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07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案.docx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案

管理学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教案编写时间

课程名称

管理学

课程代码

6101006

总学时48

讲课:

48学时

实验:

学时

实习:

学分

3

课程性质

必修课()选修课()

理论课()实验课()

所属

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

任课教师

蒋永宁

职称

教授

授课对象

专业  年         班级

教材和

主要参

考资料

《管理学原理》农业出版社.傅国华、蒋永宁

《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三多

教学目的与要求

《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学生应熟练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管理理论与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熟练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相关理论及相互关系;掌握激励的相关理论;了解创新的基本方法;学生应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难点:

继续学习的学习力培养,教书与育人的结合

教学进程

第次课

1、2

3、4

5、6、7、8

9、10、11

12、13

14、15、16、

17、18、19、

20、21、22、

23、24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

计划

第四章:

组织

第五章:

控制

第六章:

激励

第七章:

领导

第八章:

创新

机动

学时

4

4

8

6

4

6

6

6

2

备注

 

管理学课程教案

项目

内容

第一章

管理概述

学时

4

教学目的

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要求学生理解管理的概念与性质,初步了解管理的作用与地位,掌握管理者的角色、能力和素质。

了解管理的内容体系,掌握研究与学习管理学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重点

管理的概念、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教学难点

学什么

 

 

 

1.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2.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活动之一。

2.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人类日益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实现目标,所以管理日益为人们重视。

3.什么是管理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一系列活动,合理配置组织内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要点:

a.必须通过管理的一系列职能的发挥

b.关键是合理配置资源

c.目的是使组织有限实现目标。

d.是人类群体活动

(2)管理的对象——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

人、财、物、信息、时间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作业

参考书(教材)准备(每人一本)

思考题:

实际试论述掌握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管理学课程教案

项目

内容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学时

4

教学目的

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学派

教学重点

科学管理、人群关系学说、现代管理学说各流派

教学难点

管理理论形成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管理思想及管理实践

1.我国管理思想及成就

历史悠久,无论是《管子》、《荀子》、《史记》、《孙子兵法》里都有被现代管理者公认的一些管理原理、原则。

2.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及活动源远流长。

第二节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作为系统,完整的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西方管理理论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3.古典管理理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上的管理理论。

(1)泰罗及科学管理理论

①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②科学管理

A.背景:

工业革命后,劳资双方矛盾激化。

资方——延长时间,增加强度工方——消极怠工

从而生产效率低下,泰罗认为守旧、放任自流的管理是病因。

B.内容:

a.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工作定额

b.选择第一流的工人

c.标准化管理

d.差别记件工资

e.“合作精神”做大蛋糕

C.其他:

追随者——甘特、吉尔布雷斯

③评价

(2)古典组织理论

①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A.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B.管理的5项职能

C.管理的一般原则

②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理想组织模式

A.明确分工

B.权力体系

C.人员考评

D.职业管理人员

E.规则、纪律

F.成员关系

评价

(3)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评价

4.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的重点转向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

行为科学分为3部分:

(1)人际关系理论

①梅奥——代表人物

②霍桑实验。

③人际关系理论——霍桑实验的结果总结归纳而成的

A.工人是“社会人”,非“经济人“

B.工作态度与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

C.企业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

评价

(2)激励理论

激发人的动机,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3)领导理论

(4)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

它使管理从传统管理,科学管理那种“以物为中心”的纯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向,转向了强调人、“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式。

5.现代管理理论

二战后,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学、系统学、计算机在管理中日益广泛应用。

有6个学派。

(1)社会系统学派

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巴纳德

①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是由个人组成的。

②关于非正式组织

③组织的基本要素

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

(2)决策学派

西蒙

①管理即决策——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②决策的最优化准则“超现实的理想境界”、“满意解”

③决策对组织机构设置的影响组织机构的建立必须同决策过程联系起来考虑。

评价

(3)系统管理学派

①企业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过程。

②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

③企业内部子系统的划分

评价

(4)经验主义学派

德鲁克

通过研究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从而领会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评价

(5)管理科学学派

①背景

②用现代技术,定量的方法精确计算结果来指导管理,使管理客观化。

评价

(6)权变理论学派

①背景:

管理重点是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②理论核心:

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理想化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管理应随机应变,适应当时、当地环境。

评价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

作业

管理学课程教案

项目

内容

第三章

计划

学时

6

教学目的

了解掌握计划的含义、作用,计划与决策、计划编制的方法、目标管理

教学重点

计划的作用、目标管理

教学难点

决策方法

 

 

 

