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71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docx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

安全管理文书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露天矿山应知的一般安全知识

一、露天矿山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有下面几种类型:

1、水灾:

洪水、地下水涌入采场;洪水涌入工业场地。

2、火灾:

电气设备、变压器,电缆沟控制室起火;汽车、材料库、油库、办公区起火等。

3、边坡滑坡、坍塌:

采场工作帮、非工作帮;排土场边坡。

4、爆破作业及爆破器材爆炸伤害:

爆破作业现场、爆破器材运输或存放中发生。

5、压力容器爆炸:

氧气瓶、乙炔瓶等

6、机械伤害:

挖掘机械、装载机械、穿孔机械、水泵及其它机械设备启动、运转环节和部位发生机械伤害。

7、电气伤害(包括雷电):

露天采场和工业场地所有供、配、输、用电场所、设备及线路发生伤害。

8、车辆装载运输伤害:

采场装载、卸载;排土场卸载点、运输道路及转弯,交叉点发生车辆伤害。

9、人员滑跌、坠落:

采场边坡;排土场边坡;人行横道、台阶、平台,斜梯等高出作业场所。

10、拖拽、轧压、碰撞:

运输车辆、装载机、潜孔机、挖掘机、揽线等。

11、物料搬运、坠落,飞溅、物体撞击:

搬运作业、运输车辆、装载机物料坠落与飞溅、运输车辆卸载地点;边坡上部物体坠落。

12、粉尘:

爆破、装载、运输、卸载作业;采场扬尘

13、噪音:

机械运转时所发出强烈噪声。

二、按露天矿山常见重大事故类型对危险源(点)的分布进行分析。

1、坍塌事故

矿上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岩层松脱、掏采、放炮等原因均易造成山石脱落,甚至形成坍塌,导致人员伤亡。

主要危险源有:

①存在浮石的采剥工作面;

②形成了伞檐、根底和空洞的采剥工作面;

③有裂隙的采剥工作面;

④可能产生塌滑的边帮;

⑤堆料场;

⑥超过规定高度和坡度的台阶等。

2、坠落事故

高度边帮作业时,由于管理指挥不当、防护措施不力、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在小工作台面运行、岩层剥落会引发大面积人员坠落、伤亡。

主要危险源:

距离地面高度2米以上的作业;坡度超过30度的坡面作业;安全绳没有拴在牢固地点的作业;多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的作业;矿场内有坠入危险的钻孔、陷坑、泥浆地和水仓等区域内的作业;挖掘机等重型设备距平台边缘小于2米的地段内行驶、停留和工作等。

地下存在溶洞溶腔,设备在其上行驶由于压力而产生陷落。

3、排土场滑埸

排土场滑塌的主要模式

根据其受力情况及变形方式.排土场的破坏主要可分为3种类型。

⑴压缩沉降变形

由于新堆置的排土场为松散岩土物料,其变形主要是在自重和外载荷作用下的逐渐压实和沉降,排土场沉降变形过程随时间及压力而变化,排土初期沉降速度大,随压实和固结沉降逐渐变缓。

冶金矿山排土场观测资料表明:

其沉降系数为1.1-1.2,沉降过程延续数年,但在第1年沉降变形占50%^'70%,是产生滑坡事故的关键一年。

在排土场正常压实沉降过程中,虽然变形较大,但不会滑坡,只有当变形超过极限值时才导致滑坡,大量观测资料表明:

排土场位移速度为0-25cm/d时,属压缩沉降过程,而超过25-50cm/d便可能出现滑坡,

需采取安全措施。

⑵失去平衡产生滑坡

按滑坡影响条件和滑动面所处位置的不同,排土场失去平衡产生滑坡可分为一种形式

a排土场内发生变形破坏。

当基底岩层坚硬稳定,排弃散体透水性差,含粘土矿物多、风化程度高、散体强度低时,常常发生这类破坏。

这类破坏往往是排土场台阶先鼓起后滑坡。

b沿排土场基底与接触面的滑坡。

当排土场散体物料及基底岩层强度较大、二者的接触面存在软弱物料时,常发生这种滑坡。

如在外排土场陡倾山坡基底表面,存在第四纪黄土、粘土等软弱层覆盖的排土场,或内排土场基底表面存在有被风化而又未清除净的松散物料时,可能产生这种滑坡模式。

c基底破坏。

当承纳废石的基底岩层软弱承载能力较小在排土场的压力作用下可能会沿基底软弱岩层滑动,从而引起排土场滑塌。

由于基底岩层滑动,常在排土场前方产生地鼓,从而引起牵引式滑坡。

⑶产生泥石流

泥石流又称山洪流或泥石洪流,是指斜坡上或沟谷中含有大量的泥、砂、石的固、液相颗粒流体,流体的体积密度一般在1.2一2.3l/m3,泥石流是地质不良的山区的一种介于洪水和滑坡间的地质灾害现象。

