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0992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docx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

高中生物常见实验类型

类型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实验名称

观察方式

观察对象

细胞状态

染色剂

常用实验材料

1、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染色观察

染色体

死细胞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洋葱根尖

2、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原色观察

多种类型细胞

死或活

各种细胞

3、观察叶绿体

叶绿体

黑藻小叶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紫色大液泡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菌体数量

酵母菌培养液

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模板

例题1.(2019重庆七校第二次诊断)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应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B.低温和秋水仙素都可以诱导多倍体植株的产生,且原理相同

C.甘蔗中富含还原糖,可以作为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D.检测花生子叶装片中的脂肪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都需要用到酒精

例题2.(2019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管状叶或蓝藻都可作为提取光合色素的材料

B.植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必须使用显微镜观察

C.植物生长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越利于统计不同时期的细胞数

类型二:

物质检测及提取类

实验名称

检测对象

试剂

颜色

生物材料

备注

淀粉检测

淀粉

碘液

蓝色

馒头等

/

还原糖检测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红黄色沉淀

苹果或梨匀浆等

热水浴加热

脂肪检测

脂肪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花生子叶切片等

/

蛋白质检测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豆浆、稀蛋清等

先加A液,后加B液,再摇匀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四种色素

提取液:

95%乙醇

分离液:

层析液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叶黄素:

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

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叶绿素被破坏

检测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

例题3.(2019年济宁市高三模拟考试)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

C.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抗体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

例题4.某兴趣小组在生物实验室中发现一酶试剂,由于标签受损,无法确定该酶的具体种类,可能是淀粉酶也可能是蔗糖酶,为判断该酶的具体种类和作用条件,该小组成员给出了以下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A.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

B.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

C.若已确定是淀粉酶,可使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若已确定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例题5.(浙江省选考十校联盟2020年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用洋葱鱗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用低倍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B.黑藻叶片不能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

C.该实验所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为0.3g/mL

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核

类型三调查、模拟、模型制作类

课题

对象

统计/实验方法

计算公式/模型类型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不同颜色小球模拟基因,随机抓球模拟配子产生和受精

模拟过程和概率

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 

不同颜色、不同大小橡皮泥模拟染色体 

模拟染色体变化行为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 

搭建空间结构

物理模型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

泡沫塑料、纸板、塑料袋、细铁丝等

物理模型

模拟尿糖的检测

葡萄糖检测

/

模拟颜色变化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N=(N为种群总数,M为初次捕获数,n为再次捕获数,m为重捕中的标志数)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种群数量 

抽样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比浊计测量混浊度

数学模型(生长曲线)

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

水生生物的种类及其他水质指标

取样法

/

探究DNA复制过程

DNA半保留复制 

同位素标记、密度梯度超速离心

离心管中条带位置反映DNA分子的密度高低

相关调查方法的适用范围

调查方法

适用范围

标志重捕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样方法

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和虫卵

显微计数法

(抽样检测法)

肉眼看不到的单细胞细菌、酵母菌或血细胞

取样器取样法

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的土壤小动物

调查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

例题6.(济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每个小桶中放入数量不等的两种彩球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

C.统计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通常包括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蓝藻可以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

例题7.(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能力测试)高中生物学实验常需测量和计数,下列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小的是(  )

A.对研磨后的苹果匀浆进行过滤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含量

B.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

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并计算鲤鱼的数量

D.从静止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

例题8.(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试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调查土壤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B.“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试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

C.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

例题9.(平谷区2020年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灰沼狸生活在南非,营集群生活。

一些个体在群中其它个体取食时,占据高处放哨。

放哨者通常第一个发现接近捕食者,并且发出警告声后,迅速到达安全的地方。

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受试者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甲组

前3天没参与站岗放哨的灰沼狸

用25g熟蛋喂食10个个体

站岗频繁且时间长

不喂食10个个体

站岗不频繁,且时间短

乙组

前3天参与站岗放哨的灰沼狸

用25g熟蛋喂食10个个体

站岗频繁且时间长

不喂食10个个体

站岗不频繁,且时间短

据上述现象及实验,无法推断出:

A.站岗放哨是利己又利他的动物行为

B.站岗放哨者与取食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C.实验结果与是否经历过站岗放哨无关

D.站岗放哨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类型四探究设计类实验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测量指标)

无关变量

探究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玉米胚细胞的死或活 

玉米胚细胞的着色程度

染色时间,红墨水浓度,玉米籽粒等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温度(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pH(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猛烈程度)