第一节计划的意义

1.概念

(1)定义:

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对未来活动的安排、部署。

(2)与其他管理在职能的关系:

具有领先地位,是前提。

2.意义

(1)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2)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3)利于组织与环境的适应

3.计划的分类

第二节决策

1.概念:

根据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过程。

2.决策的程序

(1)确定目标

(2)拟定可行方案

(3)评价选择

3.决策的类型和方法

第三节计划的编制

1.编制计划应考虑的因素

(1)时间因素:

编制所需的时间、提前编制、本身的时间长度

(2)成本:

代价

2.编制计划的原则

(1)应明确体现组织的目标

(2)切实可行

(3)便于考核

(4)弹性

3.编制计划的程序

(1)确定组织目标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3)编制计划

4.滚动计划法

是一种动态编制计划的方法,它通过近细近粗,逐期滚动的方法,把近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结合起来。

第四节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提出

麦克雷戈美国、麻省教授

——X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

(1)人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人大都明哲保身,不愿负责任,愿受指挥。

(3)人都自私,对组织、别人漠不关心。

——Y理论:

(1)懒惰并非人的天性,厌恶劳动与工作条件有关,劳动也有可能同娱乐一样自然。

(2)只要是自己的工作目标,会愿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自我管理;为实现自己的承诺,大多数人愿对工作负责。

(3)大多数人有想象力、才能,但还未发挥。

2.目标管理的内容

围绕组织的总目标,通过上下间协调,组织内各层次都制定自己的目标。

实现中除非必要的指导外充分发挥自我控制。

并定期以共同制定的目标为依据来共同评价检查工作成绩的一种管理方法。

3.目标管理的过程

(1)确定总目标

①目标的可考核性

②应留下修改、调整的余地。

(2)围绕总目标,确定下属的目标——目标的层层展开,

(3)目标实施

工作中强调自主、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①充分授权

②充分的资源

③必要的指导

(4)对目标的要求

好目标:

①能激励全体成员为同一目标而工作,使工作更协调。

②为衡量、评价工作成绩提供了测量标准。

③激励下属

4.对目标管理的评价

优点:

(1)提高效率

(2)有利于缓解上、下级关系,并调动了下级积极性,减少监督。

弱点:

(1)真正可考核的目标难定。

(2)要求最上层人员的真正参与,若不参与、理解,是致命的。

(3)不灵活。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作业

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试述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试论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试述计划的表现形式。

 

管理学课程教案

项目

内容

第四章

组织

学时

8

教学目的

组织的概念、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教学重点

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组织管理工作、非正式组织的在实践中的运用

 

 

 

 

第一节组织概述

1.组织的含义

首先,有着共同目标,按一定结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集体。

其次:

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指为有效配置资源,协调人群关系的活动。

2.组织职能

根据组织目标,把工作分类,成立相应的部门进行管理,并授予它一定的权限和人力、物资。

实际表现为:

管理机构的设置,明确个机构的责、权及相互关系,配备人员。

目标——为实现目标的各种工作分类——建立专门负责管理部门——明确权、责及相互关系,配备物资

3.组织机构的设计原则

用于指导组织机构的设计

(1)统一指挥原则

(2)适度管理幅度原则

指一个上级能够直接管理的下属的人数。

影响因素:

①职务的高低

②人的素质和能力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有关:

高架结构

扁平结构

③分权与授权的程度

④信息传递的选进性

⑤控制的手段

(4)专业化原则

①职能专门化

按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分类:

a.它是社会化生产专业分工协作的要求

b.简化了培训

缺点:

a.专门部门目标难与整体目标协调

b.不利于全面人才的培养

c.利润的负责者——经理责任过大

②地区专门化

对管辖范围大或活动空间大的,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可采用的。

与该地区经营有关的工作归于同一部门。

优点:

a.可针对本地区特点进行管理,更适应环境

b.培养了全面管理人才

c.责任下放

缺点:

a.机构、人员重复,资源浪费

b.总部的监督活动困难

③产品专门化

按是否与该产品有关来分类,进行部门的设置。

优点:

a.简化了部门间协调,各部门可集中精力在某一产品的生产销售

b.可充分利用专项资产,设备、技术、人才

c.全面人才的培养

d.利润责任下放

缺点:

资源重复、浪费,总部监督活动困难

④服务对象专门化

按服务对象的不同划分不同部门。

优点:

服务对象的特殊需要

缺点:

专业人才可能得不到充分使用

4.权责对等原则

设置部门时,各部门直至个人应负的职责与权力相对应。

5.集权、分权原则

集权:

经营管理权集中在企业的最高管理阶层

分权:

经营管理权适当分散在企业的中、下层

集权利于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提高工作效率。

但不利于中、下级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

分权可调动中下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等,但不利于统一指挥。

第二节组织结构类型

组织结构类型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直线制组织形式

从最高管理层到最低管理层按垂直系统建立的组织形式。

特点:

a.不设专门职能部门,只靠行政领导从上到下进行指挥。

b.沟通只有一条直线渠道,便于统一指挥。

2.职能制组织形成

设立各专业的职能部门,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

优点:

各级行政领导,配有通晓各门业务的专门人员和机构,作为辅助者。

缺点:

多头领导,下级无所适从。

3.直线——职能制

各级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及人员,但他们是行政领导的参谋,不可直接指挥,下命令。

这样既保证了统一指挥,又发挥专业人员的咨询参谋。

缺点是各职能部门间缺乏横向联系。

4.事业部制

按产品或地区的不同成立各事业部,全面负责。

从产品调查、原料采购、生产到市场营销,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各事业部独立经营,以利润向总部负责。

优点:

a.决策迅速

b.利于人才培养

c.减轻高层负担

d.便于考核

缺点:

a.可能会出现追求短期成绩的现象,需大量投资的如新产品的研制,无法展开。

b.人才、技术、管理方法交流不易。

c.联系不紧。

5.矩阵管理制

在职能制结构的基础上,再加上按项目划分的小组的一种横向的管理系统。

使同一小组的成员既与原来的职能部门保持组织和业务上的垂直联系,又与项目小组保持横向联系,形成了管理矩阵。

其合理性:

a.纯粹的项目组织有浪费,如专业人员、设备利用不充分。

b.专业人员更愿意与专业人员组合,有利于业务提高。

第三节组织管理

组织设计

组织运行与控制

组织调整

第四节非正式组织

1.概念:

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也不具备自觉的共同目标,但有一定共同看法、习惯、准则的集体。

2.形成原因

(1)价值观一致,产生共同语言,多次交往形成。

(2)志愿理想方面较一致。

(3)、兴趣、爱好相近。

(4)有类似的经历、相同的生活体验。

(5)社会交往因素。

(6)、共同利害关系。

3.特性:

(1)目的性

(2)群体价值观

(3)不稳定性

(4)领袖人物的作用

4.非正式组织对管理的意义

a.为组织成员提供满足感

b.促进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是一种中介、桥梁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作业

组织管理工作的内容

试述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形式

管理学课程教案

项目

内容

第五章

控制

学时

4

教学目的

了解管理控制

教学重点

控制的概念、控制的类型、控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实施控制

 

 

 

 

第一节控制概述

1.控制的概念

(1)定义

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2)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

计划与控制互为条件

2.控制的必要条件

(1)要有目标

(2)要有计划

(3)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4)要有信息的反馈

3.控制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a.同计划适应,反映其独特之处。

b.同职位相适应。

c.同主管人员适应。

d.同组织机构相适应。

(2)经济原则

(3)客观原则

(4)及时性原则

4.控制的基本过程。

(1)确立标准。

控制是依一定的标准去衡量实际工作,要有可比较的标准。

而计划作为控制的准绳不够,(虽计划是目标的具体体现),详尽不同,不够具体。

(2)衡量业绩。

这一环节取决于管理者是否掌握工作成果的真实信息。

信息:

①各种报表,报告,自下而上分期报告。

②管理人员的直接观察,检查,口头汇报。

a.真实

b.及时

c.经济

(3)差异分析与纠正

实绩与标准比较,不一致。

重要的偏差,作为控制的对象

第二节控制的分类

1.按控制发生的时间先后

(1)预先控制:

前馈控制

某活动(生产经营)开始之前所输入至进行的控制预测、在准备阶段进行。

(2)现场控制。

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重大损失之前,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的控制

(3)反馈控制。

产生结果之后,用输出的实际结果与计划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分析原因,为下期的决策提供依据。

2.按信息反馈有无回路分。

(1)闭环控制

有信息反馈回路

特点:

适应性强,依反馈掌握情况,从而可控制、改善生产经营,更有效实现目标。

(2)开环控制

无信息反馈回路

特点:

不同外界交换信息,输入信息是固定的输出,输出结果不影响输入。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小组模拟招聘实践

作业

有效控制的方法

如何认识控制过程

 

管理学课程教案

项目

内容

第六章

激励

学时

6

教学目的

掌握激励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激励的含义、激励理论、激励方法

教学难点

激励方法

 

 

 

 

