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07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药师考前报纸50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文档格式.docx

A.肺与肝

B.肺司呼吸的作用

D.脾胃的运化作用

B.心与肾

D.脾与肝

C.脾与胃

E.肝与胆

13.具有推动和调控人体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D.卫气

C.营气

E.动气

14.与血的生成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肝

B.心

2

C.脾胃

E.肾

D.肺

15.治疗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用益气之品的机制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栽气

E.血能生气

16.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

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阳维脉

17.七情内伤致病,影响气机,恐则

A.气消

C.气结

E.气下

B.气上

D.气缓

18.由于脾气不足,运化无权,而致湿邪内生,其病机属于

A.虚

B.实

C.虚中夹实

E.由实转虚

D.实中夹虚

19.某男,70岁。

症见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微弱。

其临床意

义是

A.假神

C.失神

B.得神

D.神乱

E.少神

20.谵语的临床意义是

A.神失所养

C.心气大伤

E.痰阻心窍

B.热扰心神

D.瘀血阻心

21.患者常于日晡时而热甚,常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甚则

生芒刺等症其临床意义是

3

A.湿温潮热

C.阳盛阴虚

B.气虚发热

D.阴虚发热

E.阳明潮热

22.浮脉的脉象是

A.轻取即得,来盛去衰

B.轻取即得,细软无力

D.举之有余,按之则无

C.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E.轻取即得,中空外坚

23.寒证与热证最主要的鉴别要点是

A.寒证面白,热证面赤

B.寒证肢冷,热证肢热

D.寒证便溏,热证便秘

C.寒证口和,热证口渴

E.寒证脉迟,热证脉数

24.临床表现为两目干涩,视物不清,面部烘热,五心烦热,脉弦细数。

辨析其证候是

A.肝血虚证

C.肝火上炎证

E.肝阴虚证

B.肝阳上亢证

D.心肝血虚证

25.患者心烦,口干不喜饮,身热,以夜间为甚,月经先期、量多,脉弦数,舌红绛。

析其证候是

A.血虚

C.血热

E.气滞

B.血寒

D.血瘀

26.患者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等,此属邪热里结为标,阴液

受伤为本,标本俱急,应采用的治疗原则为

A.标本缓急

C.急则治标

E.缓则治本

B.治疗宜早

D.标本兼治

27.适用于气滞血瘀痰凝等所致癥积痞块证的治法是

A.峻吐法

B.消痞散积法

D.软坚散结法

C.消食导滞法

E.清热燥湿法

4

28.肺胀痰浊阻肺证的主要症状是

A.胸膺满闷,短气喘息,咳嗽痰多,色白黏腻,舌暗,苔薄腻

B.喘息气粗,痰黄黏稠,舌红,苔黄

C.咳嗽痰多,喉间痰鸣,色白泡沫,舌暗苔腻

D.咳声低怯,胸满短气,舌淡,苔白润

E.面浮肢肿,喘咳不能平卧,怕冷,舌胖,苔白滑

29.某男,65岁。

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因气候骤冷,骤遇风寒而发病并

加重,形寒,痛甚时冷汗出,手足不温,心悸气短,舌苔薄白,脉沉紧。

应采取的治

法是

A.理气活血,通脉止痛

C.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E.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30.不寐心脾两虚证的舌、脉象是

A.舌红少苔,脉细数

B.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D.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B.舌尖红,舌苔薄黄,脉细数

D.舌淡,脉弦细

C.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E.舌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31.胃痛脾胃虚寒证,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