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酶的专一性

底物种类或酶种类

底物是否反应(试管颜色变化)

pH、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2,4D

扦插枝条的生根状况(生根总长度)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激素浓度的准确性、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

模拟尿糖的检测

尿液中葡萄糖含量

尿糖试纸的颜色变化

尿液量、试纸种类、检测方法等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强度、CO2浓度或温度

光合速率(氧气产生速率等)

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另两个环境因素、检测方法等

探究设计类实验操作流程模板

例题10.(2020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利用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检测抗虫棉中Bt抗虫蛋白表达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检测之前,将“目的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固定在支持物上,待测样本中的抗原和酶标记抗原竞争结合固相抗体,标记抗原的酶可催化颜色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过程中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均为Bt抗虫蛋白

B.需设置仅有酶标记抗原或者仅有待测抗原的两组对照

C.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底物的量及显色时间必须一致

D.反应体系中蓝色越深说明待测样品Bt蛋白含量越高

例题1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差速离心法将蓝藻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B.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费

C.达尔文的实验不能证明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D.林德曼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例题12.(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以同一植株的枝条为材料开展研究。

他们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枝条后,得到如下结果。

据图分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营养素比生长调节剂X对插条的生根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B.有叶枝条可能会产生与营养素有类似作用的物质

C.生长调节剂X对两种枝条的生根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D.营养素对两种枝条的生根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例题13.(江苏省2019高三二模生物试题)下面是研究人员以复合酶制剂为材料进行研究的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20

30

40

45

50

60

不加酶去污力/%

15

18

20

21

21.5

22

加酶去污力/%

30

40

48

50

48

37

A.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复合酶制剂去污力的影响

B.实验所用污布上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等均会影响实验结果

C.实验结果表明,加复合酶制剂后的洗涤温度以40—50℃为宜

D.当温度高于60℃时,加入的复合酶制剂会失去催化活性

例题14.(广东省五校高三联考生物试题)植物叶片中的激素主要由叶尖部位合成,植物叶片的脱落受激素的调节。

图甲是叶柄离层部位的示意图,图乙是叶柄离层两侧远基端(远离茎的一侧)和近基端(靠近茎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加速脱落叶片的叶柄内,生长素从远基端向近基端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离层区、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决定了叶片是否脱落

C.正常生长的幼叶其叶柄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基端

D.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叶柄近基端来抑制叶片脱落

例题15.(山西省高三模拟

(二)生物试题)某种昆虫的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雌性个体均为黑身,雄性个体有灰身和黑身两种。

杂交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①

实验②

亲代

黑身雌性×灰身雄性

黑身雌性×黑身雄性

子代

黑身雌性:

灰身雄性:

黑身雄性=4:

3:

1

黑身雌性:

灰身雄性=1:

1

A.由实验可知,控制黑身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B.实验①中亲代雌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

C.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灰身个体比例为1/8

D.若用黑身雄性个体与实验②子代中黑身雌性个体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黑身雌性:

灰身雄性:

黑身雄性=2:

1:

1

1.常考实验的基本类型

验证性实验→标志词:

验证、证明、证实。

探究性实验→标志词:

探究、研究、了解。

2.完整实验设计包含的基本内容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材料用具;

(4)实验的操作步骤;

(5)观察和收集实验数据;

(6)分析与结论。

3.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原则

目的

单一变量原则

保证实验结果是由自变量造成的

等量原则

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平行重复原则

避免结果的偶然性

对照原则

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科学性原则

保证实验结果可信

(1)对照实验的类型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他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同的实验。

科学地设置对照实验,能够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结果的可能性。

设置对照组有4种方法:

类型

设置对照实验

实例

空白对照

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如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则对照组动物不作任何处理,让其自然生长

自身对照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在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对照组(即正常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实验组(即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细胞)是同一组细胞

条件对照

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这种对照方法,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中,采用等组实验法,甲组为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为条件对照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不饲喂药剂的是空白对照组

相互对照

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在“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同温度(或pH)为相互对照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

①一般情况下,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因素,不作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如各种空白对照。

②用实验所研究的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未用实验所研究的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

③根据实验对象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把处于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实验对象确定为对照组。

例题16.(武汉市2019届高三三月模考)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实验的方法,以下实验的对照设置错误的是()

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设置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的两组

B.验证H2O2酶具有高效性时,设置加酶处理和加热处理的两组

C.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的两部分

D.验证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设置保留尖端和去除尖端的两组

例题17.(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生物试题)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  )