常在暴雨(或融雪、冰川、水体溃决)激发下产生。

矿山泥石流是山地沟槽或河谷在暂时性急水流与流域内大量土石相互作用的洪流过程和现象。

其特点是过程短暂、发生突然、结束迅速、复发频繁。

泥石流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

有大量的岩石破坏产物;有数量足够的水体;山地地形。

三、事故危害特性及后果

1、矿山发生坍塌事故,将导致大面积的山体石块剥落、石块坍落、石崖崩塌、滚落石块砸伤工作人员、作业人员被滚落石块掩埋、砸坏设备设施等,从而造成相关工作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

2、矿山发生坠落事故,将会造成工作人员摔伤、死亡。

3、排土场事故往往会产生滚石、滑坡、塌方等威胁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铁路、道路、输电网线和通讯干线、耕种区、水域、隧道涵洞、旅游景区、固定标志及永久性建筑等的安全。

四、矿山危险源点及引起伤害的原因分析

1、边坡坍塌引发的事故主要发生在边坡,采场边坡破坏是露天矿山最常见的事故之一,边坡坍塌或岩石滚落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引发边坡破坏造成滑坡、坍塌的主要原因:

①采场参数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设计参数不合理;

②穿越地质构造活动区域;

③采场施工顺序、施工工艺不合理;

④坡面角大于设计规定;

⑤采场排水不畅引发滑坡、坍塌;

⑥边坡检测检验和监控措施不落实;

⑦自然因素影响,如地震、暴雨等。

2、引发车辆伤害事故主要发生在铲装设备和运输矿车行驶在坡道或盲区,由于人员未远离,停车起步前未鸣号观察,后果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引发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指挥不当及管理制度不健全,装运工作协调配合失误;

②多台设备、车辆在同一地段作业,其安全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要求;

③运输车辆超速、超载;

④运输道路急转弯、坡陡处无护墙,危险路段未设警示标志;

⑤雨天路滑或刹车制动失效。

3、发生机械伤害的主要设备有空压机、凿岩机、装载机、破碎、筛分设备,使用这些设备的作业区一旦发生机械伤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引发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

①维修人员进入设备未停电、未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有人误合闸作业,造成设备的突然启动;

②破碎设备皮带轮未设防护罩或检修时拆下的防护罩忘记安装;

③作业人员违章或误操作;

④机械设备维修不及时,带病运转;

⑤潜孔钻接卸钻杆误操作。

4、物体打击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在采场工作面,其次是装矿场地和装卸运输过程中。

引发物体打击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在采场工作面,其次是装矿场地和装卸运输过程中。

引发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⑴采场爆破作业时,人员未能及时躲避到安全爆破距离之外;

⑵采场对爆破后产生的大块岩石采用锤击进行二次破催时,随时飞溅伤人;

⑶未按照设计的装药量和堵塞长度进行装药和赌赛,爆破时产生大量飞石,造成人员伤害;

⑷装载机装卸过程中物料滚落;

⑸爆破后未及时清理大块和浮石,采场坡面上浮石滚落;

⑹工作帮片帮和危石掉落;

⑺凿岩时,震动使危石掉落;

⑻装载车辆时,有滚石落下;

⑼采场危石未及时处理,人员在下面通过落下伤人;

⑽车辆装载过满造成石块滚落下伤人;

⑾运输车辆在通过弯道时石块甩落伤人;

⑿上下相邻的两个工作台阶同时作业,工具或矿岩坠落;

⒀装载机铲斗有浮石,铲斗从人员上方或司机室上方经过,撞车过程中块石坠落;

⒁没有明确规定清理道路上的废石的时段,在清理上部平台的道路需要倾倒废石时,未在下方道路划定警戒范围并设立警示标志,未安排专人进行警戒,致使在上部平台倾倒废石时下方道路有人员或车辆通过而发生危险;

⒂露天采矿场设置接口坚固的避跑掩体。

5、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采场、工作平台、运输平台、运矿道路等地,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引发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未按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而形成高陡坡开采;

②工人作业作业高度大于2m和坡度大于300m,凿岩工、撬毛工、装矿工工作时,未佩戴安全绳或安全绳固定不牢;