A.丹栀逍遥散

B.良附丸

C.黄芪建中汤

D.失笑散合丹参饮

E.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

32.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腹痛拒按,烦热口渴,小便

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A.寒湿泄泻

C.伤食泄泻

E.五更泄泻

B.湿热泄泻

D.肝郁泄泻

33.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

脉弦。

A.热秘

C.气秘

B.津亏肠燥

D.寒秘

5

E.虚秘

34.归脾汤治疗眩晕,适用的证候是

A.气血亏虚证

B.肾精不足证

D.肝阳上亢证

C.痰湿中阻证

E.阴虚燥热证

35.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

和口眼㖞斜。

辨析其疾病是

A.中风

C.痫病

E.狂证

B.厥证

D.癫病

36.某男,60岁。

小便频数,咽干舌燥,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淡,苔白少津,脉沉细无力。

宜选用的方剂是

A.消渴方

B.六味地黄丸

D.玉女煎

C.金匮肾气丸

E.参苓白术散

37.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辨析其证候是

A.热淋

C.劳淋

E.膏淋

B.石淋

D.血淋

38.某男,47岁。

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

困重,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应选用的方剂

A.四妙丸

B.身痛逐瘀汤

D.右归丸

C.左归丸

E.甘姜苓术汤

39.患者精神抑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喜太息,不思饮食,大

便不调。

舌苔薄,脉弦。

A.柴胡疏肝散

C.金锁固精丸

E.归脾丸

B.半夏厚朴汤

D.水陆二仙丹

6

40.痛痹的临床特征是

A.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

B.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

C.关节酸痛游走不定,恶风

D.肢体关节疼痛,遇寒则痛甚,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E.肢体关节酸痛、重着

41.患者中暑,发热汗多,头痛面红,烦躁,胸闷,口渴多饮,溲赤,或兼见恶寒。

舌红

少津,脉洪大。

A.白虎汤

C.温中汤

E.银翘散

B.香薷饮

D.柴胡疏肝散

42.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

或散发全身各处,或固定一处,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

头疽;

伴口干唇燥。

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宜选用的方剂为

A.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

C.逍遥蒌贝散

B.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D.二仙汤

E.四物汤

43.男性,34岁,不育症。

阳痿不举,伴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发脱齿摇。

质淡,脉细弱,治疗方剂为

A.程氏萆薢分清饮

C.柴胡疏肝散

B.归脾汤

D.大补元煎合五子衍宗丸

E.补中益气汤

44.患者,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暗,苔薄

白,脉沉细无力。

A.血虚证

C.肝郁证

E.肝火证

B.肾虚证

D.气滞证

45.某男,15岁。

脓涕量多,色黄绿,有臭味,鼻塞重,嗅觉差,鼻黏膜红赤。

伴头痛较

剧,口苦,咽干,目眩,耳鸣,寐少梦多,烦躁易怒,小便黄赤。

舌质红,舌苔黄,

脉弦数。

诊断鼻渊,辨析其证候是

7

A.风热蕴肺证

C.湿热蕴脾证

E.肝火炽盛证

46.处方写冰台,应付

A.乌药

B.热毒壅盛证

D.胆经郁热证

B.白芷

D.白果

C.艾叶

E.砂仁

47.按斗谱编排的基本原则,宜放在最高层药斗内的药物是

A.玫瑰花与厚朴花

B.石膏与寒水石

C.芦根与茅根

D.磁石与赭石

E.龙骨与牡蛎

48.不能与一般饮片混贮,并需设专人管理的是

A.矿石中药

C.毒性中药

E.矿物类中药

B.易燃中药

D.动物类中药

49.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合用,可增强温肾运脾、涩肠止泻之功,适于治疗的病证是

A.湿热泄泻

C.五更泄泻

E.大肠水泻

B.热毒痢疾

D.暑湿泄泻

50.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有毒成分的“叠加”,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因药物组成含附子,不宜与大活络丸联用的中成药是

A.苏合香丸

C.天麻丸

B.天王补心丸

D.牛黄清心丸

E.牛黄醒消丸

8

2020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黄帝内经》的相关内容。

《黄帝内经》是最早的

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

2.【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执业药师向患者提供的用药咨询内容。

患者咨询的

内容一般可分为以下情况。

①药品名称:

包括通用名、商品名、别名。

②适应病证:

药品适

应病证与患者病情相对应。

③用药禁忌:

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证候禁忌、饮食禁忌等。

④用药方法:

包括口服药品的正确服用方法、服用时间和用药前的特殊提示;

栓剂、滴眼剂、

气雾剂等外用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等特殊剂型的用法;

何避免漏服药物,以及漏服后的补救方法。

⑤用药剂量:

包括首次剂量、维持剂量;

每日用

药次数、间隔;