A.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

B.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

C.患糖尿病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

D.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

例题18.(山东卷2020年3月高三第三次在线大联考)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或处理正确的是()

A.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

B.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时,一组噬菌体用含有32P的培养基标记,另一组噬菌体用含有35S的培养基标记

C.验证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的实验中,甲组用锡帽罩住尖端,乙组去掉尖端

D.探究甲状腺激素对于小鼠代谢的影响时,实验组切除甲状腺,对照组不做处理

例题19.(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iPSC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B.DB7的抗原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C.MEF的抗原不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D.一种抗体可以与不同结构类型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步骤1 实验目的的确定

1.实验目的的概念

简单来说,实验目的就是要探究问题或要验证的某一事实。

2.实验目的的确定方法

(1)根据题目信息,顺向分析实验目的。

此类题目中往往含有“验证×××”或“探究×××”的字眼,此即为该实验的目的。

[例题20]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等能提高细胞的呼吸作用,所以用激素处理过的部位,能够吸引更多的有机物运输。

某同学为了验证吲哚乙酸能够促进有机物的运输作了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及用具:

适宜浓度的吲哚乙酸溶液、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植株幼苗若干、14CO2、蒸馏水、放射性强度测试仪。

该实验的目的是。

(2)根据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逆向分析实验目的。

此类试题首先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即实验的目的。

步骤2 实验原理的确定

1.实验原理的含义

实验原理就是进行实验的理论依据,包括选择实验材料的依据、作出假设的依据、设置实验步骤的依据、分析现象结果的依据(或原因)、确定观测指标的依据(或原因)。

因此,要熟知教材实验中涉及的各种试剂的选择依据及相应的生理过程,进而确定实验原理,即实验“为什么要这么做”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三段法”叙述实验原理

(1)一般模式: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实验具体过程描述。

(2)注意事项:

在表述时一般使用陈述句而不用疑问句,用肯定句而不用否定句。

3.实验原理的确定方法

(1)从学过的知识中归纳实验原理:

联系教材基础知识准确描述自变量的作用原理,即实验“为什么要这么做”。

[例题21]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选用恰当的试剂斐林试剂。

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双缩脲试剂,蛋白质与该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紫色。

请回答:

该实验的原理是。

(2)从题干信息中确认实验原理:

关注实验目的和充分利用题干的提示分析自变量的作用原理,即实验“为什么要这么做”。

[例题22]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请回答:

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步骤中分析总结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就是实验步骤中因变量的检测原理(或操作原理、现象原理),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例题23]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2浓度是否比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

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2的浓度比静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mL蒸馏水,测定其pH;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min)、中等运动(步行2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min)后,立即分别向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

经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 实验中的变量分析及控制

1.变量的种类

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根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可分为两大类:

(1)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自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

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

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但对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2.控制无关变量

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中的“单一变量”就是指自变量。

在实验设计时,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如下:

(1)消除法:

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验证“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实验中,有一组要求无生长素,需开花前,用纸袋将雌花套住,隔离外来花粉的干扰。

(2)恒定法:

在整个实验中,尽量使所有的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对象等都恒定不变。

例如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实验中,始终将试管处于恒温水浴中,以消除温度这一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3)平衡法:

设立对照组,除自变量以外,无关变量对实验组,对照组的影响都是均等的。

从而可不计无关变量的影响,得到实验变量的效果。

3.实验变量的确定方法

(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

[例题2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了如下的研究课题:

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分析:

自变量:

___________

因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关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记录的结果确定变量

[例题25] 某厂需一种在80℃高温下使用的淀粉酶。

现有甲、乙两种淀粉酶可供选择,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帮助该厂对两种酶进行筛选,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自变量:

_________

因变量:

_________

无关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自变量的控制方法

①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差速离心。

②细胞膜提取——清水处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③除去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④增加容器或水中二氧化碳——NaHCO3。

⑤增加水中的氧气——泵入空气或光照下放入绿色植物。

⑥减少水中的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⑦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暗处理。

⑧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脱色。

⑨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干扰——避光或黑暗处理。

⑩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⑪添加生长素——喷洒、涂抹、浸泡、敷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⑫确定某种激素功能——饲喂法、切除注射法、切除移植法。

⑬确定某种神经功能——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⑭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洗净,擦干后用70%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接种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5.常见因变量的检测方法

①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物质代谢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