第一节激励概述

1.概念

(1)定义:

激发鼓励,工作中调动人的积极性。

(2)激励的作用

引导人们不断产生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

2.激励的过程

刺激——需要——动机——行为

第二节激励理论

1.需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ERG理论

(3)成就需要理论

(4)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Maslow认为人总有某种需要待满足,需要从低到高分五层:

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实现自我,发挥所能)

尊重需要(权力、地位、身份、声誉)

社会需要(感情、友谊、归属感)

安全需要(人身安全、经济保障、稳定)

生理需要(衣、食、住、行,维持生命)

3.阿德佛ERG

生存(上生理、安全)

交往(社会、尊重)

发展

(1)愿望非生而有,可后天学习。

(2)挫折—倒退,高层的愿望受挫,则倒退且更强烈。

(3)特定时间可能有一种以上需要。

4.成就需要论

麦克利兰——生理需要满足后,有三种需要

权力需要

社交需要

成就需要。

5.双因素理论

赫兹伯格:

(1)保健因素

(2)激励因素

6.过程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

(2)公平理论

第三节激励的方法

1.金钱及其它物质奖励

最古老,最基础的方式。

注意:

(1)相称原则

(2)及时原则

(3)差别性原则

(4)大数原则

(5)结合性,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2.参与管理

鼓励职工参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

3.荣誉

荣誉称号:

是一个人能力的象征。

4.语言激励。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管理者对职工传递的信息,

5.合理授权

授予一定权责,使其在管理者的监督下能够相当自主的处理有关事情。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辩论赛

作业

激励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事例收集

管理学课程教案

项目

内容

第七章

领导

学时

6

教学目的

掌握领导的基本概念,了解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领导与权力的关系,重点掌握领导方式和领导理论

教学重点

领导的含义、领导理论、领导方法、参与决策

教学难点

领导方法

 

 

 

 

第一节领导的含义

1.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一种影响力,它是领导者一定条件下影响组织中成员,使之竭尽全力,努力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

(1)领导是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

是个动态的过程,目的是实现目标。

(2)领导是群体活动的过程,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客观环境等要素。

(3)领导是一个影响的过程。

有效激励,合理组织、协调,或个人才能及一定的领导艺术。

引导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2.领导权的组成

(1)强制权:

不服从则导致惩罚

(2)奖励权:

服从带来的积极的奖励

(3)法定权:

组织机构中正式授予的不同级别的职位所带来的不同权力。

(4)专长权:

具有某些专门的、特殊的知识、技能,赢得职工的尊敬,从而愿意服从。

(5)个人影响权:

上级具有的个人品质、作风,受到尊敬。

下属发自内心的认可,愿意接受影响。

第二节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

1.家长制行政领导

中世纪封建社会脱出,因袭封建主义家长制领导方式。

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合一。

2.经理制

3.职业“软专家”

4.专家集团领导

第三节领导理论

1.品质论

“伟人论”——领导是天生造就的,在身体、精神、个性方面的品质与人不同。

体质:

精力、外表、智力、才干

个性:

进取心、热情、自信心、干劲、坚持不懈、首创精神

社会性:

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

2.行为理论

(1)领导行为四分图

(2)管理方格理论

3.权变理论

菲德勒的随机制宜法

人之所以成为领导者,不仅在于他们的个性,而且也在于各种不同的情景因素和领导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性方面:

(1)职位权力——领导所处职位的权力(非个性、专长引起)、而使群体成员遵从他的程度。

(2)任务结构——人们对任务的明确理解。

(3)关系——成员爱戴、信任、乐于追随。

第四节决策与参与

1.参与:

让人将其精神与感情灌注于工作中,使其为达成群体目标而贡献才智并分担责任。

参与能发挥集体智慧、调动积极性、决策执行顺利

2.鼓励参与

(1)民主讨论

(2)听取意见

(3)合理化建议:

建议——采纳——奖励

(4)越权参与

(5)职代会

第五节用人

1.重视能力

以工作能力为评价标准。

2.按事选人

工作需要再设定职位,再挑选人。

3.知人善任

全面看待

4.授权

根据上级知识、经验、能力,下级水平和组织的特点。

5.支持下级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方式

讲授、小组讨论

作业

假如我是一个领导

HRM课程教案

项目

内容

第八章

管理创新

学时

6

教学目的

了解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

创新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二、创新的基本类型:

思维创新 技术创新 组织与管理创新

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

三、创新的过程:

 寻找机会 提出构想 迅速行动 坚持不懈

四、创新活动的组织

教学案例或实例

创新型学习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