疗程。

⑥服药后预计疗效及起效时间、维持时间。

⑦药品的不良反应与药物

相互作用。

⑧有否替代药物或其他疗法。

⑨药品的鉴定辨识、贮存和有效期。

⑩药品价格、

报销,是否进入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等。

3.【答案】E。

本题主要考查中药安全性教育的内容。

E选项中药特殊剂型的使

用,属于中药合理用药教育内容。

其余四个选项均属于中药安全性教育涵盖的内容。

4.【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査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特点的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具体应用。

象理论和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

5.【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査对阴阳属性的理解和运用。

具有外向、弥散、推动、

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具有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

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

6.【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对阴阳学说临床应用的理解和运用。

阳偏衰产生的

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

称之为“阴病治阳”。

7.【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査五行特性的理解和运用。

取象比类法中“取象”,

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

“比类”,即是以

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土性敦

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把

脾归属为土。

8.【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査对五行相乘的理解。

肝属木,脾属土,正常相克关

系为木克土,即肝克脾,“肝气犯脾”为肝气过于强盛,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为病,故属

于“相乘”传变。

9.【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对藏象学说特点的理解。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

盛和传化水谷。

如《素问·

五藏别论》说: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10.【答案】A。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

生和贮藏精气。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11.【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对六腑生理功能的理解。

“上焦如雾”,指通过心

肺的输布作用,将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有如“雾露之溉”,以营养滋润全身

脏腑组织。

12.【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査对五脏与六腑关系的理解。

脾与胃居人体中焦,脾

气主升而胃气主降,相反而相成,故为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

13.【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査对气的分类的理解。

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

窍的生理活动。

14.【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对血的生成的理解。

营气和津液是血液化生的主要

物质基础,而营气和津液都是由脾胃运化转输水谷精微所产生的。

因此,脾胃是血液生化之

源。

15.【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与血关系的理解。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

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离不

开气作为动力。

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得较好疗效,即

源于气能生血的理论。

16.【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査对奇经八脉作用的理解。

十二正经与奇经中的其余

七脉均为上下纵行,唯有带脉环腰一周,有约束纵行经脉,调节经脉气血的作用。

17.【答案】E。

本题主要考查对七情内伤致病特点的理解。

七情内伤每易影响脏

腑气机,《素问·

举痛论》说: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

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8.【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对邪正盛衰病机的理解。

虚中夹实即以正虚为主,

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机变化。

如临床上的脾虚湿滞证,由于脾气不足,运化无权,而致湿邪

内生,阻滞中焦。

临床上既有属脾气虚弱的神疲肢倦、饮食少思、食后腹胀、大便不实等症

状,又兼见属湿滞病变的口黏、脘痞、舌苔厚腻等表现。

19.【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鉴别得神、假神、失神、神乱。

在疾病过程中,如

患者表现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识昏迷,循衣摸

床,撮空理线,或猝倒而目闭口开、手撒、遗尿等,均称为“失神”或“无神”。

表示正气

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20.【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语声变化的临床意义。

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

有力的,是谵语,常见于热扰心神的实证。

21.【答案】E。

本题主要考查发热类型。

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因

其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故又称“日晡潮热”,常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

出,舌苔黄燥,甚则生芒刺等症。

22.【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査浮脉的脉象特点。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轻取

即得,重取稍弱。

浮脉的脉象特点是脉象显现部位表浅。

23.【答案】E。

本题主要考査八纲辨证。

寒证,其临床表现常见恶寒喜暖、口淡

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踡卧、小便清长、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而润滑、脉退或紧等症状,以

寒为主,功能减退为辨证要点。

热证,其临床表现多见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

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症状,以热为主,功能活动亢进为

辨证要点。

寒证脉迟,热证脉数,为最主要鉴别要点。

24.【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査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肝阴虚证常见眩晕耳鸣、胁

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25.【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査血热证。

血热证临床常见心烦,或躁扰发狂、口干

不喜饮,身热以夜间为甚,脉弦数、舌红绛,或见各种出血证,妇女月经前期、量多等。

般以出血和全身热象为辨证要点。

26.【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标本缓急治则的运用。

标本并重或均不太急时,当

标本兼治。

如临床表现有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等,此属邪热里

结为标,阴液受伤为本,标本俱急,治当标本兼顾,可用增液承气汤治之。

27.【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医常用治法之消法的认识。

消法主要分为消食

导滞、消痞散积、软坚散结等。

其中消痞散积法适用于气滞血瘀痰凝等所致的癥积痞块证。

28.【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肺胀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