③工作平台宽度小,人员在台上工作室由于不慎发生坠落;

④运输平台不符合设计要求,平台宽度小,装载机作业时坠落。

6、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各作业区、配电室。

引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未能执行停送电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②未办理临时用电审批手续,乱拉、乱接临时用电线路;

③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没有可靠接地;

④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破损、漏电;

⑤电工作人员未经过培训,无证上岗;

⑥配电箱、柜、板不符合设计要求,质量不合格,安装、布线混乱。

7、火灾伤害事故主要发生在临时存放的储油场所、油浸变压器、配电室、空压机站房和办公场所等,火灾发生后会造成房屋烧毁、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引发火灾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储油场所动火作业;

②变压器严重过载;

③配电室、电器设备过载、短路;

④空压机内电气设备、线路过载、接触不良发热;

⑤办公场所吸烟、使用电加热设备,管理混乱;

⑥雷电引起的火灾等。

8、压力容器爆炸伤害主要发生在空压机及其附近,包括压缩机空气储罐、风管,爆炸后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压力容器伤害事故的原因:

①购买无资质生产厂家的产品,压力容器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合格;

②未按检验周期对储罐进行检验、检测,安全系数降低;

③未定期检验压力表、安全阀;

④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9、断层及围岩结构变化,易发生采场边坡应力失衡,造成边坡辟帮、山体滑坡事故。

暴雨易发生山洪,冲垮、淹没采场,损坏设施、设备;雨雪路滑,易发生运输事故;雷电易发生电击事故,造成人员、设备受损。

地震易发生岩石移动,造成采场、建筑物破坏及人员伤亡及设施、设备损坏。

10、排土场事故原因

 1)排土场滑坡

排土场滑坡类型分为三种:

排土场内部滑坡、沿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和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

排土场内部滑坡。

基底岩层稳固,由于岩土物料的性质、排土工艺及其他外界条件(如外载荷和雨水等)所导致的排土场滑坡,其滑动面出露在边坡的不同高度。

沿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

当山坡形排土场的基底倾角较陡,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抗剪强度小于排土场的物料本身的抗剪强度时,易产生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

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

当排土场坐落在软弱基底上时,由于基底承载能力低而产生滑移,并牵动排土场的滑坡。

2)排土场泥石流

排土场泥石流是指排土场大量松散岩土物料充水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坡和沟谷快速流动,形成一股能量巨大的特殊洪流。

矿山泥石流多数以滑坡和坡面冲刷的形式出现,即滑坡和泥石流相伴而生,迅速转化难于截然区分,所以又可分为滑坡型泥石流和冲刷型泥石流。

形成泥石流有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泥石流区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第二,地形陡峻和较大的沟床纵坡;第三,泥石流区的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

五、预防措施

1、预防坍塌的措施:

⑴严格按设计推荐的台阶及边坡参数施工,严禁超挖、掏底开采,严禁开采时出现台阶高度过高、安全清扫平台宽度不足等危险情况;

⑵坚持从上到下进行开采,严禁在上部未剥离或剥离不到位的情况下对下部台阶进行掏底开采;

⑶严格贯彻“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方针;

⑷加强边坡安全管理。

建立边坡维护管理机构,制定边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边坡到界靠帮操作规程;

⑸严格控制靠帮爆破装药量,尽量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⑹开采警界以外及平台设置防洪、截水沟及其它排水设施。

2、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

⑴危岩边缘设立警示牌,禁止人员、设备进入;

⑵加强设备管理,防护设施牢固可靠;

⑶高度超过2m的平台,周围应设栏杆;平台上的孔洞应设栏杆或盖板;必要时,平台边缘应设安全防护板;

⑷加强边坡管理,及时清理边坡浮石及浮土;

⑸高处作业时应系安全带;

⑹采场临边作业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⑺所有坑、井、沟、孔等应设置防护栏或盖板。

3、预防排土场事故的措施

主要分为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工程措施

管理措施是安排专人负责指挥排土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技术措施是除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土外,还应加强监测,以排土场失稳类别为基础,根据排土场变形、破坏几何因素及生产要求来确定排土场的监测内容如下:

