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00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docx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新月集》,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散文诗,兼有诗歌与散文的特点,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但又没有分行和押韵。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

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

  课文想象丰富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赋予雷云、东风、花朵等人的行为。

花儿生长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花孩子。

  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情感,“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第八自然段的两个疑问句使感情得到了升华。

“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则把孩子和母亲的感情表达得质朴而强烈。

  学情分析:

  文章是散文诗,文中拟人化的表达,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是充满丰富想象力的,是情感真挚饱满的。

欣赏这样拟人化的词句,需要边读边想象边品味,发现其中的独特之处、新鲜之处、美妙之处。

在《大青树下的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养成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的意识,并能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词句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应继续培养学生关注新鲜感的词句,边读边想象边品味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

  1.认读5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关了门做功课”“地下的学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等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链接诗人,激趣导入

  

(一)谈话引入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假如你变成了金色花,你会怎么做?

怎么想呢?

  

(二)链接诗人

  1.出示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读句子。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2.交流读后感受:

把人当作花来写,想象奇特。

  3.揭题引入

  如果把花当作人来写,又会是怎样有趣的事情呢?

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花怎么会有学校?

花的学校是怎么样的呢?

  

(二)检查朗读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字音字义

  读准多音字“假”:

让学生联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放假”的意思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读第四声,如“假期”“假日”“度假”;表示不真实,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

  读准轻声词:

“衣裳”读音“shang”,拟声词:

“簌簌”读音“sù”。

  2.指导读好长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读好短语

  先指导学生读好“无人知道的地方”“一群一群的花”“突然跑出来”等短语。

  

(2)指导把短语连成句子读。

  (三)了解大意

  1.读文后,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老师示范圈划词语:

跳舞狂欢

  3.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说画面,圈划词语:

关门做功课、放假了、扬起手臂。

  4.自主概括,串说大意,连起来说说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三、情境朗读,想象画面

  

(一)情境创设,想象“狂欢”

  花孩子们是怎样跳舞狂欢的呢?

找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一: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1.字理识字:

  甲骨文:

一个人两手舞动花枝,后来加双足,强调双足配合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跃。

  书写指导:

四竖要均匀,第二个长横要舒展。

  2.根据“舞”字的意思,交流:

花孩子们会怎样跳舞呢?

(摆动身体、摇晃手臂)花儿们会从哪里跑出来?

周围环境如何?

  3.雨中“Party”:

儿歌律动

  抬起头,向上看,对着天空招招手;低下头,地上看,对着草地抖抖手;

  抬起头,向前看,对着蝴蝶点点头;转过身,向后看,对着蜜蜂握握手。

  4.想象画面

  情境创设:

小朋友们,我是一只爱睡懒觉的小蜜蜂,刚才没赶上舞会,谁能向我介绍一下刚才花宝宝们开舞会的情景啊?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描述看到的画面。

  5.朗读品味。

朗读重音指导:

突然、跳舞、狂欢。

  预设二: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从哪里感受到花孩子们在“狂欢”?

(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

  借助图片理解:

白色的是谁?

紫色的是谁?

黄色的是谁?

从哪里冲出来?

出示梨花、薰衣草、紫云英、紫藤、迎春花、油菜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开在树丛里、草地上、墙上、田野里的花朵。

  2.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

  3.朗读品味。

读出“快乐兴奋”的心情,朗读重音指导:

冲了出来。

  

(二)引导发现,关注表达

  1.再读句子,联系生活,思考:

作者写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现象?

(植物生长,花开了。

  2.讨论:

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把花当作人来写的表达特点,感受这样的表达特别地有意思,特别有新鲜感。

  3.尝试仿写。

  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清风一来,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蜜蜂一来,他们……

  ……,他们……

  你能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花孩子们的表现。

  学生练习,交流小结。

  四、学写生字,积累词句。

  1.“荒”“笛”书写指导

  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如“荒”字声旁是“亡”,所以没有一点;“笛”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

  2.积累语句。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 huāng()野,在竹林中吹着口dí()。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 wú()狂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积累运用

  回忆雨中“Party”的情景,用文中的词句填一填。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来参加舞会了。

  花孩子们(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来参加舞会了。

  设疑:

还有谁也来参加舞会了呢?

  二、想象品味,关注表达

  

(一)想象品味,体会把万物当作人的写法。

  1.划出描写“雷云、树枝、东风、绿叶”的句子,读一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2.划出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联系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吹着口笛”

  “互相碰触着”“拍着大手”的意思。

  3.情境朗读,想象雷云、树枝的动作,读出轻松快乐的心情。

  4.思考:

这样写为什么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呢?

  5.交流:

把自然万物当作人来写。

  

(二)联系生活,体会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1.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

  预设1: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学生质疑:

花孩子们做什么功课呢?

  

(1)联系植物生长知识,想一想。

通过交流,明白花孩子们做的功课是吸收营养、吸收阳光雨露、努力往上、顶尖冒出、努力往下,扎根生长……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花孩子的心情:

植物从种子到开化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呢,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这么漫长的时间,花宝宝们都要待在黑黑的泥土里,心情怎么样?

(厌烦、想透口气、想偷偷溜出去玩)

  (3)结合生字“罚”的教学,体会花孩子厌烦的心情。

  上面的四:

就像一张网,表示逮捕,抓住;言字旁:

表示审讯;利刀旁:

  示用刑惩治处罚。

  (4)联系自己经历,说说被罚的滋味。

老师顺势引导,做功课时不能贪玩。

(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预设2: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

  

(1)提出疑问:

花孩子的家为什么在天上?

他们的妈妈是谁?

  

(2)联系自然现象理解:

他们的妈妈可能是阳光、雨露、大自然,所以他们的家在天上,是在天堂里。

  (3)联系自己放学后找妈妈的情景,进行想象写话:

花宝宝们会怎么找妈妈呢?

请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

  (4)渗透母爱教育:

在小朋友的笔下,花孩子们也和我们一样,爱自己的妈妈。

有妈妈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

再读最后三段。

  (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三、回顾写法,聚焦想象

    

(一)着眼全文,回顾写法

    提问:

你觉得花的学校有意思吗?

你知道泰戈尔成功的小秘诀是什么吗?

    

(二)交流总结,聚焦想象

    小结:

把花当作人来写,把花想象成人,让它们具有像人一样的动作、行为、心情,多么富有想象力呀!

我们以后要像诗人那样,多观察大自然,当我们的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这种智慧,就叫想象力!

  四、链接文本,推荐阅读

    

(一)链接文本

    出示泰戈尔散文诗《榕树》片断,读一读,体会奇特的想象。

     妇女们常到池边来汲满水罐,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蠕蠕而动,仿佛睡眠挣扎着要醒过来似的。

    

(二)推荐阅读《新月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