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085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docx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

成本核算表编制说明

一、填制的基本要求

(一)本表“资产收益情况”的平均余额合计应等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成本”的平均余额合计。

(二)本表“实收利息额”和“实付利息额”两栏各项目的数据应与损益表中各有关项目的“本年累计数”一致(有些项目须计算后才能相一致),其收付合计数之间的差额应与损益表中的“净利润”数相一致。

(三)本表“平均余额”的单位为:

万元(保留二位小数)。

二、编制说明

资产收益类:

(一)各项贷款。

等于业务状况表各项贷款合计。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根据信贷产品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计算平均余额填列,产品编码为:

2101。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103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2、农户生产经营贷款。

根据信贷产品中农户生产经营贷款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产品编码为:

2102。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102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3、个人经营贷款。

根据信贷产品中个人经营贷款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产品编码为:

2401。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401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3、小康卡贷款。

根据信贷产品中农户小康卡贷款和非农小康卡贷款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产品编码为:

2103、2404。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406+130104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4、个人消费贷款。

根据信贷产品中农户消费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产品编码为:

2104、2402。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101+130402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5、流动资金贷款。

根据信贷产品中农村经济组织流动资金贷款、农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非农)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产品编码为:

2201、2301、2401。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201+130301+130408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6、固定资产贷款。

根据信贷产品农村经济组织固定资产贷款、农村企业固定资产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非农)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产品编码为:

2202、2302、2502。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202+130302+130409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7、个人助学贷款。

根据信贷产品中个人助学贷款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产品编码为:

2403。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403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8、个人住房贷款。

根据信贷产品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手楼)、个人商业用房按揭贷款(一手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二手楼)、个人商业用房按揭贷款(二手楼)。

产品编码为:

2411、2412、2413、2414。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404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9、贴现。

根据信贷产品中贴现和转贴现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产品编码为:

2511、2512。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8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10、其他贷款类。

根据信贷产品中垫款、进品押汇、出口押汇、打包贷款产品计算平均余额填列(暂无信用卡业务)。

产品编码为:

2551、2552、2553、2541。

也可根据业务状况表1305+1307+1308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根据业务状况表1002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1、法定存款准备金。

根据存款乘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2、超额存款准备金。

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部分。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相加等于100201平均余额。

3、财政性存款。

根据业务状况表100202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3、特种存款。

根据业务状况表100203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三)存放同业款项。

1、存放系统内。

根据业务状况表1012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2、存放系统外。

根据业务状况表1011+1031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四)投资款项。

1、股权性投资。

根据业务状况表1511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2、债券投资。

根据业务状况表110101+150101+150102+150103+150104+150105+150301+150302+150304+150305++153101+153102+153103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3、其他投资。

根据业务状况表110102+110103+110199+150199+150399+153199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五)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根据业务状况表1111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六)拆出资金。

1、系统内。

根据业务状况表1014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2、系统外。

根据业务状况表1013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七)其他生息资产。

根据业务状况表1321代理业务资产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八)非生息资产。

1、现金。

根据业务状况表1001现金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2、应收利息。

根据业务状况表1132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3、固定资产净值。

根据业务状况表1601-1602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4、无形资产。

根据业务状况表1701-1702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5、抵债资产。

根据业务状况表1441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6、固定资产清理。

根据业务状况表1606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7、长期待摊费用。

根据业务状况表1801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8、在建工程。

根据业务状况表1604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9、其他应收款。

根据业务状况表1221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10、待处理财产损溢。

根据业务状况表1901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11、其他非生息资产。

根据业务状况表(1521投资性房地产-1522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1811递延所得税资产+1532未实现融资收益+1531贵金属+1311代理兑付证券+资产负债共同类扎差借方余额计算平均余额填报。

(九)资产减项(各项减值准备)。

根据业务状况表1112+1231+1309+1442+1502+1504+1512+1523+1603+1605+1703+1432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实收利息额(含应收利息和应计利息)

(一)各项贷款。

根据损益表6011+601208转(再)贴现利息收入科目余额填列。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暂时无法取数。

2、农户生产经营贷款。

暂时无法取数。

3、个人经营贷款。

暂时无法取数。

4、小康卡贷款。

暂时无法取数。

5、个人消费贷款。

暂时无法取数。

6、流动资金贷款。

暂时无法取数。

7、固定资产贷款。

暂时无法取数。

8、个人助学贷款。

暂时无法取数。

9、个人住房贷款。

暂时无法取数。

10、贴现。

根据损益表601106+贴现利息收入+601208转(再)贴现利息收入科目余额填列。

11、其他。

暂时无法取数。

(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根据损益表601201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余额填列。