(1)土场顶面微量沉降与位移监测。

如生产土场在基底倾斜条件下,土场沿基底弱面滑移前邻近基底处的土场顶面沉降与位移,永久性土场稳定状态下的沉降与位移。

(2)排土场沉降与位移监测。

包括永久性土场的稳定监测;生产土场在作业过程中的坡顶面沉降观测;牵引式滑坡引起的坡顶沉降与位移观测;软弱地基土场在坡脚前沿地鼓的过程观测。

(3)土场坡面形态测量,指士场边坡形态,包括边坡角、台阶边坡角测量,以及不同排弃方式、排弃顺序、排弃工艺、排弃速度、料流量大小等,坡角与形态变化量测,滑坡瞬间、措施实施后的坡角与形态量测。

12)土场变形、破坏观测和记录,包括变形及破坏类别、范围、条件、时间、特征量测与记录,坡顶开裂、错动、塌陷、崩落、隆起等破坏的定时、定量观测。

此外,有的还应进行地球物理量测、水文孔观测,并结合其稳定性进行状态分析,与泥石流问题相关联进行分析。

工程措施主要是清基、修建拦砂坝、截洪沟和排水沟等。

六、监控方式、方法:

(1)边坡坍塌

a采场在作业前或作业中,设专人对坡面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裂痕或者在坡面上有浮石、危石和伞檐体可能塌落时,组织相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并采取安全处理措施;

b采场工作帮每季度检查一次,对最终边坡角大于设计角度时,进行削坡处理,不稳定区段或是在雨后、春暖季节化冻期对边坡进行专项检查;

c开采过程中,用全站仪设置观测点,由专人定时观测。

(2)、高处坠落

a检查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b采场工作面设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松动的危岩应及时撬下;

c检查工作面是否稳定可靠,工作平台宽度是否满足设备行走要求。

(3)排土场

排土场的监测是为安全生产和稳定性研究服务的,一般说来,对排土场的监测,只是在特殊的条件下包括:

a基底存在软弱岩层或承载能力低的岩面;

b在滑坡没有波及地带有排土设备,或在变形地段有直接进行工作的机动性很强的设备;

c为对士场变化发展进行监测,以探求规律,指导生产;

d为制定并采用保证安全的专业措施才开展监测工作。

七、安全生产过程中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

(1)排土场和采矿区坍塌、滑坡、泥石流事故主要发生在雨季采矿台阶或排土场大量积水使部分或大面积土岩软化,首先边缘出现开裂并且裂纹不断加大就有可能发生坍塌、滑坡、泥石流事,其次是由于掏底采矿或不按《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自上而下分层或分台阶开采及不按照规定设置台阶要素使台阶底部无法支撑上部压力而边缘出现开裂并且裂纹不断加大造成坍塌、滑坡、泥石流事故,再次是由于强地震的外力使排土场和采矿区坍塌、滑坡。

(2)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火灾、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果管理混乱,不按章维护保养、操作机械设备和不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大量存在“三违”现象就是发生事故的征兆。

(3)通过以上分析抓住发生各类事故的原因,严格执行露天矿山的各种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各种作业行为的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出现事故征兆时更要加大执行的力度和采取防范措施,才能杜绝或减少各类事故。

1、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扩散范围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

3、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4、事故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事故现场。

5、保护好事故现场,必要时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事故调查等。

6、救人为第一原则的前提下,迅速判断事故的态势,研究、制定现场实施应急处置的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修正,防止救援方法不当致使生态恶化。

7、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

8、安排人员在相应的路口引导救护车进入现场,妥善安置好在事故中或抢险中受伤的伤员。

八、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

1、露天矿山必须购买、储备、发放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个人防护器具,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才能进入警戒区。

2、露天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平时负责教会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各种个人防护器具的方法,应急救援时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督促、指导应急人员正确佩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

4.2使用救援器材注意事项

1、露天矿山必须购买、储备、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救援器材,特种救援器材必须由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持证特种作业人员在确认不伤及有生还可能的伤员和确保使用者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特种作业。

2、露天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平时负责教会应急人员正确使用各种救援器材的方法,应急救援时安排专人负责检查救援器材是否完好达到使用标准并检查、督促、指导应急人员正确使用好相应的救援器材。

3、进入特殊应急环境使用特种救援器材的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特种个人防护器具。

九、采取救援对策、措施注意事项

1、采取救援对策、措施时,要综合考虑应急资源、周边环境、事故发展态势及现场情况,不能格式化的采取,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的采取相应的救援对策、措施。

2、采取的救援对策、措施不能造成救援人员的伤亡、财产损失加剧使事故扩大,必须以救人为第一原则,尽可能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十、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1、当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必须自救和互救尽量减少人员伤亡,但首先要镇定冷静的确定正确逃生的路线和方法或发出求救信号。