肺胀痰浊阻肺证的临

床表现为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畏风易汗,脘痞

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29.【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胸痹寒凝心脉证的治法。

胸痹寒凝心脉证的治法为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30.【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不寐心脾两虚证的舌象和脉象。

不寐心脾两虚证症

见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31.【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胃痛脾胃虚寒证的主治方剂。

胃痛脾胃虚寒证宜选

用方剂为黄芪建中汤。

32.【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泄泻湿热伤中证的临床表现。

泄泻湿热伤中证症状

为泄泻腹痛,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

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3.【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气秘的临床表现。

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

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辨证为便秘气秘证。

34.【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眩晕气血亏虚证的主治方剂。

眩晕气血亏虚证采用

归脾汤治疗。

35.【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中风的临床表现。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疾病。

病轻者可不经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和口眼㖞

斜等症状。

36.【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消渴阴阳两虚证的临床症状表现和方剂应用。

消渴

阴阳两虚证症见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咽干舌燥,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畏

寒肢冷。

舌淡,苔白少津,脉沉细无力。

方剂应用为金匮肾气丸。

37.【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淋证的辨证分型。

本题辨证信息关键是“尿中有砂

石”,提示石淋;

故可排除热淋、血淋、劳淋;

膏淋应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

状,上有浮油如脂尿,故除外。

据此判断,石淋符合诊断。

38.【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湿热腰痛的临床表现和主治方剂。

腰部疼痛,重着

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腻,

脉濡数或弦数,属于湿热腰痛,应选用的方剂为四妙丸。

39.【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郁证的肝气郁结证的治法和应用方剂。

患者属于郁

证的肝气郁结证,治法为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方剂应用为柴胡疏肝散。

40.【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痛痹的临床表现。

痛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

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质淡,

舌苔薄白,脉弦紧。

41.【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中暑的辨证论治和治疗方剂。

发热汗多,头痛面红,

烦躁,胸闷,口渴多饮,溲赤,或兼见恶寒。

舌红少津,脉洪大,属于中暑阳暑证,宜选用

的方剂是白虎汤。

42.【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疖阴虚内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应用方剂。

疖阴虚

内热证症见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

或散发全身各处,或固定一处,疖肿较大,易转变

成有头疽;

属于疮疖阴虚内热证。

其治疗方剂是仙方

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43.【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不育症肾虚精亏证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剂。

育,阳痿不举,伴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发脱齿摇。

舌质淡,脉细弱,诊断为不

育症肾虚精亏证,治疗方剂为大补元煎合五子衍宗丸。

44.【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月经后期肾虚证的临床表现。

月经后期,经血量少、

色淡质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肾虚证。

45.【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鼻渊胆经郁热证的临床表现。

患者鼻塞,流浊涕,

头痛,发热,口苦,口干,说明胆失疏泄,气郁化火,循经上犯,上蒸于脑,伤及鼻窦,发

为鼻渊,证型为胆经郁热。

46.【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对中药饮片正名与别名的掌握情况。

艾叶为正名,

其别名有祁艾、蕲艾、灸草、冰台。

47.【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对斗谱编排基本原则的掌握情况。

本题玫瑰花与厚

朴花属于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应放在斗架的高层。

石膏与寒水石,磁石与赭石,龙

骨与牡蛎属于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药物,多放在斗架的较下层。

芦根与茅根属于

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多放在斗架最底层的大药斗内。

48.【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毒性中药应严格按照有关的

管理规定办理,设专人负责管理,切不可与一般饮片混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9.【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

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合用,

可以增强温肾运脾、涩肠止泻的功效,治疗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

50.【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中成药之间的联合用药,

尤其是几种含有有毒成分或相同成分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有毒成分或相同成分的

“叠加”,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如大活络丸与天麻丸合用,两者均含附子;

朱砂安神丸与天

王补心丸合用,两者均含朱砂,均会增加有毒药味的服用量,加大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

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