导体玻璃布板放入槽内,然后将槽楔从上端放下,将槽楔打紧。

打槽楔时,应注意通风沟的方向。

槽楔下在垫条伸出槽口的长度不得超越槽楔,尤其不允许与线棒高电阻半导体漆相碰。

槽楔上通风沟与铁芯通风沟的中心对齐,偏差不得大于3mm。

所有槽楔伸出铁芯槽口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相互高差不大于5mm。

槽楔表面不得高出铁芯内圆表面。

检查槽楔紧度时可用0.30mm和0.60mm(4#机:

0.3mm和0.2mm)塞尺制作成槽楔紧度检查工具,从铁芯通风沟处塞入。

对有测温线圈的槽,应在每打完一根槽楔后均要检查测温线圈是否有损坏。

利用φ2玻璃丝绳,对下端部槽楔进行绑扎。

绑扎后φ2玻璃丝绳刷792室温固化胶,下端部槽楔绑扎,可在定子整体耐压结束后进行。

线圈接头焊接

上下层线圈接头焊接前应进行下列工作:

用酒精和丙酮清洗线棒端头。

检查并头块应无裂纹等缺陷,并用酒精清洗干净。

并头块焊接工艺

检查并头块与线棒之间的接触情况,若并头块与线棒端头之间有大于0.2mm的间隙,利用整形工具对线棒端部进行整形。

注意:

不可用力太大,以免损伤线棒。

并头块与线棒的搭接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85%,在并头块与线圈端头间放置一片0.20mm的HLAgCu80-5银焊片,用鹰嘴钳将并头块夹紧。

注意:

两个并头块相邻之间的平齐高差不大于3mm,最小差不大于5mm。

用银铜焊机焊的夹钳,夹紧并头块,按照银铜焊机的操作规程进行焊接。

焊接前应对铁芯、线棒进行保护,防止焊熘、焊渣等杂物掉入。

为防止线圈绝缘损伤,焊接时必须用冷却水套夹钳,夹住靠近线圈端头的绝缘部份,焊后该夹钳需待并头部位温度降至1300C左右,方可拆除。

在并头块焊接时,用银料HLAgCu80-5补满,每个并头块的上、下端部,分两次焊接。

线圈接头焊接后,清理干净,修平毛刺,外观检查应整齐、光滑、焊料填充饱满,无气孔等缺陷。

测量并头块的直阻应满足要求。

线圈接头绝缘盒套装

检查绝缘盒质量有无裂纹、气泡。

并用酒精清理绝缘盒,存放在干净无灰尘的地方进行阴干。

根据线棒端头尺寸和绝缘盒尺寸制作堵漏板。

安放堵漏板,调整绝缘盒的位置,保证绝缘盒与线棒绝缘搭接的长度不小于40mm。

若无法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