2、使用正确的救护方法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

1)外伤应急处理

止血急救:

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包扎处理:

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骨折固定处理:

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2)烧伤急救

a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湿的及沾染化学品衣服),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b.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

c.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d.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应用。

e.对于休克患者,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防治;重者需静脉补液。

口服忌大量饮水,尤其白开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毫升,谨防呕吐。

f.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3)伤员转运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安排伤员转运到医院。

伤员转运由救护组负。

十一、事故急救知识

1、急救的一般原则

(1)被救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2)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3)保护环境优先;

(4)制定周密的事故抢救方案;

(5)以抢救遇险人员为主,要采取措施制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6)根据抢救过程了解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救援方案,及时将遇险人员救出,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损失;

(7)建立警戒线,撤离所有无关人员,避免局面混乱;

(8)注意保护事故现场;

(9)在事故现场,如发现大批伤员时,抢救的顺序应该是先重后轻。

2、止血

止血是抢救伤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失血较多的伤员表现为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和呼吸短促,常有生命危险。

此时,必须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止血措施。

各种出血类型的特征和应采取的止血方法如表

表3 止血类型及使用的止血方法

状态

出血特征

适用止血法

血液颜色

出血特征

动脉出血

鲜红

以心脏跳动的频率动脉式地向外喷射

压制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

止血带止血

静脉出血

暗红

缓慢而均匀地从伤口向外流出

加压包扎止血

毛细血管出血

红色

如水珠状从伤后缓慢向外渗出,多数情况下能自行凝固

包扎伤口止血

A、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

此法是四肢大出血时的应急措施。

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在用此法止血的同时,还应准备随时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B、加压包扎止血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全身各个部位,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法。

操作时,首先用已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也可在肢体的弯曲部位加垫,然后再用绷带缠紧。

C、止血带止血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止血带将血管压住,达到止血目的的方法。

可用于四肢大出血。

通常使用橡皮止血带,也可用大三角巾、绷带、手帕、布腰带等代替。

但不能使用电线或绳索。

利用止血带止血时,要注意事项:

⑴每隔30~60min要放松一次止血带,如伤口仍在流血,可压迫伤口,过3~5min后,再将止血带重新缚好。

采取这样措施是为了防止肢体缺血坏死;

⑵上止血带后设立标记,标记上注明止血带的时间,一边及时放松止血带;

⑶受严重挤压的肢体,当严重缺血时,不能上止血带;

⑷上止血带前,必须先在伤处衬以绑带、布块等较柔软的物体或将止血带将在衣服外面,以免损伤皮下神经。

3、触电伤员的急救

人触电不仅能导致局部烧伤,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形成全身性症状。

如不及时脱离电源,特别是高压电源,触电者可能因呼吸麻痹而停止呼吸,心室纤维性颤动或心跳骤停而死亡。

对触电伤员的急救要点如下:

立即切断电源或将伤者自电源移开,使伤者尽快脱离电源。

但需特别注意,再进行上述工作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

将伤员救下后,应将之移至新鲜风流处,如伤员呼吸困难或已经停止呼吸,应使之平卧,为其打开衣领及领带,尽快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法顺口溜:

人仰卧,头后仰,清口腔,松领口,解衣裳,扣鼻孔,贴嘴吹,吹2秒,放3秒);

如伤员心音微弱或心脏已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术:

人仰卧,硬地床,松领口,解衣裳,中指对凹膛,双手叠,臂伸直,掌根往下压,轻重要适宜,寸到寸半最为宜,一秒钟一次),这一工作应坚持到心脏恢复跳动或确定伤员已经死亡。

对呼吸与心跳均停止的伤员,应同时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注射抢救药物。

对局部电击伤口,应早做清创处理,但不宜包扎,以免腐烂和感染;

电击伤造成深部组织坏死,较一般热烧伤更易引起破伤风,必须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对电击伤员,还应见车有无其他损伤,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4.5现场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

1、现场处置能力的确认要综合考虑事故的规模、特性、发展态势及周边环境因素。

2、现场处置能力的确认要综合考虑现场人员的素质、数量、机械设备及工具等因素。

3、要考虑增援人员能够赶到的时间,处置过程中是否会造成应急人员的伤亡和设备的损坏致使事故扩大及受伤或下落不明人员的损伤程度是否会加剧。

4、必须充分考虑现场人员的安全防护是否达到应急救援标准。

5、综合以上因素只要有一项达不到急救援标准,就是不具备现场处置能力。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