1、法定存款准备金。

暂时无法取数。

2、超额存款准备金。

暂时无法取数。

3、财政性存款。

暂时无法取数。

4、特种存款。

暂时无法取数。

(三)存放同业款项。

1、存放系统内。

根据损益表601203存放系统内款项利息收入余额填列。

2、存放系统外。

根据损益表601202存放同业款利息收入+601206存出保证金利息收入余额填列。

(四)投资款项。

1、股权性投资。

根据损益表611103股利余额填报。

2、债券投资。

根据损益表611101债券利息收入+611102投资买卖价差+61010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10102610101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余额填报。

3、其他。

根据损益表611104其他余额填报。

(五)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根据损益表601207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余额填报。

(六)拆出资金。

1、系统内。

根据损益表601205拆放系统内款项利息收入余额填报。

2、系统外。

根据损益表601204-拆放同业款利息收入余额填报。

问题:

损益表601209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其他无法进行归属。

(七)除利息收入外其他收入。

1、其他业务收入。

损益表6051余额。

2、营业外收入。

损益表6301余额。

3、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损益表6021余额。

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损益表610103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10104其他余额。

5、汇兑损益。

损益表6051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一)各项存款。

1、单位存款。

(1)活期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201+1202+1203+1204+1209+1402+1403+1404+1405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2)定期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221+1421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3)通知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231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4)协议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241+1431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5)协定存款。

(暂无产品)

(6)保证金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261-1269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7)结构性存款。

(暂无产品)

2、个人存款。

(1)活期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101+1102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2)定期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121+1122+1151+1152+1131+1132+1135+1136+1141+1142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3)定活两便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125+1126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4)通知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145+1146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5)协议存款。

(暂无产品)

(6)协定存款。

(暂无产品)

(7)保证性存款。

根据存款产品1161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8)结构性存款。

(暂无产品)

3、应解汇款。

根据2011应解汇款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二)代理财政存款。

根据2007应解汇款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三)股本金。

根据4001应解汇款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四)借入中央银行款。

根据2015应解汇款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五)同业存放款项。

1、系统外。

根据2017应解汇款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2、系统内。

根据2018应解汇款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六)调入、拆入资金。

1、系统外。

根据2019应解汇款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2、系统内。

根据2020应解汇款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七)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根据2111应解汇款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八)其他付息资金。

根据2021转贴现负债+2022再贴现负债+2101交易性金融负债+2314代理业务负债+2731长期应付款+2502应付债券+2013开出本票计算平均余额。

(九)不付息资金小计

1、所有者权益。

根据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类删除股金后计算平均余额。

2、应付利息。

根据2231应付利息科目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3、其他应付款项。

根据2211应付职工薪酬+2221应交税费+2232应付股利+2241其他应付款+2701长期应付款+2711管理部门统筹资金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4、其他不付息资金。

根据2012汇出汇款+2312代理承销证券款+2313代理兑付证券款+2401递延收益+2801预计负债+2901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平均余额填列。

实付利息额

(一)各项存款。

6411利息支出科目余额。

1、单位存款

(1)活期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2)定期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3)通知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4)协议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5)协定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6)保证金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7)结构性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2、个人存款。

(1)活期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2)定期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3)定活两便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4)通知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5)协议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6)协定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7)保证性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8)结构性存款。

无法按产品确定对应利息支出。

3、应解汇款。

不付息。

(二)代理财政存款。

损益表中641105财政性存款利息支出不知道核算的是财政性存款利息支出还是代理财政性存款利息支出。

(三)股本金。

暂时无法取数。

(四)借入中央银行款。

641121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余额。

(五)同业存放款项。

1、系统外。

641204同业存放款利息支出余额。

2、系统内。

641202系统内上存款项利息支出余额。

(六)调入、拆入资金。

1、系统外。

641205同业拆入款项利息支出余额。

2、系统内。

641203系统内拆入款项利息支出余额。

(七)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641206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利息支出余额。

(八)其他付息资金。

641207转(再)贴现利息支出+641208其他余额。

(十)除利息支出外的其他支出。

1、业务及管理费。

6601科目余额。

2、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6421科目余额。

3、资产减值损失。

6701科目余额。

4、其他业务支出。

6602科目余额。

5、营业外支出。

6711科目余额。

6、营业税金及附加。

6403科目余额。

7、所得税。

6801科目余额。

三、有关公式

(一)收(付)息率=实收(付)利息额/平均余额*100%

实收(付)利息额根据损益表对应科目直接取数,收入包括应计利息和应收利息,不剔除。

(二)比重=其中项平均余额/合计项平均余额*100%

(三)执行利率(加权)=∑各利率档次存(贷)款平均余额占全部存(贷)款平均余额的比重*本档次的现行利率

(四)应收(付)利息额=平均余额*执行利率(加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